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滇西南黑河断裂带近代构造活动的初步研究

滇西南黑河断裂带近代构造活动的初步研究滇西南黑河断裂带是亚洲大陆内的一处重要构造带。
近年来,对黑河断裂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对其近代构造活动进行了初步研究。
滇西南黑河断裂带位于中国云南省北部,主要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总长约400公里。
它是一条典型的走滑断裂带,由许多次断层构成。
该断裂带自古生代以来就具有活动的历史,形成了区域性的地貌特征。
近代构造活动是指最近几千年以来地壳发生的构造运动。
通过对滇西南黑河断裂带地震活动、地表形变、岩石变形以及其他地质指标的研究,可以初步分析近代构造活动的特征和机制。
首先,滇西南黑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是近代构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历史地震事件的研究,可以发现在黑河断裂带附近频繁发生地震。
这些地震主要是由断裂带上的断层运动引起的,地震破裂的巨大能量释放是近代构造活动的明显标志。
其次,通过对黑河断裂带地表形变的观测,也可以初步研究近代构造活动。
地表形变主要包括地震地裂带、断层错动、地块抬升等。
通过对这些形变的观测以及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断裂带上断层活动的性质、速率和变形情况。
此外,通过岩石变形的研究也可以对近代构造活动进行初步研究。
在滇西南地区一些断裂带上,可以观察到断层顶部和基底的岩石变形。
通过对变形类型、变形规模以及变形时间的研究,可以初步了解近代构造活动的特征和变形机制。
综上所述,滇西南黑河断裂带近代构造活动的初步研究主要包括对地震活动、地表形变以及岩石变形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初步了解近代构造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
然而,由于黑河断裂带的构造活动相对复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观测资料。
同时,还需要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来进一步揭示滇西南黑河断裂带的近代构造活动。
滇西地震序列类型的统计特征分析

1% ,主 震 一 余 震 型 占 5 % , 双 震 型 占 2% , 6 2 4
震 群 型 占 8 ;M 5 5共 1 % > I . 2次 ,其 中双 震 型 占 1 . % ,主震 一 余 震 型 占 8 .% ,无 孤 立 型 和 震 67 33 群 型 。孤 立 型 多 发 生 在 永 平 、 泸 水 、保 山 一 带 ( 块 2 ;震 群 型 多 发 生 在 腾 冲 至 瑞 丽 一 带 ( 如 ) 如 块 3 ;并 且 孤 立 型 和 震 群 型 的 震 级 都 在 5 0~ ) . 5 4级 之 间 。 双 震 型 有 一 半 都 发 生 在 丽 江 地 区 .
2 资 料 选 取
以滇 西 地 区 (34 7 5 2 。 8 一2  ̄4 N1年 间 所 有 M . 震 序 列 ( ≥5 0地 除
去 强 震 的余 震 ) 为研 究 对 象 。
3 地 震 序 列 的分 类 [ 4] ,
次 ,M . =5 0~5 9地 震 序 列 2 . 9次 ,共 计 3 6次 ,分 类 结 果 为 孤 立 型 :3次 , 占序 列 总 数 的 8 3 ; .%
主震 一 余 震 型 :2 3次 , 占序 列 总 数 的 6 .% ; 38
双震 型 :8次 , 占序 列 总 数 的 2 .% ; 22 震 群 型 :2次 , 占序 列 总 数 的 5 7 。 .% 主 震 震 级 的大 小 对 序 列 类 型 的 归 属 有 很 显 著 的 影 响 ,5 0~5 4级 共 2 . . 5次 ,其 中 孤 立 型 占
维普资讯
第 2 5卷 第 3期 20 0 2年 7月
地
震
研
究
Vo . 5. No 3 12 .
滇西南地区M≥5级地震活动特征及预报方案

