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诗词中专有名词英译研究

合集下载

薛涛诗词英译述评

薛涛诗词英译述评

薛涛诗词英译述评摘要:一、引言二、薛涛诗词的概述三、薛涛诗词英译的现状四、薛涛诗词英译的述评五、结论正文:【引言】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词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对薛涛诗词的英译研究也逐渐受到学界关注。

本文将对薛涛诗词英译的现状及述评进行探讨。

【薛涛诗词的概述】薛涛,字洪度,唐朝晚期著名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她的诗歌风格独特,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著称,成为唐代女性诗歌创作的代表。

薛涛的诗词内容丰富,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薛涛诗词英译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薛涛诗词的英译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已经有不少薛涛诗词的英译作品问世,其中有些作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成功传达了薛涛诗词的神韵和美感。

然而,也有一些英译作品存在不足之处,如对原文意境的把握不够准确,或者在语言表达上过于生硬,影响了英译作品的质量。

【薛涛诗词英译的述评】在薛涛诗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英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义,还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力求在英译作品中表达出原文的神韵。

2.尊重原文的语言特点。

诗词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使英译作品具有诗歌的韵律美。

3.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英文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克服文化障碍,使英译作品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

【结论】总之,薛涛诗词英译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有助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作者:卢丙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5期内容摘要:张正则先生与夫人偕同夫人季国平先生一起的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方式将中唐女诗人薛涛的部分诗英译,较好地保留原诗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许多误解误译。

本文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文化典故的英译,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

关键词:张正则薛涛诗英译张正则先生感动于父亲——著名学者张蓬舟先生倾其心血,毕生致力于中唐女诗人薛涛的研究,偕同夫人季国平先生一起继承先父遗愿,继续研究薛涛,并将涛诗相继译成英文,为薛涛研究和涛诗英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1948年,正则先生遵从父命,将美国女学者魏莎女士于1945年专著出版的“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全文翻译译成中文《芳水井》。

该书是最早将薛涛诗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作品。

正则先生及夫人对于美国女作家肯尼迪的译本,美国女诗人拉森的译本三位美国女诗人对薛涛诗的英译怀抱宽容,虽然认为“她们的译作和分析,似在掌握古籍和理解原作方面,稍有不足”(张正则,1995:124)但却肯定她们在西方的译介所起的积极作用。

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与其先父对于薛涛投入的不只是数十年的岁月与时光,更是倾注了感情与心血。

关于薛涛身份的英译,正则先生不赞同美国作家称薛涛为“courtesan”意为高级妓女,不惜笔墨为其正名,称薛涛为“poem-singer(张正则,1995:24)”意为中国唐朝时出入幕府军中,以自己的才华与高官幕僚们吟诗唱和的乐伎。

下面笔者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文化典故的英译,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

一.涛诗文化名词的英译薛涛诗词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具有不确定性,随文化、历史时期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英文版唐诗宋词,美到爆!

英文版唐诗宋词,美到爆!

英⽂版唐诗宋词,美到爆!吉⽶⽼师说唐诗宋词简洁华丽,是中国语⾔⽂化的瑰宝,廖廖数字所传达出来的深远意境,翻译的难度可想⽽知,今天我们⼀起来欣赏下许渊冲等著名翻译家的译本,感受语⾔转换之美。

英语·诗词英译来源:⽂学报(ID:iwenxuebao)及⽹络,英语⼝语综合整理《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游⼦吟》临⾏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Se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春夜喜⾬》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With wind it steals in night; Mute, it moistens each thing.《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登⾼》⽆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牡丹亭》情不知所起,⼀往⽽深。

Love once begun, will never end.《浪淘沙令·帘外⾬潺潺》流⽔落花春去也,天上⼈间。

语境分析下的薛涛诗英译研究

语境分析下的薛涛诗英译研究
地研究语境 。 ( 二) 语 境 和 语 义 的 关 系
二、 关 于语 境
( ~) 语 境 的定 义 和 类 型
美 国社会语言学家 D . H. Hy me s 将 语境定义为八 个组成部分 , 即信息 的形式 和 内容 、 背景 和场景 、 参与
裴文指 出, 语 义和语 境关 系十分 密切 , 两者不仅相
格、 职业 、 处境 、 心情 等主观 因素所构 成 的使用 语言 的 环境 ] 。对语 境 进行 详 细具 体 论 述 的是 我 国学 者 裴
文 。他提 出语言是人 类社 会特有 的一 种语 言系统 , 它
录语境并表现语 境 , 语境 因素 渗透语 义及其 整个表 达 过程 。语境 的种种 条件 和限制必 定反 映在语 义 当 中,
从 这个意义 上说 , 语境 是 内容 , 语义 是形式 , 形式是 表 现内容 的 。 还有 , 语 义 与 语 境共 同合作 。 语 境必 须 具
的传递与接受 总是在 现实环境 中发生 的 , 并 受到现 实
环境 的影 响和 支配 , 这 种现实 环境是人 们进行 社会 交
际的基础 。社会 中凡是使用语言的人每次都是在 特定


