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分类

合集下载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9.功能锻炼: 1.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作用和意义, 以提高认识,取得合作。 2.指导功能锻炼:①伤后早期练习握拳、 伸指及腕、肘关节各种活动。②伤后三 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外展型骨 折禁止患肢外展,内收型骨折禁止患肢 内收。③4-6周解除外固定,全面练习肩 关节活动,可徒手练习如下动作:
画圆圈(肩关节环转):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1.外伤史 2.症状和体征 1)局部肿胀严重,甚至波及整个肩部 和上臂,但肩部仍膨隆饱满。 2)上臂呈外展或内收畸形。 3)疼痛明显,活动伤肢时疼痛加剧。 4)有时可在腋窝下触及移位的骨折端。 5)除嵌插骨折外,肩关节活动明显障碍。


1.无移位骨折 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3-4周。 2.有移位的外展型和内收型骨折 麻醉下手法复位,再用上臂超肩 小夹板固定4-6周,手法复位应及早 进行,越早复位成功率越高。 3.手法复位失败者,合并血管神经 损伤者或骨折完全移位者 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行人工 肱骨头置换术,术后三角巾悬吊于 胸前3-4周。
也可利用滑轮或木棒等简单器械帮助练习肩部活 动。 滑轮:用健肢帮助患侧肩作上举、外展、内旋活 动 木棒:用健肢帮患侧肩上举、外展、前屈、后伸
3.指导、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 肢,发挥患肢功能。早、晚期即可用患 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 达到生活自理。
谢谢观看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 2.一般状况的观察。神志、精神、尿 量、静脉输液等以及麻醉后的观察。 3.管道的护理。伤口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量;留置尿管、留置止痛泵、 留置套管针等的观察。 4.患肢保持有效功能位。保持外展位, 并吊带制动。
5.患肢的观察。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是 骨科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 容之一。术后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是由 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石膏包扎过 紧。②患肢严重肿胀。③术中造成血 管损伤。 患肢血液循环障碍,轻者造成局部压 疮,重者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导 致肢体坏死,是骨科最常见最严重的 并发症。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摘要:一、引言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 分型概述1.Neer 分型的定义与应用2.Neer 分型的分类标准三、Neer 分型的具体分类1.第一型:单一外科颈骨折或合并有大结节骨折2.第二型:骨折位于解剖颈,移位大于1cm 或成角畸形大于453.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和小结节骨折4.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5.第五型:有小结节骨折并有移位6.第六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四、Neer 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对其进行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对其进行准确的分型。

Neer 分型是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其分型依据两个标准,一个是骨折线解剖位置,将肱骨近端分为四大部分,分为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干骺端。

另外一个是依据骨折线有没有移位,移位的标准就是骨折间隙大1cm 或者骨折段的成角大于45。

具体分类分为四型:一型、不管有几条骨折线都没有移位,一般保守治疗。

二型、肱骨近端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具体的骨折线部位可以分为解剖颈,解剖颈部位的两部分骨折从解剖颈开始肱骨近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又称为两部分骨折。

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和小结节骨折,又称为三部分骨折,如果合并大结节和小结节同时骨折,又称为四部分骨折。

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大结节的一个面骨折,这种类型常伴有肩袖的损伤。

第五型,有小结节骨折并有移位。

第六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 分型概述eer 分型是依据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位置和骨折线移位程度来进行分类的,其分类标准非常明确,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Neer 分型的分类包括一型到六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骨折形态和临床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Neer 分型的具体分类1.第一型:单一外科颈骨折或合并有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1cm,成角小于45,骨折稳定,又称为一部分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肱骨外科颈骨折【定义】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骨折,肱骨外科颈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称为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薄弱点,常易发生骨折。

【诊断依据】一、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二、临床症状体征:1、伤后肩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上臂内侧可见瘀血斑。

2、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

3、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非嵌插型骨折可出现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外展型骨折肩部下方稍呈凹陷,在腋窝可触及移位的骨折端或向内成角。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x线正轴位片或正位穿胸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五、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响检查,可明确诊断。

【证侯分类】一、无移位裂纹骨折外科颈无移位骨折,多位骨膜下损伤,多为肩部直接暴力所致,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二、外展型骨折受外展暴力所致。

跌到时患肢处于外展位,骨折近端肱骨头内收,远端骨干外展,两折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或两者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内侧,两折端形成向内成角畸形或向内前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受内收暴力所致。

跌到时患肢处于内收位。

骨折近端肱骨头外展,骨折远端肱骨干内收,两折端内侧嵌插外侧分离,或两折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外侧,两折端形成向外成角畸形或向外向前成角畸形。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受外旋外展传达暴力所致。

肱骨头多向盂下脱位。

【治疗】—、非手术治疗(一)、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1、适应证肱骨外科颈无移位骨折。

2、操作方法患肢肩关节处于中立位,肱骨超肩夹板固定即可。

(二)牵引治疗(皮牵引或骨牵引)1、适应证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手法难以复位,外固定难以维持位置。

