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教材教学课件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与制度
01
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原则、流程和标准,确保医院感染控
制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
02
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院的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络
03
建立覆盖全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医
院感染事件。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通过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 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风险。
完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加强数据分析与利用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医院感染 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为改进管理 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确保 感染事件能够及时、准确上报。
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手术部位感染
总结词
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种之一,主要发生在手术 后的一段时间内。
详细描述
手术部位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术切口处,包括表面和深部感染 。感染的病原菌可以是细菌、真菌等,与手术操作、术后护 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泌尿道感染
总结词
泌尿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种之一,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儿童等免疫力较低 的人群中。
案例四: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皮肤感染
详细描述: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包括疖、痈、蜂窝织炎等,诊断时需观察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治疗上需局部清创、引流,并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严重的皮肤与软组织感染,需考虑手术治疗。
06
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 识和技能。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医疗活动而感染的疾病。
它是世界范围内卫生保健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增加治疗费用。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一、手卫生不符合标准手是传播病原体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若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符合标准,就容易引发医院感染。
手卫生的不符合标准可能包括不彻底洗手、不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频繁触摸污染的物品等。
二、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增加。
例如,穿戴不规范的个人防护装备、不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没有正确分离或隔离患者等。
三、环境卫生差医院环境卫生差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医院内存在空气、水、表面等不正确消毒的区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医院内部存在脏污设备或困难维护清洁设备等情况,也容易引发感染。
四、局部防护不到位医院感染往往通过病人自身裸露的局部感染,例如皮肤、伤口、导管、手术切口等。
如果在局部感染预防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时,就会引发医院感染。
五、患者免疫力低下由于疾病、手术、药物治疗等原因,患者的免疫力可能会明显下降,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不能有效地抵抗感染,从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六、长时间住院住院时间的延长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时间住院使得患者更加容易接触到病原体,增加感染的机会。
此外,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如导尿、深静脉留置导管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七、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菌株的产生,这些菌株对常规治疗通常不敏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的不当使用抗生素、患者自我用药等都可能导致过度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手卫生不符合标准、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环境卫生差、局部防护不到位、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时间住院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等。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皮肤软组织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皮肤软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皮肤软组织感染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此类感染,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定义皮肤软组织感染是指影响皮下组织、皮肤、肌肉、肌腱或骨骼的感染,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
可能是医院感染,也可能是社区感染。
诊断标准根据医学界公认的标准,诊断皮肤软组织感染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1.症状: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炎症症状。
2.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在分泌物、血液或影像学表现中的检测。
