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手法基础知识2

合集下载

第二章推拿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推拿学基础知识

手法的命名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手法动作形态 用直接描述法来命 名
02
根据收发动作形态 用取类比象法来命 名
03
根据手法的功效主 治来命名
04
将手法动作与操作 部位结合起来命名
05
根据手法的主要技 术要领来命名
06
根据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单一手法的复 合动作来命名
1.根据手法动作结构的简繁分类
单式手法
基本手法,以单一 动作成分为基本单 元的一类手法
复合手法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 式手法动作成分相结 合而形成的一类手法
复式手法
由几种单式手法与一组穴 位组成特定部位,以约定 程序操作的组合型手法
2.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 1)摆动类手法 • 2)摩擦类手法
• 3)振颤类手法
• 4)挤压类手法
• 5)叩击类手法
• 6)运动关节类手法
3.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机理分类
思考体会:请问你觉得 推拿治病力气越大越好么 ? 随堂实践体会~
推拿功法
• 以提高手法技能(包括手法力量和技巧)和 临床应用能力的功能锻炼方法,又称推拿练 功。
学习方法
01
手法基本动作 的学习和训练
02
推拿功法的 练习
03
临床使用上的 学习和训练
第二节手法的命名和分类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1
松解类手法
02
整复类手法
4.根据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类
01
垂直用力类
02
平面用力类
03
对抗合力类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梳理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构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和声、旋律和主题。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

一、音乐鉴赏的能力:对音乐音响的辨(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别能力(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二、音乐的起源鸟鸣说、语言学说、劳动学说三、音乐的要素1、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乐音,即音的高度。

由发音体震动的频率(震动的次数)所决定,频率次数多则“音高”,频率次数少则“音低”。

音乐中的音高一般以钢琴音域的5个八度为限2、不同音高对人们情绪的影响高音使人情绪高涨(具有明亮、清脆、尖锐的特性,使人有单薄、紧张之感)中音使人有相对平静的感觉(使人感到松弛、舒畅)低音使人情绪压抑(使人感到沉重阴暗)1、音色:音的色彩,也称音质或音品,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大体可分为乐器音色与人声音色两大类。

2、乐器音色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现代电声乐器(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3、人声音色童声、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1、节奏:音与音在进行中连续或间断时间长短的现象。

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样化的形态2、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周期地反复单拍子——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复拍子——每一个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一个以上的次强拍3、节奏与节拍的区别:节奏具有多样性,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组织形成灵活的、千变万化的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1、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所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称曲调。

2、旋律线的类型(1)波浪式(大波浪、小波浪)(2)直线上升式(3)直线下降式(4)水平式3、影响旋律的因素(1)受到时值、音高、和声、节奏节拍的影响(2)演奏方式的影响圆滑的、连续的演奏/演唱给人抒情、连贯的感觉;短促、分离的演奏/演唱给人欢快的、跳跃的感觉1、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完整版)保健按摩师培训大纲

(完整版)保健按摩师培训大纲

保健按摩师培训大纲(初级)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要求使受训学员具备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熟悉初级按摩师的岗位责任和规范要求,了解保健按摩的性质,中国保健按摩的特点,掌握按摩的禁忌症,熟悉人体肌肉骨骼,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了解常用按摩介质。

(二)技能要求能规范接待宾客,向宾客介绍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能独立完成按摩前的准备工作;掌握15种常用按摩手法,掌握一套保健按摩程序。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第一章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德与岗位规范培训要求:1、使保健按摩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熟悉初级保健按摩师的岗位职责和规范要求3、熟悉保健按摩服务程序培训内容:1、保健按摩师的职业道德2、保健按摩师的岗位职责3、保健按摩师的规范要求4、保健按摩服务程序第二章保健按摩基础知识培训要求:1、了解什么是保健按摩,区别与治疗性推拿的关系2、了解中国保健按摩的特点3、了解保健按摩的适应范围4、掌握保健按摩的禁忌症5、熟悉保健按摩师的操作和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培训内容:1、保健按摩概述2、中国保健按摩的特点3、保健控摩的适应范围4、保健按摩的禁忌症5、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第三章中国保健按摩简史培训要求:了解我国自殷商以来保健按摩的发展源流培训内容:中国保健按摩史概要第四章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培训要求:熟悉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并能向宾客作简单介绍培训内容: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第五章人体解剖学基础培训要求:1、掌握人体主要的骨骼、关节、肌肉2、了解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的位置和主要功能培训内容:1、骨骼2、关节与脊柱结构3、肌肉4、体表标志与定位5、主要内脏第六章经络腧穴学基础培训要求:1、了解经络和腧穴的概念2、熟悉十二经络的名称及其分布规律3、了解十二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4、掌握39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其主要保健功能培训内容:1、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2、十二经脉3、腧穴概说4、常用腧穴(1)头面部:1、百会2、神庭3、印堂4、攒竹5、睛明6、太阳7、迎香8、水池9、风池(2)躯干部:1、膻中2、气海3、关元4、大椎5、肩井6、肺俞7、心俞8、肝俞9、脾俞10、肾俞11、八髎(3)上肢部:1、肩髃2、肩髎3、极泉4、曲池5、小海6、内关7、外关8、合谷9、劳宫(4)下胶部:1、环跳2、委中3、阳陵泉4、足三里5、承山6、三阴交7、太溪8、昆仑9、太冲10、涌泉第七章按摩手法培训要求掌握15种常用按摩手法的动作要领培训内容丁氏扌衮法、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弹拨法、擦法、拍法击法、抹法、搓法、抖法、扫散法、摇法第八章按摩分部操作与全身操作程序培训要求:1、熟悉各部位的保健按摩常用操作法2、掌握一套全身性保健按摩操作程序培训内容:1、头面部、项肩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按摩操作2、全身保健按摩操作程序第九章其他保健按摩术简介培训要求:了解美容按摩、美发按摩、瘦身按摩、沐浴按摩、运动按摩的一般方法与作用。

