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胞器
高一生物第三章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③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包装
囊泡
④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4.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要消耗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 双层膜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2.单层膜的细胞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膜 3.无膜的细胞结构: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质基质。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5.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6.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1)生物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与物质的运输 、能量的交换、信息的传递有关。 (2)生物膜是酶的附着位点,为生化反应创造场所。 (3)生物膜把细胞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每部分具有独立性,使多 种生化反应能同时、有序、高效进行,相互不会干扰。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2. 细胞器: (1)线粒体: ①形态:粒状或棒状。 ②结构:双层膜,由外膜、内膜、基质、嵴组成。 ③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95%左右的 能量,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 ①形态:椭球形或球形。 ②结构:双层膜,由外膜、内膜、基粒、基质组成。 ③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 造车间”和“能量转化站”。
(6)液泡:①形态:泡状。 ②结构:单层膜。 ③功能:里面的细胞液主要是有机酸和无机盐,调 节参透压,与细胞参透吸收水有关。 (7)核糖体:①形态:椭球形粒状小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 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②结构:无膜。 ③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称为“生产蛋白质 的机器”。 (8)中心体:①形态:两个中心粒相互垂直。 ②结构:无膜。 ③功能:参与动物或低等植物的有丝分裂。 3.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 多种酶组成。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

3.在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
B.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
C.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液泡、内质网、线粒体
巩固练习 1.植物细胞中由两层膜与细胞质分开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叶绿体
基粒 类囊体
基质
内膜 外膜 双层膜
②叶绿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及功能
主要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 1.分布:
幼茎的皮层细胞
扁平的椭球形、球形 2.形态: 外膜 (双层膜) 内膜 3.结构: 基粒 基质 4.成分: 含与光合作用有关酶、 色素,少量的DNA和RNA。 5.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比喻——“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4、能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胞器 是 叶绿体 ,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 器是 器是 线粒体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细胞 中心体 ,在酶的参与下,为进行多 内质网
种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
器是
,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的细胞器是
高尔基体 。
5.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A.麦芽糖酶 C.胰岛素 B.核糖核酸 D.载体蛋白
1、只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A 核糖体、叶绿体
C 中心体、内质网
B 线粒体、高尔基体
D 叶绿体、液泡
2、下列哪一组细胞器的结构具有双层膜
A 核糖体、线粒体
C 线粒体、液泡
B 线粒体、叶绿体
D 高尔基体、中心体
3、当某种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妨碍细胞的呼吸从而影响 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那么这种病毒很可能作用于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材料不需要染色,B错误;黑藻的叶片由一层细胞构成,一般取一片幼嫩的小叶直接
制成装片观察,C错误;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可以加快细胞代谢,使细胞质的
流动速度加快,叶脉附近水分供应充足,细胞代谢快,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所
以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有利于观察到实验现象,
D正确。
C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与该过程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5
D
S在细胞内依次经过的结构是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 囊泡→ 细胞膜
判断
√
×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题型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例10 [经典题|图示分析]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解析】情境信息提取、转化是解题关键
选项
题干情境信息转化及分析
判断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
成多肽链→ 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
A
→ 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进一步加工、折叠→ 内质网“出芽”
√
形成囊泡→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
细胞膜
B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为细胞内的需能
反应提供能量,蛋白P的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
√
续表
选项
题干情境信息转化及分析
判断
2基因被敲除后,蛋白P在内质网腔大量积聚,培养液中的蛋白
C
P含量显著降低→ 蛋白P为分泌蛋白,没有LRRK2蛋白的参与,蛋白
第三章第二节_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细胞膜 3细胞质
2细胞壁 4叶绿体
5高尔基体
11线粒体 13核糖体
12,15内质网 14液泡
1细胞膜
2高尔基体
3细胞质 8,11内质网
9核糖体
10中心体 12线粒体
训练: • 找出图中的错误
叶绿体 核仁 线粒体 中心粒
内质网
叶绿体应没有
应没有
连连看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 2溶酶体 3液泡 4核糖体 5高尔基体 6中心体 7内质网
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 粒组成 内有细胞液
无膜 结构 无膜结 构 单层膜
合成蛋白质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有关 调节细胞内环境;储存 物质;保持细胞的渗透 压,维持细胞形态
中心体
液 泡
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
线粒体 分布 形态 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中
椭球形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双 外膜 层 内膜 膜 结
8叶绿体
A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蛋白质的加工和发送 D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E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F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G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 脂质合成的场所 H储存物质,使植物细胞坚挺
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阅读课本p48资料分析,思考:1、实验中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3H 2、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核糖体 3. 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中需要能量吗? 答:需要,由线粒体有氧呼吸提供。
细 胞 膜
部分的细 胞器膜
内质网腔与两层核膜 之间的腔相通
内质网膜
——课本P49 ; P50
生 物 膜 系 统 重 要 的 作 用
