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1.物象描写:作者通过对景物的详细描绘,用文字形象地展现出物体的外观特征,使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例如,“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洒满了整个草地,形成一片金黄的光影斑驳。
”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树林的美丽。
1.提供了背景信息:景物描写可以为读者提供作品背景信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2.引起读者共鸣:景物描写可以唤起读者对美的感知和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读者可以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3.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氛围,提高作品的艺术感。
4.深化作品主题:景物描写可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反映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景物作为作品的背景,可以通过形象的描写,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通过对景物的详细描绘,可以唤起读者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并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景物描写对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表达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在我们的学习当中,景物描写是时常可以见到的。
那么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又称为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首先,我们应从思想内容上考虑。
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抒发感情景与情常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的,正所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这是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诗歌、散文中尤为常见。
比如《春夜喜雨》,诗人精微描摹润物的春雨悄悄降临的景,以抒发诗人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之情。
类似的古典诗词是很多的。
《春》、《听潮》中对春天、大海的赞美之情也是借助景物描写进行的。
二、渲染气氛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
《生命的意义》一文用“冷冷清清”、“阴森森”的景渲染了刚刚遭受白匪屠杀、严重破坏的肃杀气氛;用“苍翠的小树”、“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又渲染了战胜白匪后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气氛。
《孔乙己》一文结尾部分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添了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三、衬托人物这一点还可细分为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也经常出现在小说、戏剧中,写人的记叙文中也有。
《七根火柴》的开头写的是艰苦、阴森、荒凉的景色,烘托了卢进勇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内心活动。
《社戏》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表现了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出游之前有一段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而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景色变得阴郁浓重,这就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驿路梨花》一文三次写梨树林和梨花,以物喻人,人与花交相辉映,衬托出梨花姑娘的美好心灵,表现了梨花姐妹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一、通过丰富的形容词例如,为了描写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们可以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来描述花朵的颜色、姿态等,如“红艳娇美的玫瑰花”、“洁白如雪的百合”、“婀娜多姿的蔷薇花”等。
二、用典和对比用典可以运用一些有代表性的词语或成语来形容景物,增加文采和艺术感。
对比则可以通过对照来突出景物的特征。
例如,用典可以写作“烈日炎炎,大地如铁”,用来描写夏日的酷热、干燥和晴朗。
三、夸张和拟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可以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拟人则可以增加景物的形象形态,使之具有更多的情感。
例如,“大海翻涌,巨浪如山”,通过夸张来描绘海浪的磅礴和威力。
拟人可以写作“微风轻抚着大地的面庞”,通过拟人来形容微风的温柔和甜蜜。
四、通过细节刻画细节是景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特征。
例如,要描写一条小溪,可以细致地描述水流的声音、水面上的浮萍和水草等,来形成清晰而真实的画面。
五、运用五感通过运用五感,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特征。
例如,要描写雨天,可以通过描述地面湿滑的感觉、细雨滴在脸上时的触感、雨中传来的清脆声音,来表达雨天的阴郁和湿润的感觉。
一、营造氛围景物描写可以创建一个具体的环境和背景,使读者产生一种沉浸感,使其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魅力。
二、增强阅读的趣味景物描写可以使阅读更加有趣,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
四、揭示人物性格景物描写也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人物所喜欢的环境、对景物的偏好、对景物的反应,都可以从景物描写中得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喜欢花草的人会对花草的描写更加感性而细腻,一个喜欢大自然的人会对山水的描写更加热情和放松。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描写手法和方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丰满,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同时,景物描写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产生更强的审美感受。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与方法

以优美的图画来感染打动读者,营造诗情画 意的背景氛围。 如:《芦花荡》开头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 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 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 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他 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 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3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 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 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 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 美丽极了!…… 4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 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 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 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5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 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这儿一簇,那儿 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 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在花 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 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 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注意要点
但景物描写注意真实,过分夸张或不适当地 描写,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示例 一、渲染美好气氛,衬托美好心情、品质的 1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 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 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 曼舞,楚楚动人。 2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 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 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 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 远。 3在微风中,在阳光中,迎春花倒垂下的枝干伸出 了绿枝,吐出了绿芽,在微风中摇摆着纤细的身姿, 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美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 它不但美丽,还散发着一阵阵清香,在蓝天白云的 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令人顿感春天来临。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一、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有:1、移步换景,变化角度:正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所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观察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景物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头两句写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的是秋山近景。
