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性质 科斯 文章结构与内容
the nature of firm

第一部分:企业的性质
论证了企业的性质,即市场调节的替代物。 • 否定了“经济理论中生产要素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之 间的配置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观点。得出“价格 机制不是万能的,不是无处不在的”结论。 • 提出了价格机制被替代的著名学说。 ①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不完全依靠价格机制调节; ②生产要素配置在企业中依靠企业家来完成,不是 价格机制; ③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在企业内部已经被 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配置资源的手 段,企业采用管理协调方式,市场以价格协调机制方式, 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孤立地看待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从 而使人们误以为不要市场,企业也能很好地得到发展。 因此正确地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至关重要。 • 事实上,企业应该是市场中的企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企 业。譬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与其说是一个企业, 不如说它是一个生产车间,因为它不是根据市场价格信 号做出企业决策的,而是根据上级指令调整作业计划以 及要素使用量从而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
4.无法合理解释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同步扩大的
历史现象
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管 理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企业规模的 扩大就意味着市场规模的缩小,企业规模与 市场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 活中企业与市场是同步扩大的。 5.放弃了契约的不完全性
谢谢!
The Nature of the Firm 企业的性质
R.H. Coase 制作:
目录
• 科斯简介
• 本文框架结构 • 理论贡献 • 理论缺陷
一、科斯简介
罗纳德· 哈里· 科斯(Ronald H. Coase)——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的获得者。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 体现在他的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 《社会成本问题》之中,科斯首次创造性 地通过提出“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存在 的原因以及企业扩展的边界问题。科斯还 认为,一旦交易费用为零,而且产权界定 是清晰的,那么法律不会影响合约的结果。 瑞典皇家科学委员会因此说一门新的科 学——法律经济学应运而生。”2013年9 月2日在美国去世,享年103岁。
企业的性质

读《企业的性质》有感前言:周老师的课上基本每节都会提到科斯,直到读了科斯的文章之后才真正理解为什么科斯会备受推崇,他的文章简单明了,却不是浅显易懂;深刻严谨,却不是复杂枯燥。
相信他的为人和对经济学的研究也和他文章一样超乎寻常的认真严谨但不失有趣新颖。
《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是使科斯在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篇论文。
其中《企业的性质》通过分别用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回答“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奠定了线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
一、文章内容:罗宾逊夫人:“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企业的定义通过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可以论证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统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两种假设,即资源配置是由价格机制决定和资源配置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1,资源配置在企业中和在经济体制中是存在区别的,并在接下来的部分里说明在实践中影响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
当时的经济学家普遍认识到了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而对于‘经济计划’也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马歇尔把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学理论;J·B·克拉克赋予企业家以统筹职能;奈特教授强调了经理的协调作用。
但科斯生动的将企业比作“大海中的自觉力量的小岛”“凝结在一桶黄油牛奶中的一块块黄油”说明虽然他们没有忽视组织的存在,但也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存在。
第二部分非常重要,较详细的阐述了科斯对‘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的规模如何确定?’这两个问题的观点。
企业为什么存在?可能的原因有1.有人愿意在其他一些人的指挥下工作,有人愿意控制、指挥别人;2.购买者更偏爱于由企业生产的商品较之于其他生产方式;3.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包括a.发现相对价格的工和、发生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企业内契约没有取消,但大大减少,因为企业内部的合作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不必签订契约。
科斯《企业的本质》中文版

科斯《企业的本质》中文版企业的性质 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 科斯/文陈郁/译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琼?罗宾逊】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性2【尼古拉斯?卡尔多】,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罗宾逊夫人】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凯恩斯】,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L?罗宾斯】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士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D. H.罗伯逊】【阿诺德?普兰特】“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科斯——企业的性质

