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

合集下载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模板之欧阳音创编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模板之欧阳音创编

第二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 :致青春,印记校园文化产品创业团队:蓝胖子工作室指导老师 : 杨 茜 李方舟 日 期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八日目计划书通信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712100目录一:产品介绍二:市场分析及定位三:商品模式四:营销策略五:财务分析六:风险控制七:团队介绍一:产品介绍青春是人生中的一段独家记忆,或快乐或难过,但我们都想把她存在记忆的最深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中遗忘了。

我们团队为了让大家的青春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味,更有情怀,开发了致青春,印记我们把校园的标志性景点拍摄成精美的照片,然后由专业的美院学生手绘出来,最后通过后期的处理形成几个主题系列的手绘明信片,目前我们的手绘明信片产品已经投入落地实操的初期运营,已经开发出“印象杨职”,“光影青春”等数套原创手绘校园明信片。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手绘图片,进行DIY定制。

(二)语音明信片你知道“会说话的明信片”吗?对,会说话的明信片,这不是天方夜谭。

通过我们自己研发的二维码云技术可以把语音,图片以及视频储存在明信片中。

这样的明信片打破了以前明信片仅仅有冰冷冷的文字,通过影~声让明信片充满浓浓的情怀“老物件”也能迸发出新活力,请和我们一起走进明信片的新时代。

慢邮我们团队开发出“写给未来的信”慢邮服务,试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你收到了来自十年前的信,亦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亦是对梦想的执着,是不是感觉特别酷,当然我们这也不是普通的慢邮服务,现代科技能让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创新性的把二维码云技术移植到慢邮中,若干年后,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扫,过去的一切青春记忆都将浮现在你的眼前。

校园纪念品校园纪念品,这是我们团队主推学校SIS(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方面的开发领域,通过纪念品的方式不仅能为学校品牌的提升起到宣传作用同时也是我们赋予情感的一种寄托!针对目前很多学生对学校的没有浓厚的感情以及毕业生毕业离校却找不到寄托青春记忆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帮你设计属于你自己的校园纪念品。

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

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

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教务函〔2018〕43号关于举行第一届西门子杯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各学院: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给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逻辑操纵、运动操纵方案创新设计的平台,经研究,决定举行西安科技大学第一届西门子杯创新设计大赛。

现将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背景智能制造、工业等趋势席卷全世界,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由于目前我国当前产业进展极度不均衡,必需要走工业补课、工业普及和工业示范的并行进展道路。

为此,教育部的“新工科”教育、工程认证等改革的大体思想都是新时期背景下所提出的新工程人材培育要求。

其中,专门强调了要培育求解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材。

二、大赛组织本次大赛由教务处主办,电气与操纵工程学院承办,并成立由电气与操纵工程学院学科专家组成的竞赛评审组。

三、参赛对象在校本科生都可报名参赛,参赛学生能够是个人或团队(每一个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

作品制作经费由学生自筹和学院部份资助,如需学院资助应在本通知发布后两周之内提出申请。

作品不要求有指导教师,若是需要指导教师由学生自己联系。

四、大赛奖励大赛作品采纳分类评选方式,每类作品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比例别离为参赛队总数的5%、10%、15%、20%。

获奖作品和名单在全校发布,向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必然的奖励。

五、大赛内容大赛内容分为运动操纵、逻辑操纵、进程操纵三类,参赛学生可依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其中一类,具体如下:运动操纵类:大赛作品内容涉及SINAMICS S120多轴驱动器、S120操纵系统及其通信方式、IM174通信扩展模块等方面相关知识,项目类型以对运动操纵系统操纵方案的综合分析、设计、实施及异样处置能力作为竞赛设计内容。

逻辑操纵类:大赛作品内容涉及PLC硬件,wincc组态仿真,PLC梯形图编程等,项目类型以逻辑流程设计,硬件通信软件程序设计结合作为竞赛设计内容。

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实管函〔2013〕7号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各学院(部)、各有关单位: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13〕1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本次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运行时间为1-2年,项目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1.创新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 1 -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限额校级大创项目约140项,每项资助经费不低于2000元,并作为省级项目重点培育。