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关于发现小石潭的描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对潭中气氛的描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写小潭清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运用比喻)4、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沁园春 .雪》中“山银蛇,原驰蜡象。
”// 《山居秋冥》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入若耶溪》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静写动,化动为静——《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化动为静。
5、展开想象,虚实结合: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欧阳修《踏莎行》上阙写实:“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得淋漓尽致。
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环境
等进行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景物描写手
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细致描写、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象征意味等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首先是细致描写。
细致描写是指对景物细节进行精确、详细的描写,
通过详尽的情景勾勒,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景物形象。
细致
描写常用于表现自然景色、人物外貌、环境气氛等,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
品中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例如,在描写一处山水风光时,可以通过细致描
写山峦的起伏、溪流的曲折、树木的繁茂等,引导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
山水的壮丽与宁静。
景物描写手法的作用是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更加具体、生
动和情感丰富。
通过对景物的准确描写和巧妙运用不同的手法,可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增加对作品的感知力和共鸣力。
同时,景物描写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引导读者对作品中的景物
形象进行感性和理性的思考,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细致
描写、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象征意味等手法,可以使作品的景物描写更
加生动、具体和富有情感。
景物描写手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读者的阅
读体验,也能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景物描写就是把景物写出来,它的主要作用:(1)暗示社会环境;(2)交待事情发生的前题条件;(3)表示时间的推移;(4)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交待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因。
做为人物联想的依托。
衬托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表现主题铺路等重要作用。
因此,作文时景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方法:(1)选好观察点:写景物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写给人看,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写景,选好观察点是很重要的。
例如《燕子》一课中“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线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曲谱啊!”这是站在地上看远处的景物。
《长城》一课所写的长城观察点就不同:“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远看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砖筑成的。
”这是在长城脚下看长城“城墙顶上铺着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是了望和射击用的。
”这是站在长城上看到的。
(2)按一定的顺序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条理清楚。
写景物的顺序有:按方位写: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可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可先四周后中间或先中间后四周。
按景物的远近写: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可以先写全景再描写局部,也可以先描写局部再写全景,例如《林海》一课就采用这种方法先概括地写林海的全景:“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小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接着再以落叶松为重点写树,以小树间的野花为重点写出林海的美丽。
(3)按一定的范围写:写景物时,视野所见,范围可大可小,不一定全写,要确定范围后再写。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
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色、建筑、物体等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景物描写可以使读者获得直观、感性的感受,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景物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情感:通过描写周围的景物,可以在非常规的视角下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来揭示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点。
2.衬托基调:景物描写可以通过细节的更替来表达不同的场景、气氛和主题,从而使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和富有层次感。
3.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增强阅读的乐趣。
景物描写的方法:
1.视觉描写:通过对景物的视觉特征、形态、颜色等进行描写,让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
2.听觉描写:通过对自然声音、人声、动物声音等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听觉上的感受,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嗅觉描写:通过对气味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芬芳、恶臭或其他特殊气味,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4.触觉描写:通过对物体的触感、温度和质地等进行描写,让读者产生触觉上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体验。
5.空间描写:通过对物体位置、大小、距离等空间关系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环境的空间布局。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色、建筑、物体等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而在描写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空间等各种手法的应用,可以让读者产生更直观、感性的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 先睹为快 美图美文
满树的青枝绿叶,映衬着枝头繁密
的橙黄色柿子,
在夏日的灼热阳光下,闪耀出生命
的金色光泽,期待着秋日的成熟和 丰收。
终于盼来了金风送爽的秋日,蓝
天白云下的金红色柿子,
沉甸甸的挂满枝头,恍如千万盏
小桔灯,在提醒人们快来收获。
可是它们在枝头盼呀盼,一直到白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
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 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 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 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 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 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 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 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 说,这说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 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
我想,我最缺的就是从悬崖上
纵身一跃而下的那股勇气!
