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
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 1 ] 孙 秀娟. 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
可行性研究【 J 】 . 中国卫生标 准管理, 2 0 1 6 , 7 ( 1 8 ) : 8 7 — 8 9 .
至 0 . 2克 【 2 ] 。
3 讨
论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 , 是由于不 同病因引发心脏 收缩功能出现障碍。 该疾病的主要
4 4
心血 管 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7年 第 7期
临床症状为心绞痛 、 呼吸困难等。心率失常属于心
衰竭合 并心律失 常患者 , 临床疗效较好 , 有较 高的 临床应用价值 。
1 . 3 观 察 指标 两组 患 者 经 不 同治 疗 方法 治 疗 两 个 半月 后 , 记
合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 常患者进行治疗是否 可 疾病 8 O 例做临床平行对 比试验 , 现报告如下 :
改善病情I 1 】 。特选取 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 的该 反 应发 生 , 可 逐 渐增 加 给 药量 为 1 5 0毫克 f 3 ] 。 两 组 患
研究对象 , 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 料结果 , x z 检验 ; ( ± s )表示计量 资料结果 , t 检验 ; 对 照组 、 观 察组 两 组 。其 中 , 对 照组 4 0例患 者 中包 P < 0 . 0 5为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义 。 括男性 2 2例 、 女性 1 8 例, 年龄 在 5 8 岁至 7 9岁之 2 结 果 间, 平均年龄为 ( 6 5 . 5 5  ̄ 8 . 0 9 ) 岁; 观察组 4 0例 患 者
者的病史 、 过敏史以及一般临床资料上无 明显 差异 ( 尸 > 0 . 0 5 ) , 可 进行 比较 分 析 。
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王清;王黎明;于春艳【摘要】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患者LVESD、LVEED较对照组明显减少,SV、LVEF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好转,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15【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胺碘酮;厄贝沙坦;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作者】王清;王黎明;于春艳【作者单位】266100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266100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266100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心脏疾病最后都会发展成为心力衰竭[1]。
心力衰竭很难控制, 死亡几率也是极高的[2]。
在以前临床当中医生普遍采取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可有效减少钾离子流失, 改善心功能[3]。
此次研究旨在观察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提高理论依据, 现报告如下。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对 照组治 疗后心律失常疗效 总有效率为 6 6 . 7 %,观察组 为 9 4 . 4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x =8 3 . 1 ,
P<0 . 0 5) 。结论
厄 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 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 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厄 贝沙坦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对 急 性心 梗再 灌 注 的影 响 临 床心 血管 病 杂 志 ,
2 0 0 6 ,2 2 ( 4 ) :1 9 8 - 2 0 0 .
I 8 S 1 c h u a r t z G G,O l s s o n A G,E z e k o w i t z MD,e t a 1 . E f f e c t s
观察组 ,两组 患者均给予充分休息 ,低盐低脂饮食 ,强心 、利尿 、扩血管药物 以及胺碘酮 等治疗措 施 ;观察组 患者在此基础 L给予厄贝沙坦 。治疗 8 周后 ,观察 比较两组 的治疗效 果。结果 对照组
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7 2 . 2 %, 观察组为 9 1 . 7 %, 差 异 有 统 计学 意 义 (x =8 8 . 2 , P<0 . 0 5) ;
( 责 任 校 对 :吴 相 思 )
厄 贝 沙坦 联 合 胺 碘 酮 治疗 心力 衰竭 合 并 心律失 常疗效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疗效论文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2小时内室上速消失20例(45.5%);72小时内室上连消失42例(955%);患者心衰症状也随之改善。
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治疗无效,使用直流电同步复律成功。
结论: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合理把握用药剂量及指征,胺碘酮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价廉的药物。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疗效分析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影响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加重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率高达50%~60%,因而控制充血性心衰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降低死亡率。
胺碘酮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能安全用于严重心力衰竭,可以在抗室性心律失常同时扩张血管、抑制交感兴奋、改善心肌缺血,减少猝死及降低死亡率。
两年来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4例,疗效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发心力衰竭患者44例,均符合nyha学会的诊断标准。
患者心功能ⅲ~ⅳ级,ⅳ级16例,ⅲ级28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8~74岁,平均66.2±6.4岁;其中高血压13例,冠心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
治疗方法:患者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全部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同时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行静脉注射,10分钟内注射完毕;10分钟后没有复律者可重复注射1次,而后以05~1ml/分行持续静滴,滴注时间72小时。
患者同时每隔8小时口服用胺碘嗣02g,服用1周后改为每隔12小时服用胺碘酮02g,接下来服用1周后改为02g,1次/日,连续服用1周后停药。
疗效判断标准:1有效:患者治疗后室上速72小时内消失。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作者:李心畅赵欣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3期[摘要]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扩血管药物,同时予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次/d,2周后改为1次/d,逐渐减小到维持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80 mg/d口服,如无不适,改为160 mg/d。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治疗后较对照组的疗效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厄贝沙坦;胺碘酮;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032-02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病死率高。