《推拿手法学》课程分析

《推拿手法学》课程分析

《推拿手法学》课程分析(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推拿学教研室一、《推拿手法学》课程分析概述针灸推拿学专业以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针灸推拿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技术与方法进行诊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以推拿学特色内容为主线,将课程细化分为《推拿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手法与功法学》和《推拿实训学》等课程,分别在本专业第三、四、五学期开设,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

其中《推拿手法学》课程则是推拿学专业的先行和基础,也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旨在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系统阐述推拿手法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为后续开展推拿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推拿手法学》课程重点突出推拿手法理论和实践,系统阐述推拿手法的基本理论以及临床的实践操作,推拿手法学的基础知识,成人推拿手法中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颤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运动类手法、复合类手法等手法的操作方法、动作要领、实训方法以及临床运用等,以及腹部推拿、经穴推拿、美容推拿、足部推拿等特色推拿手法和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背腰骶臀部、上肢部、下肢部等常规推拿手法,推拿手法的熟练程度以及推拿手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水平,因此《推拿手法学》既是推拿学科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理论实践临床的关键点。

二、《推拿手法学》课程分析1、本课程定位、性质与教学目标1.1课程定位《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更是基础课程。

在本专业学生初步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基本概念有所掌握,初步学习了中医诊断方法,熟悉人体系统、局部解剖学及经络腧穴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推拿手法学核心内容:推拿手法学的基础知识、成人推拿手法、特色推拿手法、常规推拿操作法、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等,因此本课程应为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目录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目录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目录
第一章:汉字基础知识
1.汉字的结构和构字法
2.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写法
3.常用部首及其意义
第二章:词语和成语
1.词语的意义和构成
2.词语的分类
3.常用成语及其典故
第三章:古诗词和现代诗歌
1.古诗词的特点和形式
2.常见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3.现代诗歌的特点及风格
第四章:基础语法知识
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概念
2.句子的成分及语序
3.常见语法错误和纠正方法
第五章:阅读与写作技巧
1.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2.写作常见技巧和方法
3.作文类型和写作要点
第六章: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
1.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2.修辞语言的运用技巧
3.修辞手法在各类文体中的应用
第七章: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1.古代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3.文学作品分析和理解方法
第八章:常识性知识
1.语文相关的一些名词解释
2.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3.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结束语
希望本手册可以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手法基础知识1-PPT精品文档

第二章:手法基础知识1-PPT精品文档

第三节: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Fra bibliotek手法虽然流派众多, 风格迥异, 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般 (必须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 和达到深透的目地) 手法必须 根据要求去练习,才能事半功 倍,这是前辈经过长期临床实 践经验总结:
松解类手法总的操作要求
(一)持久: 持久是指手法在操作过 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 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 用, 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保 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
推拿手法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推拿 教研室 主讲:卢国清
第二章:手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手法的命名 所谓手法是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 (或借助于器械)按照各种特定的技 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称为手法, 由于历史沿革,地理分布,师徒传授等 各方面的原因,推拿手法的命名较为 混乱,有关手法的各称各家说法不一, 下面我们将分述一些不同的命名方 法:





