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城乡直通车---学生用

合集下载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家乡交通在发展》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家乡交通在发展》优质教学设计

11课《四通八达的交通-家乡交通在发展》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 通过课前小调查,初步了解本地区交通发展的变化,初步认识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

(政治认同)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带来更多选择机会。

(道德修养)3. 通过情境表演,进一步让学生感知交通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地域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变化。

(健全人格及责任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带来更多选择机会。

教学难点:通过情境表演,进一步让学生感知交通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地域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1. 播放《70 秒 70 年》祖国交通发展视频。

引入:同学们,从这个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祖国的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引入:祖国交通发展令我们惊叹,我们的家乡——青岛,它占全国的面积虽然仅有千分之一点三,但是从交通历史看,我们却占有了多个第一:它拥有 1905 年中国第一条汽车公路——台柳路;1907 年中国第一条客运公交线路开通,馆陶路汽车站是中国第一个汽车站,它是中国交通的起点。

时光流转,岁月交替,青岛的交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家乡交通在发展》,展现属于青岛交通的高光时刻。

二、回忆交流,发现变化——光影中的变迁1.课前调查看变迁课前,我们通过采访家人、查找资料等方式对家乡交通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哪位同学与大家交流一下?预设: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动车、地铁、飞机、轮船】总结:公交出行实惠又便捷。

这是 20 世纪 60 年代,行驶在莱阳路上的 6 路汽车。

由于燃料短缺,当时很多公共汽车车顶上顶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包。

这是 20 世纪80 年代,招手即停的小公共汽车。

发展到现在,双层公交车、新能源公共汽车,2015 年,青岛地铁 3 号线北段正式开通,该条地铁线路是山东省内首条开通的地铁,从此青岛进入地铁时代,交通工具的变化见证了青岛交通的多元化发展。

《城乡差距》--课件

《城乡差距》--课件

课堂小结
一 、城乡差距的表现
居民收入;
居二民、消城费乡水差平距及消产费生水的平原比因;
家①庭、拥政有策耐倾用斜消费品②的、差农距民;负担过重
受③三教、、育城城程乡乡度隔;离差社的距会 户产福 籍生利 管的、 理影医 制响疗 度卫 是生城方乡面差的距差
距等扩。大的根本原因 ④①、、教积育极、影交响通等②基、础消设极施影建响设的不均衡。 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政府的大力
农民工生活状况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 1、同工不同酬; 2、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 3、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 4、农民工一般从事脏、苦 、累、的工作,
劳动强度大,有时还受歧视等。
想象屋
小组内讨论交流:
你能向政府或用工单位提出一些建议吗,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
量吗? (P84)
第二个:外国人到了河 南、湖北、山西、陕西、 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 城。在他们眼里,中国 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第三个:外国 人去过诸如甘 肃、贵州、青 海、内蒙古等 地的农村,在 乡镇、村庄体 验过生活,对 农村有较深认 识。他们看到, 中国是一个还 很落后的发展 中国家。
通过阅读观看《外国人眼中的“三个 中国”》,我们发现中国城乡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想一想
城乡居民除了收入差距 和消费水平差距之外,还 有哪些差距呢?
居住条件不一样
武汉江滩 “终极相亲夜”
农村迎亲
城市有的孩 子这样上课
农村有的孩 子这样上课
农村交通 城市交通
城市医院 — 病房堪比酒店
农村的医 疗卫生室
一 、城乡差距的表现
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② 、消费水平及消费水平比存在较大差距; ③ 、受教育程度上的差距; ④ 、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方面的差距;

人民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感受祖国心脏 第四课 城乡直通车》课件公开课 (1)

人民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感受祖国心脏 第四课 城乡直通车》课件公开课 (1)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民生 活不断改善
西部 大开 发取 得的 成就
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 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 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 到乡、广播电视到村、人畜饮水、 沼气利用、节水灌溉等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得到改善。
工续

发 展
我国的三大重点防护工程
1、 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 造林绿化工程;
2、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风沙 干旱地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
3、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 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思考:我们当地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有何作用?这些措施与我国正在实 施的哪一战略相关?
打 造 交 通 网
标 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
西
快速阅读课本,了解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目的、开始实施时间、具体 措施。
大 开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发 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的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具 体
实施山川秀美工程 打造交通网 大力兴办教育
措 东西联动