–分泌物检测:通过分离和鉴定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的方法,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菌株敏感性。
–血液检测:包括全血细菌培养、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可快速鉴别病原体类型并评估炎症反应程度。
–影像学表现:通过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方法,看到软组织局部感染范围,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3.微生物定植:病原体培养阳性。
4.医疗行为史:有静脉注射、伤口愈合等与感染相关的病史。
分类根据实际情况,皮肤软组织感染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分类:1.根据临床表现和炎症程度,将感染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无明显全身症状;中度表现为局部明显的红、肿、痛、热,患处脓液增多,并出现全身症状;重度表现为严重红肿、疼痛,多处坏死或形成脓肿,全身出现败血症等严重症状。
2.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皮肤、蜂窝组织、脓肿、深度软组织感染等类型。
治疗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方法和药物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等因素而定。
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将病灶切除清除,包括激活脓肿、放置引流管等。
药物治疗:依据病原菌种类和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并合理选择抗生素使用时间、剂量、疗程;若G + 球菌和G - 杆菌混合感染,应采取多个抗生素联合用药。
医院危急值目录(全医技科室)

9.大面积心肌坏死。
10.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八、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
1.急性心肌缺血改变
2.急性心肌梗死
3.室性心动过速
4.致命性心率失常:
(1)心室扑动、颤动;
(2)频发多源、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高渗状态
肾功能
血肌酐
≥530u mmol/L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尿素氮
≥35.7 mmol/L
糖代谢
血糖
成人≤2.8mmol/L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性昏迷
成人≥22.5 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新生儿≤1.6mmol/L
新生儿≥16.6mmol/L
心肌
标志物
肌红蛋白
≥110.0ug/L
体内置管位置异常者
各种置管位置明显异常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者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五、磁共振室危急值项目
病变系统
疾病及危急值
中枢神经系统
1.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挫裂伤合并脑疝;
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循环系统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脊柱、脊髓疾病
脊柱椎体爆裂骨折造成合并脊髓损伤。
六、放射科危急值项目
疾病及危急值
1.一侧肺不张
医院危急值项目表
一、检验项目危急值
检验项目
生命警戒线低值
危险性
生命警戒线高值
危险性
电解质
血清钾
≤2.8mmol/L
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6.2 mmol/L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目的分析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近年来我科加强对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排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以加强预防和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
结果每月透析550余人次,到目前为止,透析患者未发生1例医院感染,医护人员也无感染发生。
结论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查找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就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标签: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干预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对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
但随着血透患者的增多,血透室工作量大而繁重,人员活动性大,是一个医院感染高风险场所[1]。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血透室管理而临的首要问题。
我科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排查,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实施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1.1环境污染因素血透室建筑布局不合理,床间距小,陪护管理不到位,患者家属随意进出,病室内人员密度相对较大,造成空气流动性差,污浊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
1.2血透机自身因素血透室拥有血透机12台,使用年限均在两年以内,机器构造上存在缺陷,旁路及连接A,B浓缩液桶的管帽含金属结构,长期暴露在外,不易清洁消毒处理,很容易造成透析液污染。
1.3血透机消毒不彻底因素有研究表明回,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透析机表面受到的细菌污染会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对透析前后透析机表面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各班次透析后透析机表面菌落计数均显著高于透析治疗前,不合格样本也均为透析后产生,用消毒液擦拭后采样合格率从擦拭前的93.9%升至100%。
护理人员平时因工作繁忙,忽略了机身表面的擦拭消毒,在操作时经常频繁接触操作面板,病原菌有可能通过护理人员手传染给下一个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长, 全麻 时间长 , 严重 应激 而使 机体 对致 病菌 的抵抗 力 降低 J 。重症患 者术 后气
管 切 开 率 高 , 复 吸痰 时 可 以破 坏气 道 本 反
身的防御屏障 , 引发感 染。颅 内感染 与颅
脑 创 伤 及 颅 脑 手 术 密 切 相 关 。 泌 尿 系 感 染 与 长 期 留置 导 尿 管 、 用 开放 式 集 尿 系 使 统以及膀胱冲洗有关 。
感染 的临床特 点 , 加强 医院感染 的防治 措
施 , 21 对 0 0年 3月 ~ 0 1年 3月 神 经 外 21 科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了 回顾 性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开、 鼻饲 胃管等 。由于气管插管和鼻饲 胃 管使患者 呼吸道 防御屏 障遭 到破 坏 , 导致