在本届及2012年校级项目中遴选出70项申报省级大创项目,每项资助经费不低于1万元,其中创业实践项目经费不低于5万元。

三、申报要求1.申报范围:学生自主设计研究题目或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项目应以解决本学科、交叉学科、企业研发、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以实验研究、模拟、实践为主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申报人: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不超过5人),2012年立项的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不得参与本次申报,每个学生只能参加1个项目的申报。

- 2 -2012年立项的校级大创项目应积极申报省级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9.14•【字号】•【施行日期】2021.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各高等学校,有关军队院校,省属各中等职业学校,直属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1〕2号),陕西省教育厅于2021年4月至7月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

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线上答辩,最终评出陕西赛区高教主赛道金奖项目100个、银奖项目300个、铜奖项目400个、单项奖项目4个,高校集体奖5个、优秀组织奖8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项目50个、银奖项目80个、铜奖项目160个、单项奖项目3个,高校集体奖5个、优秀组织奖10个;职教赛道金奖项目51个、银奖项目79个、铜奖项目160个,集体奖5个、优秀组织奖8个;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项目10个、优秀奖项目15个,集体奖5个、优秀组织奖10个。

经前期公示无异议,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各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赛教结合,健全大赛组织长效机制;加大对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后续指导服务,健全促进项目落地转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举行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举行
第二届中国 互联 网 +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举行
本刊 讯 ( 记 者 任 小朋 ) 2 0 1 6年 9 月3 _ 4日, 第二届 中国“ 互联 网 + ” 大学
生创新创业 大赛陕西赛 区省级复赛在 西安 电子科 技大学举行 。陕西省教育
厅厅长 、 省高教局局 长王建利 , 西安 电
子科技大学党 委书记 陈治 亚 ,陕西省 教育厅副厅 长 、省高教局 副局长王 紫
贵 ,中国建设银 行陕西省分行 副行长
张庚 ,全 国高校创新创业 投资服务联 盟理 事长王 蔚等 出席 大赛颁 奖仪 式 、
闭幕式并讲话 。 第 二届 中国“ 互联 网 + ” 大学 生创
新创业大赛陕 西赛 区省级 复赛 由陕西 省 教育厅主办 ,中国建设银行 陕西省
据悉 , 第二届 中国“ 互联 网 + ” 大学 生创新创业 大赛采用校 级初赛 、省级 复赛 、 全国总决赛三 级赛制 , 全 国总决
王建利要 求 ,各 高校要坚持 以深
化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来 统领人才 培养
全局 的工作 ,着力将 创新创业 教育融
人人才 培养全过程 ; 要强化协 同合作 , 建 立 由教务部 门牵 头 , 团委 、 学生、 科
分行冠名支持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承 办, 邀请 行业 企业 、 创 投风 投机 构 、 大
学 科 技 园 专 家 负责 参 赛项 目评 审 工
作,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 自今年
取得 的积极成 效。他强调 , 中国“ 互联
研、 研究 生 、 院 系等部 门共 同参 与 、 齐
抓共管 的创 新创 业教 育工 作机 制 , 不 断推进 与政 府 、 企业 、 社 会 力 量 的协 同育 人 ; 要 坚 持 以赛促 教 , 认 真 总结

“高新杯”第二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方案.doc

“高新杯”第二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方案.doc

“高新杯”第二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6〕4号)和《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的通知》(赣教高字〔2016〕16号)精神,为确保大赛顺利进行和选拔出优秀项目参加国赛,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知识产权局、共青团江西省委员会、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承办单位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3.协办单位教育电视台、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办公室、江西师范大学4.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主任:黄小华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副主任:郭奕珊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胡新明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张艳国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黄俊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成员:曹伴好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曾青生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社政处处长肖德征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邓弘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科技处)处长陈学军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邓文君省教育电视台台长邬裕江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朝光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组委会下设大赛办公室,大赛办公室设在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校初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二、赛程安排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赛程安排如下:1.参赛报名(8月31日截止)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大赛APP(名称为“大创空间”)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大赛报名截止时间由各高校根据校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31日,校赛阶段各高校所有参赛项目均需网上注册报名。

2.校级赛事(9月2日截止)校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根据各高校报名团队数、校赛组织情况、参赛项目获得投资机会等因素,以7月21日17时报名系统中截至的数据为基准,确定省级复赛第一轮晋级名额。

