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豆丁

给水厂课程设计豆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知识,包括水源的选择、水质的处理、水厂的设计和运行等,培养学生解决给水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给水厂的基本组成和作用,掌握水源选择、水质处理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备给水厂设计和运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水厂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源的选择:介绍水源的类型和特点,水源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2.水质的处理:讲解水质标准,常用的水质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3.水厂的设计:介绍水厂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包括厂址选择、规模确定、工艺流程设计等。
4.水厂的运行:讲述水厂运行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运行参数监控、设备维护、水质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给水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给水厂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给水厂课程设计预处理

给水厂课程设计预处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给水厂预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厂预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给水厂预处理对水质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我们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能够:1.描述给水厂预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分析给水厂预处理技术的要求和应用。
3.设计给水厂预处理工程方案,并进行评价。
4.认识到给水厂预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厂预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给水厂预处理的基本原理:讲解给水厂预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2.给水厂预处理的工艺流程:介绍给水厂预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包括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出水消毒等。
3.给水厂预处理技术要求:解析给水厂预处理技术的各项要求,包括水质标准、处理效率和运行管理。
4.给水厂预处理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给水厂预处理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1.讲授法:讲解给水厂预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给水厂预处理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给水厂预处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自来水厂Word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名称:南江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090710130姓名:孙青指导老师:逯延军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3)1、设计任务 (3)2、设计要求 (3)二设计原始资料 (4)1、概述 (4)2、水源资料 (4)第二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5)一设计水质水量 (5)1. 设计水质及水质分析 (5)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 (6)第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7)一加药间 (7)二混合设备 (10)三絮凝池 (12)四沉淀池 (17)五滤池 (23)六消毒方法 (28)第四章水厂高程布置计算 (33)一管渠的水力计算 (34)二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35)第五章主要参考文献资料-36-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任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是“某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为初步设计阶段),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给水处理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种构筑物的类型和数目,初步进行给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种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种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个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6、给水处理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7、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水厂平面,工艺高程图纸两张(3#图)。
8、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1.1.2、设计要求A.根据以上资料,进行城市给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
