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word版本 (4页)

合集下载

2019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调研报告.doc

2019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调研报告.doc

2019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府的安排,5月9日至16日,**县组织由常务副县长周大曙,分管教育副县长马志列挂帅的教育发展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查。

调查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了县一中、二中、生源学校、西竺山中学等,召集部分公办学校校长、民办学校法人代表、教师、学生家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县辖30个乡镇(园),人口78万,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356所,其中县属学校7所,乡镇中学20所,中心小学21所,村小224 所,教学点7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民办学校6所。

在校学生99648人,其中小学生50728人,初中学生35082人,普高学生11616人,职高学生2222人。

共有教职工8260人,其中在职教职员工6426人,退(离)休教职工1834人。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XX -XX年的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分别为13595万元、13563万元、16620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194元、1260元、1420元。

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三年分别为8820万元、9137万元、10199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65%、67%、63%,分别比上年增长3%、4%、8%,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财政总支出分别为36%、32%、29%。

2、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全县共有教职工8260人,其中在职教职员工6426人(含在岗教师5791人、未聘分流教师635 人),退(离)休教职工1834人;在岗教职员工中,高中教师601人,初中教师2136人,小学教师2635人,行管及工勤人员349人,局机关干部70人。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教育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
我们发现,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这导致了教育质量严重不均衡,一些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较差,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教育体制需要改革
我们调查发现,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另外,教育内容也需要更新,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育扶贫工作亟待加强
我们发现,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需要加大对教育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将作为参考,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教育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2019年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19年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按照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调查研究工作分四个重点,由校党委委员分头开展调研。

校党委书记、校长邓文云负责联合办学的调研;校党委副书记侬孝芬负责教学改革的调研;副校长邱丽克负责科学管理;建设地点及建设规划用地为文山县城南三角塘,用地面积为1350亩,其中首期征地500亩;学校建设以财经类为主,兼有法律、工业、旅游、文化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专业共同发展的全日制本专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学院用两年时间建成并达到规模,中远期规模为在校生10000人。

其中高职本科7000人,高职专科3000人;另有2000—3000人的中职中专学生;文山学院力争于20**年开始招生及教学,规模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个班100人。

按照云南省财经大学与**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书的规定,文山学院合作项目模式为股份制合作办学,采取招商投教的办法筹资。

2、联合办学的基本经验。

(1)高瞻远瞩,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时机顺势而发。

当前,正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会议精神,**委、州人民政府已对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意见和改革的具体目标:调整教育结构和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我州已于20**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在5万人以上;按照州教育发展规划,到20**年,全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达 9.88 万人以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为了筹备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创新会议,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就我市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在办学体制中公众关心的热点集中于办学责任难落实。

①村级办小学,镇级基本无办学资助,但村级又无财政,要靠违规集资才有钱办学。

②私人出资办学在我市已经出现,以学前教育为主,正在向小学、初中教育延伸。

由于宏观方面有政策,民办教育已出现下述几个问题:一是无“证”办学,不依法接受管理;二是低水平办学,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三是随意择点办学,严重干扰当地的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四是以盈利为目的。

在管理体制中,干部、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宏观管理体制中的工资保障体制,还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按劳分配制度;前者影响队伍人心的安定,后者制约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

一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不容忽视。

广大教师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对教师是十分关心的,但因财政切块后,由于地域之间的财力不平衡,导致有少数乡镇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出现。

据调查,98-99上半年,涉及3560名教师新增工资累计拖欠达350万元,因此,教师要求恢复由市财政统筹工资的呼声很强烈。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干部的职能。

财政体制改革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本系统的职能未改变,但在运行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了干部、教师管理权限不明确的情况。

少数乡镇有的随意将教育第一线的骨干抽调到非教育部门工作,既削弱了骨干教师队伍,又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有的干扰教育内部的人事管理,导致在部分地方衍生出了系列复杂的矛盾。

