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 缺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加速度、速度、位移A.位移、时间、速度B.C.速度、质量、加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标量正负号表示大小,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表示方向.解答:解:A、位移、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B、加速度、速度、位移全部为矢量,故B正确;C、速度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D、路程和时间都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物理量的矢标性要掌握,这是物理量内涵之一.要知道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2.(5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月考)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观察跳水运动员的跳水动作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卫星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此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D、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本题选不能看成质点的,故选:B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3.(5分)(xx•枣强县校级模拟)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附近海域是渔民祖祖辈辈传统的谋生渔场.9月16日12时休渔结束,我国派出海监编队到钓鱼岛海域护渔.如图,中国海监46船(甲)和中国海监49船(乙),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例行维权巡航.甲、乙两船并排行驶,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如果以钓鱼岛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船向西运动,乙船不动B.乙船向西运动,甲船不动C.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向东运动D.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以钓鱼岛为参照物,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甲、乙两船的速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即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5分)(xx•徐闻县校级模拟)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表示平均快慢;瞬时速度表示某个时刻或者经过某个位置的速度.解答: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在整个赛跑过程,位移相同,但乌龟用时短,故平均速度大;故选D.点评:瞬时速度大小与平均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平均速度大,瞬时速度不一定大;瞬时速度大,平均速度也不一定大.5.(5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月考)xx年11月24日,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展开激烈争夺,在男子11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摘得金牌,实现了亚运会110米栏三连冠,他的成绩同时也刷新了亚运会纪录.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10m栏比赛中,选手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13秒09是刘翔夺冠的时刻C.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4m/sD.刘翔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4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位移、路程概念的区别,明确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正确求解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在110米栏比赛中跑道为直道,因此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大小相等,故比赛中刘翔的位移大小为110m,但路程和位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即使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也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故A错误;B、13秒34是刘翔整个比赛所用时间,是一段时间,不是时刻,故B错误;C、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v==8.4m/s;故C正确;D、刘翔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不一定等于8.4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点、位移、时间及平均速度等规律,要注意明确位移为矢量,而路程为标量,明确方向性.6.(5分)(xx秋•小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B处,经历了圆周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A.,B.,R C.R,R D.R,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时,质点经过了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s=×2πR=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从A到B的位移为AB之间的直线的距离,大小为:x=R.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7.(5分)(2011秋•忻州期末)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速率等于路程比时间.由此可判定各个选项.位移描述位置变化,路程描述路径长度.解答:解: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说明其位置变化为零,而能说明它的路程为零,即物体可能移动一周之后回到原点,故A正确.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其通过的路径为零,即没有移动,质点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C、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故C错误.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掌握路程和位移的含义:位移描述位置变化,路程描述路径长度.要知道对所有运动形式而言,位移大小一定小于等于路程.8.(5分)(xx秋•黄石港区校级期中)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故A正确;B、加速度为零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故B错误;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故C错误;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9.(5分)(xx秋•高台县校级期中)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求它着陆后12s末的速度()A.132m/s B.12m/s C.﹣12m/s D.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飞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飞机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飞机着陆后的速度.解答:解:飞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可知飞机着陆后12s末的速度为零.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飞机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0.(5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月考)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同B.甲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解答:解:AB、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图知,两个物体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正确,B错误.C、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甲的加速度沿负向,乙的加速度沿正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D、由速度图线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甲图线的斜率较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二、实验题:本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20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月考)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完成下面问题.(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B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墨粉纸盘的大小D.纸带的长度(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A.时间间隔B.加速度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3)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瞬时速度v1v2v3v4v5数值(m/s)0.165 0.214 0.263 0.3120.363(4)在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5)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0.005m/s2(要求保留1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我们可以直接从纸带上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因为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秒.(2)因为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a△t(3)由v﹣t图象解加速度的方法是求斜率.解答:解:(1)我们可以直接从纸带上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因为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秒,即交流电的频率;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加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这三个物理量都需要用公式计算.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2)因为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a△t,当时间间隔△t相同时,△v也相同,即:△v=v2﹣v1=0.049m/s=v4﹣v3所以v4=v3+△v即v4=0.312m/s(3)作图时注意①不能落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让其分布在倾斜直线两侧.②描点连线后,将倾斜直线延长,使其左下方与坐标轴有交点,右上方与坐标纸边缘有交点,这样可以方便的解出斜率.(4)处理纸带求加速度可以用两种方法①a=即后三段位移之和减去前三段位移之和除以9T2,T是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②解出v﹣t图象的斜率即为纸带的加速度.由以上两种方法得:a=0.005m/s2故答案为:(1)B;(2)A;(3)0.312;(4)0.005.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纸带的处理问题.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解法,以及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x=aT2.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5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月考)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求:v等于多少?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分析:由题意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及前后两段距离内的速度;则分别对两分过程及全程列平均速度公式求得时间;联立即可求得速度.解答:解:设全程距离为x,则前路程用时为:t1==后路程用时为:t2=全程用时为:根据:t=t1+t2解得:v=15m/s答:速度v等于15m/s.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及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要注意平均速度只能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求得.13.(15分)(xx•涪城区校级模拟)卡车原来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减速运动的时间是加速运动时间的2倍,根据总时间,求出减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时间.根据求出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注意汽车刹车后然后又做匀加速运动.解答:解:(1)减速时间:t1=.加速的时间.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1=.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2s末速度:v1′=v0+a1t1′=(10﹣1×2)m/s=8m/s8s末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等于以2m/s为初速度,经过2s后的速度.所以10s末速度为:v2′=v1+a2t2′=(2+2×2)m/s=6m/s答:(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1m/s2和2m/s2;(2)2s末的速度为8m/s,10s末的速度为6m/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运用,难度不大,比较容易掌握.37621 92F5 鋵C L 21101 526D 剭G31455 7ADF 竟27436 6B2C 欬33072 8130 脰B) 24142 5E4E 幎27267 6A83 檃。