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 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3章第2节-细胞器

外膜
嵴
内膜
※ 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
线粒体
叶绿体
分布
动、植物细胞中
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形态
短棒状、圆球状
椭球形或球形
双 层 结膜
外膜 内膜
基粒
构
基质
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向内折叠形成嵴
是一层光滑的膜
类囊体堆叠而成,含色素和 酶(与光反应有关)
含与有氧呼吸有关酶 含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都能自我复制)
类、包装的车间和 发送站
无用结构和异物
消化车间
与有丝分裂有关
调节细胞内环境;储存物质;保 持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
小结
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中和”) 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中心体
分布:动物细胞内和低等植物细胞(衣藻、团藻) 中
形态:多种 结构: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
周围物质组成) 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各种细胞器的对较表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角色比喻
线粒体 动、植物 双层膜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 物 双层膜
核糖体 动、植物 无膜
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观察时不用染色)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 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 布。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线粒体的形 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 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 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 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 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车间”。
4、内质网是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内质网的类型: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滑面内质网6、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功能: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
7、核糖体的功能: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布: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9、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着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0、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里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分布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
11、细胞质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2、细胞质基质存在状态:胶质状态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酸和多种酶功能: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13、叶绿体分布:叶肉细胞中、形态:扁平的梭形、颜色:绿色14、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1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围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6、分泌蛋白: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气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17、分泌蛋白合成途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18、生物膜的组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19、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要发生不同膜的融合,膜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共28张PPT)

仓储库
液泡
原料 生产 基地 车间
核糖体 叶绿体
加工 车间
包装 车间
产品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废弃物处理 再利用车间
溶酶体
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 溶酶体、动 物细胞
植物 细胞
植物细 植物细胞 植物细 植物细 胞、动 动物细胞 胞、动 胞、动 物细胞 原核生物 物细胞 物细胞
归纳总结
具有颜色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中心体 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分泌蛋白:细_胞__内__合__成_,__分__泌_到__细__胞__外_起__作__用_, 合成及分泌过程: _核__糖__体__-__内__质__网__-__高__尔__基__体__-__细__胞__膜___。 合成过程涉及到的细胞器: _核__糖__体__、__内__质__网__、__高__尔__基__体__、__线__粒__体__。
内质网
结构: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类型 功能
粗面型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参与蛋白 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滑面型内质网:脂质合成的“车间”。
分布: 动植物都有
核糖体
形状:颗粒状、无膜结构 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组成 功能: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即蛋白质的合成“车间” 分布:附着在内质网上(合成分泌蛋白),游离在细
细胞提供能量。 分布:动植物等细胞中
探究:
(1)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 类的多。
(2)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练的人多。 (3)成人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4)在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老或病变细 胞的线粒体多。
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注意: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
前者包含多种物质和酶,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液态物质,能完成许多化学反应。
后者是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体。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及细胞器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二、细胞器的分布动植物细胞普遍具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植物绿色部分)、液泡(部分原生动物也有液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体同学说出各个细胞器的名称。
教师:从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当中还可以拓展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现在就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出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表)。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表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不同点
没有细胞壁
有细胞壁
没有叶绿体
内质网:
屏幕显示资料三: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起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的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的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内质网
放射性氨基酸量
核糖体
时间
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
教师:线粒体大多是颗粒状、短线状,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但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移动,往往在细胞内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95%来自线粒体。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加大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