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西科教办发〔2013〕3号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单位、各部门:《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学校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资助项目附件3: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及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校长办公室2013年1月25日附件一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我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有效促进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切实提高科技竞赛成绩和创新创业工作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一系列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三条学校鼓励开展或承办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省级重大赛事或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级竞赛。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全力支持,积极为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

第二章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及分类第四条本办法中的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各类学科竞赛、科技作品竞赛、艺术作品竞赛、实践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其它创新创业活动。

第五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分为四个等级。

(一)国际级: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国际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

竞赛驱动、教赛融合的基础力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竞赛驱动、教赛融合的基础力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科技视界1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

、,2006,、。

,、。

,。

,。

,。

,,,,,。

,。

,,2021(15%)。

,、、。

,,,。

,,,。

,:(1)/,,;(2),,、;(3),,;(4),,,,;(5),,;(6),, ,,,、,;(7)竞赛驱动、教赛融合的基础力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谢旋罗威李彪叶永(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文章以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为切入点,分析了许多高校在各级力学竞赛的组织、辅导和备赛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教学理念,提出了竞赛驱动、教赛融合的基础力学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赛事宣传辅导、校级竞赛创新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有益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基础力学教学;竞赛驱动;教赛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O3-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2.13.24※基金项目: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寓教于赛、以赛促教理念的基础力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2021003)。

作者简介:谢旋,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力学教学。

高校科技78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科技视界,。

,,,, ,。

2基于力学竞赛驱动的基础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1-6],,,。

2.1在基础力学课堂中融入力学竞赛内容,实现教中有赛,。

,,,。

,,,、、,,。

,,。

,,、,,,,,,。

,。

(),,。

,,,“”,。

MATLAB ANSYS、ABAQUS,,。

,,,,,,,,,。

,。

,,,;,。

,,,,。

,,,。

,,。

,。

2.2发挥校级力学竞赛作用,探索寓教于赛。

,,,。

,、。

,,。

、,。

、,,,,,。

,,,,,,,、—。

,高校科技79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科技视界,,。

、、、,。

2.3宣传力学赛事,总结竞赛成效,打造教—赛—学闭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的通知各学院(部):依据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日程安排,2016年6月上旬完成了校级竞赛书面初审工作,并从参赛的266余项作品中选拔了160项优秀项目作品进入决赛,现定于2016年6月25日进行校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工作。

本次决赛终审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将评选出校赛各级奖项并确定部分优秀项目作品代表我校参加陕西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请各学院(部)通知相关学生做好决赛答辩的准备工作,根据选手的工作进度,尽快完善作品,认真准备“项目推荐书”(一式三份)及答辩PPT课件等资料,按时参加答辩。

请答辩当天需要乘车前往临潼校区的人员(每支研究生队伍限定1人)于6月25日7:50分在南院班车发车点候车。

附件:1.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安排2.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评分标准3.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项目名单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2016年6月21日附件1: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安排一、答辩时间:2016年6月25日(周六)上午9:00开始。

二、答辩地点:临潼校区16号教学楼具体答辩地点、答辩分组、顺序情况将提前在16号教学楼一层张贴公布。

三、答辩要求:1、要求参赛队伍进行现场答辩,每支支队伍限时10分钟(其中6分钟团队陈述,4分钟提问),就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超时即停。

2、参赛队伍的答辩要围绕评分标准,集中展示项目有关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展示产品实物。

3、参赛队伍在答辩过程中,要求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四、注意事项:1.本科生参赛队伍推荐1-2名代表参加答辩,研究生参赛队伍推荐1名代表参加答辩。

2.参赛队伍应当提前侯场,依照确定的答辩顺序参加答辩,对于不能按时参加答辩,视具体情况取消答辩资格。

3. 多媒体演示设备由学校统一提供,如有特殊需要需提前向工作人员提出,同时允许参赛者携带必要的文字、图片、产品样品等可以辅助说明的器材。

4.参加答辩的队伍在答辩开始前,应当将修改后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项目推荐表》(一式三份)等材料递交评委。

