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芜湖市2011年高中教师资格认定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芜湖市2011年高中教师资格认定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芜湖市2011年高中教师资格认定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一、高中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1:语文1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题2:语文1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题3:语文2第4课《诗经·采薇》课题4:语文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题5:语文3第5课杜甫诗《秋兴八首(其一)》课题6:语文3第10课《过秦论》课题7:语文4第5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课题8:语文4第7课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课题9:语文5第8课《咬文嚼字》课题10:语文5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二、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A版课题1:必修1 2.1.2 指数函数及性质课题2: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题3:必修2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题4:必修2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课题5:必修2 4.1.1 圆的标准方程课题6:必修3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课题7:必修4 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课题8:必修4 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课题9:必修5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题10:必修5 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注意:以上均讲授课题的第一课时。

三、高中物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1: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题2: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课题3: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 4、力的分解课题4: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课题5:必修2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动能和动能定理课题6: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4、电势能和电势课题7: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题8:选修3-1 第三章磁场 2、磁感应强度课题9: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 4、法拉第电磁感应课题10:选修3-2 第五章交变电流 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四、高中化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2: 离子反应《必修·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3:氧化还原反应《必修·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课题4:金属的化学性质《必修·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课题5:铝的重要化合物《必修·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课题6: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必修·化学1》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7:化学键《必修·化学2》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课题8:化学能与电能《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9:化学反应的速率《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课题1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必修·化学2》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五、高中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题1: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题2: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题3: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题4:第五章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题5: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课题6: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题7:第三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题8: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课题9: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题10: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题1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课题2: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课题3: 3.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课题4: 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课题5: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课题6: 5.2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课题7: 6.2 信息发布课题8: 6.3 信息交流课题9: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课题10: 7.3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七、高中历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课题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题2: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题3: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题4: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二课题5: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题6: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题7: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题8: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题9: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题10:第18课罗斯福新政八、高中地理课题1:地理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课题2:地理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题3:地理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题4: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题5:地理1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课题6:地理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题7:地理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课题8:地理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题9:地理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题10、地理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的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九、高中音乐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模块《音乐鉴赏》课题1:必修模块第一单元 1812年序曲课题2:必修模块第二单元优美课题3:必修模块第三单元汉族民歌课题4:必修模块第三单元非洲民间音乐课题5:必修模块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课题6:必修模块第四单元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课题7:必修模块第五单元音乐的戏剧—-歌剧课题8:必修模块第五单元音乐与影视选修模块《歌唱》课题9:选修模块第一单元互动排练二部合唱《桑塔•露琪亚》课题10:选修模块第二单元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十、高中美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一单元课题1: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课题2:第二课图像与眼睛第二单元课题3: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课题4:第二课礼仪与教化课题5:第四课人间生活课题6:第五课审美自律第三单元课题7: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课题8:第五课进入历史课题9:第六课战争与和平课题10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十一、高中思想政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政治生活课题1 必修二第二课第一节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课题2 必修二第三课第一节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课题3 必修二第五课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题4 必修二第六课第三节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课题5 必修二第九课第二节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必修三文化生活课题6 必修三第一课第四节文化塑造人生课题7 必修三第三课第一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题8 必修三第六课第一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题9 必修三第八课第一节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题10 必修三第十课第二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十二、高中体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课题1:篮球的传切配合课题2:跳跃的挺身式跳远课题3:双杠的前滚翻成分腿坐课题4:排球的正面上手发球课题5:技巧的直腿后滚翻接挺身跳课题6:单杠的单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接前翻下课题7:跑的跨栏跑过栏技术课题8:武术的形神拳“7、震脚左弓步双推掌、抡臂拍脚、弓步顶肘”课题9:投掷的侧向滑步推铅球课题10:足球的脚背内侧踢球注意:以上均讲授课题的第一课时。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数字化5.3.2 内容为视频、音频的数字表示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数字化5.3.2  内容为视频、音频的数字表示
(2)讲解“采样频率”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结全课本P144图5-14。引出计算声波的存储空间的方法。一般立体声采用为44KHz的采样频率,因此每秒钟需要用2*44000=88000字节的存储空间。
上图还说明声波采样频率越大,声音越真而存贮量也越大。
(4)通过让学生自己练的方式学习加工处理音频信息。
(5)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6)音频文件类型:wav、midi、mid、mp3
3、总结
学到现在,我们对图像、视频的数字表示有了一定的了解,它们让我们明白人们能轻松地以更低的低价实现住处的高速率、高品质传播,数字制式终将替代模拟制式。
学生复习并完成下列习题:
1、将一幅分率为800*600的16色图像需要多少储空间。
计算1分钟600*480像素的256色灰度图像的视频存储空间。
让学生分析两种情况下
A、在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而不需高质量的情况下。
B、为了追求高保真音乐时。
该降低还是该提高采样频率。
计算一张650MB的光盘用立体声30KHZ的采样频率,可放多少时间的音乐。
让学生交刚才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处理,如删除某段音乐,或与其它音混合在一起等。
我们知道图像的数字化可以为我们实现高品质的图像传播。实际上当前的信息领域已逐渐被数字制式所取代。比如,数字化手机代替模拟“大哥大”,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将取代模拟电视,CD机淘汰了录音机等。那么,这些视频和音视的数字形式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的呢?
1、引入并介绍视频的数字表示(在多媒体教室演示)
(1)用GIF Animator将几副简单的图像导入制作一副简单动画。由此让学生理解视频是由一帧帧的静止图像组成的。
5.3.2 内容为视频、音频的数字表示
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影片声音全包括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影片声音全包括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影片声音全包括影片声音全包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们需要设计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性的教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完整包括影片声音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的主题是“影片声音全包括”。

