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影视艺术讲义

影视艺术一、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影视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摄影机摄像而由银幕或屏幕显示出来的一种多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
影视艺术是多片种、多形式的艺术,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四大类,而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
不同的片种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一)直观视像性影视艺术主要提供的是由银幕或屏幕所显示的直观视觉形象,“看”是影视观众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
影视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情感、梦幻等等,都应该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为了不破坏“可见性”,人物对话(比起戏剧)都应压缩,高度精练。
这是因为影视艺术是与摄影分不开的,而摄像机所处理和完成的仅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经改动的客观物象和经过选择、加工、改造过的物象),即影视艺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实纪录。
在戏剧演出中,舞台和观众之间有较远的距离,演员的面部表情及细微动作难以被观众(特别是后台观众)看清,就只好更多地依靠语言,因此戏剧剧本也就以台词为主构成。
影视克服了戏剧的上述缺陷,可以更多地依靠动作和视觉形象为主要构成。
在默片时代,视觉形象是电影的惟一传达手段。
进入有声片时代,形象和动作在银幕上的统治地位丝毫没有动摇。
影视艺术所展示的直观视像,几乎可以是无所不包,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人们能见到的一切,以及人们难以或不可能见到的,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
例如,它能将内心活动具象化,可以通过外在物象的变化来反映(如天旋地转,可以用房屋、树木等的旋转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如《魂断蓝桥》中的经典性镜头——女主人公在火车站突遇男主人公时的长达几秒钟的面部大特写)。
即使是潜意识,它也能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如伯格曼导演的《野草莓》、费里尼导演的《8》等,在这方面都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即它是一种“象形符号”式的国际语言。
影视理论资料

影视理论第一部分:影视的起源与发展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源远流长,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影视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胶片时代到数字化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影视诞生之初,人们通过简单的动画片和短片来体验影像的魅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电影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通过电影,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也可以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心灵共鸣成为了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二部分:影视故事的讲述与表达影视作为一种视听媒体,故事是其核心。
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拥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性格,通过这些元素,影视作品才能吸引观众,引发情感共鸣。
在影视故事的讲述中,剧情的设置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故事应该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让观众在剧情的起伏中得到新的体验和思考。
此外,人物的设定和塑造也是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观众对故事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
第三部分:影视艺术的审美与反思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视听形式,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审美体验。
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表达方式,而非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
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审美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影视艺术的探讨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影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将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窗户,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感受艺术之美。
结语影视理论是一门探索人类文化和情感的学科,通过对影视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重要文化形式的独特魅力。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更深入地思考其中的意义和内涵,用心去体验影像的力量,让影视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面明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4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4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篇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上)影视艺术是一种通过可视化和听觉表达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涉及到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各种形式的影像艺术,是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影视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早期电影时代。
当时,电影的形式还非常原始,没有声音和彩色,电影只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静止影像呈现给观众。
这种静态的影像通过灯光和机械装置展示在屏幕上,使得观众可以看到动态的画面。
早期的电影通常是短片,只有几分钟长,内容也非常简单,多是风景、动物和日常生活的片段。
这些短片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人们对这种新颖的媒体表达形式感到兴奋。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具有叙事性的形式,通过连续的场景和剧情来传达故事。
20世纪初,电影业成为了一个盈利的商业行业,吸引了投资者和创作者的目光。
电影制片厂开始涌现,电影制作也变得更加专业和系统化。
电影的内容和技术也不断创新发展。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上映,引发了电影行业的革命。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得观众可以听到影片中的声音和对话,这给了电影制作更多的可能性。
随之而来的是彩色电影的问世,通过添加颜色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视觉效果。
20世纪中叶以后,电视的普及使得电影面临了竞争。
电影制作人开始思考如何吸引观众,因此涌现了新的电影技术和电影题材。
电影开始采用大银幕技术,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
此外,特技和特效成为电影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特技和特效,电影可以展示出现实无法呈现的画面和场景。
背景音乐和原声配乐也成为电影中重要的元素,为影片营造氛围和情绪。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影视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数字化的制作和传播技术使得电影的制作更加便捷和灵活,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和分享电影作品。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融入电影的世界。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开始渗透到影视制作中,提高了电影的特效和后期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艺术史知识: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从黑白到D