5.比赛当天学校统一安排乘车,请需要乘车的人员(每支研究生队伍限定1人)7:50分在南院班车发车点候车。

附件2: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评分标准一、正式陈述(70分)A:创意组创新性:产品/服务介绍——25分商业性: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15分团队能力:20分带动就业前景:5分陈述时间控制:5分B:初创组、成长组创新性:产品/服务介绍——15分商业性: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25分团队能力:20分带动就业前景:5分陈述时间控制:5分二、回答问题(30分)及时流畅回答问题:10分回答准确可信:10分对评委感兴趣问题能充分阐述:10分附件3:西安科技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终审答辩项目名单序号学院名称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组别指导教师层次答辩组别小组答辩顺序1 通信学院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溯源与预测系统张磊邹裴魏凡陈永强创意组王树奇研究生第一组 12 机械工程学院互联网+下的设备云维护服务项目周展苏玲玲、杜青青、狄航创意组曹现刚研究生第一组 23 测绘学院逆计时APP 曹成丛昊然,李江龙,马鹏飞创意组崔晓临本科生第一组 34 地环学院中水环保公司张燕妮孙凯、李云云、雷颖、雷欣钰创意组金大瑞本科生第一组 45 计算机学院AR扫一扫霍信赤王丁山、冯柏康、吴迪创意组史晓楠本科生第一组 56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井煤自燃特征信息高密度网络化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石浩郭丽丽、卞朝阳、刘昕宇、张子秋创意组王伟峰本科生第一组 67 计算机学院大数据下的无线定位系统李用维李思齐、王锐、贺萍萍、薛泽蓉创意组李爱国研究生第一组78 人外学院云游资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赵中扬刘高宏兰阳张佳张婧创意组田红鹏冯正斌本科生第一组89 计算机学院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系统付敬鼎杨丽娜、刘娅茹创意组李占利研究生第一组910 计算机学院VR歌唱张心应吴垚王灿创意组史晓楠本科生第一组1011 建工学院BIM时代孙云鹏徐干冲徐娇张帅飞张筱筱创意组曹萍张娜研究生第一组1112 计算机学院闪耀e族李岩松潘虹司丹妮王阔创意组邓凡研究生第一组1213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兴宁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刘宇朱心广、步晓炫、万志瑞、桑伟东创意组文虎、王新平、王伟峰本科生第一组1314 建工学院爱友APP 袁琳梁超王燕赵中扬创意组丘继生田红鹏本科生第一组1415 通信学院众团安森昊王伟,周伟,王锐,刘寒梅创意组张龙妹本科生第一组1516 通信学院E车行白云悦李青青李欣月创意组唐善成研究生第一组1617 计算机学院家居环境的虚拟现实设计高渊胡伟(机电1502)刘茜、陈姣姣创意组史晓楠本科生第一组1718 通信学院智能随心所浴系统赵立伟柴兆轩、彭学瀚、金玲创意组冀汶莉本科生第一组1819 机械工程学院西安智平科技有限公司董润霖周颖、石林、高丽丽、刘鹏杰创意组樊红卫研究生第一组1920 计算机学院基于web3D的三维商品浏览系统汪峰唐福贵冯宇付健创意组孙瑜本科生第一组2021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井采空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雷昌奎吴鹏、秦晓阳、魏高明、刘晗创意组马砺、王伟峰研究生第一组2122 通信学院智能停车计费系统李娜宋琳浩、苏越、刘义龙、芦鹏创意组李远征本科生第一组2223 