如个别地方一学期换了3个校长,两年不到欠下近200万元债务,教委什么都不清楚,严重暴露出了人事管理权限不明的弊端。

建议:应由市委、市政府统筹划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中的权责,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的宏观管理。

具体内容建议如下:①制定全市统一的市、镇、村三级办学责任目标,明确村级办学责任制度,为加强村小建设,拉动联村办学进程扫清障碍;②对教师工资实行市统筹调剂、镇管理发放、年终由市统一结算;③重申全市教育系统的学校、干部、教师管理权限。

2019教育调研报告

2019教育调研报告

2019教育调研报告2019年教育调研报告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2019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育调研,以了解当前教育状况和问题。

以下是2019年教育调研的报告,共计1000字。

首先,我们对不同教育阶段进行了调研。

在幼儿教育方面,我们发现幼儿园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部分地区和家庭仍存在困难。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资源不够,导致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我们发现普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问题,并发现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全面和专业。

此外,高中阶段的高考制度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人认为应进行改革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其次,我们对教育资源分配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仍然存在,导致贫困地区学生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有限。

此外,在校外培训班等非正规教育方面,资源过于集中,导致非正规教育的价格过高,这给一些家庭增加了负担。

我们还调查了教育改革的情况。

在幼儿教育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地区正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中小学阶段,一些地区实施了素质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方面,我们发现一些高校正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加实践环节和育人成果的评价。

此外,在职业教育方面,一些地区采取了灵活的培养模式,注重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最后,我们针对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于幼儿教育,我们建议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普惠性的教育资源。

对于中小学阶段,我们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我们也建议改革高中阶段的高考制度,减轻学生的压力。

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减少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在教育改革方面,我们建议加强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

总结起来,2019年的教育调研发现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这些问题和建议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重视,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浅析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

浅析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

浅析新课程教育改⾰中亟待解决的六⼤问题2019-09-16摘要:新课程教育改⾰与传统观念、传统⽂化的对撞必然产⽣诸多问题,本⽂简要分析了新课改具体实施中存在的六⼤问题: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的推⾏;教材的选择严重缺乏⾃主性;课程与考试脱钩;初、⾼中教育严重脱节;教材变化频繁;中、⾼考的“指挥棒”严重影响了课改的全⾯实施。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traditional ide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lashed have many questions inevitably, this article summary analysis new class changed six major problems which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existed: Th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experience and educates the idea, has hindered new curriculum reform carrying out seriously; Teaching material's choice lacks the independency seriously;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est get unhooke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high school educates comes apart seriously; The teaching material change is frequent; ,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music director stick” the serious influence class changed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关键词:新课程改⾰key word: New curriculum reform作者简介:何芸,⼥,汉族,1981年出⽣四川师范⼤学⽂理学院助教;研究⽅向:教育管理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传承我国优秀⽂化传统基础上进⾏的⼀次崭新的课程⽂化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的是对我国现⾏教育弊端的勇敢⾰除,是教育质量的全⾯提升。

教育改革调查报告

教育改革调查报告

教育改革调查报告教育改革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2.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学校、教育局、教育专业研究机构等。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的形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教育资源配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面谈则主要针对教育局和教育专业研究机构负责人,以了解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的情况。

4.调查结果4.1 教学质量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

同时,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4.2 师资水平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同时,教师的培训机会不足,无法及时跟进教育改革的要求。

4.3 教育资源配置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的不足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4 教学方法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5.改革建议5.1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引入实践教学和项目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2 加强师资培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确保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5.3 平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设施和设备状况,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5.4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调查问卷和面谈记录,展示了详细的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

2019年201X年教育调研报告范文word版本 (4页)

2019年201X年教育调研报告范文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年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管课程改革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任重道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教育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一)自秀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站所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村情概况万家村辖8个村民小组,20**年末,全村总人口4652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

全村总耕地面积1583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537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543元。