2、操作方法皮牵引将上肢套上皮牵引套,实施牵引。

骨牵引行尺骨鹰嘴骨牵引。

患者上臂置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尺骨鹰嘴下2cm进针,实施鹰嘴牵引。

外展型骨折,上臂置于中立位,内收型骨折,上臂置于外展位,使远折端适应近折端位置,牵引重量不宜过大。

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一概述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

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挤压、打击及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前臂或肘部传至各部位。

X 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提示骨折的类型。

二、分类 1、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方 2~3cm,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

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

2 、肱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颈远端 1cm 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 2cm 以上为肱骨干。

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

中下 1/3 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 1/3 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3、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小儿四肢骨折的 3%~7%,肘部骨折的 30%~40%。

其中伸直型占 90%左右,多发年龄为 5~12 岁。

4、肱骨髁间骨折:导致肱骨髁间骨折的外力是相当复杂的,故骨折的类型也是多种1/ 22多样的。

既往曾将骨折分为屈曲型及伸展型,但这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关系。

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而将其分为四型:Ⅰ型骨折无分离及错位。

Ⅱ型骨折有骨折块的轻度分离。

Ⅲ型骨折时,内及外髁均有旋转移位。

Ⅳ型骨折时关节面有严重破坏。

这种分类法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但其对错位型骨折的描述并不十分详尽。

从现有的临床资料观察,虽然骨折的形状很复杂,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向及骨折的移位情况及形状,可将错位型肱骨髁问骨骨折分为伸直内翻型及屈曲内翻型两大类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查房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查房

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康复训练
01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如钟摆样运动、外旋运动
等,以减轻疼痛、防止关节僵硬。
中期康复训练
02
逐渐增加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如前屈、外展、内旋等,以恢
复关节功能。
后期康复训练
03
进行力量训练和协调性训练,如哑铃锻炼、抛球等,以增强肌
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日常生活指导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查 房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s
• 肱骨外科颈骨折概述 • 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 •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 • 肱骨外科颈骨折并发症及处理 •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健康教育
01 肱骨外科颈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肱骨外科颈是松质骨向皮质骨过 渡的部位,即松质骨向皮质骨过 渡的部位发生骨折。
由于疼痛或长时间制动 ,关节活动减少,导致
关节僵硬。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 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血栓形成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用抗凝 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骨不连
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 情况,必要时进行植骨手术。
关节僵硬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尽早 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预防关节
手术治疗
内固定
通过手术将钢板、钢丝、螺钉等 固定材料植入骨折部位,以维持
骨折部位的稳定。
外固定
通过手术将外固定架固定在骨折 部位,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植骨
对于骨缺损较大的患者,需要进 行植骨手术,以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治疗

肱骨颈骨折的康复(共13张PPT)

肱骨颈骨折的康复(共13张PPT)
1、超短波:无热量,10~12分钟,每天一次,10-15天。 2、红外线光治疗:局部照射,温度适中,15-20分钟,每天一次,10-15天 注意:经手术内固定者,早期以制动为主,运动训练比手法复位时间可提前1周。 手术内固定者慎用超短波治疗
注意:经手术内固定者,早期以制动为主,运动训练比手法 (3)干扰电、超短波、超声波(手术内固定者不可用)
• 主要方法有运动练习和物理因子 辅助器械:高吊滑轮、肋木、手指阶梯、墙拉力器、橡皮带、体操棒等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是骨折的主要原因。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动受限。 (3)肘关节及腕、手的抗阻训练 老年人需手术切开复位的可酌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主1、要超方短法•波有:运运无动热练量动习,和1练物0~理12习因分子钟以,每腕天一关次,节10-15背天。伸、屈曲训练、上臂肌群的等长收缩 练习 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
肱骨颈骨折的康复
第一页,共13页。
一、概述
•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以下2-3cm的骨折,多见中、老年人,发生 率为全身骨折的5%左右。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是骨折的主要原因。
第二页,共13页。
二、骨折类型
• (一)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 型骨
• (二)外展型骨折 (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 角畸形。)
• (三)内收型骨折 较少(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 外成角畸形)
第三页,共13页。
第四页,共13页。
三、临床特点
•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动受限。大结 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 收骨折类型
• 无移位骨折不需复酌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伤后3~4周
• 以主动运动为主,辅助被动训练肌力和关节功能,防止过 度外展、外旋、内收。