通信学院“众人行”经验交谈平台周新宇俞建鑫、江丽丽、袁婷创意组孙弋本科生第一组2324 机械工程学院基于安卓平台的旋转机械震动远程检测APP肖凡郑冬冬、赵文才、白聪炜、王诗雨创意组樊红卫本科生第一组2425 地环学院厨余垃圾热解制备氢气刘成林张小倩、黄大正吴雨欣、闫旭升创意组张蕾本科生第一组2526 管理学院衣心一益邢璐璐王蓉,朱鹏烨,闫石创意组张莹田方本科生第一组2627 通信学院基于嵌入式web技术的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李博涵曹旭、何超峰、刘盼凤创意组王斌本科生第一组2728 地环学院虚拟现实与地质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产品开发杨柳杨柳、石理想、谢晓深创意组研究生第一组2829 能源学院基于泛在学习的矿山安全职业既、技能管理平台研究李峰许慧聪田超超张书铭创意组闫振国本科生第一组2930 人外学院口袋微汉语微信公众平台赵中扬高婉玉马维坤刘文豪薛花创意组田红鹏戴悦本科生第一组3031 电控学院基于云平台下的膨胀节损坏监测系统的搭建与实现赵国欣赵国欣、殷聪、王立春、蔡驰、郭金宝创意组杜京义研究生第一组3132 通信学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衣柜林政赵文雪、杨坤、徐嘉懿创意组郝秦霞本科生第一组3233 机械工程学院互联网带动农产品进入电商时代崔友明张伟丹冯康康庞敏创意组张传伟周学刚本科生第二组 134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开采损害预计评价体系郭成功张钟文、丁喜安创意组赵兵朝本科生第二组 235 艺术学院私人订制小药盒赖凡任铃、徐妍珠珠创意组魏佳赟本科生第二组 336 计算机学院基于K12阶段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找辅导康喻王明财、金朝麟、谢炜航、吴洋初创组史晓楠本科生第二组 437 机械工程学院燃动青春公益实践中心张耀富拜云瑞程飞齐睿智张可嘉周驰初创组李婉丽刘烨本科生第二组 538 计算机学院一米田园阳台作物推广高婉玉王茜琳赵旭刚吴军兰阳孙彪冯维波创意组田红鹏本科生第二组 639 机械工程学院爱车网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党彩鑫刘燕子、王敏、谷艳萍创意组文建平、王新平本科生第二组740 计算机学院iClass-智能课堂助手王志飞李泽萌、王黎明、唐洋、程昂创意组李占利本科生第二组841 通信学院随身顾问刘畅王玉洁、彭琴琴、王帆、祝润东创意组暴宇本科生第二组942 计算机学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4G时代下的大学生公益旅游信息平台张瑶王开、张芬、陶柏钢创意组许元飞本科生第二组1043 化工学院千果屋霍伟涛金高帅刘帅郗苗苗李珊珊创意组师瑞峰本科生第二组1144 计算机学院基于安卓的疲劳驾驶监测与预警系统李姣武勇高震王雅姣创意组牟琦研究生第二组1245 人外学院朝夕相伴助老工作室赵中扬郭兰高婉玉杨东东王黎明创意组田红鹏冯正斌本科生第二组1346 通信学院实用新型农作物守护装置贺泽朱少星,孙帅,马金龙,贾坷创意组孙弋本科生第二组1447 通信学院自动化的科学养殖陈庭威朱相军刘责伟王慧创意组贺顺本科生第二组1548 机械工程学院天成家居李兴源戚宇涛创意组周学刚本科生第二组1649 计算机学院iPlant-智能家庭菜园魏妍妍贾祎恺李姣刘彦奎何志强创意组牟琦本科生第二组1750 通信学院缓解青少年视力下降新型眼镜及其远程控制应用程序的开发与实现张蒙婷陈婷、董甜、马家慧创意组刘凌志本科生第二组1851 机械工程学院基于磁流变减震器的车辆自供能智能悬架陈龙张东东、王淼、范养强创意组寇发荣研究生第二组1952 通信学院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养殖智能跟踪系统胡德孟曹洁、吴文捷、陈盼盼创意组王树奇本科生第二组2053 能源学院品智安全有限公司许慧聪田超超李峰孟少聪创意组常心坦本科生第二组2154 通信学院移动家庭互联刘小亮张同丽杨长江郗茜张鹏创意组王安义研究生第二组2255 材料学院书呆子工作室李国良马志斌金强白银创意组黄静欣本科生第二组2356 