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物进化)-2020年上海高考生物合格考知识点默写(沪科版)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 )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1)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我国古代:《诗经》——诗歌总集;贾思勰《齐民要素》——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药书。
国外: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生物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
(2)实验法生物学阶段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和摩尔根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伴性遗传)的果蝇实验。
(3)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生物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观领域);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酸领域)。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微观领域的方向——分子生物学宏观领域的方向——生态学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人体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三.生命科学的定义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基本步骤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实验设计的原则(1)等量原则;(2)单一变量原则;(3)设置对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平行重复原则;(6)随机性原则。
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重视观察和实验:(1)带着问题学习;(2)了解方法和步骤;(3)做好观察和记录;(4)及时处理数据;(5)做好讨论和实验报告。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一.实验目的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应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同时借助显微镜的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进行测量和运算,得出细胞的大小。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一、生命的起源与演化:1.生命的特征:组成结构复杂、有代谢、能生长、能繁殖、能适应环境。
2.生命起源的学说:化学进化、原细胞学说、共生学说。
3.进化论与创造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创造论。
4.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生物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证据。
5.进化中的模式:渐变进化、突变进化、平衡进化和分岔进化。
二、细胞分子组成: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代谢活动:三大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合成和降解。
3.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三、遗传与变异: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2.遗传的分子基础:DNA、RNA的结构和特点,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3.基因突变与变异:染色体突变、基因突变。
4.遗传的统计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统计解释。
5.遗传的应用:杂交育种、基因工程、人工选择。
四、物质与能量的转换:1.光合作用:反应物和产物、反应条件、光反应和光独立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2.细胞呼吸:反应物和产物、反应条件、三个过程和解能量的量、三个过程的特点和机制。
3.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的特点和机制。
4.能量的传递与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损失与能量转化效率的关系。
五、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控: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膜的组成、结构和特点、物质的跨膜转运和信号传递。
2.内分泌系统:主要腺体、主要激素、作用机制。
3.神经系统:神经元、生物电和神经递质的传导、神经调节和学习记忆的机制。
4.免疫系统: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免疫的本质和类型。
5.感官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受和传导机制。
六、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位、生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和重要性。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损失与能量转化效率的关系、物质循环的过程。
上海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上海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提供细胞内结构支持。
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4.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组成,是生物发生遗传变异的基础。
5.基因的表达:DNA转录为mRNA,再翻译为蛋白质,实现遗传信息的转化。
二、生物的分类与进化1.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2.动物的主要分类:脊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等。
3.植物的主要分类: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4.进化论:揭示了物种的起源和演化,主要包括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等概念。
三、遗传与变异1.自然选择:环境选择适应性更好的个体,使其后代数量增加,从而逐步改变物种的性状。
2.突变:基因产生突变,导致个体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
3.基因组:一个物种的全部基因的集合。
4.遗传物质:DNA,携带了物种的遗传信息,控制着所有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征。
四、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平衡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元与神经递质的传导,实现生物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与调控。
2.激素调节:通过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来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3.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4.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进行,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5.温度调节:生物体对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通过代谢调节和行为调节来保持体内稳态。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1.物种多样性:指其中一地区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基础。
2.生态系统: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3.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上海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上海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高考成为每年中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在各科目中,生物无疑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也是每位考生必须重点备考的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上海高考生们更好地备考生物科目,下面将介绍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关注的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是理解生物学的基础。
此外,理解生物的分类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生物的五大类: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动物种和原核生物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结构中包括核、质、细胞膜等。
细胞的功能有营养摄取、新陈代谢、分泌物的排泄等,对于高考生物而言,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章:生物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繁衍的基础,而变异则为物种进化提供了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有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倍体和多倍体的遗传规律等。
变异的机制有突变、基因重组等。
对于高考生物而言,熟知这些基本遗传知识是必须的。
第四章:生物的能量转换生物体内能量的获取与转化是生物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
高考生物必须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呼吸作用则是生物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第五章:繁殖与发育生物的繁殖和发育是维持物种生存与进化的基础。
繁殖形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了解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发育过程是高考生物的重点。
第六章:生物的调节与适应生物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时,通过调节和适应来保持自身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这方面的知识点包括植物的节律性生长、对外界刺激的响应等内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这是一块需要牢记的重点。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了解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与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环境问题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此外,对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解也是高考的重点。
生物上海高考知识点

生物上海高考知识点生物是高考生物学科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令人头疼的科目之一。
在上海高考中,生物的考查重点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上海高考生物科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高考生物来说,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是重中之重的考点。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运输、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等。
考生需要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形态和功能,以及细胞的代谢过程和能量转化。
二、生物进化与分类生物进化与分类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的证据和马克思进化论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分类的级别和命名规则。
三、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科目中的重要分支,涉及植物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等。
考生需要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殖方式和植物的适应性等内容。
四、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科目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包含动物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等。
