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内肠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

合集下载

新生儿为何会出现肠道感染

新生儿为何会出现肠道感染

新生儿为何会出现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指肠道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作为免疫系统不完善的特殊群体,往往更容易受到肠道感染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新生儿为何会出现肠道感染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与成人相比,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

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处于成熟过程中,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此外,由于新生儿所处的环境大多为闭合空间,空气流通性差,容易造成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从而给肠道感染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构成也与肠道感染密切相关。

在新生儿出生前,母体通过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将自己的肠道菌群传递给新生儿,这种现象被称为“肠道菌种传递”。

然而,由于母婴之间的差异和外界环境的干预,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导致肠道菌群的平衡被破坏。

当肠道菌群的平衡被破坏时,有害菌便有机会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肠道感染。

然而,正如常言所说,“预防胜于治疗”。

在新生儿肠道感染的预防方面,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非常值得采用的。

首先,严格控制新生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减少感染的机会。

其次,母乳喂养被认为是预防肠道感染的最佳方式之一。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活性物质,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免疫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及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肠道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的肠道感染病原体,如轮状病毒等。

当然,如果新生儿已经感染了肠道病原体,及时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新生儿肠道感染的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他们可以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其次,对于感染病原体不同的新生儿,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以免增加微生物耐药性,从而使治疗更加困难。

临床分析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与治疗

临床分析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与治疗

临床分析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与治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婴幼儿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婴幼儿肠道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给孩子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该病的临床分析中,病原菌的分析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针对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病原菌的分析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霍乱弧菌等。

这些病原菌可以通过水、食物、粪口传播给婴幼儿,引发肠道感染。

在进行病原菌的分析时,医生通常会采集病人粪便样本,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二、病原菌的治疗针对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多数情况下,婴幼儿肠道感染是自限性的,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保持水分补充和适当的休息来缓解症状。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病情严重或并发症出现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1. 抗生素治疗针对某些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如沙门菌等,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治疗应该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而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药敏试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2. 病原菌灭活剂的使用在婴幼儿肠道感染的治疗中,病原菌灭活剂的使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病原菌灭活剂可以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抑制和消除感染的目的。

但同样需要注意病原菌灭活剂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

三、预防婴幼儿肠道感染除了及时治疗感染,预防婴幼儿肠道感染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婴幼儿的个人卫生非常重要,家长应指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确保环境的清洁。

2.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应尽量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并避免给婴幼儿食用过期或不洁食品。

3. 饮食卫生给婴幼儿喂食时应确保食具和容器的清洁,尽量避免交叉污染。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与护理指导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与护理指导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与护理指导一、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婴幼儿肠道感染是指由各类病原菌引起的肠道炎症,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可以导致这种感染。

了解这些常见的致病菌对于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肠道感染至关重要。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一种。

它可以引起腹泻和腹部不适等肠胃问题。

家庭环境卫生差、用具清洁不当以及食物受到污染都可能导致宝宝感染大肠杆菌。

护理指导: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尿布或更换宝宝衣物后;使用开水煮沸消毒奶瓶、乳液和辅食器具;避免给宝宝食用未加处理过的蔬菜和水果;及时清洁消毒婴儿玩具。

2. 腺病毒(Adenovirus)腺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和肠道病毒。

它会引起婴幼儿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

尤其在冬季,腺病毒感染很容易爆发。

护理指导:家庭成员应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唾液。

保持宝宝的居住环境清洁整洁,注意通风换气。

饮食上要给予营养均衡的饮食,并确保饮用干净、开水煮沸的水。

3. 魏森堡杆菌(Salmonella)魏森堡杆菌一般通过摄入受污染或未加工充分的肉类、禽类及其副产品,或通过接触受到接触感染物体而进入人体,引起婴幼儿肠道感染。