B.编写设计说明计算书,包括确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相应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计算正确并附有必要简图。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给水水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管理,从而提高他们对给水工程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的基本概念、水源保护及水质标准;(2)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3)熟悉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及水质监测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厂的运行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具备给水处理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水质采样、分析检测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的基本概念:水源保护、水质标准、给水厂的组成及功能;2.给水处理工艺: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工艺及其组合;3.给水厂的运行管理:运行模式、水质监测与控制、设备维护与检修;4.给水工程设计计算:水量计算、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及工程造价。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给水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水水厂的运行管理和设计计算;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给水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长春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长春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长春市给水厂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水资源保护和水厂净化处理的基本知识。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长春市给水厂在供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给水处理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提高信息处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供水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 学生通过对长春市给水厂的学习,激发对水利工程和环保事业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长春市给水厂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水资源保护和水厂工作原理。
课程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长春市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供水系统。
- 了解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认识给水厂在供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给水厂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学习水源的选取与保护。
- 掌握给水厂的净化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消毒等。
- 了解水质监测与保障措施。
3. 水资源保护:- 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
- 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 实践活动:- 走进给水厂,观察实际工作场景,了解给水厂的运行情况。
- 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给水处理方案。
5.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课时:引言,了解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第二课时:学习给水厂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给出水厂的课程设计,对给水厂的运营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理论讲解以及实操演练,给出水厂提供专业的服务。
课程内容涵盖了给水厂的分类、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深入了解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运作流程;2、掌握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懂得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3、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4、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能够独立开展给水厂的运营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1、给水厂分类、原理:给水厂的分类、构成,给水厂的水源、水工、储水等原理的介绍;2、给水工作流程:从给水的准备、检查、操作、测试等流程中,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流程;3、水质检测:作为给水厂运行的基础,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掌握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4、防腐管理: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
5、水厂运营与管理:了解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系统性方法;6、实践演练:通过实操练习,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实操技能。
四、课程结构本课程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以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为主线,展开理论讲解;实践演练: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实操练习,深入熟悉水厂运营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加强对给水厂运营管理技能的学习;五、课程时长本课程的学习时长为120小时,分为12模块、36课时:模块一:给水厂分类、原理,2课时;模块二:给水工作流程,2课时;模块三:水质检测,3课时;模块四:防腐管理,3课时;模块五:保养管理,3课时;模块六:水厂运营与管理,2课时;模块七:实践演练,14课时。
