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大桥设计说明

大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桥梁概况本桥为上跨G60高速而设,上部构造为24+40+24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墩采用双柱式圆柱墩,扩大基础;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

中心桩号为匝道K2+690.000。

与G60高速交叉桩号:本项目K2+690.180=G60高速K2106+960,交叉角度90.3415°,交叉处G60高速高程1748.483m,本项目设计高程1769.738m,高差21.255m;1号桥墩距G60高速路基边缘7.077m,2号桥墩距G60高速路基边缘6.585m,桥梁的建成没有侵占高速的建筑界限,能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

桥位处原有一跨拱桥跨越高速公路,为G320国道跨越G60高速而设,桥梁全宽8.5m,设计时考虑减少桥梁施工对高速路运营的影响及节省投资,没有拆除原桥,而是利用原桥作为左幅桥梁的人行道。

二、技术标准1)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规范取值,2)桥梁净空:左幅:0.5m护栏+16.5m行车道+0.5m护栏,全宽17.5m;右幅:0.5m护栏+16.5m行车道+0.5m护栏,全宽17.5m,3)车道数:双向八车道,4)道路等级:主干路,5)桥面横坡:2%的双向坡度,6)抗震设防措施等级:7。

三、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本工程中如上述标准未涉及到的项目,以相应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为依据。

四、桥址处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情况详见《白泥凹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五、桥梁设计1.主要材料1)混凝土箱梁及其桥面铺装采用C50混凝土,其轴心抗压设计强度4.22=cdf MPa,轴心抗拉设计强度83.1=tdf MPa,弹性模量Ec=3.45×104MPa。

桥梁初设说明【范本模板】

桥梁初设说明【范本模板】

3。

1。

3。

4桥涵结构物设计原则针对本项目桥梁特点,特提出以下几点桥涵总体设计原则:1)大桥在服从路线走向的前提下,作为路线的控制点,路桥综合考虑。

中小桥、涵洞位置服从路线布设的要求。

桥涵跨径选择综合考虑满足功能要求,处理好泄洪排水.2)涉水桥梁不降低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压缩河道断面、不破坏原有水系,与自然相和谐。

3)路线穿越良田、植被覆盖率高及水土易流失路段时,采用高架桥梁跨越,以保护环境,尽量少占基本农田等不可再生资源。

4)桥型结构选择结合路线平纵指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兼顾景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

一般大、中桥桥型结构以中、小跨径为主,全线标准跨径种类不宜过多,以两到三种为宜,力求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

5)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式U台、桩柱式或肋板式等桥台形式,台后填土高度尽可能控制在5~12m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因桥头沉降引起跳车.6)高墩桥梁设计应控制变位,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并充分考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的难易程度等.7)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其孔径主要根据水文计算结果、填土高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确定。

8)涵洞主要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6、桥梁、涵洞6。

1设计原则6.1。

1桥梁设计原则桥型选择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美观与周围景观协调。

桥孔布设结合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施工条件、施工工期及水文计算成果等因素进行;在选择孔径时还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1)中、小桥桥位服从路线总体布设的要求。

2) 桥型总体布置依据桥位处地形、地质、线形、水文和跨越沟谷的要求以及将来的规划发展,以合理的跨径和桥高组合与其适应,以安全、适用、经济、协调、美观为原则进行布设。

3)桥长及跨径布置以满足水文计算确定桥长,尽量不压缩河床或冲沟断面,以保证满足泄洪、快速排出山洪等的需要。

桥梁工程设计说明

桥梁工程设计说明

桥梁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和背景桥梁工程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连接两个岸之间的交通和运输功能。

因此,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桥梁类型和选择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在选择桥梁类型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量的大小和类型,确定桥梁的通行能力和荷载要求。

2.土壤和地基条件: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如扩大基础、桩基础等。

3.水文和气象条件:根据桥梁所处的水流情况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合的桥梁类型,以确保其抵御洪水和风压等自然灾害。

4.地理环境和景观要求:根据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合的桥梁类型,以保持当地的自然美观。

三、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在桥梁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原则:1.结构设计原则:结构应具有合理的荷载传递路径,以确保荷载的均匀分布和有效传递。