滇西南地区M≥5级地震活动特征及预报方案
王世芹;付虹;雷素华;杨继登
【期刊名称】《高原地震》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通过对滇西南地区M≥5级地震前地震、前兆和环境因子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滇西南中强震前小震频度增加、出现窗口信号地震,前兆异常数量多,气压涨落突出等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滇西南地区M≥5级地震的预报方案。
【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王世芹;付虹;雷素华;杨继登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
【相关文献】
1.滇西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J], 何应文;曹白伦;匡福江;段勇;康哲嘉;许瑞杰;李旭峰;龙柄丞
2.滇西南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J], 毕青;沈坤;续外芬;马丽霞;张晓岗;李祥;夏开平;张体移;熊瑞
3.滇西南地区孟连断裂晚第四纪新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J], 何文贵;刘兴旺;袁道阳;张波;吴明
4.滇西南地区孟连断裂晚第四纪新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J], 何文贵;刘兴旺;袁道阳;张波;吴明;
5.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J], 方良好;袁道阳;邵延秀;何文贵;刘兴旺;张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滇西南地区双震序列应力触发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 文章编号] 1 0 0 1 — 4 6 8 3 ( 2 0 1 5 ) 0 3 — 0 4 7 2 — 0 9
[ 中 图分 类 号 ] P 3 1 5
[ 文献标识码]A
应力 触 发 作 用 , 其 中龙 陵 双震 触 发 效 果 较 明 显 ; ③ 根 据 震 后 粘 弹性 松 弛 应 力 场 变 化 得 出 , 现 阶 段 N W 向 的腾 冲一 龙陵、 永德一 勐 省 以 及澜 沧东 南 地 区 , N E向 的瑞 丽 、 镇安 、 大理 、 上允 、 永 平 等 地 区地 震危 险性 有 所 增 强 , 这 与 该 区 地 震 活 动 性增 强相 吻合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2 2 ;[ 修 定 日期 ] 2 0 1 4 — 0 8 — 1 3
[ 项 目类别 】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研 专项 《 中 国地 震 活 断 层 探察 一 南 北 地 震 带 中 南段 》 ( 2 0 1 1 0 8 0 0 1 ) 资 助 [ 作者简介]刘方斌 , 男, 1 9 8 9年 生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 从 事 地 球 动 力 学 及 活 动 构 造 学 研究 。
一
次 地震 有 抑 制 作 用 ; 而澜沧一 耿 马地震 则属于 牵动型双震 活动 , 澜沧 7 . 6级 地 震 对 其 后 的耿 马
7 . 2级 地 震 有 一 定 的 触 发 作用 , 其库仑应力变化值为 0 . 3 5 b a r ; ② 绝 大 多数 后 续 余 震 受 到 了 主震 的
E— ma i l : l i u f a n g b i n 8 9 0 8 @1 6 3 . t o m
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

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一、内容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了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性的特点和规律。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通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历史记录、地震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我们揭示了云南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云南地区发生了多次破坏性地震,如1976年的丽江地震、2008年的姚安地震等。
这些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也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对于提高该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然后从地震学、地质学等多角度分析了云南地震活动的特征和机制。
通过对云南各地区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我们揭示了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探讨了地震活动的触发因素和环境条件。
本文还对云南地区的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进行了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在云南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建立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和先进的预警系统,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地震的异常现象和潜在危险,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总结了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云南地震活动的机制和规律,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亚欧大陆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复杂的地貌类型。
由于地处多条重要地震带的交界区域,云南省地震活动频繁,是我国乃至全球地震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之一。
对云南省地震活动性的研究不仅对于揭示我国西部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提升我国地震预警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全面揭示云南省地震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评估不同区域和类型的地震风险,为政府规划、企业生产和公众生活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指导。
云南滇西至滇西南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

云南滇西至滇西南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刘自凤;付虹;李智蓉【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5-6)【作者】刘自凤;付虹;李智蓉【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后,云南滇西至滇西南地区4级地震显著增强。
中小地震显著增强是区域有效剪应力水平增强的一种表现,在云南震源区周围一定时空尺度内4级地震活动增强是发生强震的必要条件,因此,分析认为,该区具备发生强震的背景。
为了分析该区未来强震危险性,本研究分析了4级地震频次、b值和波速比变化特征,进一步追踪该区区域应力水平动态变化。
(1)利用云南台网提供的快报目录删除序列余震后,统计2003年以来该区4.0—4.9级地震6个月累计1个月滑动频次,统计结果如图1a所示。
从图中可见,2003年以来滇西至滇西南地区4次6级地震前该区均出现4级地震显著增强现象,且都发生在高频活动开始回落时段。
2016年以来该区4级地震活动出现4次增强活动却迟迟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仅在第3次增强活动转折时发生墨江5.9级地震,但墨江地震后该区4级地震再次迅速持续增频,按照前4次震例,该区后续的震情跟踪工作中应该高度关注4级高频回落时段。
图 1 滇西—滇西南地区4级频次、b值曲线图及云南地区波速比等值线图(2)利用云南台网提供的快报目录删除序列余震后,计算2003年以来滇西—滇西南地区2.5—4.9级地震12个月累计1个月滑动b值,统计结果如图1b所示。
由图可知,b值下降是2003年以来该区4次强震前的共性变化。
2015年年底以来,b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此过程中仅发生墨江5.9级地震,墨江地震后继续曲折下降,目前仍然呈低b值状态。
众多研究表明,b值与介质的非均匀度、有效剪应力等参数有关,并与应力呈反比关系,低b值常用来表征高有效剪应力。
5~6月滇西南地区M≥5成组地震活动中、短临异常特征及预测

