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合集下载

原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测量

原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测量
Northwest University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化学实验Ⅲ (物理化学实验)
原电池电动势和 电极电势的测量
Northwest University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知识点及实验技能训练要点
知识点:
原电池电动势、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
实验技能训练要点:
检流计、标准电池、稳压电源、电位差计的使 用;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均为首次训练)
计算其相对误差。
T
5. 计算电池(1)的
E (理论),并进一步计算 T
E(理论) T
计算其相对误差。
公式中注意使 用活度
Northwest University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 讨论
1. 工作电源要有足够的容量,才能保证工作电流恒定。 2. 如果检流计本身是好的,按键后检流计光点不动,则说明线
负极反应:Zn-2e- Zn2( Zn2)
正极反应:Cu2( Cu2)+ 2e- Cu
电池反应:Zn+Cu2(+ Cu2+)Cu+Zn2( Zn2)
该电池的电动势:E Cu2 ,Cu Zn2 ,Zn
Cu2 ,Cu
Cu2 ,Cu
RT 1 ln
ZF Cu2
Zn2 ,Zn
Zn2 ,Zn
RT 1 ln
b) (-)Cu | CuSO4 (0.01 mol/kg)‖CuSO4 (0.10 mol/kg) | Cu(+) E =
c) (-)Zn | ZnSO4 (0.10 mol/kg) ‖饱和甘汞电极(+)
E=
d) (-)饱和甘汞电极‖CuSO4(0.10 mol/kg) | Cu (+)

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位

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位

第三类电极及其反应
电极
电极反应
Fe3+(a1), Fe2+(a2)|Pt Cu2+(a1), Cu+(a2)|Pt Sn4+(a1), Sn2+(a2)|Pt
Fe3+(a1)+e- →Fe2+(a2) Cu2+(a1)+e- →Cu+(a2) Sn4+(a1)+2e- →Sn2+(a2)
4. 可逆电极
例如: ① H2( p )+Cl2( p )→2H+(a+)+2Cl-(a-) ② 1/2H2( p )+1/2Cl2( p )→H+(a+)+Cl-(a-)
E1 E
RT 2F
ln
a2a2
rGm (1) 2EF
E2 E
RT F
ln
a a
E1 E2
rGm (2) EF rGm (1) 2rGm (2)
表面电势Χ
从10-4cm将单位正电荷通过界面移到物相内部所作的功。 无法测量。
内电位
把单位正电荷在真空中从无穷远处移到离带电物相内部所 作的功,无法测量。

1. 内电位与外电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
Φ=Ψ +X
表面电势是由于液相中极性 分子在带电物相表面定向形成 偶极层引起的。 或者由于金属表面层中电子密 度不同出现的偶极层造成的。
丹尼尔电池
可逆电池电能的来源—— 电化学与热力学的联系
桥梁公式:
( r G)T ,P,R Wf,max nEF
( r Gm )T ,P,R
nEF
zEF
可逆电池电能的来源—— 电化学与热力学的联系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原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原电池