杆菌位居前 列; 导致感 染的危 险因素依 次 为 侵 袭 性 操 作 、 防 性 抗 菌 药物 使 用 、 预 意
识 障 碍 程 度 、 ,受 体 阻 滞 剂 使 用 、 龄 、 H 年 IU停 留 日等 。 结 论 : 对 各 种 危 险 因 素 C 针
采 取 相 应 预 防措 施 , 少各 种 侵 入 性 治 疗 减 操 作 , 理 应 用 抗 生 素 , 据 药敏 实 验 调 合 依
生活。
但突 出的椎 间盘就像 长 出的骨 刺并 没有
回复 正 常 。有 的患 者 腰 椎 间 盘 已经 摘 除 , 但 仍 然 感 到 疼 痛 。 同样 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对 不 同 的 治 疗 敏 感 程 度 不 一 样 , 为 引 起 因
就拿腰椎 间盘 突出来说 , 腰椎问盘 的 邻居 有腰 椎椎 体 、 、 前 后纵 韧带 、 黄韧 带 、 神经 根袖 、 髓 、 脊 关节 突关 节囊 , 宽容 、 和 睦相处是 和谐 的关键 , 但任何一 方过 分地 破坏 , 这种和 谐就会 出现 断裂 , 体就 会 身
医院危急值目录(全医技科室)

一、检验项目危急值
检验项目
生命警戒线低值
危险性
生命警戒线高值
危险性
电解质
血清钾
≤2.8mmol/L
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6.2 mmol/L
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血清钙
≤1.75mmol/L
低血钙性手足抽搐
>3.5 mmol/L
甲状旁腺危象
血清钠
≤120mmol/L
低渗状态
≥160 mmol/L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体部血管性病变
CT发现急性肺动脉栓塞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CT发现主动脉夹层或胸腹主动脉瘤
CT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发现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合并明显临床表现者
心脏破裂、心包填塞
CT发现心脏破裂、心包大量积液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严重外伤
CT发现脏器多发严重挫裂伤、多发骨折、胸腹腔积液/气体并有明显严重临床表现者
七、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1.急诊外伤见大量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患者。
2.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
3.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4.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心率异常,疑似胎儿宫内窘迫。
5.怀疑黄体或宫外孕破裂并大量腹腔积液或出血。
6.疑似主动脉夹层。
7.疑似肺动脉内血栓存在。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70%)
4.急性肺水肿
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6.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食管异物
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9.外伤性膈疝
10.严重骨关节创伤:
(1)上位颈椎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2)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华医网部分继续教育答案(5套)

一、医院感染控制与安全管理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感染监测1、我国国内调查显示最易导致医院感染的部位是(A)2、在美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的人数大约为(A)3、英美统计数据显示医院感染原因导致直接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为(A)4、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D)5、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B)6、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目标性监测时间应(D)7、临床医师怀疑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必须在多长时间内报告感染管理科(C)8、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不包括(D)9、文中的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医院感染率为(A)10、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1、工作人员距离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多大距离时应戴外科口罩(A)2、N95 医用防护口罩可在85L/min 检测流量下,过滤0.3 微米氯化钠颗粒物,过滤效率至少达到(C)3、卫生手消毒时,细菌菌落总数应(C)4、由接触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是(B)5、关于标准预防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6、标准预防包括的内容有(D)7、防止医务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措施不包括(A)8、对于结核、水痘、麻疹等病人应住单间负压病房,房门关闭,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B)9、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A)10、关于高致病性传染病的隔离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占我国人口的(A)2、有多大比例的乙肝患者生活在亚洲(C)3、以下地区中,感染HIV 最严重的是(C)4、世界卫生组织报道,针刺伤后感染HBV 的可能性是(C)5、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几(B)6、以下传染病中,可经空气传播的中(C)7、截止到2004 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确认有多少例HIV 职业暴露后感染病例(D)8、关于体液中HIV 病毒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以下正确的是(D)9、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C)10、护士利器伤害率明显高于医生,大约占(B)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职业暴露防控包括(D)2、艾滋病预防用药最迟不超过暴露后(A)3、以下哪种情况使用强化用药程序(D)4、暴露后处理是一种(B)5、在以下那种情况使用基本用药程序(D)6、高感染风险见于(D)7、HIV 职业暴露到抗体产生至少需要(B)8、目前属于有效疫苗的是(B)9、决定进行搁的疫苗和种类应考虑包括(D)10、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可降低感染程度为(D)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MRSA 