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四旁树资源调查方案
林业调查规划培训三

? 2.样地布设:
? 定样地按系统抽样原则布设在国家地形图公 里网交点 上 每个固定样地均设永久性标志, 按顺序编号,并须绘制样地位置图和编写 位 置说明文 字 。
.??3.样除地面调积查量测和一般情况记载外,还需测定
林木的蓄积、生长量和枯损量。
?4.内业计算分析
? 主要是计算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估计值, 作出方差分析并得出精度指标。为便于进 行森林资源动态预测,还需得出生长、消 耗的估计值。
? 非林业用地:林区内除林业用地外的其他用 地。
? (3).林区用地分类
?
有林地、疏林地
?
未成林造林地
? 林业用地 灌木林地
?
专用育苗的苗圃地
?
可供造林的无林地
?
农地、 牧地、水域、
?
未利用地
? 非林业用地 城乡居民区
?
工矿与交通区
?
其他用地
?.
?
2.林种 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和森林的效益,森林
分为: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调查和小班勾绘。对连片面 积为0.067公顷以上(含0.067公顷)至1公顷的果园, 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可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调 查统计,作为一个小班标记上图,标注在村民组 内此类果园相对集中的位置,并在“小班调查记 录卡片”上详细列出相应副小班台帐。
山西资源调查报告

山西资源调查报告山西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山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地区。
以其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山西省的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资源状况和潜力。
二、自然资源1.煤炭资源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据统计,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这些煤炭资源不仅为山西省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也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矿产资源除了煤炭,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铁、铜、铝、锌等金属矿产储量较大。
此外,山西还有大量的石灰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为山西的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水资源山西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其中,黄河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此外,山西还有一些湖泊和水库,如阳泉水库、平遥古城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为山西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三、人力资源1.教育资源山西拥有一批高等学府,如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
这些高等学府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劳动力资源山西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由于煤炭和矿产资源的丰富,山西的矿工、冶工等劳动力需求较大。
同时,山西的农业和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为山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科技资源山西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这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为山西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时,山西还吸引了一些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促进了科技资源的集聚。
四、环境资源1.生态环境山西省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尽管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山西省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山西的自然资源。
2.旅游资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
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技术环节

2021/4/21
*
第一部分 样地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
建好五种标志----样地角桩
样地标志设置应 视情况采用明暗 结合的方法。为 了避免造成对样 地的人为特殊对 待,应努力探索 和引进暗标定位 新技术。
2021/4/21
√
25.82米
√
*
第一部分 样地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
建好五种标志----定位物(树)
2021/4/21
*
主要内容
一、样地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 二、样地样木调查中的常见错误
及分析; 三、样地外业调查应注意事项。
2021/4/21
*
第一部分 样地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
2021/4/21
*
第一部分 样地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
样地外业调查的二种情形: 1、复位样地 2、新设样地:包括改设、增设、临时样地
固定标志的设置与复位:设置、修复和补设有关标志,应 视情况采用明暗结合的方法。为了避免造成对样地的人为特 殊对待,应努力探索和引进暗标定位新技术。
2021/4/21
*
第一部分 样地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
突出二个重点----样地复位
周界复位:要利用保存的标志对周界进行复位 ,在周界复位时,要认真分析前后期测量误差的影 响,仔细辨认前期的固定标志,避免因周界复测产 生位移而出现漏测木和多测木。
一方位) 2、无定位物或者数量不够(局限于树,与上
期比较,只减不增) 3、定位不准确(盲目照抄上期,未复测方位
距离)
2021/4/21
*
第二部分 样地样木调查中的常见错误及分析 一、样地复位
产生问题的原因二:对样地情况叙述不明,样地位置图不详
1、样地情况叙述不清(简单描述:在向导的带领下直接找到) 2、与调查因子矛盾(描述内容与调查因子矛盾) 3、照抄地形图上地物、不结合实地情况
关于森林覆盖率与林木绿化率的思考

组织森林 资源清 查 ,建 立 资源档 案 制度 ,掌 握 资 源变 林 业 区划 与规划 设 计 需 要 而进 行 的森 林 资 源调 查 。
化情况 。各级 人 民政府应 当制 定植树 造林 规划 ,因地 调查 间隔期 一般 为 lOa。在 间 隔期 内可 根据 需 要 重
制宜地确定本 地 区提 高森 林覆 盖率 的奋 斗 目标 。县 新 调查 或进行 补 充调 查 。个别 县虽 然陆续 进行 过森
第 33卷第 1期 2010年 2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 汁
Inner M ongolia Forestry lnvestigalion and Design
vo1.33.N0.1 February.2010
文章 编 号 :1006—6993(2010)01—0054—03
