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doc

合集下载

沙湾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考

沙湾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考

沙湾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考席玲(中共沙湾县委党校新疆沙湾832100)[收稿日期]2014-03-28[作者简介]席玲,新疆沙湾县委党校,讲师。

研究方向:经济学。

[内容提要]依照国内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集中-集聚-集群。

沙湾县目前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处于由集中向集聚发展的过渡阶段,如何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并由集聚形成集群,向工业园区的高级形态迈进,更好地发挥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是园区建设发展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工业园区[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4.02.16[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14)02-0051-02州情州策研究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No.220142014年第2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经济的集聚作用、整合作用和带动作用日益凸现。

由于其自身具有集聚特色产业、拉伸工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明显优势,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沙湾县也提出将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央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政策的落实、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也为沙湾县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结合园区发展建设现状,认真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将“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作为工业园区工作的中心,园区发展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作为全县今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工业园区在沙湾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沙湾县工业园区发展呈现的特色沙湾工业园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后,近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至2025年)。

园区分为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和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两大板块,其中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位于县城东南部、金沟河东岸,近期规划面积4.27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位于县城西侧25公里处,毗邻独山子区和奎屯市,近期规划面积5.73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细则

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细则

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细则一、引言工业园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规划实施细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效益和竞争力。

本文档旨在明确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具体细则,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

二、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3. 公平公正原则: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4. 创新引领原则: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注重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人材引进和产业升级,提高工业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规划实施要求1. 规划编制要求:(1)工业园区规划应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工业园区的定位、功能和发展目标。

(2)工业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交通、能源、水资源等要素,合理布局产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3)工业园区规划应注重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鼓励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4)工业园区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需求,提供良好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2. 规划审批要求:(1)工业园区规划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2)工业园区规划审批应充分听取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形成多方共识。

(3)工业园区规划审批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3. 规划实施要求:(1)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按照规划的总体布局和时间计划,有序推进。

(2)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机制。

(3)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应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目录分析篇 (1)第一章发展背景分析 (1)第二章区域现状分析 (2)第三章相关规划分析 (4)第四章产业发展分析 (5)规划篇 (7)第一章规划区现状概述 (7)第二章用地评定 (9)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 (10)第四章规划用地规模 (11)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11)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15)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17)第八章景观系统规划 (18)第九章市政工程规划 (19)第十章环境卫生规划 (23)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24)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25)实施篇 (28)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说明第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28)第二章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29)分析篇第一章发展背景分析1.区域背景1.1东盟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不断加强。

1992年,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组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导下启动;2005年我国正式确定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2006年7月,我国又在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想,这将大大加速广西与北部湾相邻的东盟5国的区域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涵,形成一个太平洋西岸新兴的经济增长带,随着中国一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快速发展,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联结的纽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

凭借其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广西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中将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型的综合经济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区域。

工业园处于这一有利区域内,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1.2区域工业战略部署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新世纪。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体制正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中央对工业、农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及建议。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6)_计划方案.doc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6)_计划方案.doc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6)_计划方案21 协调统一、合理结合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 可学布局、综合开发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

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31 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

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

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 生态效率原则: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沙湾县基本情况及工业园区简介

沙湾县基本情况及工业园区简介

沙湾县基本情况及工业园区简介一、沙湾县基本情况与区位优势沙湾县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伊犁州、塔城地区的东大门,区位优势突出。

东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50公里,向西向北可直抵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图、吉木乃四个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境内交通发达,国防公路、北疆铁路和115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克榆公路自东向西横穿县境,219、223、224三条省道和3条县道自南向北纵贯全县,形成“五横六纵”的交通网络。

县辖9镇、3乡、5个农牧林场和2个管理处,辖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40万亩,人口46万,其中地方人口21万,由汉、哈、回、维等24个民族组成。

二、沙湾县自然资源与基础条件沙湾县是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扶优扶强县之一,具备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的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县内蕴藏石油、煤炭、石灰石、天然气、砂金、芒硝、页岩、玉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煤炭储量17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探明石灰石储量3.5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在5亿吨和2000亿立方米以上。

二是农产品资源丰富。

沙湾县主要以高产棉花、畜牧养殖、加工番茄、蔬菜林果、优质粮油五大特色产业为主。

年种植棉花55万亩,粮食作物30万亩、番茄10万亩,蔬菜10万亩,辣椒5万亩,特色经济林果1万亩左右,种植面积趋于稳定。

已争创了安集海辣椒、大葱,乌兰乌苏韭菜、红薯,博尔通古土豆,大泉花生,金沟河啤酒花、枸杞等8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产品营销市场化模式已初步形成。