成分
功能
线粒体
普遍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
大多数呈椭球形
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嵴、基粒、基质
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
叶绿体
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内
球形、椭球形
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
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工厂”、“能量转换站”
学生回答:成分:多种物质和酶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
[教师精讲]
通过对细胞质各种成分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大部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虽然不同,但他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评价反馈]
教师出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并提问:
内质网
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
网状
单层膜结构
蛋白质、磷脂等
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
高尔基体
普遍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
囊状
单层膜结构
蛋白质、磷脂等
动物细胞: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
植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记忆的方法。
方法一:通过列表来记忆。
方法二:用“结构与功能想适应”的生物学科思想来理解记忆。
方法三:用绘结构简图的形式来记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
方法四:将这些细胞器的的功能与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记忆及表格运用(要求举例说明)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评价和补充。
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谁能归纳细胞质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观察资料以及课本45页图3-4和46页图3-7,讨论
教师:叶绿体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有两层膜,膜光滑透明,内部还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每个基粒是圆柱形,由一个个囊状的结构堆叠而成,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这些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他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答案:(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3)细胞质基质
教师: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有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很多种酶,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糖类、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屏幕显示资料四:
高尔基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它的形状一般呈网状。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可以转变为颗粒状、杆状或其它形状。在电镜下,高尔基体是一些紧密的重叠在一起的囊状结构。有些膜紧密的折叠成片层状的扁平囊,有些扁平囊的末端扩大成大小不等的泡状或囊泡状结构。
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
核糖体
普遍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
椭球形粒状小体
游离于细胞质,附着在内质网、核外膜上(无膜结构)
蛋白质、rRNA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中心体
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十”形
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以及周围物质构成(无膜结构)
微管蛋白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
学生:观察资料以及课本46页图3-6和图3-7,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对细胞中的四种细胞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从课本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中还有其他的细胞器,你能根据课本的介绍对她们进行比较,并完成下列表格吗?
屏幕显示八中细胞器的比较表
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
八中细胞器的比较表
名称
分布
形态
结构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分泌有关。早期根据光镜的观察,已有人提出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近年来,运用电镜、细胞化学以及放射自显影技术更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了这个观点,放射自显影技术证明,高尔基体自身还能合成某些物质,如多糖类。它还能使蛋白质与糖或脂结合成糖蛋白和脂蛋白的形式。在某些细胞(如肝细胞),高尔基体还与脂蛋白的合成、分泌有关。二是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三是高尔基体还有其他功能,如在默写原生动物中,高尔基体与调节细胞的液体平衡有关系。
八、布置作业
课本P50基础题1、2、3。
九、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十、课后反思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学生:观察资料以及课本45页图3-3和46页图3-7,讨论回答:
1:解析:用“结构与功能想统一”的观点解释。
答案:(1)心肌细胞运动量大,因不停的收缩舒张,需能多
(2)冬眠时,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靠肝脏,肝脏代谢加强,需能多
(3)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
2:答案: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运动员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多。同样道理,新生细胞的生命活动比衰老细胞、病变细胞旺盛,所以线粒体多。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①如何掌握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各种生物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师生互动]
教师:课本中展示了各种细胞器的的模式图,以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图,文和老师展示的资料,说出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形态结构,并推测他们的功能。
植物细胞
泡状
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
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溶酶体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囊状
囊状(单层膜
“酶仓库”和“消化车间”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利用表格对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归纳,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去记忆和理解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呢?
②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应得到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放射性氨基酸继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
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
学生:观察资料以及课本45页图3-5和46页图3-7,讨论回答。
解析:用“结构与功能想统一”的观点解释。首先知识归类: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分析:在细胞内,游离的氨基酸应先进入核糖体,在核糖体内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以后进入内质网被内质网运输。与图中曲线对照(读图),看是否符合曲线变化态势。整个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质基质,内含蛋白质合成等生化反应所许的一系列酶及必要条件。
有叶绿体
有中心体
没有中心体
某些低等动物有液泡
有液泡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
七、课堂小结
请4~5位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自己掌握的情况。
请教师重新出示“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表”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