一:依据动作形态而定名(命名原则) 如,推法, 拿法,搓法,捻法,背法, 按法,捏法.击法等 二:通过医生手法使病人产生相应动作而定名 如,屈伸法, 旋转法, 摇法等 三:按照动作的字义面定名 如,摇法,推法,摩法等 四,按借助的器具和手法动作相结合而定名 如,用桑枝棒进行击打的称之为”棒击法” 五:依照手法作用而定名 如:理法, 顺法,和法等 六:按照肢体不同部位而定名 如,指拨法, 指摩法, 指擦法,肘压法. 七:顺其传流的叫法而命名 如:一指禅推法等 然而临床上,一种手法又常内外夹可依据不同原则命名而产生一法多名, 一名多法,的现象,如”拿法”南方换汇之为拿法,但有地区又叫弩法.在如 指按法, 指击法有人称之为点法,凡此种种,给教学科研交流造成了一定难 度,有的名异法同,有的法异名同,命名方法没有统一规范,为了普及与提高, 就现时情况而言,以手法的动作形态而作为命名原则最好.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薛金星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薛金星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薛金星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我整理了一份手册,以便于大家随时查阅。

本手册由著名语文教育家薛金星编写,包括了语言文字、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语文水平。

第一章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基本构造与演变汉字是我国独有的文字系统,整个汉字的构造是基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原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演变过程。

2. 词语的分类与用法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根据词义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词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类别。

本节将介绍各类词语的基本特点和用法。

3. 语法基础语法是定义和研究语言结构的学科,它研究词与词之间、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语句的成分、句子的种类、语序和语法规则等基本知识。

第二章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1. 比喻与拟人比喻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联系,以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增加了表达的感染力。

2. 夸张与反语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特征进行夸大,以强调某种情感或效果。

反语则是通过用与实际意思相反的话来表达出某种意思,常用于讽刺、幽默等场合。

3. 排比与倒装排比是在修辞中使用与前后相邻成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倒装则是改变句子成分的语序,以达到一种强调或变化的效果。

第三章作文技巧与写作方法1. 作文的基本结构作文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它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承中、转折和结尾等部分。

本节将介绍各个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选材与铺垫作文的内容选取和铺垫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展开适当的铺垫,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立意更加深刻。

3. 表达与修饰作文的表达和修饰是体现语言美感和思想深度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表达和修饰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大家提升作文的质量。

手法基础知识

手法基础知识
总之,手法力量的不及或过之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恰当的手法力.须经过长期的 实践,才能掌握.
(三)均匀
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其动作幅度大小、 速度的快慢、压力的轻重都必须保持相对 的一致,幅度不可时大时小,速度不可忽 快忽慢,用力不可时轻时重,应使手法操 作既平稳而又有节奏性
(四)柔和
由于历史原因,推拿手法的动作和名称各家流派说法 不一,手法分类有下列几种.
1.根据手法功作形态分类:如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叩 击类,挤压类,运动关节类手法.
2.根据推拿手法流派分类:如一指禅推拿手法,滚法推 拿手法, 内功推拿手法,正骨推拿手法
3.根据手法应用对象分类:如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 手法,
手法虽然流派众多, 风格迥异, 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般 (必须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 和达到深透的目地) 手法必须 根据要求去练习,才能事半功 倍,这是前辈经过长期临床实 践经验总结:
松解类手法总的操作要求
(一)持久:
持久是指手法在操作过 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 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 用, 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保 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
一:依据动作形态而定名(命名原则) 如,推法, 拿法,搓法,捻法,背法, 按法,捏法.击法等
二:通过医生手法使病人产生相应动作而定名 如,屈伸法, 旋转法, 摇法等
三:按照动作的字义面定名 如,摇法,推法,摩法等
四,按借助的器具和手法动作相结合而定名 如,用桑枝棒进行击打的称之为”棒击法”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而不 滞,手法变换自然、协调;不是软弱无力, 而是用力要缓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法不可生硬粗暴。
正如《医宗金鉴》中指出:“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方为手法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精力要集中

在手法操作过程中,除了诊室要保持清洁安静的环境外, 术者要全神贯注,做到手随意动,功从手出,同时要密 切注意病人对手法的反应,以随时调整手法刺激的方法 与强度,避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人为损伤。
3.体位要适当

手法操作时,要选择好恰当的体位。对病人而言,宜选 择舒适、肌肉放松,既能维持较长时间,又能有利于医 生手法操作的体位。对术者来说,宜选择一个手法操作 方便发力自如的体位,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术者身体各 部位动作要协调一致。
► 四、皮肤病患者,一般也不作手法治疗。 ► 五、皮肤破损、水火烫伤,不行手法治疗,
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 六、结核病菌引进的运动器官的病症,不宜 手法治疗,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 七、化脓性病菌引进的关节病症也不宜手法 治疗。
► 八、妇女怀孕期、月经期,在其腰骶部和腹
部不宜作手法治疗;也不宜在四肢感应较强 的穴位采取刺激手法,其它部位需要手法治 疗,也应以轻重舒适手法为宜,以免出现出 血过多和流产。 ► 九、剧烈运动后,饥饿状态时,极度劳累或 极度虚弱的患者,亦不宜立即作手法治疗, 以免发生晕厥现象。 ► 十、醉酒一般也不立而作手法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二)根据部位选择手法 1.头面部、胸腰部以及四肢关节等病变范围小、部位 较浅表,或者肌肉较薄弱者,则应该选用刺激柔和 而深透作用又较强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拇指按 揉法。 2.颈项部、腰背部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较 丰厚的部位,可选择接触面大而刺激较强的手法, 如滚法、掌按法、肘推法等。 3.在筋腱部位,宜选用弹拨法、推法、指揉法。 4.在穴位成压角点处常选择点法、按法、掐法、揉法 等。 上述手法的选择,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论,在临床 实践中,还有一个术者掌握手法的程度和个人使用 手法的习惯以及流派特点等问题,因此在应用时也 要根据个人的经验灵活掌握,而所谓“法虽有定, 变通在人”。
推拿手法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推拿 教研室 主讲:卢国清
第二章:手法基础知识
第四节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手法在临床上运用,作为外治手段, 虽然对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医疗效 果,但也可能由于施术不当等原因 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故在操作过 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诊断要明确