艺术史知识: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从黑白到D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从黑白到D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移动图像、音响、剪辑和视觉效果来讲述故事并传达情感。
电影艺术从19世纪末期的发明开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从黑白时代发展成为了3D时代,成为了人类文化和艺术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电影艺术的起源被认为是电影的起源是1891年,当时法国的Auguste和Louis Lumière兄弟发明了一种名叫“Cinematographe”的机器,它可以拍摄、投影和录制电影。
第一场电影展映于1895年在巴黎的Grand Café上演,在这之后,电影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开始流行。
在20世纪初,电影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文化和娱乐形式。
电影产业开始形成,电影讲述着真实和虚构的故事,影片的长度和复杂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成为了电影制作和展映的中心,然而,这种情况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
从黑白到彩色20世纪20年代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运用了许多重要的技术进步。
在那个时期,电影开始过渡到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时代。
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在电影"The Jazz Singer"中加入了声音,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使电影故事更加富有维度和感情。
随后,各种声音和音效开始应用于电影,例如配音和配乐。
1939年,著名的电影《绿野仙踪》将彩色电影引进大众的视野,随后,使用彩色电影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技术。
这种技术使电影的视觉更生动,让观众更容易与电影中的角色和情节产生共鸣。
彩色电影也推动了电影特效的发展,例如模型和场景创造,使电影更能够呈现出史诗般的历程和情感。
从2D到3D21世纪初,3D技术引入到了电影行业。
第一部3D电影是1952年上映的"Bwana Devil",但是3D技术并没有成为普遍的技术应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中外影视史的演变与对比

中外影视史的演变与对比中外影视史的演变是一个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
通过对中外影视史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发展轨迹、风格特点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首先,中外影视史的演变可以从其起源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西方电影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和美国,而中国电影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海。
西方电影初期主要以实验性质的短片为主,而中国电影则在早期受到京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早形成了叙事性较强的长片。
其次,中外影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题材偏好。
西方电影风格多样,从黑白无声电影到彩色有声电影,从传统叙事片到实验艺术片,从商业大片到独立制作。
而中国电影则在早期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一度以革命题材和政治宣传片为主,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严重打压。
而后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了政治桎梏,开始探索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
第三,中外影视史的对比分析也可以从制片和发行模式上进行。
西方电影工业化发展较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电影制作到发行和放映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一度受到国家政策限制,但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迅速,逐渐向国际市场迈进。
另外,中外影视史的对比也可以从影响力和受众反响上进行。
西方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好莱坞成为全球电影工业的代表,其电影作品常常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而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壁垒。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电影制作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认可。
最后,在社会和文化影响方面,中外影视史的对比也可以进行深入分析。
西方电影多样化的题材呈现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和价值观,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中国电影则在不同历史时期明显体现了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也对国内观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进行了引导和影响。
影视艺术概论詹庆生讲义

