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病研究法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考研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内容?A. 植物的分类B. 植物的化学成分C. 植物的栽培技术D. 植物的遗传特性2. 药用植物中,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生物碱?A. 吗啡B. 阿托品C. 丹参素D. 黄连素3.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通常存在于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所有部位4. 以下哪种提取方法不适用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冷压法D. 热压法5.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以根入药?A. 人参B. 黄芪C. 薄荷D. 甘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2. 药用植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植物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药用植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

4. 植物的________提取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5. 药用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的关键。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及其重要性。

2. 描述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药用植物在现代医药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2. 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D2. C3. D4. D5. C### 二、填空题1. 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药用植物的药效评价2.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遗传信息3. 生物碱,挥发油4. 有效成分5. 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 三、简答题1. 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法、化学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

分类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亲缘关系,为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药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植病研究方法范文

植病研究方法范文

植病研究方法范文植病研究方法是指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等问题,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植病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鉴定、病害病原体的培养与保存、病害病原鉴定、病原特性研究、病害生态学研究、病害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等。

1.病原微生物鉴定对于植物疾病,首先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将病原鉴定为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比如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病害病原体的培养与保存为了进行详细的病原特性研究和病害生态学研究,需要用纯培养物对病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通常使用人工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培养和繁殖,并将其保存在病原库中,以备后续研究和防治使用。

3.病害病原鉴定通过对病害病原进行鉴定和分类,可以为我们了解病害的产生机制和扩散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

常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4.病原特性研究病原特性研究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生殖方式、致病机制等内容。

这些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植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为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常用的方法包括病原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virulence factor 的筛选和相关酶活性测定等。

5.病害生态学研究病害生态学是对植物病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病害的病原、寄主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病害发生的原因和传播途径。

研究方法包括病害流行规律的调查和分析、传播途径的追踪和控制、病害的模拟和预测等。

6.病害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根据病害的特征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可以发展出一系列的病害诊断和防控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病害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方法、病害的早期预警系统、病害的综合防控策略等。

研究方法包括田间调查、监测和数据分析等。

综上所述,植病研究方法是围绕病害的病原微生物鉴定、病害病原鉴定、病原特性研究、病害生态学研究、病害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的。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植物保护学的定义是:A)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学科B) 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学科C) 研究植物遗传与育种的学科D) 研究植物生理与生化的学科答案:B2. 植物病害是指:A) 植物遭受的损伤B) 植物发育受到的限制C)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困难D) 植物细胞发生的异常改变答案:A3. 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A) 病害预防、控制和治疗B) 发现、监测和诊断C) 病害防护、管理和回收D) 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土壤传播D) 日光传播答案:D5. 植物保护方法中的“化学防治”指的是利用:A) 化学物质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B) 化合物改善土壤质量C) 化学反应促进植物生长发育D) 化学元素滋养植物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请在括号内写出“对”,错误请在括号内写出“错”。

1. (对/错)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对/错)植物病害主要由病原菌引起,与环境因素无关。

3. (对/错)病害预防是植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4. (对/错)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5. (对/错)植物保护方法中的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化学物质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答案:1. 对2. 错3. 对4. 对5. 错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和管理。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病原机理的研究、病害的诊断与监测、病害防治方法的研究等。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答: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3. 请简述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答: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种子传播等。

4. 请说明生物防治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答: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拮抗细菌等天然生物或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植保基础试题及答案详解

