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2章 直流稳压电源

合集下载

秦曾皇电工学课件简明教材2版(电路及分析方法)

秦曾皇电工学课件简明教材2版(电路及分析方法)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章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章
第1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模型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源有载工作、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基尔霍夫定律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支路电流法 叠加定理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戴维宁定理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章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电源有载工作、
1.4.2 电源开路 当开关断开时,电源则处于开路(空载)状态。 当开关断开时,电源则处于开路(空载)状态。
a + E _ U0 R0 b _ d R + c I
电源开路时的特征 I=0 U = U0 = E P=0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章
电压与电流参 考方向相反 电流的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相反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章
a + E_
1.4.1 电源有载工作 、开路与短路 1.4 电源有载工作 电源有载工作、 1.4.1 电源有载工作 U
c + U I R O E U I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R0I
R0 b
_
d
E R + R0 U = RI 或 U = E – R0I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章
1.5
I1 R1 + E1 _ I3 I2 R2 R3 b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 电路中的每一分支 如 acb ab adb
c
a
d
结点 电路中三条或三条 + 以上支路连接的点 E2 _ b 如a 回路 由一条或多条支路 组成的闭合路径 如 abca adba adbca

《简明电工学》课件第12章

《简明电工学》课件第12章
由于电子技术的特性,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就是能够 提供持续稳定的、满足负载要 求的电能,而且通常情况下都 要求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能。提供这种稳定的直流电能的电源 就被称作直流稳压电源。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能力要素 (1)能够识别直流稳压电源模块所包含的各部分电路。 (2)能够根据实际要求选择直流稳压电源的变压器、整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12.2.1 电容滤波器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接入电容滤波器后,电路如图
12.2.1(a)所示,输出电压的波形如 图12.2.1(b)所示。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图12.2.1 接有电容滤波器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及其波形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通常在设计时根据负载的情况选择电容值,使 T 为交流电源的周期, 此时输出电压约为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练12.1】 电路如图2所示,将其合理连接组成一个12V
的直流电源。
图2 练12.1的电路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练12.2】 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RL=20Ω,直流电压表 V
的读数为110V,试求: (1)直流电流表 A 的读数;(2)交流电压表 V1的读数。二极管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图12.3.4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专12.1】 试分析图1所示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
VD2或 VD4断开时负载 电压的波形。如果 VD2或 VD4接反, 后果如何? 如果 VD2或 VD4因击穿而短路,后果又如 何?
图1 专12.1的电路
图12.1.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模块12 直流稳压电源
【例12.1.1】 设计一个输出电压为24V,输出电流为1A 的直流电源,电路形式可采用半波整流或桥式整流,试确定两 种电路形式的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压有效值,并选定相 应的 整流二极管。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B)1、11、1(A)1、12、1(B)1、12、3 (B)1、12、4 (B)1、12、5 (B)B 基本题1、4、5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380/(/8+R)=8/110,所以R≈3、7K,W=(8/110)3、7K≈20W1、4、7 电阻R=U/I=6/50*=120,应选者(a)图、1、4、8 解:220/(R1+315)=0、35A,得R1≈314、220/(R2+315)=0、7A,得R2≈0、1、4、9(1)并联R2前,I1=E/( +2R+)=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2R+∥)≈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I1=216V、并联R2后,U2=(∥)*I1=200V,U1=2R+∥=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并联R2后,P=200*50=10KW、1、5、3I3=I1+I2=0、31uA,I4=I5-I3=9、61-0、31=9、3uA,I6=I2+I4=9、6u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断开还是闭合=∥(+)∥(+)=200、1、6、4 解:==16V,=<[(45+5)≈5、5]+45>16/<[(45+5)∥5、5] ∥5、5+45>≈1、6、 =(45+5)∥5、5/≈/10=0、16V,同理≈/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R1+RP)/(R1+RP+R2)≈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R2*/(R1+RP+R2)≈5、64V、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 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① U1单独作用:解② IS单独作用:分流所以,1、9、4解:根据KCL得则1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R1电阻吸收功率:R2电阻吸收功率: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 ,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9、7解:设E单独作用uab’ = E/4=1/412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ab’’ = uab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Uoc=410-10 =30V Req=4ΩI=30/(4+1)=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图等效为有U1=E1=4V(b)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R1=4ΩI=4/4+1=4/5A1、11、4 解:VA VBVAVA VCV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 Uc(t+)=uc(t-)=3、68v Uc(--)=10, t充=10/3ms Uc(t)=10-6、32exp(-300(t-0、01))v 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 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i(0+)=i(0-)=-6/5A I(--)=6/5A T=i/R=9/5s I(t)=6/5-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i(t)=9/5-8/5exp(-5/9t)A1、11、2 解:1、11、3 解:利用叠加定理计算1、12、6 解:(a)i(0+)=i(0-)=0,i()=3A(b)i(0+)= i(0-)=0,i()=1、5A(c)i(0+)= i(0-)=6A,i()=0(d)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RC=[(R2//R3)+R1]C=10mS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RC=4mSUc(t)=36e-250t+181、9、9 解: (1)利用叠加定理求I U1单独作用:I’=U1/(R1+R)=5A IS单独作用:I’’=R1/(R1+R)IS=1A I=6A (2)KCL: IR1=IS-I=-4A IR3=U1/R3=2A IU1=IR3-IR1=6AUIS=RI+R2IS=10V(3)PU1=60W PIS=20W PR3=20W PR1=16W PR2=8W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第二章2-1 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1V,R1=1Ω,I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1英语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4英语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11翻译硕士英语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240自命题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41自命题法语《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42自命题日语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2.《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43自命题英语任选一套大学英语教材301数学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2数学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3数学三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网络技术部分)张高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第四版),杨文士,人民大学出版社。