在设计时,应考虑应力集中、挠度和变形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材料选择原则:根据桥梁的荷载要求和使用寿命,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3.施工方法和工艺: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施工方法和工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设计时,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率性,以确保桥梁的顺利建设和完工。

四、桥梁维护和管理完成桥梁工程设计后,维护和管理是确保桥梁持久耐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维护和管理做法:1.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清理和防腐措施:定期对桥梁进行清理和防腐处理,以防止积尘、腐蚀和逐渐损坏桥梁结构。

3.加固和改善: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限制,进行桥梁的增强和改进,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和通行能力。

现浇空心板桥梁初步设计说明

现浇空心板桥梁初步设计说明

四桥梁工程4.1技术标准1、设计标准(1)设计基准期:100年。

(2)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2。

(3)桥面宽度:桥面宽度与路基同宽。

(4)桥面横坡:双向1.5%。

(5)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6)地震动峰加速度值: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

(7)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100年。

(8)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

(9)护栏防护等级:A级。

2、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019版)(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2016版)(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3、桥型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结构使用安全可靠、适用耐久。

(2)经济性:经济上合理,节约投资。

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

(3)生态性:桥梁的设计主题以“人文﹑绿色”为本,提供人性化空间及通车条件,为游人﹑居民创造最为理想的交通环境。

(4)共享性;技术先进可靠,充分共享现代城市桥梁的先进技术资源。

(5)协调性﹑景观性:造型新颖美观,与周围环境景观充分融为一体。

(6)保护性:施工方便、快捷,确保施工工期;同时采取可靠的环保措施,避免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后期养护维修方便,避免破坏环境景观。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本桥梁模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展示桥梁结构的原理和工作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并且为桥梁工程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实物参考。

设计原理:本桥梁模型采用悬索桥结构,由桥墩、悬索和桥面构成。

桥墩是用来支撑桥面和传递荷载力的关键元素;悬索起到支撑桥面的作用,使桥面能够悬浮在空中;桥面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平台。

设计材料:桥墩部分采用坚固的金属材料,悬索和桥面部分采用强度高、轻便的合金材料,以确保整个桥梁模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设计步骤:1.确定桥梁模型的比例尺。

根据实际需求和制作条件,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一般建议选择1:50或1:100。

2.设计和制作桥墩。

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尺将桥墩进行设计和制作。

桥墩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进行调整。

3.设计和制作悬索。

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尺将悬索进行设计和制作。

悬索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进行调整。

4.设计和制作桥面。

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尺将桥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桥面的宽度和长度应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进行调整。

同时,需要注意桥面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5.装配和调整。

将桥墩、悬索和桥面进行合理的装配,并进行调整,确保整个桥梁模型的稳定性和外观效果。

6.检验和测试。

对桥梁模型进行检验和测试,检查桥墩、悬索和桥面的结构强度、平衡性和承载能力。

7.完成和展示。

将完成的桥梁模型制作精细化处理,并进行展示,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桥梁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

总结:通过本桥梁模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桥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可以为桥梁工程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实物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桥梁的设计和建造工作。

此外,本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过程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确保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使用性。

木结构桥梁设计说明

木结构桥梁设计说明

木结构桥梁设计说明(原创版)目录一、木结构桥梁设计的意义二、木结构桥梁制作的材料规定三、木结构桥梁设计的结构规定四、木结构桥梁设计中的力学设计和构思五、木结构桥梁设计的优势正文一、木结构桥梁设计的意义木结构桥梁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结合了科学、艺术和实用性。

从桥梁的设计、制作、实验到竞赛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对青少年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科学教育观。

开展此项模型活动可以有机地和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是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极好题材。

二、木结构桥梁制作的材料规定在木结构桥梁制作中,整体结构的制作须使用桐木条,其规格在 2 毫米至 3 毫米之间(误差为 0.1 毫米),由运动员自行选择。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适合用于桥梁结构。

三、木结构桥梁设计的结构规定在木结构桥梁设计中,结构设计规定是关键。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跨度、荷载、安全系数等因素。