如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病情迅速加剧,预后极差[1]。
因此,选择复律效果好且对心功能影响小的药物,提高疗效并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2]。
现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取来该院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查体、X线、心功能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Hoher等检查确诊。
年龄 39~78岁,平均(51.8±3.7)岁,其中男25例,女15例。
按NYHA分级:心功能为Ⅲ~Ⅳ级。
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扩血管药物,同时予胺碘酮200 mg,3次/d,口服,1周后改为2次/d,2周后改为1次/d,逐渐减小到维持量。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 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 学术 版 ) 2 1 0 2年 第 3期 ( 、 5 6月 下半 月合 刊 )
胺碘 酮治疗 心衰合 并快 速型心律 失常患者 的临床效 果分析
余德 宇 张 天 晓 卢 淑玲
( 东莞 市 长安 医院 ,广 东 东莞 5 3 4 ) 2 8 3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胺碘酮 治疗心力衰竭合 并快速心律 失常的临床 治疗 效果。方法 选取 20 年 3 07 月至
( s ± )
所 有 患 者 在 确 诊 之 后 要 先 进 行 抗 心 力 衰 竭 的 治 疗 以纠 正 电解 质 紊 乱 现 象 。并 采用 监 护 仪 严 密 监 控 , 患者 的血 压 、 重 、 率 、 律 等 资料 进 行 将 体 心 心
检查并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 , 进行胺碘酮的静脉 注 射 , 剂 量 为胺 碘 酮 7 g 与 2 l 生 理 盐 首 5m , Om 的 水充分 混合后静 脉注射 , 时间为 1 分钟 , 0 之后 以
每 分 钟 10 15mg 脉 滴 注 维持 , 此 之后 , 据 .~ . 静 在 根 病 情 的 恢 复 情 况 逐 渐 将 药 物 用 量 递 减 至 每 分 钟 05mg 初 次用 量 后 心律 失 常 继续 反 复 发作 或 控 制 . 。 效 果 不 理 想 的 ,可 考 虑 每 隔 2 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 行 7 g 0分 5m
【 关键词 】 胺碘 酮 ; 心衰 ; 快速型 心律 失常
心 衰患 者 可 合 并 不 同类 型 心 律 失 常 。室 上 性 心 律 失 常 中 以房 颤 最 多 见 且 与 预 后 密 切 相 关 :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中 可包 括 频 发 室 性 期 前 收 缩 ( 室早 ) 、 非 持 续 性 及 持 续 性 室 速 。本 文 分 析 我 院收 治 的 心 衰 合 并 快 速 型 心 律 失 常 患者 临床 资 料 ,探讨 胺 碘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护理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护理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效果,为相关工作人员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6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2.5±1.35)岁,对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用药的同时,持续心电监护,判断疗效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完善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
结果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并且心率、血压下降,呼吸波动范围为18~26次/min,意识逐渐恢复,心电监护记录室性早搏情况明显减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消失。
抢救成功56例,占93.33%,死亡4例,占6.67%,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抢救的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全面提升护理效果,可保障患者預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治疗的并发症。
标签: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室性早搏次数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
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
减低窦房结自律性[1]。
缺血性心肌病由于长期缺氧心肌坏死,死亡率高,预后不佳。
猝死最为突然,没有任何发病先兆,从致病原因上看来是冠状动脉粥样化,所以对于心肌缺血病症的预防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做起[2-4]。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
特别在急诊中,急诊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和能够及时进行预后处理,在经济上和人道主义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本研究主要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效果,为相关工作人员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
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突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患者对象排除标准如下:①患者肝肾功能出现异常;②对胺碘酮耐受性差;③心律失常导致原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洋地黄中毒或者电解质紊乱等;④患者具有心脏瓣膜病、病态窦房节综合征或者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1.3 给药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救治方案,主要包括了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给予适当程度的利尿剂还有强心剂、扩张血管、对感染严格控制以及祛除诱发因素等措施。
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在50-100mg之间,如果有必要则在推注之后5分钟追加前次半量静脉推注,最大不得超过3mg/kg,随后每分钟2-4mg对静脉滴注进行维持。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胺碘酮。
操作如下:在20毫升生理盐水融入150mg胺碘酮进行稀释,然后对患者进行缓慢静脉注射,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之内注射完成。
如果患者心律失常症状转变成为窦性心律则要马上停止静脉注射,改为口服胺碘酮;如果患者服用之后没有效果则在服用之后10分钟再追加应用150mg胺碘酮,如果依然没有效果就给予患者每分钟1mg的胺碘酮静脉滴注,在6个小时之后速度改为每分钟0.5mg,在静脉滴注过程中,48小时之内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920mg,再改为口服。
1.4 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判断主要以《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当中相关内容作为标准,主要如下:①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或者减少超过90%,室性心动过速症状停止,心力衰竭症状以及体征均消失,心功能改善程度ⅱ级以上的判定为显效;②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减少程度为50%-90%之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减少超过50%,心功能改善程度ⅰ级以上,心力衰竭症状以及体征均消失的判定为有效;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或者不满足以上标准的患者判定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