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片制作中声音的重要性以及声音的种类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案适用于小学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预计耗时两个课时。

二、教案内容1. 目标- 了解影片制作中声音的作用和重要性。

- 了解不同类型的声音素材及其运用。

- 学会使用简单的音频编辑工具。

2. 教学准备- 一段适合小学生观看的有声影片(如卡通片段或动物纪录片)。

- 一台电脑和投影仪。

- 学生活动手册。

3.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引入:用一段简短的有声影片或小视频引入课程,并提问学生对影片中声音的观察和体验。

- 导入: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影片制作的内容,重点强调声音在影片中的作用。

- 活动:让学生分组观看一段影片,然后让他们就观察到的声音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共同发现影片中的不同声音,如背景音乐、角色的对话、环境声等。

- 拓展:提醒学生声音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即使没有图像,只有声音也能传递许多信息。

让学生尝试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猜测场景或情节。

- 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概括声音在影片中的作用和种类。

第二课时:- 引入: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即声音素材的种类和运用。

-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声音素材(如动物叫声、交通声、自然声音等),让学生尝试识别声音素材。

- 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声音素材并描述其特点。

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选择和描述,让其他学生猜测所描述的声音。

- 拓展:学生参与讨论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不同的声音素材运用到影片制作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例,如使用动物叫声制作卡通角色的声音等。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题库1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的理论和实践。

A. 教学过程B. 教学优化C. 教学资源D. 教学结果2()是具有学生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渠道等特性的教育形式。

A. 集体教学B. 小组教学C. 远程教学D. 个别化教学3()是指那些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的,能帮助和促进他们进行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施、技术和环境,学习资源既可以被学习者单独使用,也可以由学习者综合使用。

A. 学习资源B. 教学资源C. 教育资源D. 技术资源4()指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并且能够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

A. 个别化教学B. 过程技术C. 集体教学D. 自主学习5AECT94定义认为,()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教学技术B.学习技术C. 数字技术D. 媒体技术6个别化教学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

A. 视听技术B. 多媒体技术C. 程序教学D. 网络技术7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五个方面。

A. 设计B. 构思C. 计划D. 创建正确答案: A8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大类。

A. 有形技术、无形技术B. 人文、技术C. 硬件应用、软件应用D. 媒体环境、知识态度正确答案: A9下面有关远程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远程教育的决定性特征是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B.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传统关系没有改变C. 需要通过通信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送D. 学生与教师之间完全丧失了联系正确答案: D10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应用实践领域有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

