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说明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桥梁初设说明【范本模板】

桥梁初设说明【范本模板】

3。

1。

3。

4桥涵结构物设计原则针对本项目桥梁特点,特提出以下几点桥涵总体设计原则:1)大桥在服从路线走向的前提下,作为路线的控制点,路桥综合考虑。

中小桥、涵洞位置服从路线布设的要求。

桥涵跨径选择综合考虑满足功能要求,处理好泄洪排水.2)涉水桥梁不降低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压缩河道断面、不破坏原有水系,与自然相和谐。

3)路线穿越良田、植被覆盖率高及水土易流失路段时,采用高架桥梁跨越,以保护环境,尽量少占基本农田等不可再生资源。

4)桥型结构选择结合路线平纵指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兼顾景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

一般大、中桥桥型结构以中、小跨径为主,全线标准跨径种类不宜过多,以两到三种为宜,力求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

5)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式U台、桩柱式或肋板式等桥台形式,台后填土高度尽可能控制在5~12m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因桥头沉降引起跳车.6)高墩桥梁设计应控制变位,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并充分考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的难易程度等.7)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其孔径主要根据水文计算结果、填土高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确定。

8)涵洞主要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6、桥梁、涵洞6。

1设计原则6.1。

1桥梁设计原则桥型选择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美观与周围景观协调。

桥孔布设结合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施工条件、施工工期及水文计算成果等因素进行;在选择孔径时还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1)中、小桥桥位服从路线总体布设的要求。

2) 桥型总体布置依据桥位处地形、地质、线形、水文和跨越沟谷的要求以及将来的规划发展,以合理的跨径和桥高组合与其适应,以安全、适用、经济、协调、美观为原则进行布设。

3)桥长及跨径布置以满足水文计算确定桥长,尽量不压缩河床或冲沟断面,以保证满足泄洪、快速排出山洪等的需要。

桥梁设计说明

桥梁设计说明

桥梁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该桥为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内桥梁项目,位于贵安新区平坝县嘉禾村,黔中大道北面,紧邻上坝水库。

本桥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桩基础,采用跨径为11.25m上承式实腹拱桥,桥梁全长21.1m。

本桥主要是为解决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内部道路上跨上坝水库与小白岩水库连接河道车辆通行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过多个方案论证,编制本施工图。

二、设计原则(1)桥梁设计根据道路功能、技术标准、通行功能等要求,结合人文、地质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2)结构设计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经济、美观、满足道路交通功能、便于施工的原则。

(3)使适用性和经济性结合最佳,结构的设计做到技术合理、工艺先进,充分利用常规的施工设备,降低造价。

(4)充分理解甲方意向,尊重甲方意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所选方案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材料损耗。

(5)设计做到远近期结合,既满足远景规划,亦实现近期使用功能。

三、技术标准道路性质:度假区内部道路设计车速:30Km/h桥梁标准横断面:1.5m(人行道)+3m(车行道)+3m(车行道)+1.5m(人行道)=9.0m荷载:城-B级,人群荷载5.0KN/m2,人群荷载按照满人荷载考虑。

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环境类别:本工程桥梁所处环境类别为Ⅱ类高程系统和坐标系:本工程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采用贵阳市独立坐标系。

四、设计依据(1)、我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数字化电子地图。

(3)、《地质勘察报告》相关图纸。

(4)、《道路设计图》。

五、设计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9)、《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03)(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六、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反映:(1)、桥位于贵安新区平坝县平寨村高峰山东侧,黔中大道西南面,现地面高程在1248.96~1250.35 m之间,地形坡度约10°~15°,属斜坡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范本)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范本)

第四篇桥梁、涵洞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施设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总体评价全线一般桥梁上部构造主要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T梁,跨径有20m、30m、40m三种,在变宽度和互通式立交中桥梁采用了整体式现浇箱梁,采用的桥型结构符合常规,均为国内公路桥梁常用桥型。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维持初步设计方案,常规桥梁采用跨径20m、30m、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在部分变宽度和互通式立交中桥梁采用了整体式现浇箱梁。

(2)桥上纵坡取值偏大,不少桥梁梁桥上纵坡超过3.9%,甚至有 4.6%的纵坡,桥上纵坡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山区高速公里在冬季雨雾、凝冻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运营要求,建议结合路线设计优化桥上纵坡。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已优化部分桥梁纵断面指标,所有桥梁纵坡均小于4%,满足规范要求。