关 于森 林 覆 盖 率 与 林木 绿 化 率 的 思 考
重醴掣土地磐总粪面积 l …o0%~
充沛 以及立 地条 件 相 对好 的 地 区 ,更加 注重 森林 面
积 的数量 和质 量 ,最 大 限 度 地 提高 森 林 覆 盖率 。而
林木绿化率%=奎差惹吾 ×·00%+ 在立地条件相对差的地区来说 ,只能是在尽量追求 森林 覆盖率 的前 提下 ,最 大 限度地 提高林 木 绿化率 。
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主要技术规定》,森林覆盖率 指 一个 国家或地 区绿 地 面 积 占土地 面积 的百分 比 ,
和林木 绿 化率分 别 为 :
是反 映一个 国家或地 区森林 资源 丰 富程度 及实现绿
森林覆盖率%=奎釜惹吾 ×100%+ 化程度的指标 ,侧重于反映绿化状况。在不 同的区 域 (立 地条 件 ),二 者 的 侧重 点 不 同。在 降 雨量 相对
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山西是一个林业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但近年来,山西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林业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山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资源条件山西林业资源总体较为匮乏,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5.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省森林面积为6.8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为4亿立方米,平均蓄积量为59立方米/公顷,较低的蓄积量制约了山西林业产业的发展。
2.产业现状山西省林业产业以造林、木材加工为主,林业产业链相对薄弱。
木材加工业以生产原木材、板材、家具等为主,但产值规模较小。
山西省的造纸、人造板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有限,产品品质和档次不高。
3.发展面临的问题(1)资源短缺:山西省森林资源总体不足,林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薄弱。
林地贫瘠,造成了森林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难以满足林业产业的需求。
(2)技术水平低:山西省的林业科研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市场开发滞后:山西省林业产品品种单一,市场拓展不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1.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力度山西省政府应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林木培育、更新及病虫害防治,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应该合理规划和利用山西省的土地资源,推动林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山西省应加强林业科技研发工作,提高林木培育、蓄积速度和质量,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
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提高林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高产业附加值山西省应加大对林业深加工产业的支持,推动林业产业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加强原材料供应与深加工环节的衔接,增加深加工产品的投资,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
开展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开展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规定,按照《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X政办函〔X〕x号)文件精神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林业工作实际,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现将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党的X大、X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X届X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随着我县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数量和结构逐年发生变化。
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质量,客观反映区域内森林经营管理状况,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规律,为制定中长期林业规划、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案,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基础信息,同时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森林资源和林业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建设生态X提供可靠依据。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精心安排,措施上保障有力,全力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
二、调查范围及内容(一)范围X县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包括国有林地、集体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经济林地、四旁树木等。
各自辖区内的国有林地由各林场负责调查;退耕还林地、集体林地、农田经济林地和四旁树木由县林业局牵头负责,各乡镇要全力配合。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3d6e1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的境界测量 是指在地面上标出标准地的范围。通常用罗盘仪测 角,皮尺或测绳量水平距(林地坡度大于5°时,要将 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要求境界闭合差不得超过 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 应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除,同时在边界外缘树木的 胸高处,朝向标准地内标出明显记号,以示界外。为了 方便核对和检查,在标准地四角设临时标桩。如为固定 标准地,要在标准地四角埋设一定规格的标桩。标桩上 标明标准地号、面积和调查日期等。