5~6月滇西南地区M≥5成组地震活动中、短临异常特征及预
测
2007年5~6月滇西南地区M≥5成组地震活动中、短临异常特征及预测
给出了2007年滇西南地区中等地震丛集活动的跟踪预测过程,以及云南地区地震活动异常和前兆异常的动态演化图像.这组中等地震中期阶段的异常特征主要是:云南地区长达3年多和滇西南地区长达12年的6级地震平静,小震调制比、高水位和部分前兆的趋势异常显示滇西南从2006年以来处于应力水平相对较高状态;中短期阶段在滇西南出现3级地震活动增强,并形成空区,小的单元体破裂后把能量集中到更大单元体,发生更大地震;短临阶段小震活动不断向震中迁移,空区被打破.中等地震丛集活动过程中,每次新的M≥5地震发生前,滇西南均出现3级震群活动,前兆均有新的异常过程出现.
作者:付虹王世芹秦嘉政邬成栋苏有锦 FU Hong WANG Shi-qin QIN Jia-zheng WU Cheng-dong SU You-jin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刊名:地震研究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30(4) 分类号:P315.75 关键词:滇西南中等地震丛集异常特征地震预测。
滇西高黎贡山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

2020年第39卷第4期461〜467页云南地质CN53-1041/P ISSN1004-1885滇西高黎贡山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张华】,何绕生1,黄琴辉2,高瑜1(1.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昆明650216; 2.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17)摘要:通过资料收集及野外地质调查,滇西高黎贡山南段新构造表现,可归纳为断陷盆地沿断裂串珠状分布;剥蚀夷平面、河流阶地发育;断块差异运动显著;河流水系错断现象普遍;新生代地层分布广且厚度差异大;地势反差大;新生代地层发生褶皱、断裂;地热活动强烈,沿活动断裂带温泉出露较多;地震活动频繁;岩浆活动频繁,火山火山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部分地段地下水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等12种特征,这些新构造运动表现都有着独特的遥感影像特征。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表现特征;高黎贡山南段;滇西中图分类号:P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2020)4-461-7云南的新构造的较为强烈,自第三纪以来,随着深大断裂的继承性活动,云南产生显著的断裂抬升、陷落和拗陷[2]。
毛玉平等[3],对云南新构造运动年代学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全新世以来,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深大断裂。
而滇西地区又是云南新构造比较活跃的地区,位居印度与亚欧板块碰撞的缝合线东北侧,岩浆活动与大地构造关系较为密切,受主干深断裂控制。
在上世纪80年代,王铠元等就对滇西新构造运动不均衡的抬升作用,并计算了玉龙雪山、苍山、高黎贡山上升率,以及云南地壳的压缩问题,现代地震作用和新构造滇西四个地震带进行了探讨和阐述⑷。
滇西的新构造运动许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何浩生等[5]分析研究了滇西地区夷平面变形及其反映的第四纪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运动。
滇西地区新构造运动和区内喜马拉雅造山期后的陆内伸展作用,都是从上新世早期开始的。
这一时期形成了分布广泛的伸展角度不整合。
从构造运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上体现了伸展作用的区域特点[6]o更多的学者在研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大部分针对某一地区的几项新构造进行研究或某一区域的几项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0 6 云 南 省 玉 溪 市 红塔 区 防震 减 灾局 , 南 玉 溪 5 70; . 云
摘 要 : 滇 西南 17 对 90年 以来所 有 M≥46级 地震 前 的 空间活动 图像 进行 研 究 , . 用地 震 频度 作 为参 数描 述地震前 区域 的地 震活动 增强与平静 现 象 , 用空 区、 带描 述 地震 的孕震过 程 , 到 以下认识 : 条 得 ①地
关键词 : 滇西南地震 ; 空间图像 ; 地震活动特征