植保基础试题及答案详解

植保基础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增加农作物产量B. 提高农作物品质C.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D.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答案:C2. 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B.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C.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D. 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病害的症状?A. 变色B. 畸形C. 腐烂D. 增加产量答案:D4.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主要有哪些?A. 真菌、细菌、病毒B. 真菌、细菌、线虫C. 真菌、病毒、线虫D. 细菌、病毒、线虫答案:A5.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B.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C.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D.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答案:A6. 农药的合理使用原则是什么?A. 对症下药、适时施药B. 过量施药、长期施药C. 随意施药、频繁施药D. 少量施药、不定期施药答案:A7. 植物保护中,生物防治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见效快、成本低B. 环境友好、可持续C. 操作简便、成本低D. 见效快、操作简便答案:B8. 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见效快、成本低B. 环境友好、可持续C. 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D. 操作简便、成本低答案:C9. 植物保护中,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轮作、深翻、清洁田园B. 施肥、灌溉、修剪C. 轮作、施肥、修剪D. 深翻、灌溉、清洁田园答案:A10. 植物保护中,物理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A. 诱捕、隔离、高温消毒B. 诱捕、隔离、化学消毒C. 诱捕、隔离、低温消毒D. 隔离、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病害的症状主要包括哪些?A. 变色B. 畸形C. 腐烂D. 增加产量答案:ABC3. 植物保护中,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A. 利用天敌B. 利用病原微生物C. 利用植物抗性D. 利用化学农药答案:ABC4. 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包括哪些?A. 易产生抗药性B. 污染环境C. 操作简便D. 成本高答案:AB5. 植物保护中,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轮作B. 深翻C. 清洁田园D. 施肥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作物产量。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哪一类植物的学科?A. 仅研究野生植物B. 仅研究栽培植物C. 研究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D. 研究所有植物的药用价值答案:C2. 下列哪种植物是著名的中药材?A. 银杏B. 西红柿C. 胡萝卜D. 黄瓜答案:A3.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通常存在于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所有部位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药用植物的保存?A. 干燥B. 冷藏C. 真空包装D. 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答案:D5.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植物的分类和鉴定B. 植物的栽培技术C. 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二、填空题1. ________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来种植药用植物的方法,有助于保持植物的天然属性和药效。

答案:有机栽培2. 药用植物的________是指植物体内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成分,它们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疾病。

答案:活性成分3. 在药用植物的研究中,________技术常用于鉴定植物的种类和评估其药用价值。

答案:色谱分析4. 为了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其进行________,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

答案:质量控制5. 某些药用植物需要特定的________条件才能生长良好,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环境因素。

答案:气候和土壤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材的主要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中药材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是最主要的一类,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动物药主要来源于昆虫、海洋生物、陆地动物等,包括全体、器官、分泌物等。

矿物药则包括天然矿物和加工后的矿物产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 阐述药用植物的栽培对环境的要求。

答案:药用植物的栽培对环境有特定要求,包括土壤的质地、酸碱度、肥力,以及气候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不同的药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在栽培前需要详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并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植病研究技术---分子生物学

植病研究技术---分子生物学
植病研究技术---分子生物学
2013-2014第一学期
植病研究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主讲:原雪峰
分子生物学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 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 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是用化学的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
中心法则
• 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 • 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
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 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 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 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DNA提取液:100mM Tris, 20mM EDTA,1.4M NaCl ( pH8.0 )
一. DNA/RNA/蛋白质的提纯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I. 核酸的分离纯化 (DNA的纯化)
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CTAB 法):
研钵 匀浆机
微量离心管
微量加样器 (俗称“枪”)
高速离心机 (13000rpm)
一. DNA/RNA/蛋白质的提纯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I. 核酸的分离纯化 (DNA、RNA的纯化)
(四)核酸的浓缩,沉淀与洗涤 沉淀是核酸浓缩最常用的方法,核酸沉淀后,可以改变溶解缓冲液和调整核酸 溶液至所需浓度;另外,核酸沉淀还能去除部分杂质与某些盐离子,有一定的 纯化作用。 加入一定浓度的盐类后,用有机溶剂沉淀核酸。其中常用的盐类有醋酸钠,醋 酸钾,醋酸铵,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镁等,常用的有机溶剂则有乙醇,异丙 醇和聚乙二醇。 核酸沉淀往往含有少量共沉淀的盐,需用70%~75%的乙醇洗涤去除。对于浓度 低并且体积较大的核酸样品,可在有机溶剂沉淀前,采用固体的聚乙二醇或丁 醇对其进行浓缩处理。