氧化
Cr2O27- +14H++ 6e- → 2Cr3++7H2O 还原
原电池符号
(-)Pt, Cl2(p) Cl-(c) H+(c2), Cr2O27-(c1), Cr3+(c3) Pt(+)
原电池的表示方法课堂练习
2H2 + O2 → 2H2O
电极反应
H2 - 2e- → 2H+ 氧化 O2 + 4H+ + 4e- → 2H2O 还原
低氧化态离子靠近电极,中间 用“,”分开。
Sn4+/Sn2+ Sn4+(c1), Sn2+(c2) | Pt (+)
2.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注 电极反应中的其它的物质也应 意 写入电池符号,Cr2O72-/Cr3+, O2/OH-
Cr2O72-+14H++ 6e- → 2Cr3++7H2O
H+(c2), Cr2O72(- c1), Cr3+(c3) | Pt (+)
原电池符号
(-) Pt, H2(p1) | H+(c1) || H+(c1), H2O | O2(p2), Pt(+)
注 组成电极中的气体物质应靠近 意 电极,在括号内注明压力。
H+/H2
H+(c1) | H2(p), Pt(+)
(-)Zn | Zn2+(c1) H+(c1) | H2(p), Pt(+)
O2/OH- (-)Pt, O2(p) | OH- (c1)
2.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注 电极中含有不同氧化态同种离 意 子时,高氧化态离子靠近盐桥,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无机化学
§5.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lyon
lyon
一、原电池、电池符号
原电池
将锌片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硫酸铜溶液的蓝色逐渐 变浅,析出紫红色的铜,表明Zn与CuSO4溶液之间发生了氧化还 原反应:
Z n C u S O 4 Z n S O 4 C u
Zn与Cu2+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但这种电子转移不是电子 的定向移动,不能产生电流。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并在溶 液中耗散掉了。
原电池中与电解质溶液相连的导体,称为电极。 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或还原反应则称为电极反应或半 电池反应; 两个半电池反应合并构成的原电池总反应称电池反应。
4 lyon
原电池符号
原电池装置可简单的用电池符号来表示,如Cu-Zn原 电池可表示为:
(-) Zn∣Zn2+ (c1)‖Cu2+ (c2)∣Cu (+)
2H++2Ag Cu2++Fe2+
解 ⑴(-)Pt|H2(g)|H+(c1)||Ag+(c2)|Ag(+) ⑵(-)Cu|Cu2+(c1)||Fe3+(c2),Fe2+(c3)|Pt(+)
11 lyon
二、电极电势
双电层理论
当将金属放入它的盐溶液中时,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由于本身的 热运动以及受极性溶剂分子的吸引,有离开金属进入溶液的趋势。
B r2(l) 2 e噲 垐 ? ?2 B r
B r2/B r-)=(B r2/B r-)0 .0 2 5 9 2lgc2(1 B r-)
(4)式中c(Ox)和c(Red)分别表示电极反应中氧化态一侧各物质(不包含电 子)浓度的乘积和还原态一侧各物质浓度的乘积,其浓度的指数均为对应的 计量系数。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位(势)解读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位(势)解读
Cu(s) = Cu2+(aq) + 2e (阳极为粗铜) 阴极(Cathode) ━ 与原电池负极连接,总是发生还原反应:
Cu2+(aq) + 2e = Cu(s)
(阴极为精铜)
电解的应用: 电镀
电镀银 阳极Ag(s) (接原电池+极)
Ag → Ag+ + e (氧化反应) 阴极(镀件) (接原电池-极) Ag+ + e → Ag (还原反应)
例3. 原电池 锌锰干电池放电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 Zn(s) → Zn2+(aq) + 2e
正极(还原反应): MnO2(s) + H+(aq) + e → MnO(OH)(s) 2 MnO(OH)(s) → Mn2O3(s) + H2O(l)
合并,得总的放电反应: Zn(s) + 2 MnO2(s) + 2 H+(aq) → Zn2+(aq) + Mn2O3(s) + H2O(l)
同一溶液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过 程,电子转移时无定向运动,不 产生电流,只放热 (右图):
Zn CuSO 4 aq ZnSO4 aq Cu
(一)原电池 (续)
若选择适当的电极, 组装为“原电池”, 使转移的电子定向运 动→产生电流。
原电池: 是化学能→电能的装 置。
右 图 : Daniell 电 池 (锌-铜原电池)
诺基亚试产百部燃料电池耳机
左起依次为耳机、燃料电池
锂电池
2005年12月,日本生产出锂电池驱动汽车, 最高时速超过300 km/h.
▪ 手机.
例5. 锌汞纽扣电池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 Zn | Zn2+ (c1) ‖ Cu2+ (c2) | Cu (+)
原电池符号的几个规定:
Ø负极写在左边,以(-)表示;正极写在右边,以(+)表示; Ø从左至右依次为:负极(或惰性电极),负极溶液,盐桥,
正极溶液,正极(或惰性电极) Ø电极与溶液之间存在相界面,用单垂线“| ”表示;用双垂
第7章 电化学 金属材料腐蚀
例如:Zn片直接插入Cu(NO3)2溶液中,下列氧化 还原反应自发进行:
Zn(s)+Cu2+(aq)==Zn2+(aq)+Cu(s)
2e Ø 为什么在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之间有电子转移,却没
有电流?
– Zn与Cu2+通过接触发生有效碰撞进行电子转移;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没有分离; – 电子不可能形成宏观上的定向流动而产生电流。
8
电极电势E(氧化态/还原态)受以下因素影响
• 氧化物/还原态物质本身的氧化还原性质; • 氧化态物质、还原态物质的浓度。
简化的处理方式:
• 电极反应中各物质均为标准状态(即溶液浓度 1.0 mol‧ L-1,气体分压100 kPa),标准电极 电势
• 则电极电势E(氧化态/还原态)直接反映氧化态 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吸附H2至饱和,与溶液中H+建立 如下平衡)
2H+(aq) + 2e- = H2 (g)
小结:
1. 可以将任意氧化还原反应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并组 装成原电池,用原电池符号表示;
2. 氧化还原电对之间会自发产生电极电势,电极电 势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性质和浓度的双重影响;
3. 标准电极电势反映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 性质,与浓度无关;其值可用标准氢电极对照得到。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Zn2+/Zn
根据上述方法, 根据上述方法,可利用标准氢电极或参 比电极测得一系列待定电极的标准电极 电势。 电势。 书末附录10中列出 书末附录 中列出298.15K时标准状态活 中列出 时标准状态活 压力p=100kPa)下的一些氧化还原 度(a=1,压力 压力 下的一些氧化还原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表中都是按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表中都是按 代数值 由小到大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的。 由小到大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的。
(2) φ 代数值与电极反应中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 φ 代数值是反映物质得失电子倾向的大小, 它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如:Zn2++2e- = Zn 与 2Zn2++4e- = 2Zn φ 数值相同 代数值与半反应的方向无关。 (3) φ 代数值与半反应的方向无关。 IUPAC规定,表中 表中电极反应以还原反应表示(故 表中 有称之谓“还原电势”),无论电对物质在实际反应 中的转化方向如何,其φ 代数值不变。 如Cu2++2e- = Cu与Cu = Cu2++ 2e- φ 数值相同
ϕ ( H /H 2 ) = 0 V
+
的测定: 未知ϕ 的测定:标准氢 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 原电池后, 原电池后,测其电池反 应的电动势 应的电动势E。
标准氢电极示意图
如测 :ϕθ(Cu2+/Cu)=? ϕ ) 解:
(-)Pt|H2(100kPa)|H+(1mol.dm-3)┆┆Cu2+(1mol.dm-3)|Cu(+) ) ┆┆Cu
解: Zn2+(aq)+2e- = Zn(s) ) ϕθ (Zn2+/Zn) = –0.7618V
ϕ ( Zn 2 +

