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级砝码不确定度评定
M1等级20kg砝码质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通过 连续 测 量得 到测 量 序 列 ,采 用 A类 方 法 进
行评 定 。在重 复性 条 件下 ,使 用天 平 连 续 测量 20kg
采 用 单 次 替 代 衡 量 法 ,具 体 做 法 :标 准 砝 码 B 放在 天 平 任 一 盘 ,配 衡 物 T放 在 另 一 盘 ,开 启 天 平 计算 其 平衡 位 置 ,若 发 现天 平 横 梁 倾 角 太 大无 法 读 数 时 ,则 在较 轻 的盘 中放 上 标 准 小砝 码 W使 其平 衡 ;Ig下 标 准 砝 码 B,放 上 标 称 值 相 同 的被 检 砝 码 A,计算 平衡 位 置 L ;将 被 检 砝 码 A拿 下 ,再 放 上标
±2% )。
空气浮力可 以忽略不计 ,测量砝码折 算质量的测量
1.3 测 量 标 准 :20kg的 F:等 级 砝 码 ,最 大 允 差 ± 模 型简 化 为 :
300m g。
1.4 被 测 对 象 :20kg的 M 等 级 砝 码 ,最 大 允 差 ±
1000m g。
1.5 测量天平 :TG620型机械天平 ,分度值 100mg。 1.6 测 量过 程
Li Y angao
Abstract:According to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weight JJG99 —2006,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M l grade 20kg weight is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K eyw ords:weight;mass;uncertainty evaluation
1 概 述
砝码 质 量值 作 为被 测砝 码 质量 值 。
1.1 测量 根据 :JJG99—2006(砝 码 》检 定规 程 。
M1级砝码不确定度评定

M 等级公斤组砝码质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1 .概述1. 1测量方法: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温度:18 C 〜23 C ,温度波动:不大于5 C /4 h , 湿度:(30 % 〜70 % ) RH 。
1. 3测量标准:F 2等级1000kg 标准砝码。
1. 4被测对象:M 等级1000kg 一组标准砝码。
1. 5测量过程:M 等级砝码的检定,可采用一对一直接比较法。
用多个F 2等级砝码直接一对一传递同标称质量的 M 1等级砝码。
具体操作:采用ABA 比较方法,在沈阳8403机械天平( 1000kg/10g)测量1000kg 砝码数据。
1.6评定结果的使用定结果式中:m —被检砝码和标准砝码的质量差值; V ――被检砝码的体积; V ――标准砝码的体积;a空气密度的实测值; m添加小砝码的真空中质量值;m V t V raI 叫 m wI sI ――从天平上读得示值差值;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数学模型m s ――测量天平灵敏度时所添加小砝码的折算质量值; I s ――由于添加灵敏度小砝码而引起的天平示值变化。
对一个1000kg 砝码的质量差,等精度测量6次,得到测量列 如表1表11.测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un---------------- 2m i mi 1=0.8367gn 1m i ――衡量过程中的质量差值m ――衡量过程中质量差值的平均值2. 标准砝码的不确定度分量u m“U m r ... UU i2st m r =2.5gi k式中:u =5g k =2U inst m r --------- 标准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经过计算 Uinst mr 为 0。
参考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u inst m r 可以从对参考 砝码多次检定之后的质量变化中估计出来。
3. 衡量仪器的不确定度U abU w m式中:n ——测量次数n =63.1灵敏度u s 』帀2(空^ ^^)=0.0127gVm sI s其中:I s ――由灵敏度砝码引起的天平示值变化;市一一为从天平得到的标准砝码与被测砝码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
C12 M1等级砝码校准方法

M1等级砝码校准方法一、测量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二、环境条件:温度为常温,相对湿度不大于80%。
三、测量标准:F2等级砝码,测量范围1kg~20kg。
由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为16mg~300mg,包含因子k=3。
四、被测对象:M1等级砝码,测量范围1kg~20kg。
五、测量方法:M1等级砝码的测量是采用单次替代法,将F2等级砝码直接一对一测量同标称质量的M1等级砝码,可得到标准砝码与被测砝码之间的差值,将差值的算数平均值加上F2等级标准砝码的质量值作为M1等级砝码的测量结果。
六、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M 1等级砝码质量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概述:1、 测量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2、 环境条件:温度为常温,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 测量标准:F 2等级砝码,测量范围1kg~20kg 。
由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 为16mg~300mg ,包含因子k=3。
4、 被测对象:M 1等级砝码,测量范围1kg~20kg 。
5、 测量方法:M 1等级砝码的测量是采用单次替代法,将F 2等级砝码直接一对一测量同标称质量的M 1等级砝码,可得到标准砝码与被测砝码之间的差值,将差值的算数平均值加上F 2等级标准砝码的质量值作为M 1等级砝码的测量结果。
6、 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二、数学模型:d m m s +=式中: m — M 1等级砝码的质量值; m s — F 2等级标准砝码的质量值; d — 被测砝码与标准砝码的差值;三、 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1、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 u(m s )的评定。
