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英语教育质量,加强英语学科建设,制定一套合理的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英语学科师资队伍:通过培训和选拔优秀的英语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加强英语学科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英语学科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三、具体措施1. 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英语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 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英语学科评价体系,包括考试、作业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培养和提高英语学科师资队伍的能力。
- 培训计划:制定英语教师培训计划,包括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激励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
- 选拔优秀教师:通过评选和选拔,选拔优秀的英语教师,提高学校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
3. 推动英语学科研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科研究。
- 学术交流:组织英语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 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英语学科的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 学术期刊:设立英语学科的学术期刊,发表优秀的英语学科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交流和发展。
四、预期效果1. 学生英语能力提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英语师范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英语师范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目标
1. 提高英语师范专业的教学质量。
2. 提升英语师范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
3. 加强英语师范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4. 扩大英语师范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年规划
第一年
1. 优化英语师范课程,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
2.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升专业研究水平。
3. 招聘外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4. 加强与企业、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和就业机会。
第二年
1. 建立英语师范专业研究中心,支持教师进行学术研究。
2. 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 推动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丰富教学内容。
4. 增加海外交流项目,提供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
第三年
1. 组织英语师范专业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科影响力。
2.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
3. 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增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4. 开展英语教育公益活动,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总结
通过实施这份三年规划,我们的英语师范专业将得到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
扩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英语教师和专业人才,为
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英语专业工作计划7篇

英语专业工作计划7篇英语专业工作计划篇1作为一名普通英语教师,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在理论的熏陶与实践经验的浸润中成熟起来。
虽然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多年了,但从没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为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专业成长目标,总认为学校安排工作埋头干就可以了,所以,自我认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够理想,也越来越感到知识的欠缺。
为努力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特制定三年内个人成长计划。
1、制订计划,自我规划。
立足个人发展,通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做到有目标、抓落实。
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师的整体发展方向。
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目标,按照规划努力进行自我培训和科学研究。
抓住一切听课和学习的机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今后的时间里,应继续发扬工作认真,乐于学习的特点,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
面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2、精于思考,勤于笔耕。
每学年撰写至少一篇教学反思、一篇好教案、一篇案例分析,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
3、认真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宁夏教育》、《教育报》等刊物的认真学习,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从中领悟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4、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
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的规划与目标

sentence structure, tense, voice, and aspect.
02 0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Improv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speaking fluency through regular practice and participation in language exchange activities.
Your resume and cover letter are essential tools for job applications. Ensure that your resume highlights your relevant skills, experiences, and accomplishments. Your cover letter should clearly explain your interest in the position and how you would be a good fit for the job.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competitions
参加学术竞赛
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如英语演讲比赛、写 作比赛等。
竞赛表现
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示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竞赛经验分享
通过分享竞赛经验,促进学术交流和团队协作。
Academic research projects
English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skills
Improve English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skills by learning to identify and correct grammar, spelling, and punctuation errors.
高中英语专业发展规划范文

高中英语专业发展规划范文Title:High School English Major Development Plan.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majoring in English, my goal i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set of skills that will not only help me excel academically but also prepare me for a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 future. Here is my development plan:1. Academic Excellence:Maintain a high GPA by consistently engaging with the coursework and seeking help when needed.Participate actively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group projects to enhance my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Regularly read English literature outside of the curriculum to broaden my knowledge and improve my language skills.2. Language Proficiency:Practice English speaking and writing regularly to improve fluency and accuracy.Engage in 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s or find a language partner to enhance my language skills.Tak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s such as TOEFL or IELTS to assess my progress and set goals for improvement.3.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Join English clubs or societies to interact with like-minded individuals and participate in language-related activities.Attend English workshops,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to stay updated on the latest trends in the field.Volunteer for English tutoring programs to help other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while reinforcing my own knowledge.4. Career Development:Research potential career paths for English majors and identify areas of interest.Seek internships or part-time jobs related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ranslation, or content creation to gain practical experience.Build a strong network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through networking events and online platforms like LinkedIn.By following this development plan, I aim to not only become proficient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ut also to buil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a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 future.中文翻译:高中英语专业发展规划。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愈发受到重视。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23年的英语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专业素养的人才。
以下是2023年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英语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等。
3.专业核心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等。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英语角、模拟联合国、英语演讲比赛、实习实训等。
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英语诗歌、英语戏剧、英语电影鉴赏、英语国家文化等课程。
三、培养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毕业要求1.掌握英语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4.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专业水平考试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三年个人专业发展全景规划