4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4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1)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溶液写在中间。
(2) 凡是两相界面,均用“│” 表示,连接两种溶液的盐 桥用“‖”或“┇┇”表示。
(3) 气体或溶液中同种金属不同价态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电 极,必须依附在石墨或惰性金属(如Pt)做成的极板 上。此时,应注明惰性金属的种类。 例如: H+(c)│ H2(p2) │ Pt
例题
已知某原电池电动势为0.65V,电池反应为 Hg22+(aq) + H2(g) = 2Hg(l) + 2H+(aq),试问:生成0.5molH2时,电池 所作的最大电功是多少?
答案: 因为 Wmax = -nFE 可以从半电池反应式中得到n 的数值
负极反应:H2(g) = 2H+(aq) + 2e 正极反应:Hg22+(aq) + 2e = 2Hg(l) 因为 n = 2 生成1molH2时, Wmax = -2FE 生成0.5molH2时,Wmax = -0.5×2FE
中性→反应物中只能加水, +H2O → 生成物中可出现 H+ 、 OH-
+H2O →
2.氧化还原电对
同一元素化合价不同的物质,可以构成电对,用符号 “氧化态/还原态”表示。
例如:锌电对: Zn2+/Zn
氢电对: H+/H2 锰电对:MnO4-/Mn2+ (不能写为Mn7+/ Mn2+ )
思考题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对
第四章 电化学 金属腐蚀
4.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4.1.1 原电池 1 原电池的组成和电极反应 Zn(s)+Cu2+(aq)=Zn2+(aq)+ Cu(s) ΔG θ(298.15K)=-212.55kJ·mo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极电势的测量 国际上规定:将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作基准,而 且规定在任何温度下,其电极电势=0,记为 φ θ (H+/H2)=0 例如:将某一标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相连,组成原电池, 测得原电池的电动势,利用E θ = φ θ(+)- φ θ(-),即 可得φ θ 。
标准氢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在298.15 K时, φ =0.2412V,可作参比电 极。 将参比电极与给定标准电极组成原电池,测E,从而求 出给定标准电极的φ θ 。
分析结果:在“θ”下, φ θ(MnO4-/Mn2+) =1.507V (c(H+)=1.0) 当pH=5.0即c(H+) ↓, φ ↓,得出:含氧酸根的氧化能力↓ 若c(H+) ↑, φ ↑,得出:含氧酸根的氧化能力↑ 说明:含氧酸根的氧化能力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很大。随 着c(H+) ↑ ,含氧酸根的氧化能力↑ 。
4.1.3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摩尔吉 布斯 函数变 ∆G = W最大 = -电量Q ×电压E (负号表示系统对环境作功) = -nFE 在“θ”下, ∆G θ = -nFE θ
例 题
已知某原电池电动势为0.65V,电池反应为 Hg22+(aq) + H2(g) = 2Hg(l) + 2H+(aq),试问:生成0.5molH2时,电池 所作的最大电功是多少? 答案: 因为 Wmax = -nFE 可以从半电池反应式中得到n 的数值 n 负极反应:H2(g) = 2H+(aq) + 2e 正极反应:Hg22+(aq) + 2e = 2Hg(l) 因为 n = 2 生成1molH2时, Wmax = -2FE 生成0.5molH2时,Wmax = -0.5×2FE = -0.5×2×96485×0.65= 6.3×104J
例 题
用不同方法计算25℃时,电池 Zn(s)┃ZnCl2(0.10mol·dm-3),AgCl(s)┃ Ag(s) 的电动势。已知该电池反应的∆G θ = 190.75kJ·mol-1。 解:电极反应:(-) Zn(s) = Zn2+(aq) + 2 e (+) 2AgCl(s) + 2e = 2Ag(s) + 2Cl-(aq) 电池反应:Zn(s) + 2AgCl(s) = Zn2+(aq) + 2Ag(s) + 2Cl(aq R T R T θ θ 方法1:直接用电动势的能斯特方程计算 n2+ )[c(Cl−)]2} E=E − ln Q = E − ln c(Z { nF 2F E θ= φ+ θ - φ- θ =0.222+0.763=0.985v 所以 E = 1.056V 方法2:根据公式 ∆G θ = -nFE θ ,求出E θ ,其它步骤 同方法1。