三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沙湾县集山川、平原、沙漠三种地形地貌于一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已建成4个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有一级景点1处,二级景点1处,三级景点6处,四级景点2处,五级景点4处。

山区自然景观壮丽秀美,主要以鹿角湾、双龙沟、温泉、东大塘、蒙古庙、宁家河、塔斯布拉克等景点为主;水域风光独特隽秀,主要以千泉湖、柳树沟、海子湾风景为主;山区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哈萨克民族风情浓郁无限;以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平原区生态,是生态观光旅游和田园风光旅游的最佳去处;以沙湾大盘美食城为代表的大盘饮食系列,构成了闻名全疆的饮食文化,成为沙湾县独具特色的一道旅游大餐。

工业园区的规划方案(优秀)

工业园区的规划方案(优秀)

工业园区的规划方案(优秀)优秀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宏观规划:从宏观角度出发,充分调研和分析园区的地理环境、人口、交通等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规模、定位和发展方向。

规划应该注重产业布局的合理性,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发展机制。

2.空间布局:规划方案应合理规划园区的空间布局,包括土地使用、产业布局、公共设施等方面,确保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园区内应划分不同功能区,如产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公共设施区等,使各功能区域互补互利,相互促进。

3.交通布局:规划方案要合理规划园区的交通布局,包括道路网、公共交通等方面。

应考虑到园区内外交通的畅通性和便捷性,通过建设主干道和环线道路等,确保园区内交通畅通,方便企业和居民出行。

4.环境保护:规划方案要注意园区的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园区的绿化率和景观效果。

在园区规划中应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采用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等措施,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5.产业配套:规划方案要合理安排园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包括企业总部、科研机构、孵化器、加工厂等。

应考虑到园区内企业的需求,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吸引优质产业项目入驻园区。

6.公共设施:规划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园区内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设施。

应合理规划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公共设施,满足园区居民和企业的基本需求。

7.智慧园区:规划方案应充分融入智慧城市的概念,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建设智能化的园区管理平台和服务系统。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8.产业升级:规划方案应关注园区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吸引高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园区。

通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

9.民生保障:规划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园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

党员发展对象政审材料表 .doc

党员发展对象政审材料表 .doc

1.概述1.1项目特点沙湾县为了带动经济增长、串联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实现本地资源转换、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人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设立沙湾县工业园区,结合沙湾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建设新的定位要求及园区发展需要,园区管委会于2007年编制了《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导控园区的建设发展,2011年又对园区总规进行了修编,经过多年的开发,园区内部已入驻了多家企业,路网骨架逐渐展开,园区发展形势良好。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收集的粉尘等。

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园区未配置工业废物处置场所,企业在投产后所产生的工业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合理地处置,如若工业废物无序堆放,对园区的环境将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考虑到园区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配套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对相关企业的工业固废进行科学的处置,否则会存在对环境的威胁。

目前各工厂所产生固体废弃物没有统一的管理,由各工厂公司自行各处堆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园区内固废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上为干燥性固体废物,含水量极少,不含有毒物质,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气体,但在其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安全填埋法进行处理,因此,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填埋场)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本项目近期设计期限为2019-2028年,本项目服务期初处理固废量为600吨/年,至服务期末达到6.12万吨/年,本期渣场的总库容为12万m3,本期服务年限约为10年。

远期预留场地约为15000 m2,总库容为24万m3。

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业园总体规划大纲

工业园总体规划大纲

工业园总体规划第一部分总则第一章规划编制的背景第二章规划的依据、期限及指导思想第一节规划依据第二节规划期限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产业发展思路及定位第一节确定产业定位的主要依据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当地资源条件三、市场发展分析第二节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定位一、产业绽体发展思路二、启动建设区产业定位三、远期发展的产业定位四、产业链构成第二部分区域与体系第一章规划目标第二章工业园总体结构第一节规划范围第二节功能分区工业园总体规划工业园功能分区图工业园总平面布置图第三章工业园人口发展战略第一节人口预测一、人口来源预测法二、就业岗位预测法三、综合分析1.从生态环境上分析2.从通勤距离上分析3.从就业人员的类型上分析4.迁移人口生活配套四、结论人口的预测数值。