设计者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桥梁的结构形式,如梁式桥、拱桥等。

四、木结构桥梁设计中的力学设计和构思在木结构桥梁设计中,力学设计和构思是重要的环节。

设计者需要考虑桥梁在承受荷载时的内力分布、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

为了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设计者需要运用杠杆原理、偏心压力法、修正偏心压力法等方法进行力学设计和构思。

五、木结构桥梁设计的优势木结构桥梁设计具有许多优势,如下所述:1.节能环保:木结构桥梁的材料是可再生的木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2.结构轻便:木结构桥梁相比其他结构材料更为轻便,有利于减轻地基的承载压力。

3.抗震性能好:木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使得木结构桥梁在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4.施工方便:木结构桥梁的制作和安装相对简单,施工周期较短。

5.艺术美观:木结构桥梁具有天然的木纹和色彩,给人一种温暖、自然的美感。

综上所述,木结构桥梁设计在材料选择、结构规定、力学设计和构思以及优势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特点。

桥梁设计说明书

桥梁设计说明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基本资料1. 桥梁横断面尺寸:净-9+2×1.00m 。

横断面布置见图1-1。

2.可变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2.5kN/m2,人行道+栏杆=5kN/m 2。

3.永久荷载:桥面铺装层容重γ=23kN/m 3。

其他部分γ=25kN/m 3。

4.材料:主筋采用Ⅱ级钢,其他用Ⅰ级钢,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 L b =25m ,计算跨径L=24.5m ,桥梁全长L=24.96m 。

6.混凝土弹性模量 Eh=3.00×104MPa 。

纵断面布置见图1-2。

100900100170170170170170102016020020 1.5%1.5%沥青混凝土厚50混凝土垫层60-130图1-1 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12.5612.5612.5612.5249616200160图1-2 纵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行车道板的计算(一)恒载及其内力1.计算图示由设计资料知:La=610cm,Lb=200cm;La/Lb=610/170=3.6>2,所以,行车道板可以按照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

2.等跨简支板内力计算(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计算跨度:l0=170-18=152cm;l=l0+t=152+(22+10)/2=168cm<170cm。

弯矩及剪力计算图示见图2-1和图2-2。

桥面铺装层g1=23×0.1×1.0=2.3kN/m;桥面板自重g2=25×1.0×(0.22+0.1)/2=4kN/m;合计:g=g1 +g2 =2.3+4=6.3kN/m;弯矩:M og=1/8×g×l2=1/8×6.3×1.682=2.22kN/m2;剪力:V sg=1/2×g×l0=1/2×6.3×1.52=4.79kN。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结构设计形式及尺寸说明(1)结构形式1. 跨径标准跨径:15.96m计算跨径:15.60主梁全长:16m2.主梁主梁采用横截面为T型的截面梁,主梁片数为3片,主梁高为1100mm,梁肋宽为180mm,端部厚度为130mm,根部厚度为150mm,翼缘板宽度为1600mm主梁间距为2200mm,主梁中间采用600mm 现浇湿接缝。

主梁具体布置及详细尺寸见附图1。

3.横隔梁横隔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式等厚形式,厚度为150mm,共设置4道,横隔梁间距为5.2m,横隔梁布置及详细具体尺寸见附图14..桥面净宽净—6m(行车道)+2×0.75m(人行道)。

5.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6.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均厚10cm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7.桥面连续本设计为两跨一连,对于简支T型梁桥桥面连续的做法为首先把两梁接头处的桥面板用连接钢筋连接起来,钢筋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用玻璃丝布和聚乙烯胶带包裹,使其与现浇混凝土隔开,两端之间的变形由这段范围内的钢筋承担,另外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设置连续钢筋网,使整个桥面铺装形成桥面连续构造。