在配平半反应式时,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内所含的氧原 子数目不同,可以根据介质的酸碱性,分别在半反应 式中添加H+、OH-或H2O,使反应式两边的氧原子数目 相等。不同介质条件下配平氧原子的经验规则如下表 所示。 介质种类 酸性→只能加H+ 、 H2O 碱性→只能加OH- 、H2O 反应物 多一个[O] 少一个[O] +2H+ → H2O +H2O → 2H+ + H2O → 2OH- +2OH- →H2O +H2O →
例如铜锌原电池可用下列图式表示: (-) Zn │ZnSO4(c1)‖ CuSO4(c2)│ Cu (+) 规则: (1)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溶液写在中间。 (2) 凡是两相界面,均用“│” 表示,连接两种溶液的盐 桥用“‖”或“┇┇”表示。 (3) 气体或溶液中同种金属不同价态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电 极,必须依附在石墨或惰性金属(如Pt)做成的极板 上。此时,应注明惰性金属的种类。 例如: H+(c)│ H2(p2) │ Pt (4) 必要时,可注明电极反应进行时的温度 Zn │ZnSO4(c1)锌电极符号, CuSO4(c2)│ Cu铜电极符号。
例 题
在Mg-Zn原电池中,Zn作+极, 电极反应: Zn2+(aq) + 2e 通式也是这样

Zn(s)
ϕ(Zn / Zn) =ϕ (Zn
2+ θ
2+
0.0 5917 1 / Z )− n l g 2 c(Z 2+ ) n
2+
在Zn-Cu原电池中,Zn作-极, 电极反应: Zn(s)- 2e 电极反应通式:Zn2+(aq) + 2e
第四章 电化学 金属腐蚀
4.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4.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4.1.1 原电池 1 原电池的组成和电极反应 Zn(s)+Cu2+(aq)=Zn2+(aq)+ Cu(s) ∆G θ(298.15K)=-212.55kJ·mol-1 如果将锌板直接插入Cu2+溶液中
如果将锌板与Cu2+溶液分开,
例 题
已知pH=5.0时,c(MnO4-)=c(Mn2+)=1.00mol·dm-3, T =298.15K,求 φ (MnO4-/Mn2+)=? 电极反应通式: MnO4- + 8H++ 5e Mn2++ 4H2O 根据能斯特方程:
− 2+ θ − 2+

