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前讨论
股骨颈骨折术前小结

高要市新桥中心卫生院术前小结及术前讨论记录科室外科姓名邓四兰性别女年龄81岁床号09 住院号20047病人简要病情:(主要病史、体征及重要辅助检查)患者因跌倒致右肩关节肿痛、活动困难1天入院。
查:神清,行动困难,生命体征平稳。
胸部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及痰鸣音。
心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右肩部远端及右肱骨近端青紫肿胀,皮肤无破损出血,可扪及骨折感及骨擦音,叩痛,右肩关节活动障碍,方肩畸形,右手各指末梢感觉血运可。
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并右肩关节前脱位。
术前诊断:1、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2、右肩关节前脱位3、慢性支气管炎手术指征: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明确,保守治疗不佳,卧床并发症多,如肺感染、褥疮等,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手术禁忌症,病人及家属要求手术。
手术准备情况:完善相关各项检查,术前备皮、更衣,术前禁食,备血,清洁肠道等。
拟行手术名称:右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方法:右臂丛麻手术讨论情况讨论日期:2014年12月22日15:30时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职称:廖振华医师外科主任,林培祥医师,梁世安医师陈浩医师黄定云医师等。
讨论意见:陈浩医师等综合意见: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时间长,卧床并发症多,如肺感染、褥疮等,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手术禁忌症,病人及家属要求手术。
夏燕霞护长意见:病人术后要加强预防褥疮护理,定期翻身、擦浴,导尿后定期会阴抹洗,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
廖振华主任总结意见:根据以上各位医师等意见,术中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重要神经、血管等副损伤,术后加强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促进伤口愈合,术后加强右下肢功能锻炼,促进康复等。
记录者:记录时间:年月日(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手写涂改作废)。
浅谈肱骨外科颈骨折

骨伤科重点优势病种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概述: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为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的薄弱点。
紧靠肱骨外科颈内侧有腋神经向后进入三角肌内,臂丛神经、腋动静脉通过腋窝,严重移位骨折时可合并神经血管的损伤。
中医病名:骨折病(TCD编码:BGG00)西医病名:肱骨外科颈骨折(ICD-10编码:S42.20)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1)有外伤史(2)好发于老年人,亦可见于成年人及儿童。
(3)伤后局部肿胀、压痛,上臂内侧可见瘀斑,肩关节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上臂处于外展或内收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1)、有跌倒时手掌着地受伤史或直接暴力打击肩部受伤史。
(2)、伤后局部肿痛,肩关节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
(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障碍,肱骨近端明显压痛,无骨擦感。
(2)、外展型骨折:伤肩肿痛,内侧有瘀斑,断端外侧嵌插、内侧分离,向前内侧突起或成角畸形,或远端完全向内侧移位,可有骨擦感,肩关节功能障碍。
(3)、内收型骨折:伤肩肿胀,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可触及骨擦感,断端外侧分离,内侧嵌插,向外侧突起成角肩关节功能受限。
(4)、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方肩畸形,肩峰下空虚,在喙突下或腋窝下可扪及肱骨头,伤肩肿痛,功能障碍,患肢不能抬举,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
2、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
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晚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
治疗方法原则:无移位型骨折可用四块可塑夹板超肩夹板固定4周,防止骨折移位。
肱骨外科颈手术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
1.感染
2.出血
3.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4.再次骨折、关节粘连疼痛功能障碍
5.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可能
6.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7.再次手术植骨
8.二次手术拆内固定
9.术后全身情况恶化可能及其他不可预料的意外可能。
术前谈话摘要及家属签字:
我科医护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技术精益求精。但外科手术属侵袭性治疗,其风险和并发症以当前的医学水平尚难以完全避免。上述情况已作详细说明。您有权拒绝。若您对这些风险和并发症已有充分理解、有权代表患者本人及/或全体家属的意愿,同意由我科医生施行手术,请签字:
Ⅰ、Ⅱ类手术前小结及手术审批单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术前诊断:左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术指征:1.左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折粉碎明显,无明显手术禁忌