第二节工业园人口生活配套规划一、就业人口二、迁移人口壱活配套第四章工业园交通发展战略第一节发展战略(1)构建均衡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2)协调工业园与市区的交通衔接(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节公路第四节水运第五章工业园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一、用水负荷预测二、给水工程规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一、排水负荷预测根据规划项目实际排水量及排放系数法对园区排水进行预测。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采用0.8二、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一、用电负荷二、供电工程规划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一、需求预测1 一期项目2 二期项目3 远景发展二、通信工程规划第五节供气工程规划一、气负荷预测二、供气规划第六章工业园空间管制第一节空间管制原则第二节管制区划一、禁止建设区二、限制建设区三、适宜建设区第三部分启动建设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工业园建设条件第一节规划区现状一、区域位置二、自然条件(一) 地质情况(二) 气象条件(1)温度(℃)(2)降雨量 mm(4)风速 m/s三、人口与用地现状四、对外交通条件(一) 公路(二) 水运(三) 航空五、社会经济条件六、公用工程条件(一) 供水条件(二) 供电、通信条件(三) 供热条件第二节规划土地评价第二章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1.1项目特点沙湾县为了带动经济增长、串联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实现本地资源转换、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人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设立沙湾县工业园区,结合沙湾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建设新的定位要求及园区发展需要,园区管委会于2007年编制了《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导控园区的建设发展,2011年又对园区总规进行了修编,经过多年的开发,园区内部已入驻了多家企业,路网骨架逐渐展开,园区发展形势良好。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收集的粉尘等。

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园区未配置工业废物处置场所,企业在投产后所产生的工业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合理地处置,如若工业废物无序堆放,对园区的环境将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考虑到园区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配套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对相关企业的工业固废进行科学的处置,否则会存在对环境的威胁。

目前各工厂所产生固体废弃物没有统一的管理,由各工厂公司自行各处堆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园区内固废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上为干燥性固体废物,含水量极少,不含有毒物质,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气体,但在其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安全填埋法进行处理,因此,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填埋场)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本项目近期设计期限为2019-2028年,本项目服务期初处理固废量为600吨/年,至服务期末达到6.12万吨/年,本期渣场的总库容为12万m3,本期服务年限约为10年。

远期预留场地约为15000 m2,总库容为24万m3。

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7年8月,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沙湾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委托,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接受委托后,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了环评所需的资料。

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项目区周围环境特征,按照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以及环评技术导则,编制完成了《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废弃物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审批后,将作为该项目在今后运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依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技术规范要求,本项目遵循如下工作程序图开展了环评工作,编制完成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见图1.2-1。

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3项目相关情况(1)本项目属于一般工业固废垃圾无害化工程,属于环境治理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中鼓励类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二十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之规定,项目属于鼓励类。

(2)项目建设符合《沙湾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要求。

(3)项目选址位于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红山公路西瑞德生物厂区西侧 300m 处的空地内,项目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国家地方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项目不涉及水源保护区、冰川、森林、湿地、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环境敏感区。

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本项目位于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新疆瑞德生物厂区西侧 300m处的空地内。

项目依托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现有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生产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

本次环评将重点关注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通过预测、类比分析等方法,评价项目对区域内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因此,本项目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分析作为评价重点。

1.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填埋场处置对象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包括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根据处置对象的种类及可研,废弃物类别定为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项目选址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11)中第5条“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及《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公告2013年第36号)对GB18599-2001第5.1.2条的修改,其对选址提出的要求。

本评价针对项目可研中给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补充环保措施,并对各项环保措施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本项目在切实落实可研及本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污染影响。

本环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认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在本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受到了塔城地区环保局、沙湾县政府、沙湾县环保局、沙湾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总则2.1编制依据2.1.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修订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修订施行);(1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8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修订)。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682号令);2017.10.1;(1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5)《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文);(16)《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5号,2015.09.01);(17)《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1月5日)(18)《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环保部第44号令,2017年9月1日施行);(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2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号;(2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27)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2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39号,2016年8月1日。

2.1.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月1日施行。

(2)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新环评价发[2012]499号,2012年9月4日;(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2.12;(4)《新疆生态功能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07.14;(5)《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4]35号,2014年4月17日;(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修订)》,2017年1月1日;(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年1月;(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

2.1.3环境保护技术导则、行业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 2006年 11号);2.1.4项目有关规划、设计文件及资料(1)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废弃物填埋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2)塔城地区沙湾工业园区出具的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废弃物填埋场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书;(3)《沙湾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环函【2017】563号,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项目区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新疆北山环境监测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2.2评价目的和原则2.2.1评价目的本次评价工作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调查与监测,查清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背景资料。

(2)通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查清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污染防治措施,算清建设项目的“两本帐”;分析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并提出防止和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环保对策和建议,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3)采用国家规定的方法核算项目的污染源强,预测本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范围和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为该项目的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4)按照达标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等原则,对项目环保治理设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给出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5)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明确项目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要求,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对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和项目的可行性给出明确结论。

2.2.2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