《植物病理学》题集

《植物病理学》题集

第一大题: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植物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植物的生长过程B. 植物的病理变化及其原因C. 植物的遗传特性D. 植物的分布规律2.下列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A. 稻瘟病B. 烟草花叶病C. 小麦条锈病D.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3.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昆虫B. 雨水C. 土壤D. 种子4.下列哪种病害主要通过气流传播?A. 苹果腐烂病B. 松树疱锈病C. 棉花枯萎病D. 番茄晚疫病5.植物病理学中的“病征”是指什么?A. 病原物在植物体外的表现B. 植物体内的生理变化C. 植物受病后的外部症状D. 病原物的形态特征6.下列哪种方法是植物病害诊断的常用方法?A. 观察症状B. 分离培养C. 显微镜检查D. 以上都是7.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主要是什么?A. 基因B. 染色体C. 细胞壁D. 细胞膜8.下列哪种病害属于生理性病害?A. 黄瓜霜霉病B. 苹果苦痘病C. 烟草黑胫病D. 水稻白叶枯病9.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C. 提高植物产量D. 保护植物多样性10.下列哪种病害属于检疫性病害?A. 小麦赤霉病B. 柑橘黄龙病C. 玉米大斑病D. 马铃薯晚疫病第二大题: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1.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包括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______。

2.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一般包括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______。

3.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病原物、寄主植物和______三大因素的影响。

4.植物病毒粒体主要有球状、杆状和______三种形态。

5.植物线虫病害的主要症状包括根部形成根结、根腐和______。

第三大题:判断题(每题10分,共50分)1.植物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无关。

( )2.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绝对的,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

( )3.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主要依据病害的症状。

( )4.植物检疫措施对于防止危险性病害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⑴epidemic ⑵explosive epidemic⑶infection chain⑷disease cone⑸ system⑹AUDPC⑺ simple interest disease⑻ID—DI curve⑼The Vertifolia Effect⑽threshold theorem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⑴从病原菌变化的比率看病害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也叫做病害,积年流行病害也叫做病害。

⑵病菌孢子的传播可能有三种去向,即:①,主要指发散至冠层以上空气中的孢子,这部分孢子可构成对邻田或中、远距离的传播;②在冠层内着落到附近植株感病部位。

③土壤表面或寄主的非感病部位。

⑶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①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

②③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

⑷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加,当发病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趋于平缓,其主要原因是和。

⑸在D=exp〔1/b(ln a-ln x mim)〕式中a值一定时,b值越小传播梯度,传播距离。

⑹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①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

②③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

⑺多因素预测方程中偏回归系数不能代表各因素对依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原因是各自变量间的和不一致。

⑻叶面积系数是叶片和所在之比。

⑼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I-S关系是指和之间的关系。

⑽日传染率是指一定数量的亲代病情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一定数量的,两者数量的比例。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top⑴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①寄主、病原物、环境、人;②寄主、病原物、病害、人;③寄主、病原物、人、时间;④寄主、病原物、环境、时间。

⑵病害四面体(Disease pyramid)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① 寄主、病原物、环境、人;② 寄主、病原物、病害、人;③ 寄主、病原物、人、时间;④ 寄主、病原物、环境、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病研究法试题(B卷)一、填空题1.国内有关植物病理学文献的期刊有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和园艺学报。

2.调查工作常会发生的情况:没有代表性、资料不完全、发病程度记载不一致和损失估计错误。

3.植物病害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抗病育种;病害检疫;农业措施;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4. 标本采集时常带的工具有标本夹、标本箱、刀、剪、锯、锄、小玻瓶、标本纸、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

5. 植物病害采样时的原则包括样本的数目、取样的地点、样本的类别、样本小而可靠取样的时间。

6.标本制作保存的方法有干燥标本制作法和浸渍标本制作法。

7.根据对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是否完全了解来区分,可以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8.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区分,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9. 真菌菌丝的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有目测估计、直线生长、湿重测定和干重测定。