患者的控制措施包括(D)2、第一个有意识的培养、制造成功免疫疫苗的是(C)3、青霉素从发明到对部分葡萄球菌不起作用只用了几年时间(D)4、散发MRSA 病例应与多长时间内上报(C)5、最常见的细菌在病人中传播方式是(D)6、多重耐药是指(B)7、葡萄球菌分布最多的是(D)8、阿泊拉霉素的抗菌原理(D)9、革兰氏阴性菌分布最多的是(A)10、细菌来源第一位的是(B)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沟通学概论1、电视台 A2、详细向病人 D3、行为举止中 B4、患者死亡 D5、关于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 D6、马斯洛 D7、指导-合作型 B8、抑郁状态 A9、对婴幼儿 C10、医师在 C人与医学1、由生物 A2、现代医学模式 A3、医学模式的核心 B4、生物医学模式缺陷 D5、某女患,40岁 C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D7、生物心理 D8、希波克拉底 A9、布鲁姆 D10、关于医学模式 B医患关系1、适用于慢性病 A2、在新型医患社会因素包括 D3、在指导-合作型 B4、构建新型不包括 C5、主动-被动型 B6、导致医患关系不包括 B7、不属于萨斯-荷伦德 A8、不是医患关系的特点 C9、医患的非技术关系 D10、不是重要意义 A医患沟通方法与途径1、关于行为沟通不正确 A2、现代社会的发展 A3、哪种方式 B4、下列说法不恰当 C5、医务人员称呼病人不正确 D6、为了治疗 B7、医务人员需的原则 A8、关于做到诚信原则 B9、关于医方与社会和新闻媒体沟通 D10、哪个不属于 C临床重要环节的医患沟通1、以下表现属于焦急心理 D2、以下不属于医院就诊环节 A3、与己发生医患 B4、住院患者 D5、以下不属于尊重 A6、沟通时需注意 D7、医患沟通意义 D8、属于门诊工作 D9、以下不属于门诊病人 B10、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 B三、婴幼儿营养指导与膳食指南预防佝偻病最经济、最方便、最安全又最有效的方法是(A)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不包括下列哪一点(A)碘缺乏病可引起(A)下列疾病不属于本课所讲的常见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是(B)引起维生素A缺乏病的原因不包括(B)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一个(C)( C )在体内主要参与氧的运输,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D缺乏病如何预防(D)下列属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发病原因的是(D)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D)幼儿膳食脂肪中必须脂肪酸应占总能量的(A)才能保证正常生长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制定是根据(A)6个月以内婴儿应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A)次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B)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维生素是(B)正常足月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分别约为(C)(C)的婴儿可以对泥糊状食物和较为细软的食物进行初步咀嚼6月~12月龄婴儿所需营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C)出生后1~2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量应为(D)6-12个月龄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情况下,母亲不宜继续喂养孩子幼儿每天需谷类食物(A)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B)(B)以完全断母乳为终结,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将( B)确定为保障儿童生存的目标之一幼儿每天大约需(C)鸡蛋换乳中期指的是(C )泥糊状食品添加原则是( D)母乳不足如何判断(D)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把( A)岁的儿童统称为婴幼儿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 A)新生儿期肾小球的滤过率仅为成人的( A)新生儿平均体重为(B )新生儿胃容量较小,约(B)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婴幼儿生长发育耗能占总能量的(C)婴幼儿出生时身长约( C)关于锌对婴幼儿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D)生长发育对健康和发展的影响说法,最准确的是(D )母乳中的维生素(A )含量较低关于产后尽早开奶的说法错误的是( A)1 岁- 3 岁幼儿应每( A)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重情况6到12个月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应该为(A )5岁以内儿童贫血仍是一个突出的营养问题,患病率(B )奶类应是 6月-12月龄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 B)对于 1 岁-3 岁幼儿,应每月选用( B)以增加维生素 A 的摄入量幼儿的最好饮料是(C )6到12个月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 D)纯母乳喂养的优点有( D)Z评分是评价( A)岁儿童营养与健康常用的指标与婴儿手足抽搐症关系最密切的是( A)长期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A )缺铁性贫血(A)婴幼儿比较高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见于( B)被WHO、UNICEF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公共营养问题的是( B)维生素B1缺乏病又称(C )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病临床表现的是( C)儿童出现“鸡胸”、“O”型腿多由于( D)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通常从( D)来评价四、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预防可以获得最佳的临床效应和社会效应,(A)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策略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改进预防措施。
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针对科室现状,提出改进方案。
结果通过落实相关措施,全科人员积极参与并重视此项工作,大家增强了预防意识,从而推动了科室预防感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做好消毒隔离,保护易感人群,增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标签:磁共振室;医院感染;预防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疗安全最重要的一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磁共振以其检查过程安全、诊断准确的优势已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多的病患所接受,加强预防磁共振室感染的管理工作已成为日常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院MRI室现有状况综合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危险因素