机械工程学院农业在线袁月王挪婷、赵斌斌、李帅田、李林阳创意组张传伟研究生第二组2457 机械工程学院暖心失独家庭公益有限公司刘峥姚知醒、全婷婷、李欣萍、刘思颖、江豪、郭政虎创意组吕叻加本科生第二组2558 管理学院My Home模拟网络家居系统刘佳合子虎琳宇、李斌创意组李红霞研究生第二组2659 计算机学院基于互联网的天气预测系统司丰玮刘冲杜青云张晓兵创意组罗晓霞研究生第二组2760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井下无线通讯系统高铁刚杜大伟钟辉龙航王茜创意组郑学召本科生第二组2861 通信学院农乐乐李帅路依星、朱丹丹、董咪、乔江伟创意组闫红梅本科生第二组2962 通信学院基于物联网的室外文物健康监测系统王凯杨斐、魏楠、王达赟、杨艳创意组张小红本科生第二组3063 电控学院“互联网+”智能灌溉化系统方子朝张广骁、方子朝、韩康康、李春辉、张乃元创意组赵建文研究生第二组3164 通信学院口袋博物馆付程琳张恒金士盛创意组王书朋研究生第二组3265 通信学院迷雾行驶助手张婧潘晨陈康党媛媛创意组吴延海研究生第三组 166 继续教育学院蚂蚁众跑王子惠李鑫刘好然创意组王利伟本科生第三组 267 地环学院厨余资源化科技有限公司魏长茂刘驰阳、王涛、王子昂、张琦创意组田华、赵晓光本科生第三组 368 计算机学院乐康-虚拟康复模拟训练系统李蕊肖凡边昭明高荣创意组马天本科生第三组 469 机械工程学院机床doctor检修公司李永浪万江、刘振东、刘浩东创意组李曼本科生第三组 570 计算机学院计划工坊王特胡耀锋、张智远创意组孙艺珍本科生第三组 671 通信学院掌上交通App 王璐武金莉吴阳张向阳创意组李旭虹研究生第三组772 计算机学院灾情侦查无人机李蕾何志强,刘彦奎创意组田红鹏研究生第三组873 管理学院基于移互联网的乐心APP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开发与推广马丽艳郑紫羽,李中法,汪可,封峰创意组张巍本科生第三组974 计算机学院西格玛-人才测评管理系统张京涛李诗琪李悦李毅欣姚妃初创组孙艺珍研究生第三组1075 机械工程学院西安挚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润霖吴中华、南源桐、赖正鹏、刘永伟创意组王川伟、张旭辉研究生第三组1176 计算机学院校园最强答疑王伟红王佳,张檬,黄仕彬,黎兆标创意组靳红梅本科生第三组1277 通信学院科大“e”校园谭静静王安国陈炜创意组韩晓冰研究生第三组1378 计算机学院乐农聂靖靖柳文莉郑蕾李欢创意组付立东研究生第三组1479 管理学院互联网云技术在机械手臂上的应用江义晟林旻,沈周,李晨晖,龚婧创意组邢书宝本科生第三组1580 通信学院高校互游网站的建立郑金娥王晓方吕璠仁文哲创意组毛昕蓉本科生第三组1681 通信学院太阳能热水器智能监控系统苏哲韩新怡王玉洁郝恒恒创意组朱代先研究生第三组1782 测绘学院你@我帮忙郭娇刘望明高想卓赵丹张惠平创意组胡荣明研究生第三组1883 机械工程学院指尖上的电动汽车李林阳袁月、刘畅、崔万豪、李帅田创意组张传伟研究生第三组1984 测绘学院“悠游”-组团游服务平台张兆鹏刘子凡李梁庞晓峰成夏葳创意组李崇贵研究生第三组2085 通信学院One to one 平台魏楠罗凯、赵筱博、黄露露、王凯创意组韩晓冰本科生第三组2186 建工学院智能工管杨光闫璞,赵梓焱,李传净创意组邹仁华研究生第三组2287 测绘学院基于海量点云数据的大雁塔三维建模蔺小虎马柏林庞晓峰黄东锋创意组姚顽强研究生第三组2388 计算机学院互联网+企业现场管理牟永昌叶伟雄李金杰刘帅廖兴康创意组靳玉萍本科生第三组2489 建工学院垃圾处理APP 齐海鹏蒋志强,熊咸玉吴士德,范迪创意组张娜研究生第三组2590 机械工程学院建章宫VR虚拟现实漫游赵斌斌赵东刚、刘畅、袁月、王挪婷创意组张传伟研究生第三组2691 通信学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张晗高力,樊翌,马小慧,惠新宇创意组刘涛本科生第三组2792 电控学院基于物联网环境感知平台的智能家政服务朱阳阳王刚张子钰创意组汪梅本科生第三组2893 通信学院基于HUD的智能护目系统张航陈瑞,张景轩创意组郝秦霞本科生第三组2994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蓝胖子信息服务工作室常星星上官柯伟、金高伟、赵梦童、党彩鑫创意组王莉本科生第三组3095 