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pt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件3(人民版必修一)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 、 名为国家元首,实则“统而不治” 名为国家元首,实则“统而不治”, 国家象征地位尤为突出
2、议会 : 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 国家的最高立法 权 、 的中心, 3、内阁(首相):掌握 最高行政 权, 对 议会 负责 、内阁(首相) 掌握 是君主制、 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 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白浩特说:“上 世纪英国宪法权威白浩特说: 世纪英国宪法权威白浩特说 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 如果做出决定, 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 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 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 字。” 君主立宪制 指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 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 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 的政治制度。 的政治制度。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 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君权神授
议会授权
二、《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限制了国王的 权利法案》内容1689年 《权利法案》内容 年
哪些权利? 哪些权利?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 停止法律 、凡未经议会同意, 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立法权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 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 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 这时财政大臣沃波尔慢吞吞却又坚定地走上台,用清 晰地语音说道:“谢谢各位信任。我也有个提议”他 环视一下大厅,见大家都再静静地听他说“大家和我 一样都热爱着这个国家,希望用最合适的方式来行使 权力,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基础上 团结人民、发展经济”他停下来顿了顿,看见议员们 大都微微点头,于是他继续说道:“那么,我们是不 是该首先团结起来呢?把争论限制在我们内部,对外, 我们则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样才能在和议会讨论中表 现出我们的决心!”
三、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世纪中叶)
场景再现:内阁正在争吵着什么,一片闹闹嚷嚷。 甲:“那该谁呢?”
乙:“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丙:“谁让国王不懂英语呢!他不参加更好!”
突然,有人大声提议“就让沃波尔来主持大局吧!
”“好!”“好!” 在一片叫好声落下后,有人站起来质问“凭什么呢?
”(甲乔)治“一第世一、他既有智慧,又有勇气,况且又沃是波财尔政大 臣” (乙)“第二,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我们的提案由他 提交议会讨论时就更容易获得通过” (丁)“第三、总得有人领头吧,要不你提议一个更恰当 的人选?”
英国议会选举规则的演进
1832年的议会改革 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20世纪初一个里程碑的出现 (非贵族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1918,《人民代表法》通过 (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1928,21岁女子获选举权 1969,18岁男女均获选举权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 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 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 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 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 国在政治上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争取民主-----光荣革命1、革命爆发的原因.政治基础: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基础:早起启蒙思想的兴起2、革命过程①内战:1640年爆发革命,②共和: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③独裁: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建立独裁统治(实质:资产阶级统治)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目的:稳定政局、保护革命果实)⑤政变:1688年的“光荣革命”记忆归纳: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二、确立民主(一)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2、内容:P1193、影响:(1)权利转移: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2)两大原则:议会至上: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法律至上: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3)奠定基础:奠定了君主立宪的法律基础(二)确立民主----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过程:略2、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的最终确立3、英国民主运行方式示意图说明:内阁和国王的关系:(1)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2)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内阁和议会的关系(1)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2)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3)议会通过内阁不信任法案时,首相要辞职谢罪或可以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新选举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但“统而不治”;(2).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由内阁掌握行政并对议会负责;(4).内阁和议会存在相互制约的权力关系。
三、完善民主---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1)沿袭中世纪的选举制度,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不均(2)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力(3)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甚至是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4)欧洲革命潮流冲击,英国群众运动斗争的高涨2、内容(1)减少财产(2)重新分配议会名额3、评价进步: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额选举权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种种限制四、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完善

小结: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议会“第三院” 1832年议会改革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光荣革命
尊再次获胜 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君主立宪 政体运作图
国王
国
王
统英 而国 不治议,君主 会立 掌宪 握制 立法行、的特 政点
大 权。
提出内阁名单
首相
内阁
(政府首脑)国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王(政府)
解 散 议 会 重 新 选
政
议会
府 集
(下院)
体
辞
职
举
不信任案
选民
不信任案
“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 麦考来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
的武1、装国部队王是““统皇而家不部治队””…,…是为虚君; 材人料变2、二 成权: 男英 人力国 和中某 使心议一在员个议说男会:人“变,议成内会女阁除人掌了 之握不 外行能 ,政使 能一 够个 做女 一
切事权情并”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 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
但根3、据权惯例力拥制有衡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
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白金汉宫
威斯敏斯特宫
唐宁街10号
本课线索:
一条主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三个转移: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二、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选出下院 选出多数党 选出领袖
(权力中心)
议
(政府) 内
会 首
共进退
阁 国 王
相 (政府首脑)
形式负责
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Act of Settlement(1701)
• 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 个女儿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直接的继承人,在 她死后,王位应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 国汉诺威选帝侯。 王位继承权 • 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 赦免。 司法权 《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Bill of Rights (1689)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