实护

生 态

环 境
川,

实 现

可 持
者等各类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新疆、西藏

、云南等对口地区开展中长期交流援助活动,并
西 联 动
组织开展了“专家西部行”等各类智力交流援助 活动。上海市人事部门累计培训各类外省市人才 3400名,其中西部地区占80%。

5.2+城镇与乡村+课前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5.2+城镇与乡村+课前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城镇与乡村—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一、课前知识梳理知识点1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1.乡村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

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主要从事[1]_______、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2.城镇城镇规模较大,居住在城镇里的人们主要从事[2]_______、服务业等工作。

3.乡村和城镇景观的差异 (1)差别(2)差别的原因由于[5]_______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4.利于乡村发展城镇的条件(1)自然条件:地形[6]_______、水源[7]_______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8]_______等 5.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识点2 城镇好乡村的发展1.城镇吸引乡村的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生活便利、就业和[1]_______机会多等。

2.城镇的扩张(1)扩张过程: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2]_______”周边乡村,有的城镇在老城之外发展了现代化新城。

(2)特征: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3)未来趋势:建设更多的[3]_______和休闲场所。

3.乡村和城镇趋同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力逐渐替代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乡村景观明显改变。

有些偏远的乡村,因为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村落甚至会[4]_______。

4.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拓展(1)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村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2)传统村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5]_______”。

二、课后巩固练“蜂巢屋”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居,主要用泥土混合茅草、麦穗等盖成,墙壁较厚,夏季阻隔阳光,使室内较凉爽,冬季阻挡冷空气,使室内降温慢,还可抵御风沙。

浙教版人 社会 自然三年级第7课美丽的浙江 课件

浙教版人 社会 自然三年级第7课美丽的浙江 课件
7 美丽的浙江
浙教版 三年级
新知导入
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下面的图片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西湖雪景
雁荡山
新知导入
乌镇风光
舟山
乌镇风光
新知讲解
美丽的浙江
新知讲解
一、走进浙江
同学们,你知道浙江的地理位置吗?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天台山
雁荡山
楠溪江
2.同学们,你知道浙南秀水游的情况?
新知讲解
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风光之上品。
新昌的大佛寺
天台山的国清古刹
石梁飞瀑
新知讲解
3.同学们,如果走浙西名山名水游你会看到什么情景?
沿浙西线一路上行沿途最观主要有杭州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光如画,美不胜收,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一。
宁波汤圆 汤圆是浙江宁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元宵节节日食俗,历史十分悠久。
拓展提高
东坡肉 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
普陀山
灵隐寺
瑶琳仙境
新知讲解
大陈岛
东极岛
河姆渡文化
新知讲解
1.同学们,你能简单介绍浙东水乡佛国游的情况吗?
浙东一带风光秀丽,绍兴东湖、宁波溪口、舟山普陀,是旅游者拥抱大自然的好去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优秀教学案例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教学评价要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乡村和城镇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和城镇的差异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乡村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2.分析乡村和城镇的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3.掌握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商业发展等与乡村和城镇相关的经济活动特点。
4.能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和城镇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为了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乡村和城镇的发展规律。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问题导向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探讨乡村和城镇问题。
4.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和城镇问题,如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讨论话题,如:“乡村和城镇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

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1 第7课 一共多少钱?

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1  第7课  一共多少钱?

New Words 2
1. 想 2. 买 3. 葡萄 4. 斤 5. 梨 6. 怎么 7. 卖 8. 种 9. 太……了 10. 贵 11. 那 12. 便宜 13. 好吃
xiǎng mǎi pú tao jīn lí zěn me mài zhòng tài ……le guì nà pián yi hǎo chī