3)桥涵水文计算的设计说明内容欠缺、有误,目前该地区在建项目水文计算主要是依据《公路涵洞设计细则》和《省公路小桥涵设计暴雨洪水流量研究计算公式的使用说明》中的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和采用。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桥涵水文计算已采用上述两本参考资料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4)下阶段设计须加强地勘工作,特别重视加强岩溶区地勘工作,根据资料合理确定桩基深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

施工图执行情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加强了桥位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根据地勘资料及地形、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路线平纵面优化调整,现场调整落实桥梁墩台位置,合理确定桥长、桥型,优化布孔。

特别重视加强了岩溶区地勘工作,根据资料合理确定桩基深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

1.2 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外业验收阶段桥型布置图中高墩,仍采用了初步设计推荐的多种整幅双柱式矩形(实心等截面、空心变截面)桥墩,整幅预应力盖梁的设计,建议尽快提供相关设计的结构验算资料,校核结构安全性。

执行情况:高墩计算资料已提交咨询公司审查。

桥梁设计说明样本

桥梁设计说明样本

光机电说明书XX工程第XX合同段桥涵施工图设计说明风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值。

温度:混凝土结构整体升温X℃、降温X℃。

梯度温度:桥面铺装为Xcm厚的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竖向日照正温差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3差值计算;负温差取正温差的一半。

⑹偶然作用地震作用:地震设防烈度为X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XX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XXs,X类场地。

船舶撞击力: KN。

4.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4.1 气象、水文4.2 地形地貌4.3 地层岩性4.4 地质构造4.5 水文地质条件4.6 不良地质现象4.7 地震效应评价4.8 地基承载力及其它设计参数推荐值4.9 结论与建议4.10 材料供应条件5. 主要材料及性能要求5.1 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均采用C50混凝土,普通钢筋混凝土主梁均采用C40混凝土;桥墩墩身及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采用C40混凝土,承台及桩基均采用C30混凝土;桥台采用C25片石混凝土。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39Mpa,弹性模量E c=3.0x104Mpa。

C4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8.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65Mpa,弹性模量E c=3.25x104Mpa。

C5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22.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83Mpa,弹性模量E c=3.45x104Mpa。

为使结构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要求C50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5,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含碱量不大于3.0 kg/m3,主梁梁体最大含碱量不大于1.8 kg/m3;其余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5,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275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30%,最大含碱量不大于3.0 kg/m3。

桥梁设计说明书

桥梁设计说明书

目录1设计基本资料 (2)2行车道板的计算 (3)2.1恒载及其内力 (3)2.2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3)2.3荷载组合 (4)2.4行车道板配筋 (4)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5)3.1杠杆原理法 (5)3.2 G-M法 (6)3.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12)4主梁内力计算 (13)4.1恒载内力的计算 (13)4.2活载内力的计算 (14)4.3内力组合 (18)5钢筋配筋及验算 (19)5.1主筋配置及验算 (19)5.2腹筋配置 (20)6变形验算 (24)6.1挠度验算 (24)6.2裂缝宽度验算 (26)7支座设计与计算 (27)7.1确定支座平面尺寸 (27)7.2确定支座的厚度 (27)7.3验算支座偏转情况 (29)7.4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30)参考文献 (33)1设计基本资料1. 桥梁横断面尺寸:净-9+2×1.00m。

横断面布置见图1(a)。

2.可变荷载:公路-Ⅱ级(单学号)人群荷载2.5kN/㎡,人行道+栏杆=5kN/㎡。

3.永久荷载:桥面铺装层80mm沥青混凝土,90mm厚C40混凝土垫层,容重γ=23kN/m³;其他部分γ=25kN/m³。

4.材料:主筋采用Ⅱ级钢,其他用Ⅰ级钢,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 Lb=30m,计算跨径L=29.10m,桥梁全L=29.96m。

纵断面布置见图1(b)。

图1(a)桥梁横断面布置图1(b)桥梁横隔梁布置2行车道板的计算2.1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沥青混凝土面层g1:1g 0.08 1.023 1.84kN /m =⨯⨯=C40 混凝土垫层g2:2g 0.09 1.023 2.07kN/m =⨯⨯=T 形梁翼板自重g3: 30.100.20g 1.025 3.75kN/m 2+=⨯⨯= ————————————————————————————————— 合计:i g g 7.66kN/m==∑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为:弯矩:220sg 11 1.60.2M gl 7.66 1.88kN m 222-=-=-⨯⨯=-∙()剪力:sg 0V gl 7.660.7 5.362kN ==⨯= 2.2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将车辆荷载的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P=140kN ,汽车荷载后轮的着地长度为a 1=0.2m ,宽度为b1=0.6m ,铺装层厚度h=0.08+0.09=0.17m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任务叙述依据设计资料,按照桥梁纵横断面设计的要求,拟定3个桥型方案,分析每个桥型方案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