10.真菌菌种保存室温保存方法有低温保存、矿物油下保存、土壤中保存、干燥保存、菌蒸馏水保存。

11.孢子萌发的条件温度、湿度、空气、氢离子浓度、养分和其他刺激萌发的物质、光照、孢子的寿命和存活率、孢子的成熟度和休眠期12.细菌培养性状主要包括:表观的生长情况、色素的产生、有无沉淀和特殊气味等。

表面的生长情况包括是否形成菌膜和菌环。

13. 细菌血清学反应主要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

14. 病毒的基本结构主要由衣壳和核酸构成,非基本结构包膜主要由类脂和脂蛋白构成。

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形状分别是杆状和球状。

15. 病毒的核酸主要包括单链DNA、双链DNA、单链RNA 和双链RNA 。

16.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持久性、半持久性、和非持久性。

17. 由种子带菌传染的病害接种方法有拌种法和浸种法。

由土壤带菌传染的病害的接种方法有土壤接种法和蘸根接种法。

由流水和雨水传染的病害的接种方法有喷雾法、喷撒法、涂抹法、针刺法和注射法。

18. 番茄病毒病的接种方法有和;番茄灰霉病的接种方法有、和。

棉花枯萎病的接种方法有和;小麦黑粉病的接种方法有和。

19.二、简答题1.病原物与“病因”的区别?病原物属于病因,是狭义的概念;但病因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其他引起病害的原因。

3.病害流行学主要研究什么?它研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寄主群体和病原物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与植物病害生态学关系密切。

4.植物病害的症状学主要包括那些内容?主要描述植物病害的外部症状,典型和非典型,内部症状(病毒病)。

对于病害的识别和初步诊断是有意义的。

5.植物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植物病理生理学是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从个体水平和微观水平上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受病植物体内生理上所发生的变化。

内容包括病原物侵染的生理生化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的相互识别及其机制;病原物致病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病原物与病植物上其他微生物的关系,寄主的抵抗反应;病害体系中的毒素、酶、生长激素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的作用;病植物的代谢生理;植物生理病理学的实验方法等。

6.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文献只要有哪些?(1)1922年:应用真菌学文献摘要Review of Applied Mycology(R.A.M.)收集和摘录世界各国有关真菌和植物病理学文献,1970年改名“植物病理文献摘要” Review of Plant pathology(R.P.P.)(2)1962年:植物病理学评述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介绍各方面专题研究的进展(3)1959-1960年:植物病理学高级论述Plant pathology:an Advanced Treatise共三卷:卷1的内容是病植物;卷2的内容是病原物;卷3的内容是群体发病、流行及预测(4)1977-1980年:植物病害高级论述Plant Disease an Advanced Treatise共五卷:卷1如何控制植物病害;卷2病害如何在植物体内发展;卷3植物如何受植物病害的危害;卷4病原物如何引起植物的病害;卷5植物如何进行防御7.我国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期刊有哪些?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微生物学报,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线虫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真菌学报,农药学学报、农药、中国农业科学。

8.国外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期刊有哪些?(1)美国:植物病理学Phytopathology;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2)英国:应用生物学记录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生理植物病理学Physiological Plant pathology;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3)法国:植物病理学记录Annals de Phytopathologie(4)日本:日本植物病理学会记录Annals of the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5)印度:印度植物病理学Indian Phytopathology(6)加拿大:植物病理学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7)德国:植物病理学杂志Phytopath ologische Zeitschrift9.参考文献(书/期刊)该如何记载?文献常用卡片记载。

书:应注明作者、发表年份、书名、版本、页数、有无图表和出版地点。

10.病害的调查在植病研究中的意义?植物病害的分布和为害,发生时期和症状的变化,以及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植物病害发生的影响,品种在生产中的表现,防治效果等。

都要通过调查才能掌握。

11.以小麦病害为例,设计一个一般调查的表格。

12.简述调查研究就和室内研究的关系?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是互相配合的。

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有些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得到解决。