三、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乔治一世 ——不懂英语的国王
小密室——内阁
沃波尔——首 任首相(1721)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出现的时间: 威廉三世
地位: 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 惯例一: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3、1721年,沃波尔任首相 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的 惯例二: 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的关系 惯例三: 最终形成。 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和完善PPT课件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5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内阁(Cabinet):原是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内阁制(Cabinet System): 是内阁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 式,又称责任制内阁。
☆议会与内阁政府的关系: (课本P106第一段)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 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 相(Prime Minister,政府首脑),再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 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代议制,并认为“议会主权”就是“人民主权”,从而代议
民主制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也成为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
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 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这就是17、18世纪启 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以及从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民主政 治文化;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 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各国在建构自己的政治制度时,采 取了革命的或改良的、战争的或和平的、创制的或模仿的等 不同方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积极作用: ⑴对本国: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民主化、科学性决策; ③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 张,参与国家管理,这种协商和妥协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 暴力和内战。
⑵对世界:为各国提供了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上课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权利法案》的内容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 事之自由。 议会应时常集会。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 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王位继承法》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 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 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 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1701年通过 的《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王位的继 承不是自动的,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 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①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 ②信奉新教。 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④便于控制,是请来的客人。 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 议会,打破君权神授迷信。
2、“光荣革命”的意义:
①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②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政治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①曲折、反复 ②采用更激进的手段来达到革命预定目标
奠定君主立 宪制的基础
确立 典型的君主 立宪制确立
发展
议会改革,制定选举规则 议会权力缩小,内阁权力膨胀
工业资产阶级参政 帝国主义时 代的新趋向
新趋势
练习与测试
• 1.17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 的革命,登基的国王是: • A.克伦威尔 B.威廉三世 • C.詹姆士二世 D.乔治一世 • 2.英国议会最早出现于: • A.13世纪 B.17世纪 • C.18世纪 D.19世纪 • 3.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 D.国王必须参加内阁会议
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对旧的议会选举 (1)背景: 制度不满,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和英国群众斗争高涨 (2)1832年议会改革: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未按法律,不得拘捕臣民
《王位继承法》
未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
直接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院的议会
未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限制了国王王位继承和官吏任免权
1、《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 2、《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 的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 3、《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最大意义 为何?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 王权原则,英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
英国国家大权掌握在谁手中?
无实权 国家元首
最高 决策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
同样是女王,两位伊丽莎白女士她们在英国政治中 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都铎王朝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Ⅰ (1533~1603)
温莎王朝 伊丽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 (1926~ )
那么英国的实权君主是如何成为 “虚君”的呢?
7.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 首相,他( )
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的任命 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于一身
8.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
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 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 稳定
中国的内阁:为加强君权,专制 英国的内阁:为限制君权,民主
尽管称呼一致,但阶级本质不一样。明朝是封 建王朝,内阁既无法定的权利与职责,也不可 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是封建性的。而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的产物,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不 对国王负责。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相
英国君主立宪制
形式任命
内阁
多 数 党 组 阁
英王
任 命
议会
(权力中心)
下院 选民
司 法 独 立
上院
(贵族院)
学以致用: 2003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
克。你认为: 1、“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应由哪一机 构作出最终决定?
议会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英国会不会 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 如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阅读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①工业革命后,原有选举制度的不足, 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和积极斗争.
1 .背景 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③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 2.内容
君权神授
议会授权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奠基)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 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限制了国王 哪些权利?