二、方案描述1、方案一: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图01)(1)跨径布置:桥梁全长为760.0m,其中主桥为三跨一联的预应力变截面混凝土连续刚构桥(130m+240m+130m),两边引桥均采用等截面混凝土连续T梁(20m*13=360m)。

依据:因其通航等级为Ⅲ级,通航净空为净宽50.9m,净高10.0m,故选定主跨跨径为240.0m,边跨跨径为主跨的0.54倍即130.0m,引桥部分按最经济原则进行分孔,采用20.0m 的标准跨径。

(2)上部结构:横截面布置采用矩形单箱单室的变高度箱形截面,箱梁顶宽19.5m(包括2*0.5m防撞栏),底板宽11.2m,支点处梁高13.3m,跨中处梁高4.4m,梁底立面及箱梁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而引桥为高度为1.5m的连续T梁。

中跨箱梁在支点、L/4、跨中各设一道横隔板以抗变形。

在中间跨处不设置桥面纵坡,左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3.5%的纵坡,右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0.84%的纵坡。

依据:因支点截面的梁高约为中间跨跨长的1/16~1/18,故选定支点处梁高为240/18=13.3m,跨中梁高约为支点梁高的1/1.5~1/3,故选定跨中处梁高为13.3/3=4.4m。

因跨中桥面标高为171.9m,左岸线标高为158.6m,高程差为13.3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3.5%,右岸线标高为164.2m,高程差为7.7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0.84%。

(3)下部结构:桥位处主要地层有粘土、砂砾、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微风化层。

基岩埋置较深,因此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

桥墩均为实柱式墩,其中9、10号主墩直径为4.0m,桩径为2.0m,1~9号墩和11~17号副墩直径为1.5m,桩径为1.1m,承台均为低桩承台,桩基达到微风化岩层。

桥梁设计总说明

桥梁设计总说明

桥梁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交通实业总公司《漳州战备大桥勘测设计合同》2.“漳州战备大桥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3. 漳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漳州战备大桥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二、工程概况(一)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本工程位于漳州市南部,横跨西溪,为旧桥改建工程,上游距中山桥450m,下游距东新桥410m。

本工程跨越河槽部分主桥长293.6m,南北引桥长分别为201.1m和163.0m(含桥台长)。

桥梁全长657.7m。

桥面总宽27.0m。

桥梁面积17757.9m2。

(二)相关道路桥梁北接新华南路,南连南大道。

并跨过西溪两岸的厦门路、南、北江滨路。

桥长及桥高受南、北江滨路制约。

(三)水文情况本桥跨越九龙江(西溪),现河道宽 380m,主河道中有宽约30m长约250m 的小沙州,主河道偏向北侧,常水位时水深约5m,沙洲露出水面,根据漳州市城乡规划局提供的资料,桥址处百年一遇的洪水位11.86m,Q1%为7440m3/s,相应流速为1.53m/s,河槽局部冲刷高程为-1.80m,局部冲刷(7号墩)高程为-5.90m;河滩一般冲刷(13号墩)高程为-3.50m。

二百年一遇的洪水位高12.60m。

(四)工程地质概况据地面调查测绘:地表的地层出露出较简单,以全新统的冲积层(Q4al)和冲海积层(Q4al-m)及人工填土(Q al)为主,据钻孔揭露,垂直方向岩性变化较大,有人工填土(Q al)、全新统冲积层(Q4al)、冲海积层(Q4al-m)、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4al-m)及风化残积层(Q al)、燕山晚期侵入岩(γδ53)等,详述如下。

①杂填土(Q al),厚 1.8-9.95m,分布于旧桥的引桥部及北岸的旧居民区,黄褐-灰黑色,干-饱和,北岸的成份以粘性土、建筑垃圾为主,局部含条石,南岸的成份砂、粘性土及少量建筑垃圾为主,大部为松散状,局部已被夯实,夯实不均。

②粉砂(Q4al),厚4.1-4.2m,分布于江心滩一带,浅黄-黄色,松散,干燥-稍湿,成份以石英为主,颗粒级配好,平均粒径为0.135,泥质15%,б0=90kpa。

桥梁设计说明书

桥梁设计说明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基本资料1. 桥梁横断面尺寸:净-9+2×1.00m 。