2021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

2021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

2021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一、单项选择题。

(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质量,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速率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当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研究做旋转动作的体操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3.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足够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只有做平动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只有沿直线运动时物体才能看作质点D.只有大小形状可忽略时物体才能看作质点5.下列描述中,所指的是时刻的是()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B.学校每节课40minC.数学测验的时间是100min D.第5秒内6.某乘客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看到铁路两旁的树木快速向后退,那么乘客选取的参考系是()A.乘客乘坐的列车B.铁轨和路面C.铁轨两旁的树木D.迎面驶来的列车7.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在全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8.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9.下列有关位移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C.物体做匀速运动,由△x= v△t可知:△x大v也大D.位移增大,速度反而减小是不可能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的方向指物体运动的方向B.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一个隧道,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11.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1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14.在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顺序是()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C.一定要在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1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二、不定项选择题。

2021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理)缺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理)缺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理)缺答案说明:卷Ⅰ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卷Ⅱ部分写在答案页上卷Ⅰ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共42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 观察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说乘车人“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他运动得“真快”。

关于司机和小女孩对乘车人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A.地面、地面 B.地面、汽车C.汽车、地面 D.汽车、汽车3. 如图1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B.4R 向东,2πR 向东C.4πR 向东,4RD.4R 向东,2πR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5.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A.只有①③④⑥ B.只有①③⑥ C.只有①⑥⑦ D.只有①⑥6.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经过75m位置时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 9 m/sB . 9.6 m/sC . 10 m/s D. 10.2 m/s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8.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9.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10+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s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8 m/s、24 m/s B.24 m/s、8 m/sC.12 m/s、24 m/s D.24 m/s、12 m/s10.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50m B.56.25m C.75m D.150m 11.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设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9m B.18m C.36m D.27m12.在如图所示的作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正确说法是:()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D.图像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13.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021年高三9月月考 物理试题 缺答案

2021年高三9月月考 物理试题 缺答案

2021年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缺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2、3、5、7、8、9、10、11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4、6、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第2个2S和第5S内三段位移之比为()A、2:6:5B、4:12:9C、2:8:7D、2:2: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受3个力,Q受3个力B.P受3个力,Q受4个力C.P受2个力,Q受5个力D.P受4个力,Q受6个力3.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B.,C.,D.,4.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

在太空中给全国青少年讲解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等知识。

下列关于微重力条件(可视为完全失重)下物体运动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会有摩擦力B.胡克定律仍然成立C.动能定理不再成立D.牛顿第二定律仍然成立5.一只小船以恒定的速度渡河,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当小船行到河中央时,水流速度突然变大,那么小船过河的时间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6.物体以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时速度大小为C.运动的时间为D.运动的位移为7.小明撑一雨伞站在水平地面上,伞面边缘点所围圆形的半径为R,现将雨伞绕竖直伞杆以角速度匀速旋转,伞边缘上的水滴落到地面,落点形成一半径为的圆形,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根据以上数据可推知伞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为()A.B.C.D.8.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9.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A.飞船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行速度C.飞船的运行周期D.行星的质量10.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则从释放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B.摆动过程中,支架对地面压力一直增大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2m+M)gD.摆动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1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