万家居委会唯一山区组白泥箐村民小组,地处街道办事处南边,距街道办各下所在地5公里,从居委会到该村民小组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

总人口161人。

万家居委会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

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

该社区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

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5户,共有人20口人。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1、是自然灾害致贫。

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

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为了筹备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创新会议,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就我市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在办学体制中公众关心的热点集中于办学责任难落实。

①村级办小学,镇级基本无办学资助,但村级又无财政,要靠违规集资才有钱办学。

②私人出资办学在我市已经出现,以学前教育为主,正在向小学、初中教育延伸。

由于宏观方面有政策,民办教育已出现下述几个问题:一是无“证”办学,不依法接受管理;二是低水平办学,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三是随意择点办学,严重干扰当地的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四是以盈利为目的。

在管理体制中,干部、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宏观管理体制中的工资保障体制,还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按劳分配制度;前者影响队伍人心的安定,后者制约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

一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不容忽视。

广大教师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对教师是十分关心的,但因财政切块后,由于地域之间的财力不平衡,导致有少数乡镇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出现。

据调查,98-99上半年,涉及3560名教师新增工资累计拖欠达350万元,因此,教师要求恢复由市财政统筹工资的呼声很强烈。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干部的职能。

财政体制改革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本系统的职能未改变,但在运行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了干部、教师管理权限不明确的情况。

少数乡镇有的随意将教育第一线的骨干抽调到非教育部门工作,既削弱了骨干教师队伍,又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有的干扰教育内部的人事管理,导致在部分地方衍生出了系列复杂的矛盾。

如个别地方一学期换了3个校长,两年不到欠下近200万元债务,教委什么都不清楚,严重暴露出了人事管理权限不明的弊端。

建议:应由市委、市政府统筹划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中的权责,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的宏观管理。

具体内容建议如下:①制定全市统一的市、镇、村三级办学责任目标,明确村级办学责任制度,为加强村小建设,拉动联村办学进程扫清障碍;②对教师工资实行市统筹调剂、镇管理发放、年终由市统一结算;③重申全市教育系统的学校、干部、教师管理权限。

根据教育的客观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人事权仍应统一归口市教委管理。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本次调查表明,我市的“普九”工作,因达标验收活动较早,因此标准比之近年来达标的县市相对较低,加之后来的巩固力度不大,当前仍然存在下述几个问题:①普及程度低,尤其以初中生辍学率较为严重;②教室及教育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标准低、质量差、不完善,且设施建设欠账多,负面影响大,直接影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③“普九”的意识有所淡化,发展后劲不足,尤其以农村地区“普九”的法制观念淡薄最为突出。

目前,全市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数,年段比为1.8:7:13,初中三年的学生在校巩固率只能达到50%多一点。

高中教育规模过小,也影响了初中教育的发展。

1998年,应城接受了全国扫盲工作的达标验收,但整体水平不高,基层反映突出的问题是:实效性有待提高,社会参与体系还没有形成。

建议:①继续把“普九”作为应城教育的“重中之重”来对待,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为提高应城人口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

②以内部挖潜为主,实施标准化建设。

同时,硬件建设的投资重点,要转向教学配套设施设备上来,要增加为提高教育质量直接服务的项目投资,以改变落后于周边县市的教学技术装备水平。

③应建立“普九”工作的投入与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行为的落实,同时规范办学行为,改革教育教学。

学生要进得了学校,学校要留得住学生。

④出台地方性的教育法规,为落实依法治教提供保障体系。

⑤应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以此拉动初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索,为农村学生多渠道就业以及多途径升学提供教育服务。

3 教育布局与调整方向当前,应城的教育布局在结构类别上,表现为各类教育的发展失调,在布点上表现为城区“挤”,农村“散”,在各类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轻、重、优、劣等问题。

(1)、学前(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被社会力量办学所占领,实验幼儿园难以满足城区的需求。