横断面布置见图1-1。

2.可变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2.5kN/m2,人行道+栏杆=5kN/m 2。

3.永久荷载:桥面铺装层容重γ=23kN/m 3。

其他部分γ=25kN/m 3。

4.材料:主筋采用Ⅱ级钢,其他用Ⅰ级钢,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 L b =25m ,计算跨径L=24.5m ,桥梁全长L=24.96m 。

6.混凝土弹性模量 Eh=3.00×104MPa 。

纵断面布置见图1-2。

100900100170170170170170102016020020 1.5%1.5%沥青混凝土厚50混凝土垫层60-130图1-1 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12.5612.5612.5612.5249616200160图1-2 纵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行车道板的计算(一)恒载及其内力1.计算图示由设计资料知:La=610cm,Lb=200cm;La/Lb=610/170=3.6>2,所以,行车道板可以按照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

2.等跨简支板内力计算(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计算跨度:l0=170-18=152cm;l=l0+t=152+(22+10)/2=168cm<170cm。

弯矩及剪力计算图示见图2-1和图2-2。

桥面铺装层g1=23×0.1×1.0=2.3kN/m;桥面板自重g2=25×1.0×(0.22+0.1)/2=4kN/m;合计:g=g1 +g2 =2.3+4=6.3kN/m;弯矩:M og=1/8×g×l2=1/8×6.3×1.682=2.22kN/m2;剪力:V sg=1/2×g×l0=1/2×6.3×1.52=4.79k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说明1概述XX县隶属XX省XX市。

位于XX省省南部、XX市西南部,XX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

介于兰州、西安、成都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区和XX、天水、陇南、甘南几地中心。

国道212线贯通南北,省道306线横贯东西,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

下辖9乡、9镇,国土面积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48.4万人(2013年),政府驻地岷阳镇。

XX乡位于XX省省XX县县城西南部。

地处东经103°59′,北纬34°22′。

东连寺沟乡,南与迭部县为邻,北临XX县十里镇,西与卓尼县接壤,面积约357.22平方公里。

乡人民政府驻泥地族村,距县城10公里。

XX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陡峻,河谷狭窄,山多川少,平均海拔2500米,马海拔2700米。

年平均气温4.7℃,年平均无霜期108天,年降雨量638.3毫米。

XX县XX乡XX村便民桥工程位于XX县XX乡XX村,新建便民桥为正交1-1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

桥梁全长16.0m,全宽4.5m(净3.5+2×0.5m)。

本工程实施后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解决居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突出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

2 设计执行规范及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2002);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08);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3 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基准期:100年;2、设计安全等级:二级;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4、设计洪水频率:1/25(小桥涵);5、设计洪峰流量:Q4%=44m3/s;6、地震烈度:Ⅶ度;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8、桥面宽度:4.5m(净3.5+2×0.5m)。

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4.1 地形地貌本地区属侵蚀堆积河谷阶地地貌,山峦起伏,呈丘陵和河谷相间。

4.2 地质构造本公路沿线出露底层较为简单,底部基本上均为浅变质的滨、浅海相沉积的三迭系砂岩,在起点一带分布第三系的含砾砂岩,山梁及斜坡部分覆有马兰黄土,河谷地带则为冲洪积层。

桥址处地层分布较简单,为第四系更新世地层(Q),自上而下有:1)黄土:场地普遍分布,浅黄、黄褐色,大孔隙不发育,土质较均匀,层状结构,具水平纹理,稍湿,中密。

摇震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2)砂砾土:河床均有分布,圆形夹棱角性,级配不良。

4.3 气候本地区为陇中南部寒温带半干旱性气候,这里海拔高,受大陆性气团,副热带暖湿气团的交替影响和地形对大气抬升的作用,利用高寒阴湿这一气候特点。

降雨量中等,气温低,无霜期短。

4.4 气温据XX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5.7℃,各特征月气温特征值见表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1.8℃,极端最低气温-26.3℃。

据XX县气象站观测,年平均地温8.6℃,历年月平均最高地温为7月的20.2℃,最低为1月的-5.2℃。

极端最低地温-29.2℃,极端最高地温60.9℃,10cm深处平均冻结日为12月7日,解冻日期为3月2日,最大冻土深度为75cm。

XX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96.5mm,降水季节变化明显,5~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0%左右。

4.6水文路线所经地区属XX河支流的XX河流域,公路主要沿XX河的支流秦许河而上。

XX河(西河)为XX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迭山,汇水面积357.5 km2。

河口海拔2360m,相对高差1760m,主沟道长41km,平均坡度3.66%。

在本公路4km处的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236 m3/s,25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53 m3/s。