liǎng
liang=50 grams


gram
New Words 1
1. 要 2. 瓶 3. 水 4. 块(元) 5. 面包 6. 钱 7. 再 8. 别的 9. 了 10.一共
yào píng shuǐ kuài (yuán ) miàn bāo qián zài bié de le yí gòng
课文(二)
(Jimmy is buying fruit at a fruit stall.) 小 贩: 您 要 什 么? xiǎo fàn : nín yào shíme ? 吉米: 我 想 买 葡萄。 一斤 多 少 钱? jímǐ : wǒ xiǎng mǎi pú tao 。yìjīn duō shao qián ? 小 贩: 四 块。 xiǎo fàn :sìkuài 。 吉米: 我 要 两 斤。 jímǐ : wǒ yào liǎng jīn 。 小 贩: 还 要 别 的 吗? xiǎo fàn :hái yào bié de ma ? 吉米:梨怎么卖? jímǐ :lízěn me mài ? 小 贩: 这 种 一斤 六 块。 xiǎo fàn :zhè zhǒng yìjīn liù kuài 。 吉米:太 贵 了。 jímǐ :tài guìle 。
课文(一)
(Hannah is buying some food in the grocery store)

第五单元第二节乡村与城镇-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五单元第二节乡村与城镇-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二节 乡村与城镇
【地理悦读】 20世纪70年代,深圳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
【目标导航】 村。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如今的深圳已经
·能够运用图片和资料,描述城镇 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40多年
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来,深圳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
·能够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形态 为大都市,主要得益于哪些优势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家庄只是一个占地只有0.1平方千米的小村庄,村民只有 600多人。随着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修建,石家庄逐渐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成 为河北省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超过1 000万。读石家庄城市演变图,完成 9~10题。 9.促进石家庄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矿产资源 B.交通建设 C.旅游开发 D.军事防卫 10.石家庄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D ) A.聚落性质 B.聚落规模 C.聚落职能 D.聚落名称
项目 商业和公共 服务设施
景观
乡村 较少 周边往往有农田、果林、鱼塘、草场等
城镇 齐全 —
三、乡村和城镇景观及其变化 1.乡村景观并不是_一__成__不__变__的。一方面,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优越的乡村,随着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非农产业增多,乡村景观会逐渐变为_城__镇__景观。 另一方面,乡村景观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2.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居民不断增多,城镇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同时,随着建设用地的范围扩大,城镇规模也不断_扩__大__,逐渐发展成为_大__城__市__或特大城 市。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城镇数量也会不断增加,逐渐演变成_城__市__群__。
(2023·无锡学业考)读四幅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幅景观图中,属于城镇聚落的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城乡直通车
《城乡印象城乡差异》导学稿
教学目标:⒈感受城乡差异和树立共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
⒉在了解城乡差异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缩小城乡差距的办法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教学重点:了解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

教学难点:了解中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做些什么。

学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里呀?(学生各抒己见)
一、城乡印象
看图片:
忆一忆:你生长在农村,你印象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
看图片:
忆一忆:你到过城市,你能描绘一下城市是什么样子吗?
合作探究:同学们心目的城市和乡村相比,有什么不同啊?(学生各抒己见)
二、城乡差异
小组讨论:⒈城乡孩子相比较,有些什么不同?
总结: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不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⒊城乡人际交往差异:
追忆故乡
我的故乡在农村,那里家家户户几乎天天开着门,端起饭碗可以到邻居家串门,吃别人家的菜,喝他人家的茶。

有时候锅里的菜都快烧熟了,才发现缺盐少醋,不慌不忙地到隔壁人家去取,那从容如同拿自家的一样。

谁家有个事情,无须主人说,乡亲们都会自发地来帮忙。

即使张家有长,李家护短,一时口舌,却总能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合作探究:〖78页〗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你觉得城里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怪吗?如果你生活在城市,你能向农村的朋友说说城里人这样生活的苦衷吗?
你觉得农村生活有哪些你无法理解或需要解释的地方?
友情提醒:
给城里人的建议给农村人的建议
城乡直通车:城里人和农村人,说道底,在这个社会上都是平等的。

如果大家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富强,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文明。

小讨论:〖79页〗
目前,农村到城市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有的随父母来到城市读书,有的则留在农村。

城市有城市的生活规则。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你认为随父母来城市就读的学生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是随父母一起到城市的学生,你觉得自己应该注意些什么?
你觉得城里人的哪些偏见应该克服?
如果你父母外出打工,你在家中与别的亲人一起生活,你认为自己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
巩固练习:
1、城市与农村比较()
A城市比农村好B农村比城市好C各有其独特的魅力
2、城里人与农村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观念②品德③人际交往④生活习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3、城里人与农村人()
①是平等的②是不平等的③应该彼此尊重④应该相互学习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