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八人口与城市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人口与城市(2)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人口与城市(2)

D.②③④
解析:(1)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比重不是一直在上升,所以A 错误;2010年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了50%,所以2014年城 镇人口数可能超过农村人口数,B正确;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C错误;图中只表示城镇人口的 比重变化,没有体现人口增长速度,D错误。(2)城镇化水平 快速上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三产业的较快发 展,行政区划调整及户籍制度改革有关;工业已转向技术密 集型与城镇化关系不大。
2.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距市中心距离 _近____ 中等 __远___

地租
响 距离 对应地租直线
最高 很陡
中等 较平缓
城 市中
距离对
市 心远
距离对商 住宅区
土近 地
成因
业区影响 影响较 最大,地 小,地
[押题2] 读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回答(1)~ (2)题。
(2)城市等级与城市的功能、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新疆( B ) A.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城镇集群带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2)新疆城镇体系中( A ) A.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 B.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C.库尔勒的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D.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A.城镇人口比重一直在上升
B.2014年城镇人口数可能超过农村人口数
C.城镇化水平非常高
D.新中国成立至今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D )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与城市(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与城市(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来《旅行青蛙》的游戏十分火爆,很多结婚后的年轻人不要孩子,却“养蛙养出了父母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两年后,新出生人口不升反降。

目前全国各省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1.043亿)、山东(9 579万)和河南(9 402万)。

根据材料完成下题。

1、年轻人“宁愿养蛙,都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②当前社会所谓“佛系”生活观念的影响③当代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④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

我国年轻人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主要是养育子女成本高、赡养老人压力大,以及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

“佛系”生活观念是一种看淡一切、一切随缘的生活态度,其对生育率的影响不大。

答案 D2、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省人口发生了系列变化,下表为浙江省部分地区人口与城市化相关数据。

完成下题。

地区出生率(‰)死亡率(‰)城镇化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全省11.22 11.9211.025.52 5.56 5.58 67 6868.9杭州市11.1 12.5 11.3 5.1 5.1 5.1 76.2 76.877.4宁波市9.7 10 9.5 4.7 4.8 4.7 71.9 72.472.9温州市13.2 13.7 11.5 4.9 5 5 69 69.7 70 嘉兴市11.3 11.7 11.6 5.8 5.8 5.8 62.9 64.5 66 湖州市9.5 10.4 10.1 6.9 6.7 6.7 60.5 6263.5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关系密切的是( )A.全省生育率持续升高B.2016至2017年各市人口出生率上升C.人口死亡率持续降低D.2017至2018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下降解析读图可知,图中2016~2018年,全省出生率先升高后降低,A错。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与城市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与城市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第9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4.画图说出城市化的主要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存在的问 题。
提示: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第1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第1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 使欧盟( B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第16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可能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降低,但并不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剧降, 选项 C 错误;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早已转变为现代 型,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趋于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 力短缺,因此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应短缺的 现状,选项 D 错误。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第8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人口 与城市 (共119张PPT)
3.三大城市功能区各有哪些主要特点?影响它们布局的主 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1)三大城市功能区的主要特点: ①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内城,中高级 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的外围。 ②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 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 ③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多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 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2)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主要体现在 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对对练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对对练

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空间结构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9全国Ⅱ,1~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第1~3题。

图1图2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D 2.B 3.A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区位条件。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中属于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六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合肥、南京、杭州为省级行政中心,符合“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的特点,D项正确。

六城市中只有上海和宁波两个海港,A项错误;长江沿岸的城市只有南京和上海,B项错误;长江口的城市只有上海,C项错误。

第2题,考查读图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问“以上海为核心”。

从图中可以看出,协调发展水平Ⅳ型城市离上海较远,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群的边缘位置,B项正确。

Ⅳ型城市中,一个位于上海西北,四个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区,空间分布上不具备均衡性、集中性和对称性。

第3题,考查城市化。

2016年升级的城市包括从Ⅱ型升到Ⅰ型的苏州、杭州和宁波;从Ⅲ型升到Ⅱ型的扬州和嘉兴;从Ⅳ型升到Ⅲ型的舟山。

其中苏州、杭州、嘉兴、宁波空间位置上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明显,A项正确。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B、D两项错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城市性质和其他城市有很大区别,C项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人口与城市(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人口与城市(含解析)