引 言
的环境 ( 特定 的场 合 ) 、 就特 定 的范围 、 为特 定 的 目的、
语 言的现实语 义大 都是在语 境 的基础 上实 现 的, 人们 的交 际活动和语 言行 为是离不 开语境 的 , 语境 是 语 义赖以生存 的要 素。可 以说 , 没有语境 就没有文本 ,
没有语境也就 没有 翻译 。翻译种语 言甚 至多种语 言之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 2 3
作者简介 : 于洪波( 1 9 7 9 一) , 女, 四川攀枝 花人 , 讲师 , 研 究方向 : 翻译理论与 实践 。

红笺小字走天涯——薛涛诗英译的文化意义

红笺小字走天涯——薛涛诗英译的文化意义

样 的 豪 无 雌 气 的 诗 句 , 偏 出 自 “ 个 公 卿 偏 个
欲 梦 刀 ” 元 稹 ) 扫 眉 女 子 之 口 。 唐 朝 的 扫 眉 才 子 ( 的 不 计 其 数 , 于 当 时 诗 人 王 建 来 说 , 有 “ 琵 琶 花 对 只 在 里 闭 门 居 ” 薛 涛 、 校 书 才 能 “ 领 春 风 ” 难 怪 晚 的 薛 管 。 唐 张 为 《 人 主 客 图 》 , 涛 是 惟 一 一 位 得 以 升 堂 诗 中 薛
[ 关键 词] 薛涛 ; 译诗 ; 女性主义 ; 诗笺 [ 中图分类号] H3 5 9 [ 1.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3 8 (0 4 0 —0 7 —0 0 2 8 7 2 0 )4 1 6 4
T e Cu t r lI l a i n o a sa i g h lu a mp i to fTr n l tn c
中 国诗至 今 尚可读 ” 赵毅 衡 ,9 0 , 见 中 国古 诗 , ( 19 ) 可
或 者说 写 在精 美 典 雅 的笺 纸 上 的 中国 古 诗 对 于西 方
读 者 的魅 力 。
如果 说 2 0世 纪 初 的 洛 威 尔 以 薛 涛 松 花 笺 的 精
美 小 巧典 雅 来 概 括 她 所 理解 和 热 爱 的 中 国古 诗 , 那 么 , 她之 后 的 2 在 0世 纪 中 晚 期 三 位 美 国 女 诗 人 更 感
英 译 赏 析 》 其 中 入 编 的 唐 朝 诗 人 有 三 十 位 , 涛 不 , 薛
在其 列 ; 炳 星 先 生 2 0 张 0 1年 版 的 《 译 中 国 古 典 诗 英 词 名篇 百 首 》 只 有 杜 秋 娘 和 李 清 照 两 位 女 诗 人 。 中 薛 涛 在 国 内 译 界 受 冷 落 的 原 因 之 一 , 然 是 因 为 中 自 国 本 土 薛 涛 研 究 远 未 受 到 重 视 , 于 其 身 份 地 位 的 由 原 因 。 中 国 这 样 一 个 有 着 儒 教 传 统 的 国 度 , 使 薛 在 即 涛 “ 情 轶 荡 , 中 少 有 人 比 ” 清 ・陆 昶 《 代 名 嫒 才 女 ( 历

论中国古诗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策略_以_关雎_英译为例

论中国古诗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策略_以_关雎_英译为例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2思考与言说摘要中国文学史中有一个传统,用美人与爱情故事隐喻诗人的内心活动与政治抱负和理想世界。

这与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等级观念有很大关系。

女人从属于男人,而男人从属于统治集团。

因此,(男性)诗人们常常扮演女性形象以抒胸中块垒,而不直露,避免伤雅失礼。

本文以《关雎》英译为例,试论中国古诗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策略。

认为,我们在将此类诗歌翻译成外语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们的典型特征,即女性主义隐喻;其次应当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才能传达原诗及诗人的本意。