桥址处洪峰流量计算:桥址以上河床比降为1.0%,桥址上游汇水面积10km2。

根据原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推荐的经验公式二计算洪峰流量:Q=CSPλFn,其中C=0.05,λ=1.4,n=0.949,SP=32,F=10Q4%=CSP1.4F0.95=44m3/s。

通过上述计算,结合现场洪水调查,桥址处的设计洪峰流量采用25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4 m3/s4.7 地震根据XX省地震区带划分,本项目公路地处本地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带,受地震影响较大。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桥基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异常情况时,请及时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进行验槽及技术咨询工作。

5设计要点5.1概述新建XX村便民桥中心桩号为K0+008,桥梁全长16.0m,全宽4.5m(净3.5+2×0.5m)。

本桥上部结构为1-1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

5.2上部结构设计1)空心板结构体系为简支结构,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

2)设计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结构计算软件计算,桥面现浇层参与结构受力,荷载横向分配系数按铰接板法计算,并采用空间结构计算软件校核。

3)设计参数(1)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m3,弹性模量为E=3.45×410MPa。

(2) 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 /m3。

(3)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 MPa,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ξ=0.3。

(4)锚具: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 金属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κ=0.0015。

表1 一块板板端支点最大反力(5)竖向梯度温度效应: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取值。

一块板板端支点最大反力:5.3下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桥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300KPa。

5.4桥梁其他工程设计1)伸缩缝:根据变形要求于两岸桥台处设置GQF-F40型伸缩装置及伸缩缝,伸缩缝宽度4cm。

2)支座:采用GYZ200×42mm橡胶支座和GYZF4200×44mm四氟滑板支座。

3)桥面排水:桥面设置铸铁泄水管排水。

4)栏杆扶手:桥梁两侧均设有C30钢筋混凝土栏杆扶手。

6建筑材料6.1混凝土1)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和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

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封锚端、铰缝和桥面现浇层均采用C50;封端混凝土采用C40;挡块、台帽、桥台、基础及护栏均采用C30。

6.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7)的规定。

本册图纸中HPB3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 =6mm 、8mm 两种规格;HRB4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 =8、10、12、14mm 等规格。

6.3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pkf =1860MPa 、公称直径d=15.2mm 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6.4其他材料1)钢板:钢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98规定的Q235B 钢板。

2)锚具:预制梁板正弯矩钢束采用M15-4、M15-5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3)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与四氟滑板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以上建筑材料的各项指标及性能均需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7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7.1空心板的预制与安装1)空心板施工工艺流程:板梁预制→架梁→施工铰缝→施工桥面铺装→其它桥面系施工→成桥。

2)浇注空心板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泄水管、护栏、支座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注。

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束管道及钢筋位置准确,控制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mm 。

浇注混凝土时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浇注质量。

3)空心板梁预制过程中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直径≥12mm 时,如设计图纸中未说明,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钢筋直径<12mm 时,如设计图纸中未说明,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

绑扎及焊接长度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4)钢绞线的弯折处采用圆曲线过渡,管道必须圆顺,预制空心板采用镀锌钢波纹管,波纹管定位钢筋按照钢束定位钢筋网构造图进行布设,定位钢筋与空心板腹板的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普通钢筋位置矛盾,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适当挪动钢筋位置。

浇筑前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5)预制空心板的预应力钢束必须待空心板浇注后的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 ,方可张拉。

施工单位在条件具备时宜适当增加龄期,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减小反拱度。

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

所有预制空心板钢束均按钢束编号先后顺序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等工作基本一致。

6)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

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实际引伸量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7)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0→初应力σ0(=140Mpa) →σcon(=1395Mpa)8)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50%左N1→100%右N1→100%左N1。

9)预应力钢束引伸量的量测方法:(1)量测引伸量的要求开始张拉前应将所有钢绞线尾端切割成一个平面或采用与钢绞线颜色反差较大的颜料标出一个平面,在任何步骤下量测引伸量均应量测该平面距锚垫板之间的距离,而不可量测千斤顶油缸的变位量,以免使滑丝现象被忽略。

(2)预应力张拉的程序0 初应力P0(总张拉吨位的10~15%) 持荷3分钟,量测伸长量δ1 张拉到总张拉吨位 持荷3分钟,量测伸长量δ2 回油,量测伸长量δ3(3)检查千斤顶有无滑丝查看δ3-δ2是否大于8mm ,如大于8mm ,则表明出现滑丝,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继续张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