2020年⾼考地理⼆轮复习特训专练:⼈⼝与城市(含解析)2020新⾼考地理⼆轮复习特训专练⼈⼝与城市⼀、选择题下图是我国农村“空⼼化”的成因与演进机制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农村空⼼化出现关联性最⼩的是( )A.第⼀产业效益低B.第⼀产业产值下降C.农村劳动⼒剩余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2、针对农村空⼼化现象要( )A.严格禁⽌农民进城B.转化农民的⽣活⽅式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D.发展机械化农业解析第1题,第⼀产业效益低,⼤量的剩余劳动⼒迁⼊城市,导致农村空⼼化的出现;农民经济条件改善,农民的收⼊增加,农民在村外建房,也促使农村空⼼化的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产业⽐重会减⼩,但产值不⼀定下降,B项符合题⼲要求。

第2题,严禁农民进城是不现实的,A项错误;农村空⼼化现象与农民的⽣活⽅式⽆关,B项错误;农村空⼼化现象的出现,使得⼀些房屋闲置与废弃,浪费了⼟地资源,故应加强宅基地管理,C项正确;发展机械化农业,会加剧农村空⼼化,D项错误。

答案 1.B 2.C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数量占⽐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2000年相⽐,2016年该城市( )A.⼈⼝总数减少B.⽼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D.劳动⼒增多4.影响该城市⼈⼝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然增长B.医疗⽔平C.机械增长D.⽣育观念解析第3题,图中显⽰的是⼈⼝占⽐变化,⽆法根据图⽰信息⽐较⼈⼝总数,A错误;由图可知2016年该城市60岁及以上⼈⼝占⽐不⾜5%,不存在⽼龄化问题,B错误;2000年16~40岁⼈⼝占⽐最⾼,约占80%,2016年21~50岁⼈⼝占⽐最⾼,说明⼈⼝平均年龄增加了,C错误;2000年该城市25岁及以下⼈⼝占⽐较⼤,该年龄段多数⼈⼝还没有参加⼯作,2016年25岁以上⼈⼝占⽐较⼤,该年龄段多数⼈⼝已经⼯作,故选D。

第4题,2000年⾄2016年,该城市⼈⼝平均年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态势,⼤量劳动⼒⼈⼝涌⼊城市,C正确。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8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8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含答案)

课时作业8人口与城市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解析: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答案:D2.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答案:D[2018·江西八校4月联考]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平方米)可能是()A.6 000B.5 000C.4 000 D.3 0004.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A.M点B.E点C.F点D.P点解析:第3题,图示房价最高处在D点附近,为6 600~7 600元/平方米之间;最低值在P、K两地附近,为1 600~2 600元/平方米之间;则差值介于4 000~6 000元/平方米之间,但不会等于6 000元/平方米,故最大差值可能是5 000元/平方米。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测试: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解析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测试: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解析版)

专题八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目前,日本国内约有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 000万套的大关。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鲜活度”的衡量标准,日本的餐厅数量则在急剧减少——由25年前的约85万家减少到了现在的约35万家。

供人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8湖北武汉测评)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D.出国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2.(2018湖北武汉测评)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们大量购房保值B.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C.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D.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

下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大致在( )A.1982年B.1990年C.1998年D.2010年4.(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应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①完善、繁荣养老市场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③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④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城市内工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

根据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空间分布模式:交错分布模式、零散分布模式、集中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面三题。

5.(2018湖北宜昌4月模拟)下列关于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ⅠB.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模式ⅡC.地租水平最高的是模式ⅡD.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模式Ⅲ6.(2018湖北宜昌4月模拟)最适合在模式I区域布局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A.服装制造厂B.飞机制造厂C.炼铝厂D.物流仓储厂7.(2018湖北宜昌4月模拟)模式Ⅲ布局的优势有(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②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③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8年“两会”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中提出成立农业农村部,这一举措将会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实践意义
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功能分区也是城 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指导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某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案例背景
空间结构特点
功能分区特点
某大城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 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 分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因
经济因素(就业、投资、土地等)、 社会因素(教育、家庭、政策等)、 环境因素(气候、资源、灾害等)、 个人因素(追求更好生活、实现个人 价值等)
人口流动对城市化影响
积极影响
提供劳动力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消极影响
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引发社会问 题(如治安、教育等)、加剧城乡差 距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 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人口增长与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目录
• 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关系 • 高考真题回顾与备考策略
01
人口增长与分布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量 呈持续增长趋势。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核 心模式,除了市中心的核心区外,还 出现了多个副中心和新城。这些核心 点和新城之间通过高效的交通网络相 连,形成了紧密的城市空间联系。
该城市的功能分区非常清晰,商业区 、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等各自相 对独立且布局合理。商业区主要集中 在市中心和副中心的核心区域,工业 区则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住 宅区则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 文化区则结合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 观进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 8 人口与城市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解析: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答案:D2.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答案:D[2018·江西八校4月联考]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平方米)可能是( )A.6 000 B.5 000C.4 000 D.3 0004.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A.M点B.E点 C.F点D.P点解析:第3题,图示房价最高处在D点附近,为6 600~7 600元/平方米之间;最低值在P、K两地附近,为1 600~2 600元/平方米之间;则差值介于4 000~6 000元/平方米之间,但不会等于6 000元/平方米,故最大差值可能是5 000元/平方米。