348文博综合1.《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版)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354汉语基础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357英语翻译基础1.《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510素描《设计素描》(第2版)黄作林、杨悦、李育,重庆大学出版社610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11教育学基础综合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教育心理学》陈琦,高教出版社,20115.《教育科研方法》陈时见,高教出版社,2007612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613高等数学Ⅱ《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14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15文学1.《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616基础英语一《高级英语》(第一、二册)(第三版),张汉熙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电工学简明教程习题集锦(第二版 秦曾煌)

电工学简明教程习题集锦(第二版 秦曾煌)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参考答案二、判断题:1.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2.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3.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4.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四、计算题1.8 应用等效电源的变换,化简图1.7所示的各电路。

解:1.9试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图1.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利用电源等效变换解题过程如下:由分流公式可得:I =5⨯86.213434=+(A)1.10 试计算题1.9图中的电流I 。

解:由于题目中没有要求解题方法,所以此题可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方法进行求解,下面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3263612=+-=I (A)U OC =-2+12-6×2/3=6(V)(2)再求等效电阻R ab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4116363=+++⨯=ab R (Ω)(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1246=+=I (A)1.11 已知电路如图1.10所示。

试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支路电流I 和电流源的电压U 。

解:(1)先计算18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61218=+='I (A)661=⨯='U (V) (2)再计算6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26121=⨯+=''I (A)162263636=⨯++⨯⨯=''U (V)(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

426=-=''-'=I I I (A)22166=+=''+'=U U U (V)1.12 电路图1.11所示,试应用叠加原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 1、I 2及36Ω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 。

电工学简明教程

电工学简明教程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1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2)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1.2电路模型1)电路模型简称电路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所选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不一定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2)在参考方向选定之后,电流之值才有正负之分1.4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额定电压=U N 额定电流=I N 额定功率=R N2)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实际值不一定等于它们的额定值1.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两个串联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等效的条件是在同一电压U的作用下电流I保持不变.2)等效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R=R1+R23)两个并联电阻也可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4) 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2.1正弦电压与电流1)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秒)称为周期T.每秒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F,它的单位是赫[兹](HZ)2)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i,u及e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及电动势的瞬时值.瞬时值中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Im,Um及Em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及电动势的幅值.3)正弦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大小往往不是用它们的幅值,是常用有效值(均方根值)来计量.4)t=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初相位5)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角之差或初相位角之差,称为相位角差或相位差,用φ表示6)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同相的(相位差φ=0)7)在电感元件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流比电压滞后90°(相位差φ=+90°)8)在电容元件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流比电压超前90°(φ=-90°)9)在电阻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就是电阻R10)在电感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为ωL它的单位为欧[姆]11)在电感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为1/ωC它的单位为欧[姆]12)阻抗的实部为“阻”,虚部为“抗”13)对电感性电路(XL>XC),φ为正;对电容性电路(XL<XC),φ为负14)在交流电路中,平均功率一般不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如将两者的有效值相乘,则得出所谓视在功率S,即S=UI=∣Z∣I²。

电工学下册(秦曾煌)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学下册(秦曾煌)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第14章本书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等内容。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秦曾煌《电工学

秦曾煌《电工学

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12.1复习笔记一、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发电厂、输电线、变电所及用电设备的总称。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组成。

1.发电发电厂按照所利用的能源种类可分为水力、火力、核能、风力、太阳能、沼气、潮汐等多种。

现在世界各国建造得最多的,主要是水力发电厂和火力发电厂。

各种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几乎都是三相同步发电机,它也分为定子和转子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发电组发出的电压一般为6-10kV。