R T c(M 2+ ) n ϕ(M O4 / M ) =ϕ (M O4 / M ) − n n n n ln 5F {c(M O4− )}{c(H+ )}8 n 8.314×298.15 1.00 = .507− 1 ln =1.034V −5 8 5×96485 1.00×(1.0×10 )
离子--电子法配平电极反应 离子--电子法配平电极反应
在碱性溶液中:ClO- + CrO2- → CrO42- + Cl-
步骤:(1)写出两个半反应式 ClO- → Cl(还原反应) ① CrO2- → CrO42- (氧化反应) ② (2) 配平半反应式: ClO- + H2O +2e = Cl- + 2OHCrO2- + 4OH- = CrO42- + 2H2O + 3e (3) 得失电子数相等,合并两个半反应式: 3×( ClO- + H2O +2e = Cl- + 2OH- ) 2×( CrO2- + 4OH- = CrO42- + 2H2O + 3e ) 总 3ClO- + 2CrO2- + 2OH- = 3Cl- + 2CrO42- + H2O
θ
θ b
说明: 0.05917 {c(G) / cθ }g{c(D / cθ }d ) θ 1) 与 E=E − lg n {c(A) / cθ }a{c(B / cθ }b ) 极为相似 在得电子的半反应中,将还原态看成产物,氧化态看 成反应物 2) T=298.15K 3) n:半电池反应(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它不同于 整个原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4) 氧化态、还原态的浓度还应包括介质浓度,纯固体、液 体不写
8 3 4×2 8 . 1 9 ( 0−7 )4 1 = 0 4 1− . 0 l n =0 8 5 . 1 V 4×9 4 5 6 8 1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当c(OH-)从1mol·dm-3降低到107mol·dm-3时,氧电极的电极电势由0.401变为0.815,明显变 正。 以上两例子说明:介质浓度对φ有影响。
方法3:利用公式 E = φ+ - φ- , 求电动势
R T ϕ+ =ϕ(A gCl/A ) =ϕθ (A Cl/A ) − g g g ln c(Cl−)} { F 8.314×298 = 0.222− ln{0.20}= 0.263V 2×96485
锌板插入Zn2+液中,铜板插入Cu2+液中,用导线将它们联接起来。
盐桥:通常为一U型玻璃管,里面灌满一种不与两边溶液发生反应 的电解液(最常用的是少量琼脂和饱和KCl溶液形成的胶体溶液), 起到连通两边溶液的作用。 盐桥中的K+和Cl-分别向CuSO4、ZnSO4溶液扩散,从而保持溶液的 电中性,这样反应就能不断进行下去,电子不断地定向运动,产生 电流。∆G θ的降低转化为了电能。 象这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4.1.4 浓度的影响和能斯特方程式
1.浓度对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对电池反应: aA(aq) + bB(aq) = gG(aq) + dD(aq) 其等温方程式: ∆G = ∆G θ + RT ln Q 因为 ∆G = -nFE ∆G θ = -nFE θ 所以 -nFE = -nFE θ + RT ln Q
R T E=E − l Q n n F
θ
F=96485 R=8.314
T=298.15 自然对数化为常用对数
0.05917 {c(G) / cθ }g{c(D / cθ }d ) θ E=E − lg n {c(A) / cθ }a{c(B / cθ }b )
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4.1.2电极电势φ 4.1.2电极电势φ
1.电极电势的产生
M(s) M n+(aq) + ne
显然:金属M的活泼性不同,电极电势就不同; M越活泼,成为离子的倾向越大,电势就越小; M越不活泼,成为离子的倾向越小,电势就越大。 电极电势不等的两个电极,可以组成原电池, 电动势E = φ(+)- φ(-)
⇔ ⇔
RT p(H2) RT p(H2) ϕ(H / H2) =ϕ (H /H2) − ln + 2 = − ln + 2F {c(H )} F c(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