2021年高一9月月考 物理试题

2021年高一9月月考 物理试题

2021年高一9月月考 物理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但没有错误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均得0分)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C .质点是一个既无大小又无质量相当于数学上的点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3.如图,某一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运动到C ,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0B .4 R 、向下,πRC .4πR 向下、4RD .4R 向下,2πR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间隔,一节课是40min ,指的是时刻B .列车在上海站停了2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C .时间间隔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间隔D .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间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B .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指平均速度A C B6.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7.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

2021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作图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

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小题=30分)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运动无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B.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在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简化为质点D.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时,由于地球体积太大,不可以简化为质点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中一人看到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中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3.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平均速率A.①③④⑥ B.①③⑥ C.①⑥⑦ D.①⑥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在纸带速度一定时,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5.t1时刻,小皮球被从距地面5m高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t2时刻落地并立刻被地面反弹,竖直向上运动,t3时刻上升至距地面2m的B点。

则在(t3-t1)时间里()A.小皮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皮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C.小皮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皮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6.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7.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8.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 ~ t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 tb段的火箭加速度B.0 ~ ta 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a~ t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tb时刻火箭离地最远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9.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

【高三】2021高三上册物理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三】2021高三上册物理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三】2021高三上册物理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山西大学附中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9月月考题物理试题考查时间:75分钟考查内容:高考考纲涉及内容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

1、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2、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 B. C.1:2 D. 2:13、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各行星的半径、日星距离和质量如下表所示:行星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星球半径/106 2.446.056.383.4071.460.2725.5624.75日星距离/×10110.581.081.502.287.7814.2928.7145.04质量/×1024 kg0.334.876.000.641 90056986.8102由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天王星公转的周期最接近于A.7 000年B.85 年C.20年D.10年4、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原子核质量/u1.00783.01604.002612.000013.005715.0001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X是B、X是C、X是D、X是5、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电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

2021年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1-19小题为单选题;10-13为多选题。

每小题4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必定在其几何中心处B.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作用C.运动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必定在其几何中心处,故A错误;B、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C、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弹性形变、粗糙、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正确;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摩擦力;重心;弹力平直公路上以20m/s速度行驶的汽车因突发情况紧急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汽车刹车后6s的路程为( )A.48mB.50mC.192mD.52m【答案】B【解析】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设为t,则由得:说明汽车刹车5s后停止运动,则刹车后6s内行驶的路程等于刹车5s内行驶的路程,则有。

故选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A、两车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t1时刻两车位移相等,两车相遇,相距为零,故B错误;C、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故C错误;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缺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s内的
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v﹣t图还是x﹣t图,
但已知第1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v﹣t图B.该图一定是x﹣t图
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2.对于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它静止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来越小B.速度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小D.加速度越来越大
3.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
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
4.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
1时刻v
1
>v
2
C.v﹣t图象中0至t
3
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在t
2、t
4
时刻2、4开始反向运动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的是()A.B.C.D.
6.如图为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速
度图象,以下对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2﹣3 s内,质点做加速运动 B.t=3 s时离
原点最远
C.t=1 s时离原点最远 D.t=4 s时回到原点
7.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的原因可能是?()
A.电源电压偏低B.永磁体磁性不足
C.振针位置过高D.复写纸陈旧
二、填空题
8.由图所示,此物体在前2s内位移是m;第
4s末到5s末的加速度是m/s2.
9.直线运动的v﹣t图象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
随变化的规律.
10.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是2m/s2,则汽车经过2s后的速度大小为
m/s,经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m/s.
12.实验室中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形式,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均是(填“交流”或“直流”),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V;我国民用电的频率是50Hz,则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s.
13.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时,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是四个计数点,则B点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速度大小是m/s,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三、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等间距的五个点A、B、C、D、E,相邻两点间距离为L=30m.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这五个点,已知汽车(车头最前端)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时间分别为3s和2s.试求:
(1)汽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汽车最前端经过B点的速度V
的大小;
B
(2)汽车(车头最前端)经过E点时刻的速度V
的大小.
E
E
(20464 4FF0 俰S 37709 934D 鍍31904 7CA0 粠vr 37793 93A1 鎡•20911 51AF 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