给水处理实习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实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水质指标、常见污染物及处理方法;2. 了解我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 掌握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给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 能够操作给水处理设备,进行简单的工艺调试和优化;3. 能够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水处理行业的职业兴趣,树立环保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实习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水处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给水处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处理基本原理:水质标准、污染物种类及危害、水质检测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给水处理概述》2. 给水处理技术:传统处理工艺、新型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给水处理技术》3.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单元操作及其组合。
教材章节:第三章《给水处理工艺流程》4. 给水处理设备操作与维护:水泵、搅拌器、过滤设备、消毒设备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给水处理设备与操作》5. 实习实践:参观给水处理厂,实际操作设备,进行工艺调试和优化。
教材章节:第五章《给水处理实习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回顾给水处理基本原理,学习水质标准及污染物检测方法。
第二周:学习传统处理工艺和新型处理技术,了解膜分离技术。
第三周:学习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各单元操作的作用及组合。
第四周:学习给水处理设备操作与维护,了解设备运行原理及注意事项。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给水厂中常见的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3. 了解给水厂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措施;4. 了解我国给水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给水厂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优化建议;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水质检测,并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3. 能够设计简单的给水厂运行维护方案,提高给水厂的运行效率;4. 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给水厂进行智能化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保事业,关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给水厂在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对给水工艺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课程针对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结合学生所在年级和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1. 给水厂概述:介绍给水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给水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给水厂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讲解给水厂的主要工艺环节,包括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分析各环节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给水厂工艺流程3. 水质指标与检测:介绍常见的水质指标,如pH、浊度、硬度、余氯等,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质分析与检测4. 给水厂运行管理及维护:讲解给水厂的运行管理措施、维护方法及故障处理,分析智能化管理在给水厂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给水厂运行管理与维护5. 给水厂优化与智能化:探讨给水厂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法,介绍智能化技术在给水厂中的应用,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给水厂优化与智能化6.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给水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给水厂的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学校: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一、概论———————————————————————————31、课程设计的目的————————————————————————32、原始资料———————————————————————————3二、总体工艺设计————————————————————————4三、水处理构筑物计算——————————————————————41.混凝剂投加设备设计———————————————————————42.网格絮凝池———————————————————————————73.斜管沉淀池———————————————————————————114.普通快滤池设计—————————————————————————155.消毒—————————————————————————————216.清水池设计———————————————————————————22四、总体布置设计————————————————————————23平面布置综述——————————————————————————23水厂高程布置综述————————————————————————24 五、参考资料—————————————————————————25一、概论1、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内容学习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2)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的水平;(3)培养在教师辅导下,基本能独立设计一个中、小型给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工艺设计的能力。
2、原始资料(1)该水厂所在地区为华南地区。
(2)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 5.2万米3/日。
(3)原水水质资料(4)石英砂筛分曲线(5)厂区地形图(1:500)(6)水厂所在地区为华南地区,厂区冰冻深度0 米,厂区地下水位深度-4.2 米,主导风向西南风。
二、总体工艺设计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考虑到水厂占地面积以及各个设备的水处理效果,现选用如下流程工艺:混凝剂氯消毒↓↓原水→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用户三、水处理构筑物计算1.混凝剂投加设备设计用于生活饮用水厂的混凝药剂首先要满足以下要求:对于人体健康无害:混凝效果好;货源充足;运输方便。
本设计水质的水温在6.5~33℃,浊度为820毫克/升, PH 值为7.6,故采用精制硫酸铝混凝剂,适用水温20~40℃,PH6.4~7.8时处理浊度高,色度低的水。