8.桥梁支座支座采用矩形板式橡胶加劲支座,尺寸为16cm×47cm,厚度为40m(橡胶片)和52(橡胶片加2cm厚钢垫层)。

9.桥梁桥墩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式桥墩,桥墩高为8.0m,墩帽高为0.4m,墩身高为7.6m桥墩布置及结构尺寸见附图210.桥台桥台采用实体式U型桥台,结构形式及尺寸见附图311.伸缩缝伸缩装置采用U 形锌铁皮式伸缩装置,这种桥梁伸缩缝以U 形锌铁皮作为跨缝材料,锌铁皮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弯曲部分开凿梅花眼,其上设置石棉纤维垫绳,然后用沥青胶填塞这样,当桥面伸缩时,锌铁皮可随之变形,下层锌铁皮可将渗下的雨水沿桥横向排出桥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1 任务依据受营山县交通局委托,本公司承担《营山县安固乡大沙坝(登子河)渡改人行桥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工作。

设计的主要依据有:营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营山县2015年度水运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营发改发[2014]359号;本项目双方签订的设计任务合同;营山县安固乡大沙坝(登子河)渡改人行桥建设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关于《营山县安固乡大沙坝(登子河)渡改人行桥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评审意见》(2015年04月)1.2 工程规模1.2.1工程现况拟建桥位于营山县安固乡,横跨登子河,横跨冲沟谷地而建。

场地属低山斜坡沟谷地貌,微地貌位于低山坡脚及宽缓沟谷地带。

桥位处照片现况桥位处为跨越安固乡登子河,村民过河均采用渡船,交通出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根据外业调查,测时水深约4.0m,最大洪水位水深约9.0m,最高通航水位至沟底约6.0m。

为解决村民交通出行和安全等诸多因素,急需修建一座人行桥梁。

我院受业主委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拟建(4x20m+1x10m)钢筋砼工字梁人行桥,桥宽2.0m。

1.2.2 对本项目施工图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2015年4月8日,由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对《营山县安固乡大沙坝(登子河)渡改人行桥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审查,本次施工图设计修订版执行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下发的《关于营山县安固乡大沙坝(登子河)渡改人行桥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评审意见》的要求执行。

1.3 主要测设经过1.3.1 测设简况1)准备工作2015 年2月2日,我公司与业主签订设计任务合同后立即对该项目从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015年2月3日,与业主等部门踏勘现场,随后在村会议室沟通本项目桥梁建设方案。

2015年2月3日,根据工程路线走向对全线1:500 地形图以及平面、水准基础控制进行了测量。

2015年3月,完成了本项目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送审版工作。

2015年4月,根据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关于《关于营山县安固乡大沙坝(登子河)渡改人行桥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评审意见》,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修订版。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1 地形、地貌桥位区属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地貌,地貌成因属侵蚀堆积成因。

桥位区河流由东向西径流,桥位跨越处河道顺直;桥位总体跨越无名河。

微地貌位于沟谷地带;地面标高约297.00~312.00m。

岸坡呈陡斜坡状,自然坡角33~44°,无基岩裸露,坡顶植被较发育(耕地)。

2.2 水文气象概况营山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

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与同一气候区的其他各地相比,又表现为温度较低,日照较少,阴雨天气频繁。

区内降雨有以下几个特点:1)、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134.8mm,最多年1605.4mm(1978年),最少年713.5mm (1974年)。

从1955年~1981年以来年降雨量小于1000mm的仅两年。

2)、降水量在时间上分配严重不均,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

月降水平均最多的8月降水量为289.9mm,最少的1月为12.7mm。

因此,5~9月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1987~2006年各月平均降雨量见表2-1、图2-1。

3)、降雨雨强大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由于受大气环境影响,降雨区域分布分配不均,年内分配也不均,而且各次降雨的雨强差异极大,洪期降雨小时和日雨强常常是很大的,往往成为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1957年~2006年期间,月最大降水量为592.9mm,日最大降水量为233.8mm,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83.9mm,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28.3mm,一次连续最大降雨量457.1mm,一次连续最长降雨时间为28天。

4)、降水量在地域上分布不均,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而增加,东南部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mm,西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1800mm。

区内年平均蒸发量930.9mm,占年降雨量对76%,最大月(7月)140.2mm,最小月(12月)27.1mm。

多年平均湿度81%,最大85%,最小76%。

2.3 地层岩性特征据地面调查及钻孔揭露,场地内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层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质砂岩,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厚度较大,均匀性较好,其力学性质较差,综合分析结合地区经验,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20KPa,压缩模量4.00MPa。