科斯《企业的性质》注解赵永安科斯告诉我的……解析科斯系列之一——科斯的躯体遇到了科斯是我人生的万幸,当我看到了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论文后,我急于想深入了解这位获得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企业的性质》发表的时间科斯正值27岁,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从他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思维敏捷、推理严谨、论证详实、逻辑清晰这样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科斯青年时期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就在科斯这篇论文发表过去两年后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科斯这位老人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科斯生于1910年,而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已经是81岁高龄的老人,这确实不能不让我们这些后辈之人对他肃然起敬。
怀着对这位值得人们十分尊敬老人的心情,我开始阅读他的第一篇文章《企业的性质》,老实讲,我看第一遍之后很多内容没有搞懂,继续看第二遍、第三遍,三遍下来基本理解了科斯的思想和一些主要的观点,突然我有个想法,可能很多人在研读他的文章时候也会遇到像我这样的情况,当然这不能包括经济学家和专家学者,可是很多人并不是经济学家和专家学者,所以,我想尝试着对这篇文章加上一些注解,这样做的目的有三,其一,科斯是一位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我本人抱着对他十分崇敬的心境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研读他的论著,我就必须搞懂他的核心内容,只有对每个文字、每个段落做到十分理解才能掌握科学的真谛;其二,对我本人在企业管理上、管理咨询上以及在创作和写作中给予帮助,能够使我深入细致地把握这篇文章的精髓,提高自己经济理论和理论创作方面的水平;其三,我们做人做事靠的是脚踏实地,对科学知识、经济知识不能只是达到一知半解,如果没有努力专研与探索的精神,我们将会一事无成,这是我做事一贯的态度。
自然,本人才疏学浅,过去的经历也不是搞学问的,自知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对科斯这篇比较深奥缠绕论文妄加解释,自己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可能专家学者看到了还会闹出许多笑话,尽管这样,自己心里感到比较踏实,可能这就是自己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吧。
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性质》读后感科斯的《企业的性质》通过对企业定义、企业产生的原因、企业规模等问题的分析,探讨了企业的性质,即企业的性质就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科斯的这篇文章为我们认识正确企业理论及相关经济学知识提供了经典的读本。
然而,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对《企业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全面,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谈谈个人的读书感想。
一、对《企业的性质》内容的理解《企业的性质》包括序言在内,共由六部分组成。
本文将逐一概括各个部分的研究主题,并详细分析科斯对各个观点的论证过程。
(一)关于序言部分的理解科斯在序言部分首先指出经济学家们往往没有对经济理论的“假设”进行考察,导致出现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
考察“假设”对于解除这种误解和争论以及对假设的相关推论都十分重要。
作者以例子的形式引出研究对象,即产业视角下的企业。
本文的任务,一是明确定义“企业”,二是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
科斯还引用罗宾逊夫人关于“假设”条件的观点,指出他对企业性质的研究将同时满足“假设”是“易于处理”且“与现实世界相吻合”两点条件。
同时,他还将用到马歇尔的两种经济分析工具——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
(二)关于第一部分的理解文章第一部分以考察经济体制为起点来探索企业的定义,通过对经济体制运行的分析,讨论了价格机制的适用性问题,指出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在企业中是不适用的,进而提出“价格机制能被替代”,“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并指出本文的目的。
科斯首先是介绍了阿瑟.索尔特爵士和一位经济学家对经济体制运行的观点,一是经济体制自行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不需要中央监查;二是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三是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四是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非一个组织。
科斯对于“自行运行”给予反驳,这不代表没有私人计划,而且要使经济体制有秩序的话,必须要有这种私人计划。
科斯指出阿瑟.索尔特爵士的描述是不完整的,在企业中是不适用的,即经济体制在企业内部是不适用的,并举例论证,说明价格机制在企业内部是不产生作用的。
企业的性质