同时试验研究又为调查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即提出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项目。

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才能逐步提高对一种病害的认识。

13.简述直接记数法和分级记数法的优缺点?优点:标准明确;记载一致。

缺点:不能反映受害的严重度。

适合对象:植株或器官受害程度大致相仿的病害,如病毒病、猝倒病、枯萎病线虫病以及黑穗病和瓜果的腐烂病。

局限性:发病轻重的程度不同14.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使常用的工具有哪些?标本夹、标本箱、刀、剪、锯、锄、小玻瓶、标本纸、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

15.植物病害采样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各受害部位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病害标本主要是有病的根、茎、叶和果实等,好的标本要有各受害部位在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真菌病害上面有子实体更好。

(2)注意识别寄主(3)标本的数目:不能太少,在制作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多余的标本还可以互相交流。

(4)不同标本采集后要根据其性状妥善放置(5)记载:寄主名称、采集日期和地点、采集人姓名、主要发生情况和必要的生态因子。

15.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孢子)分离法的适用材料。

组织分离法适用的材料:斑点病病原真菌的分离;维管束组织内病原真菌的分离;根腐的分离;肉质组织中病菌的分离;种子内病菌的分离孢子分离法适用材料新鲜,有大量的霉层存在。

16.病原真菌的培养性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①菌落的质地;②菌落形凸起的或者有成簇的菌丝体;③形成成堆的孢子是干的或粘性的;④各种子实体和休眠结构(厚垣孢子、菌核等)的形成和所需时间;⑤菌落正面和背面的颜色,有无色素参入培养基中⑥有无特殊气味;⑦菌落中有没有部分呈扇状;⑧生长率的快慢,如菌落长到一定直径所需的时间。

菌落的颜色也要不断的观察,它的颜色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17.细菌学性状研究包括哪些内容?(1)培养性状:琼胶平板上的生长特性;琼胶斜面上生长特性;液体生长特性。

(2)细菌形态特征:菌体、芽孢、荚膜、鞭毛、(2)生理生化性状:(1)接触酶反应;温度的关系;好氧性和厌氧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和分解;大分子化合物的分解;淀粉水解;明胶液化;耐盐生长;柠檬酸盐的利用;丙二酸盐的利用;硝酸盐还原。

(4)血清学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

18. 革蓝氏染色的原理?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18.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花粉与种子传染;嫁接传染;机械传染;病残体与水流传染19.植物病毒传播介体主要有哪些种类?介体昆虫、螨类、线虫、菟丝子、菌类。

20.植物寄生性线虫造成的症状主要有哪些?以畸形为主1.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瘿或种瘿等。

2.根部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

因此,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

21.常见的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有哪几种?22.简述病原菌的接种实验在植物病害研究中有那些重要的意义?(1)接种实验对于植物病害病原生物学说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2)对于柯赫法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名词解释发病率严重度感染指数局部症状系统症状四、分析题:1.用A、B两种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调查结果如下表:(1)根据上表分别计算A、B两药剂处理区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种药剂相对防治效果好。

2.接种环采用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方法,按照无菌操作的方法,用接种环从纯培养的试管中转接了9支斜面使馆,结果其中3支不长任何菌;3支污染了杂菌;3支长纯菌,试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3. 甲、乙和丙三人,在不同时期分别观察了同一种病害,正常情况下在叶子上所形成的病斑,结果三人所观察和描述的病斑的大小和颜色均不一样,其原因是?4. 根据小麦产量比较的试验结果制表:年份:2005、2006、2007 ;地区:运城和大同;品种:玉皮和2419(1)主要表示不同年份产量的变化绘表。

(2)主要表示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产量的变化绘表。

(3)不同品种在同一地点产量的变化绘表。

五、论述题1.如何制定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

2.当你在田间发现一种你不熟悉的病害时,将根据田间观察到的那些情况初步判断它可能是生理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或者病毒病?3.试述PDA培养基的制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