1.1环境因素核磁共振是医学影像检查,候诊人数多,病种复杂,健康体检者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处一室,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率。
1.2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我院是三甲医院,平均每天检查人数约在100人次,医务人员因为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皮肤损伤、工作时间紧等因素,普遍存在不重视手卫生和不规范洗手的问题[2],不能做到每位患者摆放体位后洗手、消毒。
1.3检查床污染扫描间是强磁场,不能多安装门窗,空气流通不畅,是多种病原微生物汇聚之地:有些急、重症、开放性损伤患者,因为病情变化或体位移动等因素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分泌物及血液、体液污染检查床,因为时间紧急医务人员可能暂时只做初步清洁、更换床单,不能做彻底消毒,留下了交叉感染的隐患。
1.4 侵袭性操作不规范为明确诊断很多患者需要做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到达靶器官以提高图像分辨率,此过程在扫描间完成,护士操作存在着无菌操作不规范现象或因洗手不便未能做到每次操作后立即洗手,注射针头由于磁场引力容易反弹扎到自已,职业暴露风险高。
2预防措施
2.1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知度,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范围,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等[3]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根据培训内容定期考核。
2.2改善建筑格局、增添必要设施根据医院建筑要求改善建筑格局,明确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二通道(医生通道、患者通道)扩大候诊区域,通过预诊把健康体检者与患者分区候诊,按病种合理安排检查顺序,健康体检者在前,一般疾病次之,传染性疾病最后。
增添流动洗手设备,洗手池旁张贴标准七步洗手示意图,水龙头改为脚踏式,配备密闭式洗手液及抽取式擦手纸巾,净水池与污水池分开使用。
2.3做好日常消毒隔离工作,定期监测
2.3.1净化空气空气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消除和控制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务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含量,通过分诊预检合理安排检查顺序,患者进入扫描间更换拖鞋,每天工作结束后全面彻底清洁消毒,室内各种用具及仪器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脑键盘、鼠标等用75%乙醇擦拭、地面湿式清扫除尘、可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拖擦,检查床彻底消除血渍、污渍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更换床单,扫描间因为是强磁场不能使用紫外线灯作空气消毒,可用1∶100 “84”消毒液以10 mL/m3进行喷雾消毒[4],候诊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紫外线空气消毒1 h,各个房间使用的抹布、拖把均应有明显标志以区分,用后消毒、悬挂、晾干。
2.3.2加强手卫生管理据统计医务人员手作为传播媒介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30%[5],洗手率提高10%,感染率下降30%[6],预防医院感染最好的办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对医务人员进行洗手培训,养成认真洗手习惯,掌握正确的7步洗手法及干手方式,使用抽取式擦手纸巾,摈弃用工作服擦手的陋习,接触患者的体表操作后必须洗手,洗手不便时也要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 min。
2.3.3加强自我防护,规范无菌操作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治疗、护理工作时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已被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7]磁共振室应备齐各种防护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渗漏围裙等,护士在为患者做静脉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注射器用后毁形,针头放入利器盒,操作完成后立即洗手,洗手不便时也要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 min。
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2.3.4定期做好卫生学监测按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磁共振属3类区域,微生物监测标准为:空气细菌总数≤500 cfu/m3物表≤10 cfu/m3 手≤10 cfu/m3每月做一次微生物监测以检查消毒效果。
医院感染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医护人员的健康,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在某种程度上医院感染还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参与。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水平,增强责任心,在正常诊疗工作中树立主动预防医院感染意识,掌握基本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和手段,做好卫生学监测,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其次要改善医院建筑格局,增加必要设施,保证医院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延萍,倪国珍.医院感染管理指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93.
[2]戚少云.马兴好,闵建珍,等.多重耐药细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0):2477.
[3]孟俊桃.CT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14.
[4]秦静,赵桂英.加强CT室医院感染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85.
[5]陈颖,祝惠琴.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820.
[6]傅丽琴,姚惠萍,李茜.重症患者呼吸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729.
[7]苏德华,李晓艳,王惠萍.标准教学对预防护生职业暴露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