细砂:厚度小,一般1.10~1.30m,其结构松散,力学性质较差,综合地区经验,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kPa。

(2)砂岩(J2s):强风化层。

位于基岩上部,节理裂隙发育,综合分析建议容许承载力基本值300KPa。

中风化层。

位于强风化层之下,砂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7.30~9.80MPa,统计平均值8.83MPa ,校正统计值8.07MPa ;该亚层节理裂隙发育弱,岩体较完整,取折减系数0.2,则承载力特征值为1614kPa ,综合分析建议容许承载力基本值1600kPa 。

(3)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值:桥位区内地表水主要表现为河水。

河床宽约55~70m ,总体由西向东径流,属常年性河流,勘察期属丰水期,水深约0.5~2.0m ,年变幅约2.0~4.0m 。

受大气降水及斜坡地下水补给,向下游排泄。

斜坡区内无明显地表水体,仅强降雨时微冲沟内有短时流水。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Q4apl )属孔隙潜水,透水性及富水性较强~强。

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与河水呈互补关系,故地下水位埋深呈动态变化,与河水涨幅呈正相关关系。

勘察期间属丰水期,钻孔揭露该地下水水位标高299.50m 。

(2)基岩裂隙水: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中,斜坡地段由于基岩面较陡,排泄较通畅,地下水贫乏。

在沟谷地段,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受大气降雨、上层地下水补给,其透水性及富水性弱。

勘察期间属丰水期,钻孔未揭露该地下水。

该层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

场区覆盖层属相对隔水层。

据附近场地取样腐蚀性分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2条属湿润区具干湿交替作用的强透水层,其水环境类别属Ⅱ类A 类,其水质腐蚀性评价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环境水对砼及砼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表2.5 地质构造及地震营山县区域范围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的重庆地层小区,地表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的沙溪庙组、上三叠统的遂宁组和蓬莱镇组,以及小面积分布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区内断层不发育,仅在局部沙溪庙组和遂宁组中发育层内小断层。

2.5.1地震活动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3m ,主要为耕土及淤泥质粉土等软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6条可判定:本建筑场地类别属Ⅱ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确定特征周期为0.35s 。

对场地抗震地段类别划分,场地内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值小于150m/s ,为软弱土 2.6 不良地质作用据地面地质调查,桥位区内无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特殊性岩土存在。

岸坡部位见表层松散土体垮塌现象,规模小。

2.7 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位跨越处河道顺直;河流为一般常年性流水沟,且水流缓慢,现阶段自然状态下岸坡整体稳定性好,且斜坡坡度较平缓,故洪水期时,岸坡不易出现岸坡再造现象。

桥位区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地质构造及场地稳定,适宜建桥。

2.8 墩台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建议选中风化泥质砂岩作持力层,桥台基础型式可采用明挖扩大基础,桥墩可采用桩基础,桥台基础应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其埋深应满足抗滑移和抗倾覆要求;或采用桩基础,桩型宜采用冲(钻)孔桩,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1m且大于1倍桩径以上,临近河流部位的基础埋深还应考虑抗冲刷。

桥墩桩基应进入持力层不小于3倍桩径或不小于5m。

三.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3.1设计标准3.1.1 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3.2.2 技术规范及规程《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2-200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公路桥梁伸缩缝装置》(JT/T327-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四、主要材料4.1混凝土1) 桥面2cm厚M10水泥砂浆抹面。

2) 预制工字梁、桥面板采用C40混凝土;支座垫石采用C40混凝土;墩台帽、墩身采用C30混凝土;台身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桥墩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

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4.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4.3 其他材料1)、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的Q235B钢板。

2)、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交通部部颁标准的规定。

五、结构设计5.1 布孔原则及尺寸关系新桥的中心桩号、与河道交角正交。

桥型定位预制(4x20m+1x10m)钢筋砼工字梁桥。

5.2 上部结构1) 本桥为预制(4x20m+1x10m)钢筋砼工字梁,20m跨梁高为1.1米、10m跨梁高为0.9m;桥横向设置2片梁,桥梁起点桩号为K0+052.00米,终点桩号为K0+148.00米,桥梁全长为96.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