高危因素:高龄,局部肿胀
执行手术方式: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情况(包括:)
1.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ຫໍສະໝຸດ 电图、胸片等)2.备皮、皮试
术中(包括麻醉)可能遇到的问题:
1.麻醉意外
2.出血
3.术中可能因意外而损伤血管、肌肉、神经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加重。
4.术中、术后可能突发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可能并发心脑血管意外,且可能出现脂肪栓塞综合症、应急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5.骨折碎裂、移位较重,术中可能无法解剖复位,导致肢体畸形可能不能完全矫正
6.术中可能根据情况改变手术方案。
主要防范措施:
1.精细解剖,仔细操作,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2.确切止血
3.注意术后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
拟定手术日期:年月日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结节之下,解剖颈下2~3cm,胸大肌止点之上,此处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
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1 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缓则会8例,年龄在24~4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4岁。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动受限。
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
有时肿胀出现较快,波及范围较大,甚至整个上肢极度肿胀。
外展性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时,可刺激臂丛神经,压迫腋动脉、腋静脉,出现患侧上肢远端放射性疼痛,感觉麻木,血运障碍等。
根据受伤病史、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可做出初步诊断。
肩部X线片可以进行分性,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或嵌插骨折类型。
还必须有侧位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叠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1.2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常选用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2.1手术适应证适应于手法复位不成功,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后3~4周未经复位,仍有明显移位青壮年;或内收型骨折,关节囊或肱二头肌腱夹在两折端之间,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者;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外展型骨折,并发火结节骨折,且有骨折碎片嵌于肩峰之下,影响外展功能者;骨骺分离,为了准确复位者。
应采用手术复位,骨圆针、螺钉、解剖钢板内固定。
1.2.2麻醉选择临床上通常选用斜角肌间臂丛麻醉或全麻。
1.2.3手术步骤(1)手术体位:通常仰卧位,伤侧肩部垫高30°,也可采用健侧卧位。
(2)消毒铺单: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单。
(3)切口选择:临床上通常选用肩关节前侧显露途径,弧形切开皮肤,即自肩锁关节前部上方向内侧沿锁骨前外1/3前缘然后转向下,沿三角肌前缘到三角肌止点之问上1/3与下1/3交界处为止,适应于合并肩关节内骨折者。
或自喙突起,沿三角肌前缘向下、向外延伸至三角肌止点处。
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手 术治 疗 6 , 中男 2 , 4 2例 其 2例 女 0
3。 0 以上 的 2 。按 尚天裕 肩关 节评 估标 准 , 例 手术 组和 非
例 ;0岁 以下 l ,1 0岁 3 5 2例 5 —7 6例 ,0岁 以上 1 。根据 7 4例
手术组的肩关节优 良 率分别为9.%和 9.%。 45 41
肱骨外科颈骨折属于肱骨 近端骨折 , 根据 N e_ 的解 剖 erl 学分型分为 I 、 型 Ⅱ型 、 Ⅲ型 、 Ⅳ型等 四种类 型, 中 Ⅲ、 其 Ⅳ型
为不稳定 骨折 。根据 A 的分 型分为 A C三种类 型 , 、 O B Bc
型为不稳定骨折 。两种分 型对骨 折 的治疗 有非 常重要 的指
本组 9 2例患者 均获 得 门诊 随访 , 随访 时间 为 6 2 — 4个 月。x线检查结 果 : 手术 治疗组 解 剖复位 或近解 剖 复位 , 骨
折全部愈合; 非手术治疗组解剖复位 1 2例, 近解剖复位 1 8
例, 骨折全部愈合 。功 能恢 复情 况 : 手术 组肩 关节 正常活 动
位 , 6周 骨 痂 形成 后 , 励 患 者进 行 肩 关 节正 常 范 围 的 4— 鼓
活 动
2 结果
的治疗方法,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都应 以考虑患者和身体
状况及 固定后 的并 发症 的减 少为前 提 。笔 者所在 医 院 20 01 年 1月 ~ 0 5年 l 20 O月收治 9 2例肱 骨外科 颈骨折患者 , 据 依
3 讨论
Ne…分型 ,2 er 2 例为 Ⅲ型骨折 , 例 为 Ⅱ型骨 折 , 2 6 伴肩关节脱
位 1 。非手术治疗 3 4例 0例 , 中男 1 , 1 。 其 2例 女 8例 12 手术治疗方 法 . 患者 平 卧 , 肩垫 高 , 三角 肌、 大 患 取 胸 肌 间隙切 口, 分离头静脉 , 将胸大肌 连 同头 静脉拉 向 内侧 , 将 三 角肌拉向外侧 , 必要 时切断 小部 分三 角肌 前方 锁 骨部分 , 以充分 暴露肱 骨 近 端。找 到大 、 小结 节 及肱 二 头 肌 肌腱 长 头, 显露骨折部位 , 除血 肿 。若 伴有 肩关 节脱 位首 先使 其 去 复位 , 尽量保 留骨折片 , 将骨折复位后 用 2—3根 克氏针 临时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11 一般资料 .