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 u(m s )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以20kg 砝码为例)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的F 2等级标准20k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300mg ,包含因子 k=3。
M1等级吨级砝码量值比对与不确定度评定

M1等级吨级砝码量值比对与不确定度评定发表时间:2019-06-21T16:44:25.79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6期作者:底莹[导读] 检测仪器在工业生产以及计量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在计量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吨级砝码也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准度,其中M1级砝码也就成为了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150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检测仪器在工业生产以及计量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在计量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吨级砝码也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准度,其中M1级砝码也就成为了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
不难发现针对M1级吨级砝码的量值进行对比,并分析其测量当中的不确定度有着较为重要有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检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M1等级吨级砝码;量值比对;检定规程当前我国的称重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质量比较设备的类型与型号都越来越多样,尤其是精度较高的、可以用于大质量称量的便携称重设备也已经投入使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即是M吨级大砝码。
我国现在多个省市、地区也已经获取了M1等级砝码质量检测的资质,但是该类型的砝码的检定装置为移动式,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给其使用质量造成影响,并且检测环境的恶劣性与复杂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的重量检测的稳定性。
M1级砝码在检校衡器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而需要结合其使用情况来进行检测,从而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
一、量值对比以及结果(一)对比依据以及方式分析在具体的量值对比分析过程中,对于M1等级吨级砝码而言,需要结合我国2006出洋台的砝码检定规程与2010年出台的计量与比对规范。
M1等级吨级砝码的比对应由一个技术能力较强的检测机构作为主导实验室,且由主导实验室提供比对样品,样品参考值由主导实验室采用F1等级大砝码标准装置检测得到,在参比实验室比对试验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试验,以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为该参比实验室的参考值 M1在我国的砝码等级体系当中处于第六级,需要在较强检测技术水平检测机构的主导下来完成检定,并且对比样品的提供也需要由主导研究室所提供。
砝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砝码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1.概述1.1 测量依据:J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1.2 环境条件:温度:(18~23) ℃,波动:≤3.5℃/4h ;相对湿度:30%~70%,波动:≤15%/4h 。
1.3 测量标准:E 2等级砝码(1mg ~500g)、F 1等级砝码(1kg ~5kg)、F 2等级砝码(5kg ~20kg )。
1.4 被测对象:F 1等级砝码(1mg ~500g ),F2等级砝码(1mg ~5kg ),M 1等级砝码(1mg ~25kg )。
1.5 测量方法:砝码的量传采用ABBA 循环的测量方法。
1.6.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数学模型m ct =m cr + m cr C +ΔI ×m cs /ΔI sw令:F= m cr C 简化后 m ct =m cr + F +ΔI ×m cs /ΔI sw 式中: m ct —被测砝码的折算质量;m cr —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ΔI —天平所指示的被测砝码示值和标准砝码示值之差2/)(A B I I -;m cs —实测天平灵敏度的小砝码的折算质量; ΔI s —加放m cs 后天平示值的变化量;C w —空气浮力修正因子,C=(ρa -ρ0)(1/ρt -1/ρr );3.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以1mg 、500g 、1000g 、5000g 、5kg 和20kg 为例3.1 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______w c u m ⎛⎫∆ ⎪⎝⎭的评定。
1)测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对1mg 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0.0010,0.0010, 0.0010, 0.0010,0.0010 ( g )。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本文通过实例,对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进行评定,最终得出其扩展不确定度。