2.输电输电就是将电能输送到用电地区或直接输送到大型用电户。

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要用高压输电线输送到用电地区,然后再降压分配给各用户。

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要通过导线系统,这系统称为电力网。

送电距离愈远,要求输电线的电压愈高。

图12-1所示的是输电线路的一例。

除交流输电外,还有直流输电,其结构原理如图12-2所示。

整流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逆变则反之。

直流输电的能耗较小,无线电干扰较小,输电线路造价也较低,但逆变和整流部分较为复杂。

图12-1输电线路的一例图12-2直流输电结构原理图二、工业企业配电低压配电线路是由配电室(配电箱)、低压线路、用电线路组成。

1.低压配电结构从车间变电所或配电箱(配电屏)到用电设备的线路属于低压配电线路。

低压配电线路的连接方式主要是放射式和树干式两种。

(1)放射式配电线路适用场合:负载点比较分散而各个负载点又具有相当大的用电量,变电所又居于各负载点的中央,如图12-3所示。

特点是供电可靠性高,便于操作和维护。

但配电导线用量大,投资高。

(2)树干式配电线路适用场合:负载集中,同时各个负载点位于变电所或配电箱的同一侧,其间距离较短,如图12-4(a)所示。

负载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线上,如图12-4(b)所示。

特点是供电可靠性差。

但配电导线用量小,投资低,接线灵活性大。

图12-3放射式配电线路图12-4树干式配电线路三、安全用电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根据伤害性质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 选择整流二极管 ~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 u –
+
C RL
+ uo –
1 1 U O 1 30 ID IO 0.075 A 2 2 RL 2 200
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 U U O 30 25V 1.2 1.2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 DRM 2U 2 25 35 V IOM =100mA UDRM =50V
PM (U IM U O ) IOM
5. 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1) 输出为固定电压的电路 输出为固定正电压时的接法如图所示。 1 2 W7805 + + 输入与输 3 出之间的 Ui Ci CO UO 电压不得 1F 0.1~1F 低于3V! _ _ 用来抵消输入端接线 较长时的电感效应, 防止产生自激振荡。 即用以改善波形。 为了瞬时增减负载电流 时,不致引起输出电压 有较大的波动。即用来 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2)同时输出正、负电压的电路 1
24V
1000F 0.33F
+ C
W7815 3 Ci2 Nhomakorabea+15V CO
1F
220V
24V
1000F
+ C
Ci
0.33F
3
1 W7915
CO
1F
2
– 15V
(3)提高输出电压的电路
1
+
UI _
2 W78XX + 3 UXX_ R + CO Ci U_ DZ Z
+ UO _
UXX: 为W78XX
固定输出电压
UO= UXX + UZ
(4)提高输出电流的电路 IC T
R
1 Ci
IO= I2 + IC
IO
+ +U – R UI _
W78XX 3
2 I2 CO
当 IO较小时,UR较 小,T截止 ,IC=0。 + UO _
当 IO > IOM时, UR较大,T导通 , IO=IOM + IC
12.2.1 电容滤波器
1. 电路结构 a + u – Di + C io
3. 工作波形 u
2U
ic
RL
+ O uo= uC uo –
t
2U b O 2. 工作原理 t u >uC时,二极管导通,电源在给负载RL供电的 同时也给电容充电, uC 增加,uo= uC 。 u <uC时,二极管截止,电容通过负载RL 放电,uC 按指数规律下降, uo= uC 。
(3) 流过二极管的瞬时电流很大
RLC 越大UO 越高,IO 越大整流二极管导通 时间越短 iD 的峰值电流越大。 uo
2U
O
选管时一般取: IOM =2 ID
iD
O
t t
例3: 有一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已知交流电源频 率 f=50Hz,负载电阻 RL = 200,要求直流输出电 压Uo=30V,选择整流二极管及滤波电容器。
+ u –
+
C RL
+ uo –
可选用C=250F,耐压为50V的电解电容器
0.05 0.05 C 250 106 F 250F RL 200
12.2.2 电感电容滤波器
1. 电路结构
L
~
+ u –
+ + C RL uo –
2. 滤波原理 当流过电感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产生自感电 势阻碍电流的变化,使负载电流和电压的脉动减小。 对直流分量: XL=0 ,L相当于短路,电压大部分降在 RL上。对谐波分量: f 越高,XL越大,电压大部分降在L 上。因此,在负载上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LC滤波适合于电流较大、要求输出电压脉动较小 的场合,用于高频时更为合适。
§ 12.2 直流稳压电源
稳压电路(稳压器)是为电路或负载提供稳定的输出
电压的一种电子设备。
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大小基本上与电网电压、负载及
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理想的稳压器是输出阻抗为零的
恒压源。实际上,它是内阻很小的电压源。其内阻越小,
稳压性能越好。
稳压电路是整个电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 一个独立的电子部件。
t
t
~
D3
D4
π 2π 3π 4π 解:当D2或D4断开后 电路为单相半波整流电路。正半周时,D1和D3导通, 负载中有电流过,负载电压uo=u;负半周时,D1和D3 截止,负载中无电流通过,负载两端无电压, uo =0。
~
+ u _
D2
D1
RL
D3 D4
+ uo _
如果D2或D4接反 则正半周时,二极管D1、D4或D2、D3导通,电流 经D1、D4或D2、D3而造成电源短路,电流很大,因 此变压器及D1、D4或D2、D3将被烧坏。 如果D2或D4因击穿烧坏而短路 则正半周时,情况与D2或D4接反类似,电源及D1 或D3也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2.3.1 稳压管稳压电路
1. 电路 u + –
IR R
限流调压 IO
Iz + + + C UI DZ RL UO – –
稳压电路
2. 工作原理 UO = UZ IR = IO + IZ 设UI一定,负载RL变化
I
UZ
U
RL(IO) IR UO (UZ ) IZ
UO 基本不变 IR (IRR) 基本不变
2. 外形及引脚功能
塑料封装
2 —输出端 3 —公共端 1—输入端 W7800系列稳压器外形
2 —输出端 3—输入端 1 — 公共端 W7900系列稳压器外形
3. 性能特点(7800、7900系列)