高中英语教师三年个人专业发展全景规划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年的个人专业发展全景规划。
第一年:基础建设与适应阶段1.1 教学技能提升- 熟练掌握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深入了解课程标准。
- 学习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提高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建立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1.2 教育技术应用- 学习和掌握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 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和整理适合教学的素材和资料。
1.3 学术研究- 阅读英语教学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 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工作坊,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
第二年:专业成长与拓展阶段2.1 教学技能深化- 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 参与教学比赛或示范课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展示能力。
2.2 学科研究- 选择一个英语教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
- 参与或主持学科教研活动,与同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2.3 国际视野- 关注国际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其他国家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 如有机会,可以参加国际教学研讨会或交流项目,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第三年:领导力发展与创新阶段3.1 教学领导力- 担任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
- 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或工作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3.2 教育创新- 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 参与或主持教学改革项目,推动学校教学的发展。
3.3 学术贡献- 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 参与编写教学教材或出版教学专著,为英语教学领域做出贡献。
通过以上三年的个人专业发展全景规划,我期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和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英语学科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是必要的。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英语人才。
2. 原则:a. 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英语。
b. 强化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c. 多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a.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
b. 文化意识: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礼仪等。
c. 跨文化交流:包括跨文化沟通、跨文化合作、跨文化理解等。
2. 教学方法:a. 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场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b.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c. 创新教学法: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师资建设1. 师资要求: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教学经验,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2. 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英语教学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师资激励:建立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励教师积极投入英语学科建设。
五、教学资源建设1. 教材建设:编写符合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的教材,包括课本、习题集、参考书等。
2. 多媒体教室建设: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学习环境。
3. 图书馆建设:购买英语相关书籍、期刊、报纸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4. 网络资源建设:建设英语学习网站、在线学习平台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2006—2010年)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在加速学科的综合化、人才的复合化、专业的融合化和英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英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过渡到语言型和复合型并存的局面。
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在英语教育中既传授英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拓宽知识面,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符合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科教兴国”和“科教兴渝”战略,结合本专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地处三峡库区的区域优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师范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发展总目标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把规范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
立足渝东南,服务重庆,面向西南,以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参与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开拓创新,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
(三)基本思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教学基础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化,做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课程体系更优化、教学内容更精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先进;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构建出一个适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服务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修养;了解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用一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强的教师职业能力、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二)专业发展目标1. 以普通师范英语本科专业为主,适度发展非师范英语本科专业。
根据重庆市人才供需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专业的办学潜力,在2007 年增设英语(非师范类)本科专业,在2008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在2010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法律方向),完善专业结构,实现英语专业的协调发展。
3.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争取将英语专业立项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力争尽快实现本专业与市内外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010年,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21 人,平均每年新增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27人,平均每年培养或引进3 名博士、硕士,使本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
根据学校《“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做好教学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工作,争取2 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成为校级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从本专业教师教学和学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本专业教师分成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三个类别进行培养。
(四)学生发展规模遵循“注重质量,适度发展”的原则,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200人左右。
到2007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950 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50 人;到2008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100 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95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50 人;到2009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200 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100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100人;到2010 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300 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1000 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法律方向)100 人。
以上学生规模规划均未考虑“专转本”因素。
(五)课程建设目标2006—2010 年,建成2-3 门校级重点课程,并力争使1 门课程成为市级精品课程;争取2-3 门专业主干课程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确保专业选修课的开出率达到100%,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按方向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坚持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严格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
(六)教材建设目标1.到2010年,本专业所有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100% ,尤其重视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
2.针对区域特点,编写一套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色教材,突出专业优势。
3.“十一五”期间,结合选用教材编写与之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集3—5 部,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七)学术科研目标2006年—2010 年,针对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较低的情况,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立项5—10项校级科研项目;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立项2—3 项校级教改课题;在以上研究课题出成果的基础上,立项2—3 项国家级、市级科研、教改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师的辅导下,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数达到10%。
(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1.到2010 年,建成40个教学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需求。
2.到2010年,在涪陵区内建成5—10 个教学见习基地,保证学生教学见习的需求。
3.根据学生发展的规模,新建3—5 个语言实验室,并对现有语言实验室不断更新,提高使用效率。
4.规范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它们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实现专业建设规划的措施(一)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
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是专业求发展、成特色的战略任务。
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首先,成立由主要领导、专家、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其次,根据学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英语专业未来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
第三,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组织有保障,措施有落实。
(二)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继续深化“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增设朗读课程,开展Workshop、Talk Show、英语电影配音、朗诵比赛、即兴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辩论比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在高级阶段分流培养,开设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如高级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交际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针对本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学术科研水平较低、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爱校、爱系、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为本,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2.统筹兼顾,质量并重,做好教师的吸收、引进工作(1)大力推进博士、硕士的培养、引进工程。
今后五年本专业培养和补充教师的主体是博士、硕士毕业生,每年平均培养或引进3—5 名硕士,改善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
(2)加强教授的培养、引进与聘任工作。
在引进人才时,遵循师德高尚、职称高、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四高”原则,切实改变本专业不够合理的职称结构。
同时,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其它院校的教授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帮助本专业带学科、带队伍、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促使他们树立严谨治学态度。
3.积极推行优秀教师激励机制(1)制定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定期考核,动态管理。
(2)采取倾斜政策,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进程。
(3)对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岗位津贴制或奖励制度。
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每月津贴100 元,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一次性奖励500 元。
4.建立师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稳定教师队伍(1)对本专业引进教师实行最低服务期制,学士学位为 1 年,博士、硕士学位为5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鼓励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工作满2 年后报考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
(2)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讲师及其以下职称教师的进修形式以报考定向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方式进行。
(3)根据每年的评教结果,凡被认定为“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教师实行教学待岗,通过进修提高教学水平。
(4)2007年起学历达不到硕士及以上者(40 岁以上者除外),本专业学科评议组不予推荐高级职称或中级职称的评审。
(5)继续推行青年教师(30 岁以下)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制度,对不服从安排者不予评聘高一级职称。
(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营造浓郁的专业学术氛围1.严格规定不同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
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5篇论文,其中1篇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讲师在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4篇论文,其中有1 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助教在聘期内应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2 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