其临床特征主要为胃肠道炎性反应,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

护理指导:食用肉类和家禽前,务必彻底煮熟。

保持厨房卫生,避免将生肉和加工好的食物混合在一起。

尽量避免接触家禽及其粪便,并定期清洁婴儿的玩具和用具。

二、护理指导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婴幼儿肠道感染最基本且重要的措施。

饭前、饭后、上厕所后都应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此外,还需要注意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后擦拭乳头。

2. 合理选择食品婴幼儿的食品应选用新鲜或者经过适当加工处理的食物。

特别是奶制品、蔬菜和肉类等富含营养但易受污染的食物,在存放和加工时要保证其新鲜度和卫生安全性。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因与控制方法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因与控制方法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病因与控制方法一、引言婴幼儿期是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阶段,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其中肠道感染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肠道感染会导致腹泻、呕吐、腹部胀闷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并介绍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二、病因分析1. 病原体侵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类病原体是导致肠道感染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等;寄生虫方面则以蛔虫和钩虫等为主。

2. 饮食不当:婴幼儿在饮食上缺乏多样性,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

此外,未经彻底清洁的食材和饮用污染的水源也可能携带病原体进入婴幼儿体内。

3. 不洁卫生环境:卫生环境的不良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

家居、托儿所等环境中存在着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可引起肠道感染。

三、预防与控制方法1. 饮食调整:合理安排婴幼儿的膳食结构是预防肠道感染的重要环节。

饮食应包含各类食物,如谷类、蔬菜、水果、乳制品以及适量的肉类。

同时,确保给予宝宝充足的水分和高质量的配方奶粉。

2. 食材处理:在给婴幼儿准备食物时应注意食材来源和处理方式。

选择新鲜且来源可靠的食材,并进行充分清洗和烹饪,确保食物不受污染。

此外,尽可能避免给婴幼儿食用生肉和生蔬菜。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婴幼儿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感染疾病。

发现任何不适时要及时就诊。

4. 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防止传播肠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家长、保姆、托儿所工作人员等与宝宝接触较多的人群应经常洗手,并教育孩子正确洗手方法。

5. 室内环境管理:定期打扫卫生清洁,特别是厨房和浴室等易产生细菌滋生的地方。

勤晒衣物、通风换气可以减少细菌和霉菌在室内滋生和繁殖的机会。

6. 托幼机构管理:对于送入托幼机构的婴幼儿来说,机构本身的卫生安排至关重要。

托幼机构应建立完善、严格的卫生制度,并定期对保育人员进行健康培训和体检。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陈赛红;马晓鹂;林迎迎;陈广斌【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2(18)8【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function of microeclogical agent (live bacillus subtilis combined with enteroeoccus faecium granule with multivitamins) in preventing neonatal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Methods 120 cases of pneumonic neonate i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 =60) treated with regular anti-infection as usual,and the prevention group (n =60) treated with microecological agent (live bacillus subtilis combined with enterococcus faecium granule with multivitamins)based on the regular treatment.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in control group was 21.7%(13/60),while that of prevention group was 8.3% (5/60)(P<0.05).Theave rage duration of diarrhea was (5.7±0.39) days in control group and (3.5±0.53) days in prevention group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 It show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microecological agent in preventing neonatal AAD.%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患新生儿肺炎的住院新生儿120例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常规抗炎、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予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比较两组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例数及腹泻病程.结果预防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例(占8.3%),对照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3例(占21.7%).预防组腹泻病程(3.50±0.53)天,对照组(5.70±0.39)天.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防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微生态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安全有效.【总页数】3页(P1085-1087)【作者】陈赛红;马晓鹂;林迎迎;陈广斌【作者单位】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药剂科;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微生态制剂在预防头孢曲松致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作用 [J], 黄流巧2.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J], 刘洪臣;杨丽英;曹爱红;刘晶晶;张芝3.微生态制剂在预防头孢曲松致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作用 [J], 黄流巧4.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 [J], 师延明;王美清;马永寿;郭金艳5.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预防作用的研究 [J], 曹艳菊;张豫生;许连壮;米晓森;王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幼儿肠道感染与备孕前的预防措施