手法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排除手法不宜治疗的病 征,选择正确的体位,适宜的手法,必要的部位,决不 能盲目施术。
► (四)治疗部位
1.刺激强度与治疗部位的敏感性和肌层厚度 有关。如用同一压力的手法,在经络、穴位较敏感 的部位操作,就显得刺激较强;而在非经络、穴位 处应用,就相对较弱。如果用不一定的力作用于腰 臀肌肉较发达的部位,一般力度可以接受,但如果 使用在胸腰部就难以忍受了。 ► 2.与年龄相关 同样力度的手法在青壮年人身上,非常合适; 但用在儿童或老年人身上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 (五)操作时间 一般来讲,操作时间短,手法刺激强度小; 操作时间长,手法刺激量大。所以操作时间太短, 则达不到治疗效果,但时间过长,也可对局部组织 产生医源性损伤;故损伤时间要根据手法的性质、 疾病的性质以及损伤范围大小而定。
6.治疗要有序

手法操作应依病情制定顺序,一般来讲,从上到 下,从前到后。但临床以减少患者体位变换为原 则。
7.时间要灵活

操作时间,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所应用的 手法来确定,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对内 妇科疾病可增加些时间,同时还要注意病变部位 的大小而定。
8.操作要卫生

医生应注意清洁个人卫生,经常剪修指甲,手上 不得佩带戒指及其它装饰品,以免擦伤患者的皮 肤而影响治疗;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治疗结 束一个要洗手一次。

► (二)着力面积
刺激强度与着力面积有关,一般成反比关 系,相同的压力,着力面积大,则刺激强度小,反 之,着力面积小,则刺激强度大,如叠掌按法,压 力较大,但刺激并不强;而点法压力并不大,而刺 激非常强。可用公式P=N/S ► (三)受力方法(式) 是指手法应用的形式,以及力量的速度。冲 击力量要比缓慢刺激强烈得多。如叩击类手法的拳 背击法、点穴法以冲击力方式作用于人体,此类手 法刚劲有力,操作时特别要注意动作的技巧性和选 择适当的力量。
第五节:手法治疗的禁忌症
手法是用规范的技巧动作直接作用于人体表 的特定部位与穴位来防治疾病的医疗方法。 根据目前推拿临床治疗的情况,手法的禁忌 症有如下几种:
► 一、恶性肿瘤的部位,一般不应使用手法,
防止扩散与转移。 ► 二、骨折部位不能贸然使用手法,以免引起 骨折的移位,以及神经、 血管、周围软组织 的损伤。 ► 三、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不宜手法治 疗。即使四肢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疼痛,也 应先作冷敷、止血,待内出血停止后,方可 用手法治疗,以免加重局部出血,带来不良 后果。脑出血的患者,也应在出血停止2周后 再行手法治疗。
4.手法要选择
手法种类繁多,变化多端,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什么手 法,就好如用药处方一样,应根据疾病的性质、 病变的部位、辨症辨病而定。 (一)辨症辨病选择手法 1.软组织急性损伤,宜选压力轻、手法柔和的大鱼际 揉法、磨法、擦法等。 2.慢性软组织劳损,可选用刺激较强的点法、肘压法、 弹拨法、拍法、击法等。 3.对关节运动障碍者,常用摇法、伸展法等。 4.对关节错位的应运用整复关节的手法,如扳法、拔 伸法、屈伸法等。 5.对有粘连者,则应用扳法、弹拨法、理筋法等。
5.力量要适宜
手法操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以达 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获得治疗作用, 临床上要掌握适宜的刺激强度,首先要了 解与刺激强度有关的因素,手法刺激的强 度与手法的压力、治疗部位、着力面积、 受力的方式以及操作时间有关。 (一)手法的压力 一般规律,刺激强度与手法压力成 正比关系,而压力越大刺激越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