溪涧焉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
朱自清 梅雨潭 ( 经典借鉴 )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走到山边,便
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 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 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 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 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 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 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 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 着;人如在井底了。
课堂练笔,交流提升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 几种)景物,结合相关的人或 者事,作为文章的开头(渲染 气氛、铺垫、伏笔)、结尾 或者中间的过渡语句(推动情节 发展),可以寄寓某种情感, 或者阐发某种事理(感悟)。
描写升级版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使用说明
柿子和瀑布,意在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局限,拓展联想,延伸结合。配 合几张数秒的视频,增加声形色等 动态感。
融情入景,深化主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
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 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 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 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 起一样东西——生命。
可是也没有,即使有路人偶尔经过, 也对它们不屑一顾。他们赞叹着红 日青山,拍摄着枫情万种,
即使抬头望见它们,也没有采摘的 欲望,带着怕重嫌麻烦?吃了涩口 怕结石?柿子想,没有赞美,哪怕 听到一生叹息也好。
可是,除了鸟儿有时来光顾啄食,和 同伴讨论它们是否美味可口之外,就 只有风声在山间呼号了,可也不是为 它们鸣不平,风儿们只管自由自在的 玩耍,四处奔跑嬉戏。
旅者想,那是一颗心沉睡中苏醒发出
的声音吧。抑或是春天来临前寒冬里 最动听的一声呼唤?
他想,这些枝头的红柿子,就是冬
天里一张张最美的笑脸,即使冰雪 也冻不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像那冬日里每一天都受人们欢迎的
那轮红日,缀满在每个人的心头, 永不凋落。
请你也来编故事:
一张图,一个情节;
几张图,一个故事。
经典永不落幕!
写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 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 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 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写雨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
借景抒情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 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 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 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 好儿活……
霜凋落了所有的叶子,寒风吹黑了 干枯的枝干,还是没有主人带着昔 日的欢声笑语来采摘它们。
它们想,哪怕主人来看看它们也好,
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它们不知道的 是,主人的这份喜悦已经和它们一 样变成被贬值的悲伤和无奈。
。 它们就这样在蔚蓝的晴空下痴痴的守望 着,哪怕有路人经过,留下一句赞叹也 好:
你看,多美的红柿子啊!可是没有。这 可是当初主人经常说的话,伴着那张合 不拢嘴的笑脸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季节、
日夜)地点(环境、背景),增加 事情的真实性。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三、衬托(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经典永不落幕!
写花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 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 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 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 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 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 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经典永不落幕!
写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经典永不落幕!
写山 写水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 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 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 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 保暖和。”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 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 景、物体的描写。好的景物描写能 使读者身临其境。
高低、远近、 动静、定移
写作目的
角度
人物-情感 感悟-事理 联想 感受
修辞手法
空间 时间 特点
观察 顺序 景物 比喻、拟人、夸张
同景异时 同时异景
感官角度
嗅觉、触觉、 味觉。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桃荷竹菊 视觉、听觉、
最后有一天,它们总算听到了一个旅 者的叹息:“可惜了这一树的红柿子!” 可这时漫山遍野都已白雪皑皑。它们 全身都结满了冰雪,快变成了铁石心 肠,它们再也不会为这声叹息感动了。
不,就在这时,哪位踏雪寻梅的旅者
,似乎听到枝头传来的一声微响。那 是枝头不堪积雪的覆压?还是哪一颗 柿子激动得心跳而快要开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