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和印度修改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2、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 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 多.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一年 分热季、凉季和雨季三季。
10—5月南亚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 水少,形成旱季。其中10—2月气温较低,形成凉 季;3—5月气温较高,形成热季。
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
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
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4.地质——多火山、地震
①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平坦, 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 ④受季风活动的影响,降水集中 在夏季。
(4)南亚季风气候引起的水旱灾害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原因: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
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水灾。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水系特征 河网密布、支流多、河道弯曲
成 因 人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河床抬高)
原因
河道占用 (河湖面积缩小, 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特殊性(一):
凉季:10月—次年2月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 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凉季 热季 雨季 凉季
1、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
①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 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 坡,多地形雨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优秀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

2. 掌握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南亚及印度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难点:1. 印度的地理特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地图:南亚地区地图、印度地图。

2. 图片:南亚地区风光、印度名胜古迹等。

3.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

4.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南亚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印度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引导学生掌握印度的地理特点。

4. 分析印度的人口分布,让学生了解印度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5. 讲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佛教等,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

6. 讲解印度的历史文化,如古印度文明、莫卧儿帝国等,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历史发展。

7. 课堂互动: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和图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南亚和印度的认识。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南亚地区地图,标注印度的主要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南亚地区风光和印度文化的纪录片,增强学生对南亚与印度的直观认识。

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x

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x

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社会《世界地理》的南亚和印度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南亚地区的文化特色等。

印度部分则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2. 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3. 培养学生对南亚和印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难点:南亚和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南亚和印度的图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南亚和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和印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讲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3. 讲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4.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亚和印度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南亚和印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南亚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色:印度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和宗教:七、作业设计1. 描述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2. 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答案:1. 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2. 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印度经济与文化在南亚地区的影响

印度经济与文化在南亚地区的影响

印度经济与文化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复杂经济结构的地区,一直以来,印度在南亚地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传承方面,印度都对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方面来看,印度一直以来都是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

印度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

印度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从1970年代初期的低谷时期,到90年代中期的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的现代化进程,印度的经济一直在蓬勃发展。

这些变革对南亚地区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举例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改革。

这些改革使印度成为一个更开放的经济市场,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加强。

印度市场的成功吸引了来自其他南亚国家的外国投资,为整个南亚地区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流入和经济发展机会。

此外,印度还是南亚地区第一大出口国,向世界出口各种商品和服务,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印度在战略和地缘政治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印度与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对互相的投资流增加,也为整个南亚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互惠机会。

印度与其他国家的切实合作不仅推动了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稳定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形势。

除了经济方面的影响,印度的文化影响也很深远。

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有着一个开放的文化传统。

这些特点与印度所在地区的其他国家共享,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传播。

印度的文化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在语言和宗教方面,印度文化在南亚地区是最大的文化传播体系之一。

在语言方面,印度拥有22种官方语言,其中印地语和英语是最为普及的两种语言;在宗教方面,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多种宗教在南亚地区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印度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也对南亚地区的人文认知和社会价值观念有着深刻影响。

其次,在社会生活和娱乐方面,印度文化对南亚地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印度的电影、音乐、时装等都受到了南亚各国家的喜爱,印度的文化传播也在第一时间获得了南亚各地的支持和认同。

印度国家战略

印度国家战略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制定和实施,并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一、印度洋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地缘要素影响和制约着国家的安全战略。

印度次大陆相对封闭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印度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海上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潘尼迦认为印度的安全系于印度洋,如果印度洋被他国控制,印度就失去了自由,印度的未来如何与印度能否发展为海权大国紧密相连。

从地缘环境来看,印度雄踞南亚次大陆核心,国土三面环海,海岸线超过6000公里,其领土的主体部分印度半岛呈倒立的等腰三角形如一把利剑插入印度洋约1700公里,将印度洋北部分割为西部的阿拉伯海和东部的孟加拉湾。

印度洋北部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区,是印度洋最为重要的区域,印度正好锲居于这个区域的中心。

印度最西端到阿拉伯海波斯湾外口直线距离不到1000公里,到索马里半岛(亚丁湾)不到2000公里。

印度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环扣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出口。