中图分类 号:3 55 P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5— 8 X(00 O ~ 0O一 7 10 5 6 2 1 ) 1 o 1 0
0 引 言
滇西南 是 云南地 区地震 活动最为 频繁 的地 区
9 2年 , 9 可见 滇西南地 震 活 动之 频 繁 , 研 究滇 西 故 南历史地 震 活动情况 对预 测滇 西南地 震有一 定 的
滇西南 16 95年 以来 5级 以上 地震 时 问 问 隔统 计
分析 , 滇西南 5级 以上地震 时问间隔平均为 0 .
收 稿 日期 :0 9—0 2 20 9— 0
地 震随 着震级 降低频度 不 断增大 , 但到 26级后 , .
基金项 目: 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20 0 9年震情跟踪合 同制课题( 0 9 1 15 资助 。 2 00 0 0 ) 作者简介 : 毕 青(94~ )女( )云南曲靖人, 16 , 彝 ,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电子信箱: yb @16CB。 e xq 2 .O q
指 导意义 。
之 一 , 东 、 西 向 的活 动构 造在 区内纵横 交 错 。 北 北 该 区的地震 活 动以澜 沧江断 裂带为界 分为东 西两
个 区 , 具有 东 区活 动 、 区相对 平静 ; 区是 主 并 西 西
1 资 料 的选 取
1 1 滇 西南 区域 的选取 .
体 活动地 区时 , 区相 对 平 静 的特 征 。该 区主要 东
( . 南省 玉 溪 市 防震 减 灾局 , 南 玉 溪 1云 云 3 云 南省 江 川 县 防 震减 灾局 , 南 江川 . 云 5 .云 南省 通 海 县 防 震 减 灾局 , 南 通 海 云 63 0 ; .云 南省 峨 山县 防震 减 灾局 , 南 峨 山 5 10 2 云 6 20 4 云 南省 澄 江县 防震 减 灾局 , 南 澄 江 5 60; . 云 6 30 ; 5 2 0 620 ; 55 0 6 30 ) 5 10
17 以来 , 西南 4 6级 以上地 震共 有 3 9 0年 滇 . 8
次( 双震算 一 次 , 括 境 外 部 分 地 震 ) 具 体 参数 包 ,
如表 1 所示 。
1 2 震级 下限选取 .
选 取滇西 南地 区 10级 以上 地 震 , b值 截 . 作 距 图, 到图2 得 。一 般情 况下 , 地震 震级 大 小 与 出 现相 应成 反 比, 即震 级越 小 , 出现 频次 越 高 ; 级 震 越大, 出现频 次越低 。在 图 中可 以看到 , 区范围 该
活动断 裂带有 澜沧 江 断裂带 , 量山断裂 带 , 牢 无 哀
山断裂带 等 。北东 向 的无 量 山断裂 带在磨 黑至思 茅段 被多 条北 西 向的小断裂 带错断 为类棋盘 式 的
从 滇 西南多 年震 中分 布 图 上可 以看 到 , 该范
围地震 自然 分区边 界为南 汀河 断裂 带 ( ) F, 以东 、
第 1期
毕
青 , : 西 南地 震 活动特 征分 析 等 滇
1 l
图 1 17 9 0年 以 来 云 南 地 区 ≥4 6级 地 震 及 滇 西 南 空 间 范 围 示 意 图 . ( 南 汀河断裂 ,。 红河断裂 ) F, 为 F 为
第2 2卷 第 1 期 21 0 0年 3月
高 原 地 震
PA E UE R H U K E E R H L T A A T Q A ER S A C
Vo. 2 No 1 2 .1
Ma. r 201 0
滇 西 南 地 震 活 动 特 征 分 析
毕 青 沈 坤 续 外芬 马 丽 霞 张 晓 岗 , , , , , 李 祥 夏开 平4张体 移 熊 瑞 , , ,
红河 断裂带 ( ) F, 以西和 北纬 2 度 以北所 限定 的 1
范围 ( 1 , 范 围亦 为本 文 的研究 区 。 图 )此
断裂 带 , 该 区成为 6级地 震频发 区 , 使 也是东 区地 震活 动的 主 体 地 区 。 西 区 的 活 动 强 度 比东 区
更大 ,9 1年 和 18 14 9 8年 的澜 沧 7级 地 震 就 是 典 型的代表 。此 外 ,9 8年 以来在 边境 附 近还 多 次 18 发生强震 , 1 9 如 9 2年 4月 2 日的缅 甸 6 8级 、 3 . 6 7级 和 19 . 9 5年 7月 1 2日孟连 西 7 3级 等 地震 . 都 发生在 距边境 线 不到 3 k 的地方 j 0m 。通 过对
震频度 增加是 滇西 南地 区 5级 以上 地震 前 的共性 特 征 ; 滇 西 南地 区 ≥4 6级 地震 前 出现 空 区的 比 ② . 例 随 着地 震震 级 的增加 而有所 增加 ,. 4 9级 地震 前 只有 6 % 的地震 出现 空 区,. 4 6~ . 0 5 0—5 9级 地震 前 . 有 9 . % 的地 震 出现 空区 , 6 0级 以上 地震 前 全部 出现 空 区; 空 区平 均持 续 时间也 随着震 级 的加 O9 而 . ③ 大而增加 , 空区平均持 续时 间为 1 . 8个月 , 35 最短 为 3个 月, 最长为 3 7个 月; 主震位 置 ( 7 3 ) ④ 2 / 3 多发 生 在 空 区边缘 ( 长轴端 l 含 2次、 轴端 8次 ) 短 。震前 出现 条 带的规律 则不 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