文献解读:企业的性质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和流派渊源《企业的性质》是新制度经济学流派的创始人科斯1937年的经典文献。
新制度经济学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但是最早作品发表在英国,出自年仅27岁的年轻英国人科斯之手。
1937年11月,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的科斯在本国的《经济学》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
一、关于科斯罗纳德·科斯,1910年12月29日生于英国。
主要经历:1932年获伦敦大学学士学位1932年-1934年任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助理讲师1934年-1935年任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1935年-1938年任伦敦经济学院助理讲师1938年-1947年任伦敦经济学院讲师1947年-1951年任伦敦经济学院高等讲师1951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1958年任布法罗大学经济学教授1958年-1964年任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64年-1970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1964年-1981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教授1991年任堪萨斯大学法律与经济学荣誉客座教授1982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重要著作:《英国的广播:垄断的研究》、《厂商、市场与法律》、《经济学与经济学家论文集》阳光从未停止照耀——科斯1937年,27岁的科斯当时还默默无闻,他完成了一篇名为《企业的性质》的文章,在被好几家杂志拒绝以后,最后终于发表在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杂志,起先并没有人注意到这篇文章,直到20多年后科斯的另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问世后,《企业的性质》才引起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这篇被埋没20年的文章今天被看作是新制度经济学开始的标志。
由于他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的重要性,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位老人已是年逾花甲,不过当他回忆起自己的往事,他在获奖时无比欣慰的说:“当年我只有21岁,阳光从未停止照耀。
”对于这位白发苍苍的这位老人来说,80岁时对他在20岁做的工作加以褒奖,实在是一种奇特的经历。
企业的性质 文章总结

第一部分:文章结构分析: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里,科斯通过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理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两个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构成了《企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一、生产要素的配置既可能是因为“价格机制”,也可能是因为“命令”,这就引出了存在“自觉力量的小岛”,也就是组织,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那为什么会存在组织?原因: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的存在可以减少成本二、引出企业规模大小的话题:提出问题:既然通过组织能消除一定的成本,而且事实上减少了生产成本,那么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呢?原因:在企业内部组织某些交易从成本似乎也可能大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交易的成本,这必然意味着通过价格机制完成的交易是存在的。
为什么所有生产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呢?原因:1当企业扩大时,企业内部的追加成本可能会上升;2或许企业家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在它们价值最大的地方,即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3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的成本为止;4小企业的“其他优势”大于大企业;5附加原因:企业扩大,效率趋于下降。
企业规模趋于扩大的几个情形(当其他条件相同时):1组织成本愈少,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增多,成本上升得愈慢;2企业家犯错误的可能性愈小,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增多,失误增加得愈少;3企业规模愈大,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下降得愈大(或上升得愈小)三、提出问题:为什么企业家会替代价格机制?原因:不确定性的存在当不确定性完全不存在时,每个个人都能够掌握有关事态的全部知识,任何责任管理的性质和对生产生活的控制就都没有必要了。
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任务相对于其实施处于支配地位,生产团体的内部组织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和机械性的细节。
决策和控制功能的集中化是亟需的,一个“头领化”的过程不可避免。
企业的性质 科斯 文章结构与内容

