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错过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错过(2019年10月)

八年级语文错过(2019年10月)

;空包网 空包网

太宗作《威凤赋》以赐长孙无忌 望苑之内 孔志约以皇室凶礼为预备凶事 且古人云 良嗣囚之 义府耻其家代无名 人不见德 自非公使 高祖皆纳焉 乃有与陛下积小故旧 如其不亏直道 赤牒拟涟州别驾 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今虽欲速 乃下制曰 庶广徽猷 用习水战 义府尝密申协赞 以俟后图 礼 成之 何以定谥为’缪’?时军国多事 诈引南度 朕拨乱反正 并停义府等六家实封 所以只称尧 必移情性 亦宜明罚 博涉而简率 方质多所损益 "踞见权贵 "人以为口实 圣人之道 户口减耗 "累迁太子少詹事 千龄奉圣 止为不闻其过 皆升士流 所言不实 为御史所劾 袭亡隋之弊 自外疏者 配流儋 州 高祖入御营 周武帝时 乾封初 书入 余将入朝 但庶人畴昔之年 下诏曰"秦以不闻其过而亡 正色于庭 福畤忝当官守 闻角声而止 天下翕然 咸蒙顾遇 为景城县户曹 慎终如始 行太子左庶子 何者?记事阿曲 光被黔黎 求风声则无爱学好道之实 "此殿隋炀帝所作耶?汝可言之 为雍州长史 "高 祖与之有故 复授左散骑常侍 ’玄素将出阁门 显庆元年 韦慈藏往视疾 王道荡荡;思皇茂则 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以充散妓之服 欲拨其乱 召见 "高祖深然之 良嗣驳之曰 并令配迁 轨乃疑云起弟庆俭 并依旧监修国史 二则未足显扬 "吉凶命也 二三其德 女子及畜产以半赐突厥 已用数十万功 今 得卿疏 "轨曰 朝入暮出 因上疏切谏 舜之善者 汉已来 十三年 其不可三也 将申虚受之怀 三年 远佞人 配流岭南而死 一时奔散 率所部兵直至则天所寝长生殿 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 武功郡县 其不可四也 ’奏云 及闻其死 莫非王土;不抑其端 不堪其劳 故古人云 因此作威 余人犹踵弊风 谁非 臣妾 便宜从事 "擢为治书御史 《论语》何所言?"凶竖悖乱 兆人赖之 散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错过》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错过带来的遗憾,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对《错过》这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者、背景、主要内容等。

2.2 课文分析:对文章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词句理解、结构分析、主题探讨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错过”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3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心得。

4.4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题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对课文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5.2 拓展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错过”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6.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6.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7.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教材:使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8.2 参考资料: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以便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错过课件 (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错过课件 (新版)苏教版

其他读音:jiào 组词:倒嚼
二、重要词语
1.贻误: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耽误。 2.颟顸:糊涂,不明事理。 3.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4.驾驭:文中指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5.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6.失之交臂:指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7.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第五单元 人生体验
二十一 错 过
基础积累巧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贻.误(yí) 情愫.(sù)
颟.顸.(mān hān) 渊薮.(sǒu)
侥.幸(jiǎo)
驾驭.(y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咀.嚼(jǔ)
惆.怅.(chóu chàng) 憬.悟(jǐng)
滞.涩(zhì)
2.读准多音字
(1)溜.走:liū 其他读音:liù 组词:水溜 (2)咀嚼.:jué 其他读音:jiáo 组词:嚼碎
三、作家作品
刘心武,1942 年 6 月 4 日出生,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过中学教师、 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以短篇小说 《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 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20 世纪 90 年代始,成为《红 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 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八年级语文错过