从自然资源来看,印度洋地区除了蕴藏有世界半数以上的石油和35%的天然气外,还有其他丰富的战略矿物资源。

截至目前,已探明印度洋沿岸地区储藏了超过世界60%的铀、40%的金矿和80%的钻石资源;此外,印度洋地区的锂、铍、镍、钴及磷酸盐等矿物资源也极为丰富。

一位分析家就认为:“美国工业所需54种原材料中超过40%都来自印度洋地区。

”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大都属于欠发达国家,缺乏勘探和开采的技术和资金,印度洋地区众多储量巨大的资源等待开发。

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印度洋在国际体系中的战略重要性愈发显要,印度洋成为有利害关系的大国关注的焦点。

处于印度洋中心地位的印度,更将印度洋视为印度国家安全“生死攸关”的战略区,是“印度的生命线”,印度的“未来有赖于保持这个海区的自由”。

纵观印度史,四分五裂的时间多于统一的时间,“印度”更多意义上是一个地理概念。

中国与印度签署互联互通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南亚连接

中国与印度签署互联互通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南亚连接

中国与印度签署互联互通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南亚连接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快速发展的国家,他们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和促进双方的发展,中国与印度联合起来签署了互联互通合作协议,旨在建设一带一路的南亚连接通道。

本文将介绍这一合作协议的背景、目标以及对两国和整个南亚地区的影响。

一、背景中国和印度都是位于亚洲的重要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各种原因,两国之间的合作一直受到了限制。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并提高两国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中国和印度决定签署一项合作协议,推动一带一路的南亚连接。

二、目标这一互联互通合作协议的目标是建设一条连接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以促进两国之间货物和人员的流通。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贸易运输成本,推动两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该合作协议还着眼于推动文化和教育交流,促进人员的往来和交流,加强两国关系的深度和广度。

三、影响这一互联互通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中国和印度以及整个南亚地区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两国之间的货物流通将更加高效便捷,贸易往来将更加便利。

这将有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由于有了更好的互联互通能力,文化和教育交流将更加频繁,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将得到加深。

此外,这一合作协议还将为整个南亚地区的合作与互联互通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南亚各国的发展。

四、挑战尽管这一互联互通合作协议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需要巨大的投资,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中印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如何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合作协议的有效执行也将是一个挑战。

此外,由于地理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建设互联互通通道也会面临一些技术和工程上的困难。

五、展望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与印度签署互联互通合作协议,为一带一路的南亚连接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世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

2024年世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
2024/2/29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
南亚地区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 交通枢纽,拥有重要的战略地 位。
4
气候特点与自然环境
南亚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 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
山气候等。
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等。
南亚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 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珍
稀濒危物种。
2024/2/29
5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人口数量众多,分布不均。
南亚地区的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包括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巴基斯坦族、尼泊尔 族等。
2024/2/29
南亚地区也是世界上宗教文化最多元的地区之一,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等多种宗教。
投资便利化
南亚各国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 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同时加强 投资保护,使得南亚地区成为全 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
南亚各国加强交通、能源、通信 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 水平,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
了有力支撑。
2024/2/29
2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要点一
未来发展趋势
8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印度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 化遗产和历史传承。
印度经历了多个王朝和帝国的统治,包括孔雀王朝、 笈多王朝、莫卧儿王朝等,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
影响,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等。
印度的文化传承包括语言、宗教、艺术、哲学等多个 方面,其中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宗教对印度文化
6

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之争问题、原因与影响

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之争问题、原因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D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4-9797(2020)07-0044-09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之争:问题、原因与影响唐探奇(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的通过引发了印度民众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抵制。

印度东北部地区认为,该法案将损害地区的文化特殊性、经济机会,增加安全风险;穆斯林群体认为,是对伊斯兰教的宗教歧视,穆斯林有成为国家二等公民的危险;以国大党为代表的世俗主义和反对派认为,该法案是对印度宪法世俗主义和平等精神的违背。

印度人民党执意推进该法案,是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强化自身合法性,推动“印度教特性”的国家化。