第 四 部 分
企业成本曲线 企业交易成本与市 场交易成本的解释力 科斯通过考虑“主人与仆人”或“雇主与雇员”的法律关系, 来研究现实中的企业构成问题。
We can best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what constitute a firm in practice by considering the legal relationship normally called that of "master and servant" or "employer and employee."。【38】
对研究方法的阐述
三点要求: 1、Tractable 2、Realistic 3、Formal & Exactly
第一部分:科斯论证了企业的性质
首先,科斯引用了当 时经济学家的观点。
阿瑟·索尔特爵士认 为,经济体制自行运 转。 马歇尔、奈特等经济 学家却指出了企业家 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不 可否认的。
科斯通过论证,得出了 关于企业的性质,科 科斯随后论证了价 “价格机制不是万能的” 斯提出了额著名的 格机制被替代的差 结论,在企业之内,企 “价格机制被替代” 异性,并且提出文 业家代替价格机制发挥 的假说。 章的目的就是在价 作用 格机制和企业家之 It can,I think, 间建立联系。 The allocation of be assumed that the factors of distinguishing mark production between of the firm is the different Uses is supersession of the determined by the price mechanism.【5】 price mechanism【2】 可以假定,企业的显 这一观点被科斯论证为 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 错误观点 机制的替代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结构与内容
The Nature of the Firm
企 业 的 性 质
序言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研究的方向和命题【1】 论证企业的性质【2~6】 提出交易成本理论,探讨企业规模问题【7~22】 描叙企业的基本特征【23~32】 企业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的差异【33~37】 企业性质的描述和现实是一致的【38~44】
序言
对过去经济理论的 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 评价。 方向和问题——企业 的性质
Economic theory has suffered in the past from a failure to state clearly its assumptions .【1】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word “firm” should be given【1】
对研究方法的阐述
三点要求: 1、Tractable 2、Realistic 3、Formal & Exactly
第一部分:科斯论证了企业的性质
首先,科斯引用了当 时经济学家的观点。
阿瑟·索尔特爵士认 为,经济体制自行运 转。 马歇尔、奈特等经济 学家却指出了企业家过论证,得出了 关于企业的性质,科 科斯随后论证了价 “价格机制不是万能的” 斯提出了额著名的 格机制被替代的差 结论,在企业之内,企 “价格机制被替代” 异性,并且提出文 业家代替价格机制发挥 的假说。 章的目的就是在价 作用 格机制和企业家之 It can,I think, 间建立联系。 The allocation of be assumed that the factors of distinguishing mark production between of the firm is the different Uses is supersession of the determined by the price mechanism.【5】 price mechanism【2】 可以假定,企业的显 这一观点被科斯论证为 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 错误观点 机制的替代物。
第 四 部 分
企业成本曲线 企业交易成本与市 场交易成本的差异
第 五 部 分
文章最后一个部分:考察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科斯通过考虑“主人与仆人”或“雇主与雇员”的法律关系, 来研究现实中的企业构成问题。
We can best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what constitute a firm in practice by considering the legal relationship normally called that of "master and servant" or "employer and employee."。【38】
科斯认为,指挥使“雇主与雇员”这种法律关系的实质,这 正是上文所提出的经济概念。这种法律关系就是企业性质在 现实丑界中的具体体现。
We thus see that it is the fact of direction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the legal concept of "employer and employee," just as it was in the economic concept which was developed above。【41】
列举了几种因素和情况,指出了他们对企业的边界的影响。
规模VS效率
首先,科斯引用了厄舍教授的观点——企业存在的原因可以从劳动分工中 发现。 然后,科斯引用了奈特教授的观点——不确定性是造成企业产生的原因。
第 三 部 分
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a firm is to be found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24】 奈特教授认为不存在不确定性的体制,因此,生产者需要预测消费者需求,
其次,科斯探讨了企业的规模问题。
第 二 部 分
关于企业规模的决定,科斯认为,企业的扩大必须达到这一点, 即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 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 易的成本。
If the firm stops its expansion at a point below the costs of marketing in the open market and at a point equal to the costs of organizing in another firm, in most , this will imply that there is a market trans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produces, each of whom could organize it at less than the actual marketing costs【18】
首先,科斯论证了企业产生的原因。
第 二 部 分
The main reason why it is profitable to establish a firm would seem to be that there is a cost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 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 的。【8】 ——文章的中心命题 科斯所提到的可能导致企业出现的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有以下:
1、相对价格的发现(The relevant prices) 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The cost of negotiating and concluding a separate contract for each exchange transaction) 3、契约。长期契约(Long-term contract)成本低、风险低; 劳务契约比物品契约在保障性上更为迫切。 4、政府等管制力量。(Governments or other bodies with regulatory powers) 【8~12】
结论:科斯所给出的企业的定义是符合现实的,可以应用。
决策和控制功能逐渐集中化,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企业家。 科斯认为,分工经济中的一体化力量已经以价格机制的形式存在了。经济 The fact of uncertainty means that people have to forecast future wants. 因而,在科斯看来,企业的特征就是“价格机制被企业取代”。自己的理 科学它已表明没有理由认为丏业化必然导致混乱。direct the activities of Therefore, you get a special class springing up who 论是成立的。 而丐,厄舍教授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种一体化力量(企业家)会替代另 others to whom they give guaranteed wages.【31】 一种一体化力量(价格机制)。 firm is the supersession of the price The distinguishing mark of the mechanism. 针对奈特教授的观点,科斯提出了三个问题进行质疑。 由此,科斯认为,厄舍教授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因而,劳动分工并不是企 业的特征。 奈特教授的想法也被科斯否定,不确定性也并非是企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