婴幼儿肠道感染与备孕前的预防措施

婴幼儿肠道感染与备孕前的预防措施肠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婴幼儿中。

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口腔摄入感染源。

对于备孕的家庭来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婴幼儿肠道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原因婴幼儿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1 受污染食品和水源婴幼儿的肠道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当他们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时,肠道感染很容易发生。

1.2 不恰当的母婴喂养方式母婴喂养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如果母亲的个人卫生不好或喂养方式不正确,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从而引发婴幼儿肠道感染。

1.3 缺乏个人卫生意识婴幼儿由于年龄小,卫生习惯尚未养成。

如果家庭环境不洁净、病儿经常接触细菌、病毒,很容易引发肠道感染。

二、备孕前的预防措施备孕前,家庭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确保宝宝在未来出生之前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感染。

2.1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婴幼儿的住所应该保持清洁、通风,并定期消毒。

所有的食具、玩具和衣物都要经过完全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细菌病毒的滋生。

2.2 干净的食品和水源备孕前应重视食品和水源的卫生。

避免进食或给宝宝喂食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

食品应该经过烹饪和消毒处理,水源要保持清洁,并进行煮沸或过滤。

2.3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备孕前应加强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教育。

定期洗手、喂养前后清洗乳房、尽量减少与患病儿童的接触等,都是预防肠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2.4 合理的饮食习惯备孕前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增加营养摄入。

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和未经过烹饪的食物,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风险。

2.5 定期接种疫苗备孕前要确保家庭成员的疫苗接种情况良好。

一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三、婴幼儿肠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发生,家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3.1 食材选择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切勿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微生态制剂逐渐成为治疗肠道疾病的热门选择。

那么,什么是微生态制剂?它如何在肠道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俗称“益生菌”,是指人体内存在的或外源性接种的微生物,作用于肠道分解食物、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等。

目前,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肠道炎症、肠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等,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制剂主要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及化学合成制品。

益生菌是指可以在人体内维持生长、增殖且能带来明显健康益处的活细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益生元是指不能被人体胃肠道吸收而在结肠内发酵的可溶性纤维素,如低聚果糖、菊粉等。

化学合成制品是指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微生态制剂,如摩西芬等。

三、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治疗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手段。

其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益生元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肠道炎症而发挥作用。

2. 改善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失衡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乳糖不耐受、细菌性感染等。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有害菌的生长,改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3. 预防和治疗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微生态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腹泻的治疗中,其中乳酸菌是最为常见的微生态制剂之一。

研究表明,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形成酸性环境,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4. 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指因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如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等。