标准地的形状和面积 1 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并尽可能使面积为整数,以便于测 量、调查和计算。 2 标准地的面积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精度,标准 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要求的林 木株树确定其面积大小。我国一般规定:在近熟林和成过熟 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林木;中龄林250株以 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在林相整齐的人工林中也不能少于 150株。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 条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 况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 林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 和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 实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 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城市森林地面调查的范围、内容、方法、指标及数据整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城市森林植被的专项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37342—2019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38590—2020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HJ710.1-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LY/T2737-2016古树名木鉴定规范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LY/T1812-2021林地分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城市森林urban forest城市市域内所有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被的总和。
3.2林木forest tree城市森林内的木本植物、行道树和散生的木本植物。
3.3林木面积forest tree area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面积、“四旁”树面积,城区乔木、灌木面积。
3.4样地城市森林的类型、生境、分布等有代表性的观测地段。
4调查范围、任务及指标4.1调查范围城市建成区的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被指标。
4.2调查任务完成城市森林地面调查中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和生态文化等四类指标。
4.3调查指标4.3.1树冠覆盖率区域内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4.3.2城区林荫道路率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里程占总里程的百分比。
4.3.3地面停车场绿化覆盖率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占停车场总面积的百分比。
4.3.4道路绿化率绿化道路的长度占适宜绿化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
4.3.5水岸绿化率绿化水岸的长度占适宜绿化水岸总长度的百分比。
4.3.6树种多样性比例城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占树木总数量的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四旁树资源调查方案
山西省四旁树资源调查方案
第1条调查任务
查清全省范围内的四旁树资源。
第2条工作安排
由省林业厅统一组织指挥,任务落实到各地(市)、县林业主管部门。
技术业务工作由省林业勘测设计院负责,各地(市)林业设计队为主,县林业局配合完成。
从2月20号开始准备~3月下旬开始外业工作~4月底完成外业并上报省林业勘测设计院~4月中旬完成统计计算。
第3条技术标准
四旁树:宅旁,房前后和村旁,、路旁,铁路、公路、乡村公路及田间路,、水旁,渠、河、池、塘、水库旁,、田旁,地埂、农田林网、农林间作,的零星树木以及不够起调面积,1亩以下~不包括1亩,4行以下~不包括4行,的小片树木。
当4行中间跨路、跨渠时也按四旁树调查。
四旁树计数时~经济树、用材树以株计数~刺槐、杨树、桑树等萌生力强的树种~伐后萌生一大丛~仍按1株记。
经济树种树冠较大的核桃、板栗、枣树密度在15株/亩以下,不包括15株,~其它树冠较小的经济树30株/亩以下,不包括30株,的树木~作为四旁树调查。
四旁片林:
农田林网和各种防护林带的林木郁密度达到0.2以上~或林带冠幅覆盖的宽度10米,林网和林带的行数在连续4行以上、面积在1亩,以上。
样木类型:分四旁、片林两类。
地貌类型:以乡,镇,为单位分平川区、丘陵区和山
区。
一个乡,镇,跨两个地貌类型以上时~以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填写。
第4条分层两阶抽样设计
总体是全省范围。
全省共划分1平方公里的一阶单元N=156623个~每个一阶单元划分0.1公顷的二阶单元M=1000个。
在每个一阶单元中抽取m=9个二阶单元进行实地调查四旁树株数。
最后按地貌类型分层两阶抽样方法计算。
一、一阶单元数的确定
1、二阶方差的估计:据以往资料样方面积0.0667公顷的方差是11.8株。
这次采用的样园面积是0.1公顷~方
2差可能小一些~按80%计为=9.44株。
S2
2、一阶方差的估计:以往没有资料。
估计二阶样方面积0.0667公顷的一阶方差是4.41株。
我们采用的是0.1
2S公顷~方差可能小一些~按80%计为=3.528株。
1
3、平均值的估计:据以往资料样方面积0.0667公顷,
的平均值是0.54株。
那么~0.1公顷的平均值为=0.81株。
X
4、精度的要求:总体估计值要求95%的可靠度~达85%的精度。
,
5、绝对误差的估计:?=X*,1-P,
=0.81*(1-0.85)=0.1215株。
把以上数据代入下式计算
222SS222(,,)ts1Mm,n22tS21,,N
一阶单元数n。
一阶单元数n=1164个再加上20%的保险系数为1397个。
二、一阶单元的抽取方法
在“连清”固定样地中抽取。
我省共9915个固定样点~
每7个抽取1个~共抽取1416个。
首先把“连清”固定样地按样号大小排序。
第一个样号在第1-7个中随机抽取~以后每隔7个抽一个。
三、二阶单元的布设
在公里网交叉点、公里网四角、四边的中线共布设9个样园。
见下图:
2 3 1
4 5 6
7 8 9
各样点的位置:5号样地在公里网交叉点,1号样地在公里网交叉点纵座标增加500米~横座标减少500米,2号样地在公里网交叉点纵座标增加500米,
四、样地形状和大小
样地是半径为17.84米的园形样地。
第5条样地的调查
一、样园园心的定位:使用GPS定位。
用GPS的确定两个不同方向的最小误差点变化处~取其中点即为园心。
二、调查:在半径17.84米的园形样地中调查四旁树株数和四旁片林~并填写表1。
三、由于地形陡峭无法到达样园时~目测~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四、一个二阶单元跨二个以上乡,镇,时~以面积多的记载所在乡,镇,。
四旁树及四旁片林株数调查统计表
县乡村样地号地貌类型
表1
2000年底株数 2001年新栽株数样备样木用材树用材树园经济合经济合类型 ?<5c?注号树 <5cm 计树计
5cm m 5cm
计
调查人员: 检查人:
调查日期:
注:外业调查不填地貌类型
第6条填报表
以县为单位填写统计表2。
**县分地貌类型面积统计表
表2
单位:公顷
地貌乡地貌乡地貌乡面积面积面积类型 (镇) 类型 (镇) 类型 (镇)
计
注:分地貌类小计
第7条调查程序
1、以地,市,组织培训~吃透方案~统一方法。
2、外业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精度~省院人员每组1人~与地市设计队配合调查。
填写表1和表2。
第8条四旁树实数株数精度要求:100%。
第9条检查验收
实行二级检查制:地市检查组检查15%的一阶单元~省院检查组检查5%的一阶单元。
第10条内业计算
按分层两阶抽样计算,具体计算方法略,
第11条蓄积计算
全省四旁树蓄积:按2000年“连清”四旁树样地的?5cm的平均单株蓄积乘以本次调查的用材树?5cm的株数。
本方案解释权归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
2001年3月8日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