4 例 中男 2 , 1 ; 龄 8~ 2岁 , 2 3例 女 9例 年 7 平
均4 岁; 8 均为新鲜骨折 。车祸伤 2 , 6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 跌倒
肩关节功 能按 照 C ntn 评 分标 准 , 2 os t a 优 5例 , l 例 , 6 良 1 中 例 , 良率 8. % 。 优 57
动作 。下 床 时 坐 高 的 带 扶 手 椅 子 , 循 9 。 则 , 遵 0原 即髋 关 节 屈 曲不超 过 9 。 0 。下 床 时 间 上 下 午 各 1次 , 次 不 超 过 1 i, 每 5mn 以防静脉血滞 留。注 意观察 患者动作 的正确性 , 保持动 作准
确的前提下 , 逐渐 增加动 作力量 、 速度和 复杂性 , 最终达 到康
内旋易于钢板放置外侧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安 放于肱骨大结
节顶 点 下 05 CI 节 间 沟 后 0 5~1o . I, T结 . m。放 置 导 向 装 置 及 L P钻 头 导 向 器 。肱 骨 头 一 般 用 3— C 4枚 锁 定 螺 钉 。骨 折 远 端 为皮 质 骨 , 据 具 体 情 况 使用 普 通 35m 加 压 螺 钉 或 锁 定 根 . m
患者 肩 关 节 功 能得 到 良好 恢 复 。
肩关 节功能按 C nt t os n 评分标 a
肱 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由于应用相对 坚强 内固定 , 允许早 期功能锻炼 , 使
【 关键 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 骨折内固定 ; 手术疗效
肱骨外科颈骨折 是常见 的近关节 处骨折 , 因摔伤 车祸等 原因造成 的骨折 日益增 多 , 老年人 因肩关节活 动障碍 , 尤其 严 钢板及锁定钢板患者可一年后根据拍片情况及 患者要求 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前讨论

科室:外一科床号:49住院号:1310943
时间:2021年10月08日地点:外一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副院长唐高天主任医师;科主任、外科主治医师马中瑞;住院医师陆勤本;住院医师赵军;住院医师刘德荣;住院医师许开信。
姓名:丁芬英性别:女年龄:70岁
术前诊断: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
诊断依据:1、右肩关节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5天。2、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及棘间无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无障碍,右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右肱骨轴向叩击痛阳性。右手手指皮肤感觉正常。左上肢及双下肢各关节无红肿、压痛及功能障碍。3、右肩关节正位片示: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
记录者签名:科主任签பைடு நூலகம்:记录日期:2021/10/08
科室讨论意见:
住院医师许开信: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住院医师刘德荣: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端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或者两骨折段断重迭移位。骨折远端移位在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角畸形;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逝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主治医师马中瑞: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了解受伤历史及发病机理,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并节活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研讨论文

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研讨【摘要】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29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分析。
结果: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29例中优16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达86.2%。
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对周围软组织干预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49-01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在肱骨干骺端、大结节与小结节基底部,是肱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占肱骨近端骨折90%[1]。
外科颈骨折有明显的两个高发年龄段:①青少年时期,由于青少年骺板相对薄弱而活动能力又比较强,所以较易发生外科颈骨折,多为salter-harrisii型骺损伤;②老年人,骨质疏松与老年人易发外科颈骨折有明显关系。
由于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不稳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争议很大。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5岁,左侧18例,右侧11例。
骨折类型按neer骨折分类:i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l7例,ⅲ型骨折7例。
致伤原因:摔伤19例,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
1.2方法要求术前均行肩胛骨正位片、切线位片及ct检查,以明确骨折移位程度以及是否可以排除肱骨大、小结节及肱骨头损伤。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患者呈仰卧位,以便患肩后方可透x 线。
首先采用对抗牵引闭合复位,顺畸形方向牵引,内收上肢以放松胸大肌,向外侧推压远折端纠正内侧移位,向后侧推压远折端纠正向前成角,在正位和腋位上观察复位情况,证实复位满意后维持复位,术者在透视下行闭合穿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医师许开信: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住院医师刘德荣: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端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或者两骨折段断重迭移位。骨折远端移位在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角畸形;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逝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记录者签名: 科主任签名: 记录日期:2013/10/08
拟行手术: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术。
拟行麻醉:腰麻
术前准备: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2、常规心电图检查;3、胸部正位拍片检查;4、右肩关节X线拍片。 5、普鲁卡因、头孢唑林皮试。
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详见手术同意书。
防范措施:1、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化验及辅助检查工作;2、正确、规范、精细、轻柔的术中操作及术中彻底的止血。3、术中将骨折解剖复位及妥善内固定。4、术后良好的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
主治医师马中瑞: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了解受伤历史及发病机理,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并节活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主任医师唐高天:经过大家激烈的讨论,目前较为主流的内固定方式为DHDHS,DHS作为一种较好的内固定器材,使用的效果除内固定本身的特点之外,同术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体会,无论采用那种方式,拉力螺钉均应位于相对良好的位置与深度,失效的内固定,很多与内固定物置放位置不当有关,所以,手术前应充分准备,保证手术质量。
术前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外一科床号:49住院号:1310943
时间:2013年10月08日地点:外一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副院长唐高天主任医师;科主任、外科主治医师马中瑞;住院医师陆勤本;住院医师赵军;住院医师刘德荣;住院医师许开信。
姓名:丁芬英性别:女年龄:70岁
术前诊断: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
诊断依据:1、右肩关节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5天。2、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及棘间无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无障碍,右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右肱骨轴向叩击痛阳性。右手手指皮肤感觉正常。左上肢及双下肢各关节无红肿、压痛及功能障碍。3、右肩关节正位片示: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