影视艺术概论詹庆生讲义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影像、音频等多种艺术手段,以及剧情、角色、情感等元素,通过影视作品来表达和传递艺术观念和审美情感。
而《影视艺术概论》是一本介绍和探讨影视艺术的学科教材,其中詹庆生的讲义是该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影视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影发明,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影视艺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和艺术形式。
詹庆生在讲义中对于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早期的黑白无声电影,到后来的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再到现代的3D电影、特效电影等,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影视艺术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詹庆生在讲义中对于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进行了阐述。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剧情、角色、场景、摄影、音效等,而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是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詹庆生通过对于经典影片的剖析和解读,向读者展示了这些要素的运用和表达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
接着,詹庆生在讲义中还涉及了影视艺术的类型和流派。
影视艺术的类型包括剧情片、喜剧片、动画片等,而流派则是在类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分类,如爱情片、动作片、恐怖片等。
詹庆生通过对于各种类型和流派的解读和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类型和流派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影视作品的风格和风格。
詹庆生在讲义中还对于影视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进行了讨论。
他提出了一些欣赏影视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影片的构图、剪辑、音效等方面,分析影片的主题、情节、角色等要素,从而深入理解影片的艺术意义和表达方式。
同时,他还讲解了一些评价影片的标准和指标,如影片的技术水平、表演质量、艺术价值等,帮助读者更好地判断和评价影视作品的优劣。
詹庆生在讲义中还对于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影视艺术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全球视野下的影视艺术发展
全球化趋势推动影视 艺术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 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影视作品作为 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得到了 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国际合 作和交流,可以促进各国影视艺术的 共同发展和进步。
多元文化融合丰富影 视作品内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之间的 交流和融合也日益加深。这种多元文 化的融合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 加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作品具有 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 展
目录
• 影视艺术的起源 •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 影视艺术的影响与价值 • 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 • 影视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
01
影视艺术的起源
早期的电影技术
电影的发明
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电影技术的进步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无声电影、彩色电影和立体电影等不同形式。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电影传入中国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上海登陆,随后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早期电影制作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本土电影制作,以短片为主,内容多 涉及社会现实和历史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业遭受严重打击,但仍然涌现出了一 批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
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
01
电视技术的引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电 视技术,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 立了电视台。
02
电视节目的多样化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 电视节目逐渐多样化,涵盖新闻、 综艺、电视剧等多个领域。
03
数字电视与高清技 术
近年来,中国数字电视和高清晰 度电视得到快速发展,提高了观 众的视听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坦尼克号》
《星球大战》系列
《星球大战》系列
有人曾说:“尽管好莱坞在经济上一天 不如一天,但是,它依然能够创造出那 些引起人们共鸣但转瞬即逝的文化神话。 正是这创造神话的能力,使好莱坞经久 不衰。”
OSCAR—— 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奖之一
奥斯卡金像奖(Oscar Awards)的正式名 称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Academy Awards),奥斯卡只是一个名, 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 一九三一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 女管理员玛格丽特· 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 像奖座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 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 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 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 不胫而走。
影视艺术的起源 与发展
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视听的时代,机械 复制的时代,灵光消逝的时代。
—— 瓦尔特· 本雅明
(德国理论家和批评家 )
课标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背景:
(1)19世纪末,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突飞猛 进,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追求以及商业利益的推动, 是影视艺术快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 国 电 影 荟 萃
3、电影艺术的影响 “第七艺术”
电影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影视 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们具有艺术 形式不可替代综合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观众 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电影的产生使人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它 使得人们懂得思考和反省自己。纵观这些年的电影发 展历程,更加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电 影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 是生活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电影发展的百年史还告诉我们:电影是艺术的, 同时包含着文化。
2.过程:
诞生: 发展:
①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 ②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技术 ③1927年,出现有声电影 成熟: ④1935年,出现彩色电影 二战后: ⑤电影技术发展更为迅速 ⑥进入21世纪,利用数字技术拍摄电影
在他们的父亲老卢米 埃尔所经营的照相馆 中,学会了照相技术, 并在后来帮助他们的 父亲掌管照相器材厂 的同时,研制出了"活 动电影机"。
二、电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源与发展
1、起源(初创时期):
① 20世纪2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发明了电视机。 一般都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视的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贝尔德。 ② 1928年,一家英国电视台在世界上第一次实验 发送了电视图象。 ③第二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2、电视的发展过程:
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 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 改革和完善 拍摄了电影史上第一 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 《一个国家的诞生》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 配。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 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 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 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 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 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 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 现出新的含义。
格利高里-派克 奥黛丽· 赫本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中国影片
《渔光曲》 剧照
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的奖状
《红高粱》 西柏林电影节获 金熊奖
中国电影第一次 在这一级别的电 影节上获得大奖
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 的三维立体动画
第一次成功采用电脑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制作逼真的 动物角色,并与真实人物同台表演。
《大独裁者》 剧照
苏联《战舰波将金号》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制片公司: 米高梅影 片公司 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出品年份: 1939年 男主角 克拉克· 盖博 女主角 费雯· 丽
意大利电影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偷自行车的人》
《莉莉· 玛莲》
《罗马假日》
1953年
①20世纪初期,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即起源、初创时期 ②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迅速发展。 ③二战后进入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阶段。 (黑白→彩色;直播→录播即转播;多路传播→ 卫星传播)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真正进 入了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 实况录象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通过卫星传播。电视 节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有人把电 视艺术称为“第八艺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业取得了突飞猛 进的进步。电视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制 作的技术水平、艺术水平、栏目的丰富程度等,都有了 极大的提高。
“默片时代”最负盛名 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卓别林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共拍摄了80多部电影。 这些影片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性和战斗性。有力地抨 击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由于卓别林对世 界和平运动的贡献,在日内瓦被授予1953年度国际和 平奖。萧伯纳称赞他是“电影界独一无二的才子”。
30年代到50年代,卓别林的创作生涯达到了巅峰,他 先后创作了《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 (1940年) 等优秀作品。在《摩登时代》里,他无情揭 露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和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在 《大独裁者》里,他把矛头直接指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在《舞台生涯》里,他进行了严肃的人生探索,表现了 对未来的希望。由于他的巨大成就,1962年英国牛津 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电影的诞生日。这一天,
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 兄弟放映了几部他们拍摄的短片,有《工厂的大门》, 《拆墙》,《婴儿喝汤》和《火车到站》等。
《火车进站》 剧照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美国人格里菲斯
《 一 个 国 家 的 诞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