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增强肠道免疫力、调节免疫反应、缓解炎症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陈修益【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用于小儿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连续观察10 d,记录患儿发生腹泻的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研究组发生腹泻8例,占14.04%;对照组35例,占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给予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probiotics used to prevent pediatric antibiotics-associated diarrhea. Methods 10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April 2012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 =45 ).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ntibiotics and other medication,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probiotic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s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0 d. The diarrhea occurred in children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10 d,there were 8 cases of diar-rhea( 14. 04% )in research group, while 35 cases( 77. 78%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 05 ). Conclusion Timely medication of probiotics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nfantile diarrhea.【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2(015)012【总页数】2页(P848-849)【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小儿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作者】陈修益【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537600【正文语种】中文小儿腹泻是临床上婴幼儿的常见疾病,若处置不当,可导致患儿因过度脱水致电解质紊乱等,重者可致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d o e a in n h s ia ,s v r y o a h g n t o dt n,t eu eo o mo e e p r to si o p t l e e i fp t o e e i c n ii t c o h s f r n ,B fc h ii o,a d a a a i b l y o n n v ib l i t ru — a i
v n i n o o pt l n e t a n e t n o e o n wh r r a e o p t l v r3 d y .Me h d Th a e f e t f s i t s i l f c i n n wb r o we et e t d i h s i e a s o h ai n i o n ao tos e c s so 1 1 e o r f n si u o pt l r e iwe r m t 0 4 t t 0 5 Th i a t d o u a in c n i — 0 2 n wb n i a t n o rh s ia we er ve d fo Oc .2 0 o Oc .2 0 . efn l u y p p lt o ss n s o t d o 2 h l r m A1 me h c u i n cie i : o eh d da r e u i g t e fr t3 d y n h s ia.A1 me h e f8 6 c i e d 1 tt e i l so rt ra n n a i rh a d rn h is a s i o pt 1 n9 41 P< 0 0 1 i v d d o e a in n h s i l 一 1 . 0 , . 0 ),n a e p r t s i o p t ( o a 9 8 7 P一 0 0 , h s f h r n ( 一 .0 0) t e u e o o mo e 1 7 9 P一 0 0 0 ,h a i t n a tb o i s 一 9 . 2 , 2 . 6, . 0 ) t e v ra i n i i te ( o 5 1 1 P一 0 0 0 . 0 )we e rs a t r .Th r p y a tcu eo r . r ik f co s e p o h l c i s fp o bo is wa n i d p d n r t c ie f co ( 一 1 . 7 P一 0 0 0 . n l so s Th f n ,p oo g d h s i l a it sa e e e tp o e tv a t r c n 7 9 2, . 0 ) Co c u in ei a t r l n e o p t i — n az
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 为保护因素 。提示 : 可能缩短病程 。 尽 严格 掌握抗生 素及激 素的适应证 。 避免滥用抗 生素 及
激 素 , 少 侵 入 性 操 作 并 预 防性 的应 用 微 生 态 制 剂 ( 菲 康 ) 以 降 低 医 院 内肠 道 感染 的发 病率 。 减 培 可 【 关键 词】 婴 儿新 生 ; 生 态 制 剂 ; 院 内感 染 ; 险 因 素 微 医 危