《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节视频的获取和加工——“我是大导演”■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七章音视频获取与编辑》中的第2节内容。

本章内容趣味性强,《第2节视频的获取和加工》更是图片、声音、视频的一个综合应用。

组织好学生学好本章内容,是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一个激发,也是能力的一个提升。

为将来网页制作、动画制作也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对于office 软件的界面比较熟悉,但对于新的软件会有畏惧感2、学生是处于青春期间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喜欢自由和个性张扬。

3、学生会使用网络学件进行学习,并能够从网络学件上下载或上传资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视频格式的类型、特点及一般应用场所(2)了解视频加工的几个常见软件(3)熟悉Movie Maker的窗口界面(4)掌握用Movie Maker软件编辑视频的思路和流程(5)掌握视频过渡和视频效果在视频制作中的应用方法(6)掌握用Movie Maker在视频中添加、制作片头和片尾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制作1分钟左右的小视频过程中,掌握视频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能够对视频文件有一定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在创作过程当中,作品主题与音乐相融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常识(3)通过《怒放的生命》的视频小作品引导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4.行为与创新能够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视频的加工与处理为生活添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视频制作流程(2)视频过渡和视频效果的添加(3)片头和片尾的制作2.教学难点(1)尽快消除Movie Maker软件的陌生感(2)片头和片尾重叠效果的制作和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1、任务驱动法2、对比法■课前准备学习网站视频加工所需要的素材音箱和耳机■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在教学素材的准备上的反思《视频的获取与加工》,素材选择很不容易,特别在于视频的选择上,素材不容易找。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输入的A和B的值()的情况下,函数Y=A+B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全部是“0”B.任一是“0”C.任一是“1”D.全部是“1”【答案】 A2、HTML代码<ahref=″url″>……</a>表示()。

A.创建一个超链接B.创建一个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的链接C.创建一个位于文档内部的连接点D.创建一个指向位于文档内部的连接点【答案】 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B.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C.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D.在网络上散布某地区水受严重污染虚假信息无需承担责任【答案】 D4、在Excel中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文件是()。

A.工作薄B.工作表C.单元格D.活动单元格【答案】 A5、下列选项是关于域名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域名只有解析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B.域名就是网址C.域名可以自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D.同一个域名在因特网上可以重复使用【答案】 A6、汽车驾驶模拟器能营造一个驾驶训练环境,人们通过操作模拟器进行驾驶训练。

这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A.指纹识别技术B.字符识别技术C.虚拟现实技术D.机器翻译技术【答案】 C7、在计算机技术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是()。

A.硬件和软件B.软件和数据C.外设和数据D.硬件、软件和数据【答案】 D8、学生持饭卡可以到食堂的刷卡机上买饭.也可以持卡到联网的学校浴室洗澡、到开水房打开水等,都属于数据库方面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快乐导航】首先请同学观看地视频《济宁宣传片》请同学谈谈观后感,引导学生对信息收集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马上要周末了,为了放松下心情,父母要带你去旅游,但是时间有限,不能去远地方, 所以选择济宁周边游.我们的家乡济宁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又有江北小苏州之称。

请你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一份周末旅游计划. 在做计划之前,你首先要考虑是天气情况.那么我们怎么收集天气信息呢?【教师活动】当你们接到这个研究任务时,是不是要围绕这一主题收集相关信息。

请同学们谈你们过去是怎样获得与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讨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自己以往获得信息的经验,为即将要学习的获得信息的规范过程和方法做铺垫。

【教师总结】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比如我们在做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候,就需要去获取大量的有关研究课题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探究学习获取新知】一、信息需求的分析【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周末旅游计划”活动为例,介绍学生如何根据主题,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1)对信息需求进行分析。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3)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采集的信息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并通过填写信息需求清单,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的能力。

【教师点拨】分析信息需求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信息的对象差异信息的对象差异是指同样的信息对不同人的价值和意义不一样。