立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 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 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 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司法权
(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议会)
2. 过 程
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确立 (权力转移至内阁)
发展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的扩大)
强化:内阁专横
“第三院”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新趋势
3.特点和作用
“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不仅是工业化、民主化、 世界化、城市化——这些现代化的有形标志, 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通向现 代化的有效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成 熟的发展模式”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中,你认为最值得我们 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公民大会
轮值主席 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十将军委员会
从民主的性质看,古代雅 典的民主是一种颇为原始 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 寡民的城邦。
怎样避开在一国特别是大国 由民众直接治理的现实困难, 又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 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 操作性的模式。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国会
不信任案。 诺斯结果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 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
案例2
1783年12月,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年仅25岁) 威廉〃小皮特遭到了下议院的不信任提案。 1784年,小皮特顶着议会的巨大压力,提请国王解 散下院,提前大选。结果新选出的下院支持小皮特, 小皮特内阁得以留任,首相位置得以巩固。 这开创了英国首相解散下院的先例。
选区重新划分;
重新分配议席.
3.评价:
积极: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 参政权和选举权。 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总的来说:①对象:不断扩大②财产资格:不 断降低③地区:不断扩大④年龄:不断降低
★从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结果,你得到什么认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集会权
1701年《王位继承法》
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第一条 当今国王无嗣,死后其王位由安妮公主继承,安 娜公主无嗣,死后其王位由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孙女、 已故波希米王后的女儿、汉诺威选侯索菲亚公主及 其信仰新教的后裔继承。 王位继承权 第三条 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 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 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 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司法权 作用:①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 原则;②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责任内阁制: 从“实权君主”到“虚君政治” (确
立) 威廉三世 召集部分枢密大臣在小密室商讨国家大事 内阁 取代枢密院,成为 直辖于______ 国王 的最高行政机关 ______
乔治一世 开创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先例 内阁 国王 转移到______ 行政权开始从______ 沃 波 尔 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 议会 负责 内阁要对_______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案例1
1781年秋,英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 传至英国国内,议会下院 强烈指责时任首相
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内阁的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和完善
1.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奠基: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2.过程
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强化: 内阁专横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 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权利法案》的内容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选举权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 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 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 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 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 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詹姆士二世
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
智慧一:从暴力政治走向协商政治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智慧二:从王权至上到法律至上
思考:这三者有何联系? 白金汉宫
唐宁街10号
议会大厦
1832年的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智慧四:改革
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 20世纪初一个里程碑的出现
一旦遭到议会不信任提案,内阁就要提请辞职 或 解 威廉三世 沃波尔 散议会,重新选举。 乔治一世 ★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二: 国王统而不治(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
思考:①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的时间?
18世纪中叶
②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 向国王汇报。
1688年光荣革命
“光荣”体现在哪里?
光荣革命留下最深刻的遗产是: 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 ——钱乘旦
思 议会为什么迎请荷兰执政威廉 三世当英国国王? 考:
①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 ②信奉新教。 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④便于控制,是请来的客人。 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 议会,打破君权神授迷信。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
探究: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 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 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上述材料说明英王的什么地位?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居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监督内阁
3.特点和作用
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阶英 级国 :资 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1月) 资 产 产阶 成立共和国(1649年5月) 与级 新革 克伦威尔独裁(1649~1658年) 贵 命 族领 导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1688年) 革命过程曲折反复。
革命爆发(1640年)
1640年 革命爆发
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议会大厦
了解
代议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间 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民主权力 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通常以议会(国会) 作为代议机关。P120 代议制政府的原则是间接民主,体现这一形式 的最好途径是完善普选制。代议制主要有两种 形式:一种是议会主权形式,主要以英国为典 型;另一种是人民主权形式,主要以美国为典 型。
(非贵族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1918,《人民代表法》通过
(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1928,21岁女子获选举权 1969,18岁男女均获选举权
伊丽莎白二世曾说,如果有一天人们对她和 她代表的制度表示不满, “我们将悄悄地离开”。
“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不仅是工业化、民主化、 世界化、城市化——这些现代化的有形标志, 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通向现 代化的有效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成 熟的发展模式”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中,你认为最值得我们 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适时而变,和平渐进,是社会变革的最佳 选择,这种方式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