其比重约为1.62,32O Al 含量不小于15%,不溶杂质含量不大于0.5%。
其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用药量少,温度适用性高。
华南地区投加量一般为30~40mg/L ,故本设计投加精制硫酸铝混凝剂量32mg/L 。
(1)碱度校核:原水总碱度为2.7mg/L,以CaO 为基准,折合为0.0482mmol/L 市售精制硫酸铝(含32O Al 约为16%,计划投加量32mg/L )投药量折合32O Al 为32mg/L ×16%=5.12mg/L32O Al 分子量为102,故投药量相当于5.12/102=0.052mmol/L 32O Al ~342)(SO Al剩余碱度取0.37mmol/L则{CaO}=3×0.052-0.0482+0.37=0.4778mmol/L \为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需投加石灰(市售纯度为50%) 则投加石灰量为0.4778×56/50%=53.51mg/L(2)日处理水量:本设计水厂设计水量为5.2万m3/d,水厂自用水量为5%,Q=546000m3/d混凝剂投加量计算:T=aQ/1000=1747.2kg/dT——日混凝剂投量(kg/d)a——单位混凝剂投量(mg/L),本设计为32mg/LQ——日处理水量(m3/d).石灰投加量计算T=aQ/1000=2921.65kg/dT——日石灰投量(kg/d)a——单位石灰投量(mg/L),本设计为53.51mg/LQ——日处理水量(m3/d).(3)溶液池W1溶液池容积按下式计算:=aQ/417cn=5.82m³W1-溶液池容积,3m;式中W1Q-处理水量,3/m hm h,本设计为22753/a-混凝剂最大投加量,本设计为32mg/L;c-溶液浓度,取15%;n -每日调制次数,取n =2。
取W 1=63m溶液池分成2格,以便备用,每格的容积为3m ³。
取有效水深为1.0m ,超高0.2m,则总高度为1.2m,尺寸为2m ×1.5m溶液池形状采用矩形,每格实际尺寸为2.5х2х1.2m ,置于室内地面上,池底坡度采用2.5%,并设一根管径DN200的塑料排渣管。
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
(4)溶解池容积2W :2W =0.3W 1=0.3×6=1.8 m3溶解池建两座,互为备用。
取有效水深为1.0m ,超高0.2m,则总高度为1.2m 溶解池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每格实际尺寸为1.3х1.3х1.2m 。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10min t 。
溶解池搅拌装置采用机械搅拌:每池设搅拌机一台。
选用ZJ-700型折桨式搅拌机,功率为4KW,转速为85r/min 。
溶解池置于地下,池顶高出地面约0.2m ,池底坡度采用2.5%,并设一根管径DN200的塑料排渣管。
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
(5)水射投加器采用水射器投加,设备简单,使用方便,(6)药剂仓库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期间1-2个月用量计算。
硫酸铝所占体积:T30=T×30=52416kg=52.416tT30——30天硫酸铝用量(t)T——日混凝剂投量,本设计为1747.2kg/d硫酸铝相对密度为1.62,则硫酸铝所占体积为:52.416/1.62=32.36m3石灰石所占体积:T’30=T×30=87649.5kg=87.65tT’30——30天石灰用量(t)T——日石灰投量,本设计为2921.65kg/d石灰相对密度为3.5,则石灰所占体积为:87.65/3.5=25.04m3总计所占体积:25.04+32.36=57.4m3药品堆放高度按1.5计算,则所需面积为38.3m2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的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的方便以及搬运和磅秤所占面积。
所以药剂仓平面实际尺寸取7m×8m=56㎡(7)混合设备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
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好。
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
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本设计采用热浸镀锌管式静态混合器,采用两个。
2.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效果好,絮凝时间短,水头损失小。
因此本设计采用网格絮凝池。
网格絮凝池絮凝时间为10min~15min,本设计取絮凝时间T=12min。
网格絮凝池分为两座,每座分为三段。
网格数前段较多,中段较少,后段不放。
(1)絮凝池尺寸设计水厂设计水量为5.2万m3/d,水厂自用水量为5%。
一座絮凝池设计水量Q1=Q*1.05/2=2.73万m3/d=1137.5m3/h=0.32m3/s。
单座絮凝池的容积V = QT =0.32⨯12⨯60=230.4m3Q——单个絮凝池处理水量(m3/h)V——絮凝池有效体积T——絮凝时间(min),一般为10min~15min.,本设计取絮凝时间T=12min 单座絮凝池的面积:S=V/H=230.4/4=57.6m2S——絮凝池面积(m2)V——絮凝池有效容积(m3)H——有效水深(m),因与斜管沉淀池配套,本设计取絮凝池取有效水深4m。
单格面积:f=Q/v=0.32/0.12=2.7m2f——单格面积(m2)Q——单个絮凝池处理水量(m3/s)v——每格的竖向流速(m/s),前段和中段0.12~0.14m/s,末段0.1~0.14m/s,本设计取v=0.12m/s每格为方形,边长采用1.7m,因此每格实际面积为2.89m2由此得分格数为:n=57.6/2.89=19.9个为配合沉淀池尺寸,即采用20格实际絮凝时间为:t=a×a×h×n∕Q=1.7×1.7×4×20/0.32=722.5s≈12mint——实际絮凝时间(min)n——网格数,本设计为20个a——每格长边长度(m),本设计为1.7m.h——有效水深(m),本设计为4m.Q——单个絮凝池处理水量(m3/s)本设计为0.32m3/s絮凝池得平均水深为4m,取超高为0.3m,泥斗深度0.6m得到池得总高度为:H=4+0.3+0.6=4.9m。
长宽尺寸确定。
单竖井的池壁厚200mm竖井长9700mm。
宽7800mm(2)絮凝池水头损失计算过孔洞流速v按照进口流速0.30m/s递减到0.10 m/s,1~6格为前段,其竖井之间孔洞流速为0.30~0.20m/s,水过网孔流速为:0.25~0.30m/s;网格孔眼为80mm*80mm7~12格为中段,竖井之间孔洞流速为:0.20~0.15 m/s,水过网孔流速为:0.22~0.25m/s;网格孔眼为100mm*100mm13~17格为末段,其竖井之间孔洞流速为:0.1~0.14m/s。
孔上缘在最高水位以下,下孔下缘与排泥槽口齐平,Ⅱ、Ⅲ表示每格网格层数,单竖井的池壁厚为200mm。
竖井之间孔洞尺寸竖井孔洞的过水面积=流量/过孔速率孔宽为1.66m,流量为0.32m3/s则竖井孔洞计算尺寸如下表格编号 1 2 3 4 5 6孔洞高×宽0.64×1.66 0.64×1.660.77×1.660.77×1.660.77×1.660.88×1.66流速0.3 0.3 0.25 0.25 0.25 0.22 格编号7 8 9 10 11 12孔洞高×宽0.96×1.66 0.96×1.661.07×1.661.20×1.661.20×1.661.20×1.66流速0.2 0.2 0.18 0.16 0.16 0.16 格编号13 14 15 16 17孔洞高×宽 1.38× 1.48× 1.48× 1.61× 1.93×1.66 1.66 1.66 1.66 1.66流速0.14 0.13 0.13 0.12 0.10水头损失计算其中h1 为网格水头损失,h2孔洞水头损失中前段£1——网格阻力系数,一般前段采用1.0£2——孔洞阻力系数,前段一般采用3.0竖井数6个,单个竖井网格层数3层,共计18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