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获取信息。

2.信息的时间要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信息在哪个时间范围内生效。

3.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是指信息发生的地点及适用的范围。

第五章、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

第五章、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

五、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内容提要:5.1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示例WA V大通用性强音质较好容量过大多媒体作品的解说、特殊音效等shenzhou6.wavMP3小质量高、文件小、对声卡要求低Win98的录音机无法播放多媒体作品集网页的背景音乐shaonv.mp3MIDI最小文件非常小要求声卡性能高多媒体作品集网页的背景音乐等monk.mid二、声音的采集方法1、录制声音:(1)硬件设备(2)了解常用的录音软件:Windows的“录音机”、GoldWave等2、获取现成的声音文件,可以通过网上或光盘获取需要的声音文件3、从CD上获取声音:很多的播放软件及声音处理软件都带有从CD抓取音乐的功能,例如Windows 媒体播放器9.0以上版本、RealPlayer10.0、超级解霸、金山影霸、GoldWave等。

4.利用一些乐谱制作软件我们还可以自己作曲,一尝作曲家的滋味,制作MIDI文件的工具软件为数不少,例如Cakewalk、作曲大师等作MIDI文件。

三、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能够处理声音文件的软件一般都带有声音文件格式转换,例如:GoldWave、CoolEdit、另外还有专门用于声音文件格式转换的小软件,例如All Converter等,我们还是以GoldWave为例处理声音文件的格式转换,方法是先打开一个声音文件,然后通过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在选择目标文件及其格式就可以了。

四、声音的处理1、声音剪辑声音的剪辑包括删除、剪贴声音片段等,通过声音的剪辑可以实现重组声音的顺序,把若干段声音连接成一个声音文件。

2、添加特殊效果在GoldWave中可增加声音的混响时间、生成回声效果、改变声音频率、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等,从而使声音的效果更丰富。

3、声音的合成声音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合在同一个文件中。

5、2动画的的制作一、动画的分类:一般动画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江苏省阜宁中学王沛
一、《新课改大纲》对本单元的要求和建议:
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教学建议:根据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通过主题学习和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根据主题开展探究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完成多媒体作品制作。

二、教学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和加工音频、视频和动画信息
客观评价数字化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2)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完成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选择、运用信息的价值观及版权意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合作、进取的品质。

3)通过作品的制作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网上根据主题搜集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较高。

但是,个别同学在小组协同学习时依赖性太强,不能够积极参与。

另外,对要求较高的选择适当的工具,处理声音、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的技术和原理,还要进一步的学习。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学习活动的评价者。

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解示范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展示任务(教师把典型的多媒体作品展示给学生)
多媒体作品:
作品主题:
洋口港开发历程,动画展示洋口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划蓝图。

使用多媒体作品呈现、赞美我可爱的家乡,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东,更喜爱如东。

创作思路:
通过实地调查,在网络上和报纸上收集信息,使用多媒体工具加工处理、制作出电子刊物。

本刊物使用的工具由学生根据实际掌握情况自己选择。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分工合作。

1、分析任务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洋口港的认知中比较集中的信息点,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

为了给下面要做的事情作点引导:
2、信息的搜集
搜索引擎的使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分析、筛选、处理(要求学生对信息的引用要注明出处)。

3、多媒体技术应用
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手段:
声音采集、处理
图片、图象的处理
动画素材的插入
文字的编排
超级连接的使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优缺点,明确完成作品制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示范:
根据主题在网上快速准确搜索多媒体信息的技能(教师讲解后,让学生演示、交流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和FTP的使用方法)
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
录制声音、分析声音采样、编码的简单原理
学生学习活动: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图象处理的基础知识(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处理)
学生学习活动:图片格式的比较(位图与矢量图的比较),图片、图象(形状、格式)的处理、动画的插入
从多媒体光盘或因特网上获取视频文件,或利用视频抓图软件捕捉屏幕上的视频片段并存为A VI格式的视频文件。

学生学习活动:按照上述要求,使用视频抓图软件处理一段视频文件。

4学生完成任务,并进行交流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