机械工程学院焦点教育林彬万江、彭仟、焦晓阳、许倩初创组周学刚本科生第三组3196 通信学院智慧旅游系统任春苗张琛云刘迅成杨家兴创意组张红研究生第三组3297 电控学院候鸟乐游毕聪聪桑佳宾、朱航斌、王盼、任静创意组常瑜本科生第四组 198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服务社区肖凡李蕊、边昭朋、高荣、寇蓉创意组曹现刚本科生第四组 299 通信学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起夜灯(太阳能供电)杨佳魏富山川李璐王瑜婧石新莉创意组田丰本科生第四组 3100 机械工程学院眉县大秦岭猕猴桃公司李怡鹏杨笑寒、王茜琳、闫振远、李永浪成长组杨来侠、李婉丽、周学刚本科生第四组 4101 计算机学院“咨多行”管理咨询电商平台张京涛张城城苗玉聪周殿鹏初创组孙艺珍研究生第四组 5102 地环学院沙趣-DIY动感沙箱李洁梁李昊、张小勇李卫珂创意组李晓军本科生第四组 6103 计算机学院基于云的医疗设备维护辅助系统张鹏王普周帅桂红军许建辉创意组李爱国研究生第四组7104 建工学院互联网与户外运动孙冠临刘欣欣,付晨涛,王刚,巨斌创意组张娜研究生第四组8105 计算机学院育祥家政网罗庆祥李玉萍张思喻马剑锋余柏林创意组贾澎涛孙艺珍本科生第四组9106 通信学院基于安保机器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刘坚张阳王会荣唐裕亮童磊殷康创意组侯颖研究生第四组10107 计算机学院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医疗服务平台李伟柯艾圆刘鑫创意组贾澎涛本科生第四组11108 机械工程学院 i旅行有限公司冯康康张伟丹崔友明乔翔创意组张传伟周学刚本科生第四组12109 机械工程学院校园速派王恒习鹏、周小锴创意组汪卫兵、周学刚、杨建涛本科生第四组13110 机械工程学院逗府小白小吃店王堂懿吴平初创组汪卫兵、周学刚本科生第四组14111 通信学院基于3G网络的楼宇安防系统于华伟杨涛赵鹰殷梦迪陈懿创意组李白萍研究生第四组15112 机械工程学院基于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下的政务服务赵刘伟白秦洋来丹维创意组王昀睿本科生第四组16113 建工学院We Enjoy 张彬康鹏、吕柔柯创意组曹萍研究生第四组17 114 地环学院易书生活与逸书人生余小涛刘琦、黄景峰、樊丽婷创意组高欣研究生第四组18115 机械工程学院威柯达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郭琰琦侯垚张海亮张梓麒樊智敏创意组寇发荣本科生第四组19116 管理学院游米app 罗艺史元茹王婷白坤燕创意组李玲张巍研究生第四组20117 通信学院基于大数据的人流密度可视化导向预警系统张致忠杨塞、杨鼎瑞、宋晓峰创意组刘海强本科生第四组21118 测绘学院基于生境和时相信息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符金靖邢磊亮,时鸣,王震创意组竞霞,刘峰本科生第四组22119 电控学院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语音垃圾桶李东李东、何柳、姚帅领、罗艳、刘改业创意组侯媛彬研究生第四组23120 通信学院公交候车亭各路公交到此站时间实时更新APP张紫薇田睿,陈晓阳,魏新秀,陈俊创意组黄健本科生第四组24121 能源学院中国高校双创项目大数据交互平台穆驰李阳王元浩创意组郭凡研究生第四组25122 通信学院脉诊,舌诊数据库导入云端张雨珊彭维友金修显李小娜李文强创意组张释如研究生第四组26123 通信学院基于WiFi的智能叫水系统陈思张介嵩陈晗捷翟羽佳周天佐创意组郝卿霞本科生第四组27124 机械工程学院科大餐厅APP 刘畅李帅田、李林阳、刘昆华创意组周学刚、张传伟研究生第四组28125 地环学院idea儿童智乐园李一曼赵婷、李志艳、唐平、原晓萍创意组韩蕊、林伟本科生第四组29126 测绘学院陕北生态脆弱区沙漠化驱动力定量化研究田阳张达,刘子敬,李春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