考生需要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消化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动物的行为特征等内容。
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生物学科目中的前沿领域,也是上海高考生物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伦理道德问题。
六、生态学生态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对于高考生物来说,生态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方向。
考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相互关系、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
七、其他知识点此外,上海高考生物科目还包括人体生物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生命伦理等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科学的应用、与生物相关的社会问题等内容。
总结:上述内容仅为高考生物科目的一部分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需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全面学习和复习。
希望考生们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充分的复习,顺利应对上海高考中的生物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
沪教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沪教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沪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与结构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促进物种的适应性改变。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4. 生物体内的酶是新陈代谢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形成。
2.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的方式。
3. 无性生殖不涉及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4. 激素是调节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物质。
五、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3.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六、人体健康与疾病防治1. 人体结构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构成,各系统协调工作维持生命活动。
2. 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3. 疾病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的状态,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如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2. 细胞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以及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 遗传和进化:包括基因、DNA、染色体等遗传物质的基础知识,以及遗传规律、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4.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 人体生理:包括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6. 生态和环境保护: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的知识点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分裂、分化和凋亡;
3.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4. 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
5. 生物圈的组成和功能;
6.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7.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8. 人体的免疫和健康;
9.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0. 实验设计和操作等。
以上知识点只是大致的范围,具体考试内容和难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参考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相关通知和考试大纲。
上海 生物 知识点 默写

1、写出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2、写出协助扩散运输速度有饱和值的原因。 3、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 发现Ca+、K+、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 显著影响,请写出其原因。 4、请写出用硝酸钾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会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过性膜结构的名称及其具体构成。
1、病毒的结构组成及化学成分 2、巴氏消毒法的具体条件,时间 3、高压灭菌的条件、时间 4、青霉素和利福平抑菌的原理 5、古细菌和真细菌的主要区别(三点) 6、真菌包括哪些种类 7、原生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1、微生物的五大营养物质? 2、液体培养基的用途和固体培养 基的用途? 3、划线法接种的目的? 4、微生物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 节?传播途径具体有哪几种?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哪三个方 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1、高能电子的供体和受体分别是什么?是在什 么结构上完成传递过程的? 2、普通电子的供体和受体分别是什么? 3、类囊体腔内的H+是怎样进入叶绿体基质的? 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换? 4、如果突然停止光照,暗反应中哪个环节将 受阻?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突然气孔关闭,暗反应中哪个环节将受阻? 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5、为什说光反应与暗反应是相互联系、互为 依赖的?
1、请写出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 取得的两大重大成果,并简述其物质实质 及其基本单位。 2、若将低倍镜下的某一物像进一步用高 倍镜观察,请写出关键的操作步骤。 3、请写出物镜测微尺的作用。 4、请对目镜测微尺分别在低倍镜和高倍 镜下测量细胞时测得的格数和每小格所 代表的长度进行比较。 5、若要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细胞边界 对齐,请简述关键操作。
1、写出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 细胞器。 2、写出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3、写出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 4、写出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5、写出含色素的细胞器,及其所含色 素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生物进化
知识梳理
一、生物的进化
1.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生物进化的证据来自___ _______,__ _____,__ __ ____,__ _的研究。
2.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存在的鳃裂,在陆生动物胚胎早期也出现过,说明陆生脊椎动物是由_____生物进化而来的。
3.在发生上有共同来源而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器官称为_ _______。
4.化石证据不仅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历程,由细胞到细胞,由_______到,也证明了生物界是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的。
5.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是:___ _____和____ 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___ ______是进化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并由此带来;只有环境的个体才会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6.现代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___ _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 _______为进化提供原材料,______ ____主导着进化的方向,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包括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
____ ______是指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在它的全部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例。
7.生物灭绝的原因是:。
二、生物进化理论
(一)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____ ______: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自然选择的外因;
(2)____ ______: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生物特性之一——自然选择的内因;
(3)____ ______: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的手段;
(4)____ ______:①对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②自然选择包括无机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和生物彼此之间的选择作用;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基本概念: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中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某基因在其全部的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率;
(4)____ ______:地理隔离是由于某些地理障碍而发生的;
(5)____ ______: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彼此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
(1)____ 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____ 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突变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使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____ ______主导着进化的方向;
进化是自然环境对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向适应环境的方向演化。
(4)____ ______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相互分开的种群断绝了基因交流的机会,结果导致生殖隔离;
____ ______一旦形成,原来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就变成两个物种的种群;
____ ______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参考答案
一、生物的进化
1. 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化石
2. 水生
3. 同源器官
4. 单;多;水生;陆生
5. 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适应
6. 种群;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基因频率;
7. 物种对原有生存环境的高度适应,基因库变小
二、生物进化理论
1.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2.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3.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