其在两院的多数地位、世俗主义的式微、“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崛起,使该法案的通过具备了现实条件。

该法案通过后,印度国内陷入动荡,经济发展形势更加恶化。

各方围绕该法案的斗争将上升到宪法层次,并且与印度人民党推动的N'C、NP'形成联动效应。

国际社会主流对该法案持负面态度,印度的国际形象受损。

南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印巴关系将更加紧张。

关键词: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印度人民党;印度教特性;印度教民族主义;印穆冲突2019年12月,印度人民院(LokSabha)和联邦院(—ajya Sabha)相继通过新的《公民身份修正案<(The Citizenship Amendment Act,以下简称CAA)o 经印度总统拉姆•科温德(—am Nath Kovind)签署,该法案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该法案的通过引发了印度全国各地的持续反对。

本文试图在描述清楚事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以下简称BJP)推动CAA的原因和条件;印度国内CAA的反对者及其反对的原因;CAA通过后在印度国内外产生的影响。

一、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之争:问题的起源2019年12月10日和11日,印度人民院和联邦院相继通过新的《公民身份修正案九随着印度总统科温德的正式签署,该法案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反馈
(08年江苏高考)
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 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14
图15
图14
图15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相同 点 气候特 征 不同 点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甲地全年高温(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 温低),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甲地 降水变率大。 受不同季风的影响(甲地主要是因气压带和 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南亚和印度
南 亚 在 世 界 上 的 位 置
北 冰 洋
北美洲 大 太 平 洋 南 美 洲 西 洋
欧洲
亚洲 太 南亚
非 洲
平 洋 大洋洲
印度洋
南亚次大陆
南极洲
写出下列国家的名称:
1
3
2 4 5
1 巴基斯坦
2 尼泊尔
3 中国 4 孟加拉国
5 缅甸
6 斯里兰卡 6
3、自然地理特征
三大地形: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恒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
东北风

西南风

南亚旱季景观图
南亚雨季景观图
南 亚 雨 季 景 观 图
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
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 填入下表中,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 风变化的关系。
A. D. 来得早 退得晚 B. E. 来得晚 风力不足 C. 退得早 F. 风力强盛
水灾 西南风的变化
A 来得早 D 退得晚 F 风力强盛
旱灾
B 来得晚 C 退得早 E 风力不足
印 度 的 农 业
发展中的印度民族工业 【思考】
印度发展工业最主要 的自然条件?
印度的资源丰富, 拥有发展轻重工业的 多种原料。
棉、麻纺织工业 原料充足;煤、铁、 锰等矿产资源丰富, 许多特产的产量居世 界前列。
三、工业生产
1、工业分 电子工业
100
10 (月) 0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南 亚 一 月 风 向
N
每年10月到次 年5月盛行东北季 风,
陆 风从———地
吹向 海 洋 ———,为旱 季。
南 亚 七 月 风 向
N
每年六月到九月 盛行西南季风,
海 洋 风从——— 陆 地 吹向 ——— ,为雨季。
月份 一月 七月
风向
对降水影响
南部: 德干高原、 东、西高止 山
穆莫泰姬•玛哈尔
泰 姬 陵
纱 丽 ︱ 印 度 妇 女 传 统 服 装
帕得达卡尔遗址群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思考: 印度以 哪种气 候类型 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0C) 降水量(毫米)
30
600
20
10
500
400
0
-10
300
200
-20
-30 1 4 7
分布 德干高原 东北部
孟买 加尔各答 班加罗尔
区位因素 煤、铁、锰丰富, 矿区邻近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和对外贸易港口 地处黄麻产地和港口 “南亚硅谷”
主要工业中心
• 加尔各答-麻纺工业中心:麻纺工业 居优势地位。 • 孟买-棉纺工业中心:棉纺工业长期 居优势地位。 • 贾姆谢德布尔、比莱-主要钢铁工业 城市 • 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软件 产业地位十分突出。
气候特征差异产 生 的主要原因
图14
图15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 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 不利影响: 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 建议。(3分) 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 植面积;兴建水利,防灾减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