a alb l y o n a ti c b t r h a i t n a t itc n h ieo a t r in we e r l t d wi o p t l n e t— v i i t fi f n n u a o ,t e v ra i n i o isa d t e st fp r u i o r e a e t h s i t s i a i o b t h ai n lif c i n o e o n a n e t n n wb r .No c n ii n lmu tpi i o it e r s i n mo e n l ss s o d t a o p t l a in o n o d t a lil t l g si r g e s d la ay i h we h th s i i t o cy c o az o
程度 、 龄 、 院 的侵 入 性 操 作 、 皮 质 激 素 的应 用 、 年 入 糖 微生 态 制 剂 的应 用 、 暖 箱 与 否 、 生 素 更 换 与 否 、 娩 地 点 与 置 抗 分 医 院 内 肠 道感 染 的 发 生 相 关联 。非 条 件 L gsi多 因素 回归 分 析 筛 选 出 4个 危 险 因 素 , 住 院 天 数 ( 一 2 1 , oi c t 即 9 4 8 P一0 0 1 、 入 性 操 作 ( 一 1. 0 。 0 0 0 、 皮 质 激 素 的应 用 ( 一 17 9 , 0 0 0 、 生 素 的 更 换 与 否 .0 ) 侵 98 7 P一 . 0 ) 糖 2 . 6 P一 . 0 )抗
LILin- i o a q a ,W U n, E n ho Bi K Da — ng,LI Yi - a N n t o,GA0 a x n Xu n— ua
( . e a t e t f Ne n t ,C i l r n s s i l f Q a z o , i n h u3 2 0 ,C ia 1 D p rm n o a e h n d e ’ p t u n h u Q a z o 6 0 0 h n ) o Ho a o
1 . 1 7 / 1 a e )i ec n r l o ptetdwi o t ic . 7 3 %( 2 4 6cs s n t o t u ae t u f o ANOV idc td h s i l aind y a e iv — h og r h Bi A i e : o pt i t a 。 g , a n a az o n
( 一9 .2 , 5 11 P一0 0 0 ; 个保护 因素: .0 )1 即微生态制剂 的应用 ( 一 1. 7 , 7 9 2 P一0 0 0 。结 论 住 院新生儿 医院 . 0)
内 肠 道 感 染 的 发生 与 住 院 病 程 的 长 短 、 院 期 间 的侵 人 性 操 作 、 皮质 激 素 的 应 用 及 抗 生 素 的广 泛应 用 密 切 相 关 。 住 糖
【 图 分 类 号] 2 . 3 中 R7 2 1 【 文献 标 识码 I A
An l sso h o r l to a t r n r bi tc o e to n h s t li ts i a n e — a y i ft e c r e a i n f c o sa d p o o is pr t c i n i o pia n e tn li f c to n n wb r in o e o n
2 82
Chn s o r a fM ir eoo y。Au u t2 0 .Vo. 1 .4 ie eJ un lo co c lg g s 0 6 1 8 No
文 章编 号 :0 53 6 2 0 ) 40 8—3 10 —7 X(0 6 0 —2 20
【 论
著】
新 生 儿 医院 内肠 道 感染 的相 关 因素 分析 及微 生态 制 剂 的预 防作 用
感染 的患 儿 设 为 观 察 组 , 期 住 院 未 发 生 医院 内肠 道 感 染 的患 儿 设 为 对 照 组 。 对 两 组 患 儿 的 临 床 特 征 , 生 态 制 同 微 剂 的应 用 情 况 与 医 院 内 肠道 感染 的 发 病 率 等 , 行 病 例对 照 研 究 和 非 条 件 L gsi 进 o i c回归 模 型 多 因 素 分 析 。 结 果 t
l sr c] Obe t e To iv siaer kfco so o ptlits ia ifcin o e o n a d a ss h f Abta t j ci v n e t t i a t r fh s i n etn l n e t n n wb r n se st ee— g s a o f a yo r bois B r o。o a a s lso iec mbn d Bi i o a tru i c fpo itc ( i c c i rlc p ue f v o ie d b ce im。La tb clu n trc cu )i r— l f co a ilsa dEne o oc s np e
4 0例住院新生儿使用培菲康预防治疗 , 1 住院期间医院内肠道感染 的发病率 为 7 5 (1 4 0 ;1 .6 3 / 1) 4 6例未使 用培 菲 康治疗 , 住院期 间医院内肠道感染 的发病率为 1. 1 (2 4 6例) 7 3 7 / 1 。单 因素卡方 分析提示 : 住院病 程、 病情 的严重
李联 侨 吴斌 柯 丹红 林 印涛 高璇璇 , , , , ( . 州 市儿童 医院 新 生儿科 , 1泉 福建 泉州 3 2 0 ;. 6 0 0 2 福建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儿 科)
【 要】 目的 摘 探 讨 引 起 新 生 儿 医 院 内 肠 道感 染 的 相 关 因 素 及 应 用 微 生 态 制 剂 ( 菲 康 ) 防新 生 儿 医 院 内 培 预 20 04年 1 至 2 0 O月 0 5年 1 月 住 院 治 疗 的 新 生 儿 8 6例 , 住 院期 间 发 生 医 院 内 肠 道 O 2 以 肠 道 感 染 的有 效 性 。方 法
r g e s n mo e n l s swe e u e o a a y et e r lt n h p e we n t ec i ia e t r so e n t s h s f e r s i d la a y i r s d t n l z h e ai s i s b t e h l c l a u e fn o a u 。t e u eo o o n f Bi c n o pt li t s i a f c i n o e o r .Th a awe e ma a e y EP n o 5 0l n n l z d b P S f o a d h s ia n e t l n e t n n wb n i n i o ed t r n g d b II f . a a d a a y e y S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