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的水资源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3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联系已学的气候与河流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3.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4.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时空分布不均”、“兴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时空分布不均”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设计思路上,本条“标准”与土地资源的“标准”相同,所不同的是更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空间分布上,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

这一切,对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时空分布不均”部分,结合“中国径流带分布”、“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2幅图,教材正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打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掌握好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活动”要求结合我国气候和河流知识,解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并要求将径流带与地形区对应起来,以便于学生对径流带进行空间定位。

“兴建水利工程”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本条“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条“标准”教学要求的延续,以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特点,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学会阅读水资源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关爱水资源的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水资源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图表教学法:利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地图、图表、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2.呈现(15分钟)呈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讲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季节变化特点。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发表时间:2019-02-18T17:00:32.4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4期作者:李春敏[导读] 《中国的水资源》是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的内容,包括时空分布、兴建水利工程和节约用水三部分。

李春敏(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小街中学云南玉溪 651102)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119-02一、教材简析与课标解读《中国的水资源》是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的内容,包括时空分布、兴建水利工程和节约用水三部分。

“时空分布不均”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在知识含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要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教师只提供相关材料,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联系已学的气候和河流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原因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珍惜、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观念,倡导科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2.掌握中国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关注和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等流域内。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三条大河流域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的60%以上。

2.中国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1.长江流域•水资源充沛,流量大,水质好。

•利用情况:长江上游电站为主要利用水能发电地区,中下游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2.黄河流域•河川年径流量少,年变化大,水质较差。

•利用情况:黄河上游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中下游主要用于工业、城市供水和电力生产。

3.珠江流域•水流湍急,水流丰富,水质好。

•利用情况:珠江上游主要用于电力生产,中下游主要用于城市供水和水产养殖。

4.淮河流域•河水稍少,不稳定,水质较差。

•利用情况:淮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5.辽河流域•水量较少,不稳定,水质一般。

•利用情况: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3.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在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关注水资源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防止污染水环境的事故发生,加大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

2.班级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中国水资源保护的话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视频欣赏:通过播放有关中国水资源的纪录片等视频,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各地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及利用情况,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心放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湘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

2.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

4.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同地形、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课前做好资料查找,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当地水资源的现状特征,组织学生讨论,采用表格对比法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惜水、节水的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工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对策。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年降水分布”,提问我们在学习中国的气候的时候,知道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主要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二、讲授新课板书一、地区分布悬殊(投影)“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看图分析。

出示南北方面积比例及径流量的比例比较表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板书1、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活动一)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我国各地形区中的水资源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及地图册第11页“中国地形图”来完成活动题①。

(过渡)既然知道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那同学们有没什么建议呢?(水多的地方往水少的地方补充)板书2.解决对策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跨流域调水,即把丰水区的水跨流域调入缺水区。

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供水不足的问题。

还有比如“引黄入晋”,“引滦入津”等,这几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只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某些城市的缺水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如黄河的径流量本身就很少)。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现状即解决对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
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流程与知识点
师生双边活动及设计意图
个性化修改
导入:播放《小水滴》动画。
学生观看后,师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动画所展示的内容。
引出本课主要探讨水资源。
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了它,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水,能活几天?
通过引导,让学生感知水是宝贵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过渡: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我们应该叫它“水球”,由此看来地球上的水很多。提问:你知道全球有多少水资源?它主要储存在哪里?
师:结合课本地图,找到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看一看他们位于中国的什么水带?
(4)浪费水现象:
小结: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A.自然原因——水资源的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人为原因——水浪费:水污染
设疑:
师: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为什么缺水这么严重?除和人口多有关,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水资源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浪费水现象;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分析,点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章节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同气候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
2、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水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
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与P78图3.19,通过读图指导,引导学生感知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更严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对于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方面有一定认识。

但对于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理解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2.难点: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含有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的课件。

2.教学道具: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图等。

3.参考资料:关于水资源的相关论文、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水资源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新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中国的水资源

新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中国的水资源
2、目前,长江和黄河上的两个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A.三峡、小浪底 B.葛洲坝、龙羊峡 C. 三峡、三门峡 D.三峡、葛洲坝
3、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是( )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①水资源供应紧张②水资源利用率低③水资源浪费严重④水资源污染严重
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七、导学感悟(教师书写):
㈠时空分布不均
阅读相关内容,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课本第74页活动第1题。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配合情况如何。
2、完成课本第74页的活动第2题。
3、课本第76页的活动1。
㈡兴建水利工程
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解决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措施)是什么?解释跨流域调水及其作用(意义)。举例说出中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哪些?(地图册P37)
A.地区分配不平衡B.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少C.时间分配不均D.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
5.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东南丘陵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6.首都北京位于下面哪个带中( )A.丰水带B.多水带C.平水带D.少水带
7、读图3-3-4,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调水工程和水电站的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重点
难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我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源时空分布的原因。
一、自学检查及展示:
1、我国水资源地区(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北,东西。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多,少和降水年际变化。
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4、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修建,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本节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
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1.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成因
2.季节分配状况及其成因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影响
三、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修水库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
四、水能的分布与开发
1.我国水能的分布
2.葛洲坝和龙羊峡水电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

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属可更新资源。

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水资源及其利用[板书]
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6页“水的供给”图,回答问题:
(1)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水?哪个部门用水量最大?(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其中农业用水最多,约占全国用水量的80%)
(2)我国都有哪些淡水资源?其中以哪种水资源最重要?(河、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积雪融水等等,其中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占80%)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图”(展示投影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径流量大的河流有哪几条?(长江、珠江、黑龙江)
(2)比较我国内外流区河流径流量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内流区径流量比外流区小得多)
(3)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同?(北少、南多)
(4)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少外多,北少南多)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

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建国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普遍增产,用水量也随之大增。

再加上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猛增,所以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板书]
地表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

从全国看:东南有余,西北不足。

在东部季风区内,秦岭淮河以南有余,北方不足。

[板书]
2.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板书]
[提问]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水位随季节有无变化?哪个季节水量大,哪个季节水量小?
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夏秋多,冬春少[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夏季降水丰富,河水量大;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

河流的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小结]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这与我国的降水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8页…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思考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l.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

[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9页“对不稳定径流改造”示意图,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径流季节变化这一问题。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兴修水库,建设水利工程。

[板书]
[计算练习]计算课本第69页“做一做”这三道题,然后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淡水污染。

[板书]
[学生讨论]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节约用水,防止水源污染?
四、水能的分布与开发[板书]
1.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干瓦,居世界第一位。

[板书]
[提问]根据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为什么?(西南、中南地区,这些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也大)
2.我国水能的分布[板书]
[教师归纳]我国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藏地区,长江水系水能最丰富,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

另外黄河和珠江水系水能也较多。

这些水系河流的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变化剧烈的地区,而且水量又比较丰富,因此这些河段水能很丰富。

[读图练习]读“我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说出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上各有哪些水电站?(长江上有:丹江口、葛洲坝、龚嘴等;黄河上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珠江上有:岩滩、龙滩等水电站。


3.葛洲坝和龙羊峡水电站[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在全国兴建了很多座水电站,其中长江上的葛洲坝和黄河上的龙羊峡发电量最大。

但到1987年底为止,全国已开发的水能资源还不到可开发总量的10%,尚未开发利用的占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水电的开发潜力还很大。

复习巩固
1.思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2.对照我国水电站分布图填下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