关键词:中国古诗女性隐喻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有关隐喻和古诗翻译,国内学者曾有过不同的见解主张。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文学史中有一个传统,用美人与爱情故事隐喻诗人的内心活动与政治抱负和理想世界。

中国文学肇始之初,诗人们就已多方采用妇女和爱情来宣泄真实心境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更加涌现了不少佳话佳作,诸如爱情圆缺、仕途得失、寒秋扼腕、春意凝望,总有一个牵动人心的丰满女性。

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现象?原因在于,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无处不在。

在社会生活中,女人从属于男人,而男人则从属于统治集团。

因此,(男性)诗人们常常扮演女性形象以抒胸中块垒,而不直露,避免伤雅失礼。

本文认为,我们在将此类诗歌翻译成外语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们的典型特征,即女性隐喻;其次应当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即从诗歌隐喻共项出发,在概念隐喻、语篇隐喻和人际隐喻3个层面上确保传达原诗信息。

本文将以《关雎》为例,以James L egge的译文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作为评价对象,以此说明认识词类中国古诗特色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相应翻译策略的必要性。

二诗歌隐喻共项与诗歌翻译Halliday在分析语言功能时指出,语言具有概念、语篇和人际三大元功能。

诗歌语言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一方面体现了语言大系统表达各种功能的特点,同时,又按照自身发展的轨迹,传递着各种信息,发挥着各种功能。

浅论汉诗英译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

浅论汉诗英译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

浅论汉诗英译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诗歌中的地名往往与典故相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

本文试图比较几位翻译家对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中地名专有名词的处理。

由于专有名词词义泛化的缘故,译文可按照其功能和目的,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意译作适当变通。

标签:专有名词泛化引言从社会语言学历时的观点看来,词汇是不断衍生的,新的词汇不断涌现,旧的词汇不断消亡,或者旧的词汇产生新的意义,或者在意义或情态上向对立面逆转。

词汇意义变迁的原因繁多。

林承璋归纳了四种起因:1.历史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概念、观念等都会发生变化,如“car”原本拉丁语借词“carrus”,其本意单指带靠背的四轮马车,而现指由马达驱动,尤指载人或行驶在铁轨上的车辆。

2.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不断出现需要新的词汇予以命名。

3.心理原因: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导致语义的变化。

如说话人对乡下人抱有成见,那么“boor”这个词的意思就有可能从本意“农民”转变为“乡巴佬”之意。

4.语言的原因:英语有省略的倾向,词组由“形容词+名词”或“名词+名词”构成的往往由一个单词替代,如单词“fall”原本意味着自由地下落或下降”,而它又可指秋天,代替“fall of leaves”。

同样,语义变化有四种形式,分别是:词义的延伸或泛化(extension of meaning or generation)、词义的缩减(narrowing of meaning or specilization)、词义地位提升(elevation of meaning or amelioration)和词义情态意义贬低(degradation of meaning or deterioration)(1997:115-129)。

词义的变化给翻译中意义的确定带来理解上的误区和译文文字处理上的困惑。

本文试图讨论诗歌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现象的翻译问题。

古诗英译歧义处理策略小析——以《金缕衣》英译为例

古诗英译歧义处理策略小析——以《金缕衣》英译为例

15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英译研究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宣扬经典文化。

因此,如何将中国古诗准确、恰当地进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所关注的问题。

翁显良认为,古诗英译要保持其本色,即意象及加强艺术效果的节奏[1]。

许渊冲提出译诗的“三美”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2]。

胡壮麟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指出翻译要寻求原文与译文的语篇具有相同的意义和功能[3]。

纵观古诗英译的研究,目前关于歧义处理的文章不多,且多数从歧义消除的角度入手。

本文以《金缕衣》英译为例,从新的视角来探讨古诗英译中歧义处理的问题。

一、关于歧义现象的研究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

关于歧义的理解,不少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乔姆斯基通过深层结构来解释具有歧义的表层结构形式;韩礼德提出使用功能语法解释形式语法所难以阐明的歧义现象;格雷斯则通过语用学分析使歧义研究摆脱了单纯的语法和语义束缚[4]。

现代语义学家将歧义现象分为三类,即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5]。

另一方面,如果从说话者的角度观察歧义结构,也可以将其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6]。

二、古诗英译中歧义的处理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从精炼中彰显大道理,抒发真性情。

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了古诗理解上的歧义。

而要消除歧义,辨明一首诗真正的表达含义,势必困难重重。

诗人当时的想法无从考证,即使是诗人本人也极有可能是有感而发,挥笔而就的。

诗人当时的情感可能是复杂的,要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心情。

这样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读者在欣赏诗歌,体会作者感悟的同时,往往也会无意识地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个人的主观情感,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悟。