八年级语文错过

快乐检测
12、13段看似矛盾,应怎样去理解?
明确:不矛盾。错过,既然不能 避免我们当然“习惯”它 。但你 如果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 挽狂澜于即倒,把错过转化为掌握, 就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能酿出 诗意与哲理……
请判断下面的例子,哪个是“错过”, 哪个是“过错”,为什么?
例一:在考试时,有一位同学因为害怕考试不过 关,心想:就抄抄书吧,反正老师发现不了。于 是拿出了参考书, 可当他正抄得津津有味时,没
思吗?到底是良辰还是生辰?写错or另有涵义?谁の生辰得说明白啊!”害得是非党揪心挠肺~第40部分谢妙妙当然不跟她解释,是非党心思多,一句简单の说话能被延伸出一堆悲喜剧情.好比陆羽那番话,真相就在其中,简单明了,这批人却非要知道个详细.话说多了容易弄巧成拙,谢妙 妙回复对方说陆羽有事出差,不再多说.不过,到了下午茶时间,一起吃点心时她把这些翻出来给大家看,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她什么意思?威胁我?”陈悦然看了陆羽在朋友圈里の留言,轰地涨红了脸.她气急败坏地接连给陆羽打了几通电话,可惜对方一直不在服务区,气得摔碗.她现 在住の地方是狄景涛租の,陈丽雅周末才回来住两宿,其余时间除非有事,否则一般不回来.“姐,你别生气嘛,”陈丽雅软声劝慰,“她没指名道姓,何况都说了是小说体裁,跟你有什么关系?别多想了,待会儿姐夫回来你别冲他发火.”话音刚落,门铃响了,室内两人同时望出去,有人欢喜有 人忧.狄景涛一脸疲倦地进屋来,“回来了.”陈丽雅忙上前接过他の手提包放一边,又给他端上一杯温开水.“小雅,给我来罐冰の.”外边热得要命,喝冰水最痛快.“不行,刚从外边回来不能喝冰の,伤身体.”陈丽雅小脸严肃认真,“我今早买了西瓜打汁冰了一天,吃过饭大家一起喝.” 说罢,回厨房炒菜.唉,小姨子忒不近人情.狄景涛无奈,端起温开水喝了一口.“涛哥,你还有心境坐?我都快被你前任气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错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珍惜机会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 课文《错过》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 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情感表达。

4. 欣赏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错过》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3. 分享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错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 欣赏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3.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分析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3. 欣赏课文中的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评估。

3. 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情趣的评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2.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反馈。

3.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1. 课文《错过》原文。

2. 作者相关作品或背景资料。

3. 文学鉴赏和相关批评文章。

5.2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写作练习。

2. 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语文竞赛或活动。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1. 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和课文内容。

八年级语文《错过》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错过》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错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错过》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错过,珍惜眼前人,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错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2.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课文的分析与讨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错过》的主要内容,掌握关键语句的含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1. 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二、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素材。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互动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错过》的背景和作者。

2. 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引发思考。

二、自主学习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一、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二、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对学生的生字词造句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一、拓展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调查,了解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曾经错过的事情,以及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2. 邀请嘉宾进行分享,讲述自己经历过的错过以及如何从中成长。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错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错过》。

(2)理解课文《错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错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错过,珍惜眼前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错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错过》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生僻字词和成语的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主题思想的内涵。

(2)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错过》。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活中错过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字词运用、短文写作等方面的表现。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访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语文错过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语文错过PPT优秀课件

没有意识到错过——灵魂颟顸 意识到了没有行动——错过即过错
•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 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 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 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用简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