输出电流超过 1. 5 A(加散热器)


不需要外接元件
内部有过热保护 内部有过流保护 调整管设有安全工作区保护 输出电压容差为 4%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U DRM 2 2U

4.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1) 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与平均值Uo与放电时间 常数RLC有关。 RLC 越大 电容器放电越慢 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o 越大,波形越平滑。
为了得到比较平直的输出电压
T 一般取τ RLC (3 5) 2
(T — 电源电压的周期)
§ 12.2 滤波器
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整流后输出的是脉动直流,其中既
有直流成份又有交流成份。
滤波原理:滤波电路利用储能元件电容两端的电压(或
通过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 滤掉整流电路输出电 压中的交流成份,保留其直流成份,达到平滑输出电压波 形的目的。 方法:将电容与负载RL并联(或将电感与负载RL串联)。
近似估算取: Uo = 1. 2 U ( 桥式、全波) Uo = 1. 0 U (半波) 当负载RL 开路时,UO 2U
(2) 外特性曲线
1.4U Uo有电容滤波 0.45U
无电容滤波
结论
o
IO
采用电容滤波时,输出电压受负载变化影响较大, 即带负载能力较差。 因此电容滤波适合于要求输出电压较高、负载电流 较小且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
io
+ uo RL – -
3. 工作波形 u
2U
t
uo
2U
u 正半周,Va>Vb,二 极管 D1、 D3 导通, D2、 D4 截止 。
uD
2U u D2
t
t
uD4
4. 参数计算 (1) 整流电压平均值 Uo 1 π Uo ο 2Usin td( t ) 0.9U π
12.3.2
集成稳压电源
单片集成稳压电源,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 灵活,价格低廉等优点。
最简单的集成稳压电源只有输入,输出和公共引
出端,故称之为三端集成稳压器。
1. 分类 三 端 稳 压 器
输出正电压 78XX 输出固定电压 输出负电压 79XX XX两位数字为输出电压值
输出可调电压(1. 25 ~ 37 V 连续可调)
U 0 110 I D 0.7 A I0 = =1.4A RL 80 U0 U DRM 172 V 变压器副边电压 U =122V 0.9 可选用二极管要求,最大整流电流为1A,反向工作峰值 电压为300V。 380 2.8 变比 K 134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 I = 1.11 Io= 1.4 1.11 = 1.55 A
电 工 学
东华理工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
第 12 章
直流稳压电源
第12 章 直流稳压电源
12.1 整流电路 12.2 滤波器 12.3 直流稳压电源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变压 交流电源 整流 滤波 稳压 负载
u1
u2
u3
u4
uo
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 的直流电压
§ 12.1 整流电路
R2 U O 1.25(1 )V R1
2、1两端电压为 1.25V — 基准电压
解:
变压器容量 S = U I = 134 1.55 = 208 V A
例2:试分析图示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D2 或D4 断开 时负载电压的波形。如果D2 或D4 接反,后果如何?如果 D2 或D4因击穿或烧坏而短路,后果又如何?
+ u _
D2 D1
u
+ o RL uo _ uo o
π 2π 3π 4π
(2) 电流调整率SI 反映当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不变时,输出电流变 化时输出电压保持稳定的能力,即稳压电路的带负载 能力。 Δ Uo S 100% Δ U 0 0.1~1.0% I I Uo ΔT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