肱骨外科颈骨折PPT课件

肱骨外科颈骨折PPT课件

1.Neer肱骨近端骨折分型:
Neer(1970年)在codman的四部分骨折块 分类基础上提出Neer分类。
Neer分类法骨折移位的标准:相邻骨折块移位 大于1cm,成角大于45度。
1.一部分骨折:包括无移位和轻度移位骨折,无 移位和轻度移位骨折占肱骨近端骨折的85%左右, 又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因骨折块有软组织相 连,骨折稳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前臂三角巾 悬吊或石膏托悬吊治疗即可。
4)小结节骨折:多数与外科颈骨折同时发生。
3.三部分骨折:三个主要结构骨折和移位,常见 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骨折并移位,肱骨头可因 肩胛下肌的牵拉而有内旋移位。三部分骨折时, 肱骨头仍保留有较好的血运,故主张行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4.四部分骨折:四个解剖部位均有骨折和移位, 是肱骨近端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种。肱骨头的解剖 颈骨折使肱骨头血供系统破坏,肱骨头坏死率高。 60岁以上老年人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手术适应 征。
2.二部分骨折:指肱骨近端四部分中,某一部分移 位,临床常见外科颈骨折和大结节撕脱骨折,小结 节骨折和单纯解剖颈骨折少见。
1)大结节骨折:骨折后主要由于冈上肌的牵拉,可 出现大结节向上、向后移位,骨折后往往合并肩袖 肌腱或肩袖间隙的撕裂。
2)外科颈骨折:发生于肱骨干骺端、大结节与小结 节基底部。
3)解剖颈骨折:此骨折由于肱骨头血运破坏,造成 骨折愈合困难,肱骨头坏死率高。
2.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入路选择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头静脉可在近 端暴露并保护其外侧的组织连接。切开头静脉内侧 筋膜,上肢轻度外展,钝性分开三角肌下滑囊、骨 折端周围软组织及血肿,可触及骨折端及肱骨头。 清除血肿后,内外旋上臂明确肱二头肌长头及大小 结节的位置。在骨干部的远折端,尤其是粉碎性骨 折,需部分切开三角肌及胸大肌止点,以便于骨折 复位或肱骨干外侧上接骨板。接骨板位于肱二头肌 长头肌和旋肱前动脉的外侧升支的背外侧。随时记 住该血管的位置,避免结扎或破坏,避免损伤腋神 经。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骨小梁结构与钢板螺丝内固定
3.固定时尽量置入肱骨距螺钉,抵抗肱骨头内翻 4.大小结节处骨质坚强程度有限,应避免点式复位钳等钳夹,应采用巾 钳等钳夹肌腱。
损 伤 机 制
1.间接暴力
2.直接暴力 3.病理性骨折
骨折分型:Neer分型
一:Neer分型:
1.一部分骨折:一条或者多条骨折线,但
无骨折移位。 2.两部分骨折:包括肱骨外科颈骨折、大
手术技巧
一:钢板螺丝放置位置
1.大结节低于肱骨最高点6-8mm 2.钢板上缘应在大结节以下5-8mm 3.钢板内侧缘应当位于结节间沟后外侧2-4mm 4.螺钉尖部止于软骨下骨5-10mm 5.应尽量置入肱骨距螺钉 6.术后多角度透视,避免螺钉过长
手术技巧
二:解剖及软组织平衡
1.尽可能恢复肱骨的后倾角(30°)及颈干角(135°) 2.肩袖的修复,特别是合并大结节骨折,推荐使用钢丝固定。 3.防止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桡神经及软组织被钢板卡压。 4.注重内侧皮质的复位和固定,避免术后肱骨头塌陷和内翻。
根据血供判断预后
1.解剖颈骨折非常少见,一旦发生,提示弓状动脉多受到严重
破坏,预后不良。 2.肱骨头骨块上内侧干骺端保留的越长(>8mm),提示肱骨头血 供良好。 3.后内侧骨折,内侧突出部分的软组织保持完整,提示肱骨头 血供仍能维持,并利于复位。
骨小梁结构与钢板螺丝内固定
1.肱骨头中央和肱骨颈的骨小梁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疏松。 2.肱骨头软骨下骨的骨密度最高,肱骨近端骨折行内固定时,螺钉尖部 应止于软骨下骨5-10mm,既保证固定强度,同时避免螺钉切出进入关 节。
解剖结构还有解剖颈、结节间沟和肱骨外科颈。 2.颈干角:肱骨颈同肱骨长轴呈135°的颈干角。 3.后倾角:肱骨近端上面观,可见肱骨颈轴线同肱骨髁间轴线呈大约 30°的后倾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外科颈骨折分类
1.无移位骨折:一是裂缝骨折,二是嵌插骨折。

不需进行手法复位,用三角巾悬吊上肢3~4周即可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2.外展型骨折:骨折近端呈内收位,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增宽,肱骨头旋转;远折端肱骨的外侧骨皮质插入远端髓腔,成外展位成角畸形;也可能远折端向内上移位而呈重叠移位。

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

3.内收型骨折:臂呈内收位畸形,常可扪及骨折断端。

X线片可见骨折远折端位于肱骨头的外侧,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变小,肱骨头有旋转,可产生向前、外方的成角畸形或侧方移位。

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

4.粉碎型骨折:①对于严重粉碎型骨折,若病人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很差,可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②手术治疗先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近折端骨折块,使外科颈骨折复位,再用“T”型钢板固定,或用张力带钢丝固定。

术中注意修复肩袖,术后4~6周开始肩关节活动。

③对青壮年的严重粉碎骨折,估计切开复位难以内固定时,可作尺骨鹰嘴外展位牵引,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6~8周后去牵引,继续用小夹板固定,并开始肩关节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