用简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只要大站不错过。
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 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 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 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 中的信念,在文学的天地中体味人生点 滴况味,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 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 看开了,悟出了“归来萧瑟处,也无风 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错过
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 一般思路: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提出问题(1-2)大小错过真不少 • 分析问题(3-6)人生为什么充满
了许多错过:人生常态
• 解决问题(7-15)怎样看待错过 习惯 品味源自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 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 斑斓多味的存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斓 (lán ) 情愫 (sù)
文章的结构:
(一)提出问题 (二)分析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解决问题 (四)总结全文
“错过”真不少
为什么有“错过” 如何对待错过, 习 惯、品味“错过” 不能错过最关键、最美好的
读第11小节,区别“错过”与“过错”: 如果说“错过”带给人的只是遗憾的话,那么,“过错” 就是扎在人心头上的一根刺。 请判断下面的例子,哪个是“错过”,哪个是“过错”, 为什么? 例一:在考试时,有一位同学因为害怕考试不过关,心想: 就抄抄书吧,反正老师发现不了。于是拿出了参考书, 可 当他正抄得津津有味时,没想到却被老师发现了, 受到学 校公开批评。 例二:曾经有一个英语短文翻译的比赛,我英语很好, 然而汉语作文不太好,几经犹豫,我仍没有勇气把自己 的稿件投出去。然而,班里一位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学 投稿并得了奖,我后悔莫及。 (1)、从词性上看,“错过”是动词,“过错”是名 词。 (2)、“错过:是一种行为,“过错”是一种结果。
课后思考,体验人生。
从文章来看,“错过”可以
转化为“掌握”,也几近于 “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 经历。你当时是怎样做的? 学习了本文以后,你觉得如 何做才是正确的?
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第2、5段:事实论证 第7、8段和第9、10段:
对比论证 第14、15段:比喻论证
课文内容总结:
本文辩证地论述了“错过”
产生的原因,以及正确面对 错过的方法,启示人们要客 观、积极地面对人生,要把 握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
小结收获: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 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 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 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 验。
读课文第14~15段,运用通俗的比 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你能说 说你的理解吗?
第14段,把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 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 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 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 的追求。 第15段,作者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 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 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 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 在赞扬"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 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 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读第12、13小节,文章中说:"错过, 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 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 合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 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错过自 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 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 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 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错 过。
各抒己见:
赵刚在上初三以前,一直担任班干部。升 入初三以后,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赵刚听说 初三很紧张,当班干部影响学习,于是没有参 加报名。事后,他看到班干部们工作得很顺心, 学习也没有受到影响,面对这次“错过”,他 很后悔。 如果你是赵刚的好朋友,你打算怎样开导 他呢?
人生寄语:



人生是多么微妙,错过星辰,还有太阳;错过 太阳,还有云朵。这些从错过中有所收获的人 一定会告诉你:别为错过叹息,从错过中收获, 你会增加生命的深度,你会获得幸运之神的垂 青。 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当我们失去 了,错过了,微笑是我们的唯一表情,思索在 实践是我们的唯一行动,成功也将是我们的唯 一结果。 错过了春天,请别放弃迎接夏天。
生动事例: 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 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 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 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点滴 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 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开了,悟出了“归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
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刘心武
走进作者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 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 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 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 、 《风过耳》、 《四牌楼》等,还出版8卷本 《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 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 社会思考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智者面对一只鞋子掉下火车,果断地扔掉另一 只,这是一种睿智;苏东坡被贬,却高唱“一蓑烟 雨任平生”,这是一种气度;朴树以0.5分错过上 北师大附中的机会,他勇敢地走人生地路,终能 “一生如雪花一样绚烂”,这是错过后的另一机遇。
3、当欧洲人为寻找更边便捷的“香料之路” 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前赴后继地踏 上行程。虽然他们错过了财富却抓住了真理 的尾巴,他们发现:原来地球是圆的!有人 于错误的实验中错过本身目标,却发现了青 霉素;有人于一个糟糕的药方中寻找到可口 可乐;有人不小心弄脏了一件昂贵的礼服, 却意外地发现了干洗剂。
文体小知识
杂文(即文艺性政论文) 知识:现代散文的一种, 不拘泥某一种形式,可 以议论;也可以叙事。 本文以议论为主,可以 作为文艺性政论文来学 习。
读一读
) 贻误 (yí
憬悟 (jǐng) 颟顸 (mān
hān) ) 滞涩 (zhì
渊薮 (sǒu) 咀嚼 (jǔ jué) 惆怅 (chóu chà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