标签: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评定依据: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 测量条件:秤的技术说明中,没有特定规定下,应符合:温度-10℃~+40℃,湿度≤85%RH。
1.3 测量标准:M1等级标准砝码,规格为10g~20kg,根据JJG99-2006中给出的质量最大允许误差为±(2.0mg~1000mg) 。
1.4 被测对象:以TGT-100型台秤为例,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0~100)kg,检定分度值e为:50g。
1.5 测量过程:用标准砝码直接加载或卸载的方式,重复测量十次,测量示值与标准砝码之差即为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公式:ΔE=I-mΔE:示值误差I:示值m:标准砝码质量值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输入量I的标准不确定度u(I)评定输入量I 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台秤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1) 以及读数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2)。
3.1.1 台秤测量不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I1)的评定(A 类评定)用M1等级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台秤50kg秤量点进行10次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50.01,50.02,50.01,50.03,50.00,50.02,50.02,50.02,50.02,50.01(单位:kg)平均值:I=■■I■=50.02(kg)单次实验标准差:S=■=8.43×10-3(kg)u(I1)=■=■=2.67×10-3(kg)自由度:v(I1)=n-1=93.1.2 台秤读数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2)的评定(B类评定)读数误差符合三角分布,取k=■u(I2)=■=4.08(g)估计■=0.20则自由度v(I2)=123.1.3 输入量I的标准不确定计算由于输入量I的分项彼此独立不相关,因此u(I)=■=■=4.93(g)自由度v(I)=■=■=590.73/(5.65+23.09)=213.2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根据OIML R111《砝码》约定,对低准确度等级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允差表规定最大允差的1/3,经查,10kgM1等级砝码最大允许误差MPE=500mg,单个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0.29g5个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5u(m1)=1.45g估计■=0.10,自由度v(m)=50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灵敏系数数学模型ΔE=I-m灵敏系数c1=■= 1 c2=■=1由于输入量之间彼此独立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Uc(ΔE) =■=■=5.14(g)自由度veff=■=■=25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置信概率p=95,查t分布表,得到kp=t95(25)=2.06扩展不确定度U95=t95(25)×Uc(ΔE)=2.06×5.14=0.010(kg)6 测量不确定度汇总及表示6.1 测量不确定度汇总通过对以上不确定来源的评定计算,得出以下汇总表:6.2 测量不确定表示TGT-100型台秤50kg秤量点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I=50.02kg;U95=0.010kg,veff=25。
电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概述用M1等级标准砝码检定电子汽车衡,以确定被检电子汽车衡的扩展不确定度。
1 测量依据: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2 测量标准:M1等级标准砝码。
3 被测对象:210g/0.1mg电子天平。
出厂编号:12033003394 测量过程: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电子汽车衡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电子汽车衡实际值之差,即为电子汽车衡的示值误差。
二、数学模型E=P-m式中:△m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m —电子天平示值;m s—标准砝码值。
三、测量误差来源: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m)(A类)2、衡量仪器的引起的不确定度u ba(B类)3、标准砝码引起的不确定度u(m cr)(B类)四、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A类)用 E2等级克组标准砝码在电子天平200g点处,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一组数据:199.9995 g ,199.9996 g ,199.9996 g ,199.9996 g ,199.9995 g ,199.9995 g ,199.9996 g ,199.9997 g ,199.9996 g ,199.9997g 。
∑==ni im nm 11=199.99959(g )单次实验标准差()mgn mmsni i074.0121=--=∑=则s(m)= 0.067mg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 (m )=s(m)=0.074mg2、衡量仪器的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ba :(B 类) 2.1偏载引起的不确定度:U E =mg 0096.0321.031=⨯⨯2.2鉴别力引起的不确定度:U d =mg029.032/1.0=2.3灵敏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假设天平在不同载荷下的重复性相同。