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早期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包括认为办得较好的艺术幼儿园在内,社会反响大、意见多。

当前幼儿园最突出的问题是饮食质量难以保证,办园方向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过多地宣扬早期知识教育和特长教育,忽视养成教育和身心平衡发展,对小学教育已造成不良影响。

农村学前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集镇所在地幼儿园建设,多数未纳入规划,乡镇没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不到20%。

(2)、小学教育:普及程度有所达标,但教育质量不能保证,以一般农村村小及边远乡镇最为突出。

制约因素主要有:①小学教育的管理思路不清晰,对其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要么是等同于高中教育看待抓“升学率”,要么是安于现状,无压力和动力;②学校布局散、乱,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与引导,内部管理的制度化水平低,在少数地方呈无政府主义状态;③师资与办学条件的校际间差距大,发展很不平衡,薄弱学校多,约占小学总数的一半。

(3)、初中教育:现有在校学生数量仅⒉5万人,实际学龄人口近4万,发展潜力巨大。

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内部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调动难,校长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初中教育发展形势与要求。

初中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人员分布上存在一系列问题。

初中学校布点应考虑提高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的需要,稳中求变,相对集中实施规模化办学。

全市初中教育应按20所学校的格局,完成布点和实施标准化建设。

(4)、高中教育:“扩招”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及高校扩招的发展趋势,全市高中将是教育布局调整,尤其是城区教育布局调整的龙头,同时,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应城教育的发展全局,举足轻重。

(5)、成职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机制的转变,以前那种依靠挂靠外地学校办校外委培自费的模式已不复存在了,加上内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我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走入低谷。

调整专业设置结构,走普教、成教、职教三教统筹发展的路子,是振兴成职教的必由之路。

建议:①突出不同类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实施阶段性主题突破。

学前教育:突出发展农村、规范城区、公办为主、提高质量;小学教育:突出农村联办、合理布局、城区集约、平衡发展;初中教育:突出规范管理、增添动力、加强素质、提高效率;高中教育:突出建设重点、扩大招生、挖掘潜力、提高质量;成职教育:突出调整思路、联合重组、进入市场、落实“512”工程;②我市现有小学238所,教学点56个。

根据我们对94年至98人口出生情况调查,逐年以17.2%的速度递减,至XX年,全市小学一年级约有学生5007人,有三分之二的村适龄儿童数不足10名,根据这一现实,现有学校布局必须大幅度调整,因此,要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重组力度,大力实施联村办学;③大力发展城区学校建设,加速启动搬迁一中,加速实小、蒲阳初中综合楼及教学楼竣工进程。

根据城区发展实际,在月园小区再建一所高规格小学。

走社会捐资的道路,建设特校,把特校办成全市的慈善中心。

配套建设好一所中等职业(专业)技术学校。

4、教育投资与筹资我市经常性财政支出与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比起周边县市是大的,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是,近几年我市的教育投入在总体上存在下述几个问题:1)、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距“三个增长”还有一定差距,教育的筹资渠道还不畅通(见表1-4)。

2)、农村教育费附加标准过低,严重削弱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基础。

3)、社会对学校乱罚款、乱收费现象日益严重,巧立名目向教育、向学生、向家长伸手,加重了教育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教育部门的形象,师生反响强烈。

建议:①提高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的标准,从目前的19元提高到30元(按⒈5%要到36元);②开征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教育费附加;③按上级精神,落实教育的校办产业“税费”减免政策或征收后返还教育使用,以支持和鼓励教育依托事业办产业。

(校办产业上缴税费参见表)。

④规范行政行为及学校办学行为,减少社会对学校的干扰。

5、队伍建设与管理(1)、教师分布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教师教师分布呈“中心”学校多、基层边远学校缺的状态,因此,导致中心中小学教师人浮于事,而基层边远小学大量请代课教师。

(2)、教师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高,但业务素质尤其是教学实践能力不够高,初、高中师资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教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