但不管何种理解,只要读者体会到了诗歌的美,并在读诗中满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读诗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古诗寓意的理解,每位读者都有发言权。

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需求来领悟和品读诗句,从而受到思想感情上的熏陶,得到艺术美感上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策 略进行 了探讨 , 以期对 薛涛诗词英译 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 薛涛诗词 ; 专有名词 ; 功能对等 ; 具体 翻译 策略 中图分类号 : G 0 5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6 6 6 ( 2 0 1 5 ) 0 3 — 0 0 4 1 — 0 4
于 洪 波
( 四川 幼儿 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四川 江油 6 2 1 7 0 9 )

要: 薛涛诗词 中专 有名 词甚多 。 在其现存 的 9 1 首诗词中 , 有6 8 首诗词 中都出现 了专有名词。 薛涛诗词 中专有名词
英译 的研究在整个薛涛诗词英译研究中都起着重要 的作用。 文章结合 “ 功能对等” 理论 , 对薛涛诗词 中专有名词 英译 的具体

二 、薛 涛诗词 中的专 有名词英 译 策略分析
薛 涛 诗 词 中专 有 名 词 的英 译 应 该 遵 从 奈 达
“ 功 能对 等 ” 的原则 , 即 让译 文 读 者 能 够获 得 和 原
o f Xu e Ta o S po e t y. r Ke y Wo r d s : Xu e Ta o ' s Po e t y ;P r r o p e r No un s ;F un c t i o n a l Eq u i v a l e n c e;Tr a n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义 的名 词或 名词 词组 。 薛涛 诗词 中专 有名情形如涉及特 定 的人 、 物、 时间 、 地点进 行 描写 和叙 述 。 在 其现 存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1 2
作者简 介: 于洪波( 1 9 7 ) , 女, 四川攀枝花人。四川幼儿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硕士。研 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 实践。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a r e ma n y P r o p e r No u n s i n Xu e T a o " s p o e t r y . I n h e r e x i s t i n g 9 1 p o e ms , 6 8 p o e ms c o n t a i n P r o p e r No u n s .S t u d y o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P r o p e r No u n s o f Xu e T a o ' s p o e t r y i s o f g r e a t i mp o r t a n c e t o
A S t u d y o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P r o p e r No u n s i n Xu e Ta o ’ S P o e t r y
YU Ho n g b o
( S i c h u a n P r e s c h o o l E d u c a t o r s C o l l e g e , ] i a n g Y o u S i e h u a n 6 2 1 7 0 9 , C h i n a )
t r a n s l a t e Xue Ta o s p o e t y .Un r de r t h e g u i da nc e o f Ni d a s t h e o r y o f“ F un c t i o n a l Eq ui v a l e nc e ”, t h i s a r t i c l e p ut s
第3 0 卷 第O 3 期
2 0 1 5年 0 3 月
乐 山师 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l a o f L e s h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0. No . O 3
Ma r . 2 0 1 5
薛涛诗词中专有名词英译研究
名 词 通常 被分 为专 有 名词 和普 通 名词 。专有 名 词指 的是 人名 、 地名 、 机 构名 和其 他 具有 特殊 含
的9 1 首诗词 中,有 6 8 首诗词中都出现了专有名
词 。在其 有些 诗词 中 ,甚 至 同时 出现 几个 专 有名 词。 如《 送郑 资州 》 : “ 雨暗 眉 山江水 流 , 离人 掩袂 立 高楼 。 双旌 千骑骈 东 陌 , 独 有 罗敷望 上头 。 ” 这首 诗 中, 就有 “ 资州 ” “ 眉 山” “ 东陌” “ 双旌 千 骑 ” “ 罗敷 ”
41
五个专 有名 词 。如果 不能 正 确地理 解 这些 专有 名 词, 将 不能正 确地理 解整 首诗词 。 在 没有正 确理 解
诗词的情况下英译诗词,将会造成译文读者对整 首诗 词 的 曲解 ,从而影 响译 文 读者 整首 诗 的理 解
和欣 赏 。 因此 , 薛 涛诗 词 中专有名 词英译 的研 究 在 整个 薛 涛诗词 英译研究 中都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
f o r w a r d s e v e r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n g P r o p e r No u n s i n t h e h o p e o f p r o v i d i n g h e l p i n t r a n s l a t i 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