此灵敏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
合成以上三个不确定度分量为示值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为:mgmg u u u dEba 031.0029.00096.02222=++=3、标准砝码的不确定度u (m cr )分量:。
M1等级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M1等级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李衡彦;吴迪;赵会燕
【期刊名称】《计量与测试技术》
【年(卷),期】2011(038)012
【摘要】本文根据M1等级砝码标准装置,结合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要求,对M1等级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李衡彦;吴迪;赵会燕
【作者单位】荥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荥阳450006;荥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荥阳450006;荥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荥阳45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M1等级20kg砝码质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李燕高
2.M1等级砝码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J], 孙莹
3.M1等级砝码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J], 杨滨彬
4.M1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J], 王晓文
5.采用M1等级砝码对台秤示值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周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1 等级公斤组砝码质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1 .概述
1.1 测量方法:依据 J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 18 ℃~23 ℃ ,温度波动:不大于 5 ℃ /4 h ,湿度 :(30 % ~ 70 %)RH 。
1.3 测量标准:F 2等级1000kg 标准砝码。
1.4 被测对象:M 1 等级1000kg 一组标准砝码。
1.5 测量过程:
M 1 等级砝码的检定,可采用一对一直接比较法。
用多个 F 2 等级砝码直接一对一传递同标称质量的 M 1等级砝码。
具体操作:采用 ABA 比较方法,在沈阳8403机械天平( 1000kg /10g)测量 1000kg 砝码数据。
1. 6 评定结果的使用
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数学模型 ()w
s
s
a r t m I m I V V m ±∆⨯
∆±⨯-=∆ρ
式中:∆m ——被检砝码和标准砝码的质量差值;
V t ——被检砝码的体积; V r ——标准砝码的体积; ρa ——空气密度的实测值; m w ——添加小砝码的真空中质量值;
I ∆——从天平上读得示值差值;
s m ——测量天平灵敏度时所添加小砝码的折算质量值; s I ∆——由于添加灵敏度小砝码而引起的天平示值变化。
对一个1000kg 砝码的质量差,等精度测量 6次, 得到测量列如表1
表1
1.测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w u ()=∆m u w
()
1
1
2
i
-∆-∆∑=n m m n
i =0.8367g
式中:n ——测量次数 n =6
i m ∆——衡量过程中的质量差值
m ∆——衡量过程中质量差值的平均值
2. 标准砝码的不确定度分量()r c m u
()()r inst r m u k U m u 2
2
+⎪⎭
⎫ ⎝⎛==2.5g
式中:U =5g k =2
()r inst m u ——标准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经过计
算()r inst m u 为0。
参考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r inst m u 可以从对参考砝码多次检定之后的质量变化中估计出来。
3.衡量仪器的不确定度ab u
3.1灵敏度
))
()(()(2
2222
s
s s s s I I u m m u m u ∆∆+∆==0.0127g 其中:s I ∆——由灵敏度砝码引起的天平示值变化;
m ∆——为从天平得到的标准砝码与被测砝码之间的差值
的平均值。
当进行此项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时,须对天平进行灵敏度的测量。
再结合具体的测量结果计算此分量。
m ∆=14.5g s m =9.98g ()s u m =150mg s I ∆=10g ()s u I ∆=0.00 mg
3.2鉴别力- 2)3
2/(⨯=d u d (机械天平) d =10g d u =4.082g
3.3偏载 (3)
2max
2
1⨯∆-∆=
I I u E =2.887g
将以上计算所得s u 、d u 、E u 之值代入下式 由天平引起的不确定度为:2
22E
d s ba u u u u ++==5.0001g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将以上计算所得()w u m ∆、 ()r m u 、ba u a 之值代入下式
()()2
22ba r w u m u m u u ++∆==5.026g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U =k ×u k =2 1000kg 砝码: U =2×5.026=10.052g
应用上述方法,该公斤组砝码其它标称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如
下表2、3所示:
表2
6.校准和测量能力(CMC)
M1等级公斤组砝码是使用F2等级公斤、克、毫克组标准砝码可校准的被校砝码,由于被校砝码在不同的标称值范围所使用的衡量仪器准确度等级不同,因此该项目在不同标称范围的CMC分别表3所示: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