第4题,图示M 点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而水质较好,距离市中心也不太远且房价较低,故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M点。

答案:3.B 4.A[2018·河北邯郸二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

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5.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

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6.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灯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 )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解析:第5题,图示该县城呈同心圆状,则修建的前提条件是地形平坦开阔。

而河谷中地形多狭窄,则该处能修建的突出优势是地形平坦。

第6题,图示八卦布局的形式,使环形道路与放射状道路多处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

答案:5.B 6.C[2018·湖北七市州协作体3月联考]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7~9题。

7.“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8.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9.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解析:第7题,注意材料中的“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则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故C正确。

第8题,城市周边一般为农田,该规划方案限制城市面积扩大,则能保护城市边缘农田不被城市占用,故A正确。

第9题,由材料可知,该规划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而不是通过土地扩张来发展城市。

故我国也应立足现有城区面积,提高建设密度来发展城市。

开发老城区、棚户区,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B 正确。

答案:7.C 8.A 9.B[2018·山西名校3月联考]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上游城市( )A.资源的集聚效应强 B.彼此联系能力强C.多分布在沿边地区 D.与海洋联系密切11.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 )A.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工业制成品B.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工业制成品C.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初级原材料D.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初级原材料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知,“上游城市”城市潜能小,城市间联系强度弱,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因此多分布在沿边地区,故选C。

第11题,要素的流动多从城市潜能较小的上游城市向城市潜能较大的下游城市汇集,中游城市处在产业链的前端,生产工业制成品,产品主要通过下游城市汇入市场,故选B。

答案:10.C 11.B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6分)12.[2018·陕西西安二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材料一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

叙利亚是中东主要河流发源地,有“中东水塔”之称,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也是阿拉伯世界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

叙利亚农业依靠灌溉,出产小麦、大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以及梨等水果,出口棉花与小麦、大麦。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持续的战乱已有30万叙利亚难民冒险穿越地中海,其中2 500人命丧地中海。

德国政府对接纳难民持开放态度。

2014年德国境内移民人数达1 090万人,占总人口20%,去年接纳近90 万人。

材料三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地图。

(1)请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叙利亚持续战乱原因。

(8分)(2)大批叙利亚难民冒险乘坐简陋船只穿越地中海取道希腊,向欧洲迁徙,难民选择什么季节渡海最安全,为什么?(6分)(3)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对德国带来了哪些影响?(8分)解析:第(1)题,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叙利亚持续战乱的原因,地理角度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宗教和民族等方面。

第(2)题,大批叙利亚难民冒险乘坐简陋船只穿越地中海取道希腊,向欧洲迁徙,由于地中海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因而海面上风大浪高,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风平浪静,所以选择夏季渡海最安全。

第(3)题,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导致德国在短时间内人口大量增加,对德国带来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答案:(1)叙利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处战略要冲;在干旱的中东地区,叙利亚水资源相对丰富;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东主要的粮棉生产国,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该地区宗教、民族矛盾突出。

(2)夏季。

夏季地中海气温高、水温高,便于横渡;夏季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海上风浪小,船只不易倾覆。

(3)有利影响:难民可为德国提供大批廉价劳动力。

不利影响:增加了德国的财政负担;易造成种族、宗教冲突,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难民大量涌入对德国国内有些产业形成就业竞争;加大环境压力。

13.[2018·湖北襄阳第五中学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定市分别约105千米、105千米、155千米、30千米。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

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1)分析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的主要原因。

(6分)(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

(8分)(3)在雄安新区规划中,分析为建设成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6分)(4)简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

(4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

”从而分析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2)题,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从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生态环境和开发程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雄安新区建设成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注意新区城市形态,白洋淀湿地保护,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和城市排水设施,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

第(4)题,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

主要根据材料提示,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作为雄安新区的范围,新区建设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因此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等方面回答。

答案:(1)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

(3)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