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水利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同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村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水源问题在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农村水源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包括供水不足、供水不稳定、水质差等情况。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农村经常会发生旱情或水灾,多数农村缺少有效的蓄水设施。

同时,也有一些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2.灌溉问题农田灌溉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问卷调查表明农村灌溉设施普遍存在退化、老化、缺乏维护等问题。

部分农村存在水泵老化、灌溉水量不足、浪费灌溉水资源等问题。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的灌溉设施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山区,由于线路走向复杂,很难进行灌溉设施的改造和提升。

3.排水问题农业生产中排水也非常重要,对于土地的保护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排水问题普遍存在,其中包括排水不畅、非法倾倒污水等问题。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路面积水、河流污染等问题。

由于土地利用率低,排水体系相对较为单一,容易造成土地、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4.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困难问卷调查反映出,农村水利建设存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在实地走访中,还发现存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的问题,如土地流转难、用地困难、建设标准不明确等。

四、未来建设方向1.加大投入农村水利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建议政府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实施。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农田灌溉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障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此次调研主要包括对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同时,还对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调研结果1.规模:当地农田水利建设规模较大,涵盖了灌溉工程、渠道建设、水库和水塘建设等多个方面。

2.技术水平: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存在着一些老化设施和设备,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造。

3.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但由于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浪费、渠道渗漏等,效益仍有待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1.技术水平较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设备老化严重,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

2.管理不规范: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现象,需加强监管。

3.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一些老化设施和渠道渗漏等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五、建议1.加大投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和设备的技术水平。

2.加强管理: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日常管理,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和措施,规范管理行为。

3.提高效益:采取措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此次调研对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提出了相关建议。

我们希望这些调研结果能够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提高。

农田水利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调研报告农田水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田灌溉和农田排水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解农田水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为农田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涵盖了多个农业主产区,包括农田灌溉和农田排水情况。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考察等方法,通过与农民和农田水利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了解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农田灌溉在农田灌溉方面,调研显示:- 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灌溉设施老化、损坏的情况。

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维修,灌溉管道、水泵和水坝等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

- 部分地区农民普遍缺乏灌溉技术和管理知识。

调研显示,一些农民使用不当的灌溉方法,导致灌溉效果不佳和浪费水资源。

- 有些地区缺乏水资源,灌溉困难。

由于缺乏降水和水资源管理不善,一些地区存在灌溉困难的问题。

2. 农田排水在农田排水方面,调研显示:- 部分农田存在排水不畅、积水严重的问题。

由于地势低洼和排水设施不完善,农田内的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 一些地区排水污染严重。

由于农田排水与其他废水混合排放,导致农田的水质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长期利用。

- 农田排水设施缺乏维护。

调研发现,由于农民缺乏维护意识和技术支持,农田排水设施常常无法得到及时维护,导致设施老化和损坏。

四、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结果,农田水利存在以下问题:- 设施老化和损坏严重,影响灌溉和排水效果;- 农民缺乏灌溉和排水技术和管理知识;- 缺乏水资源,灌溉困难;- 农田排水设施缺乏维护。

五、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农田灌溉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应当加强维修和更新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 加强农民灌溉和排水技术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灌溉和排水技术水平,减少浪费和排水污染。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一、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

首先,灌溉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修建引水渠、储备水库和井灌等方式,大大增加了农田的灌溉面积和供水量。

其次,排水设施的改善有力地解决了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减少了浸水和涝灾害的发生。

第三,水资源调控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建设支渠、旱闸和节水灌溉技术等手段,有效增加了农田的用水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够健全。

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很多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的灌溉和排水设施,导致农作物受旱涝影响。

其次,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和水土流失。

第三,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投资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为了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其次,提高管理和维护水平,加强农民的水利意识,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

第三,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规划,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建设效益。

最后,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

结论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果、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在现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管理和维护,推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规划和政策支持,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作为调研者,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调研结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 术,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
质量。
实施计划
前期准备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实பைடு நூலகம்方案、确定 资金来源等。
后期维护
建立长效的维护机制,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 正常运行。
建设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与进 度。
培训与宣传
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农田 水利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排涝
农田排水不畅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 要因素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 提高排涝能力,降低农田积水对作物 生长的影响。
水资源保护需求
水质保护
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强农田水 利建设可以促进水资源保护,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用水安全。
水生态修复
农田水利建设也需要考虑水生态修复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促进水生态 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智能化管理
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管理 效率和准确性。
社会参与与合作
农民参与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 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农田水 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VS
合作共建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
农田水利建设需求分析
农业用水需求
农业灌溉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作物产量 的提高,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长,需 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 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抗旱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高农业抗 旱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防洪排涝需求
防洪
洪涝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安全 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可以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对 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影响。

农田水利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调研报告一、引言在农田水利调研报告中,我们对某地农田水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介绍该地的农田水利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期为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背景分析该地是一个农业发达地区,农田水利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该地农田水利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灌溉设施老化、渠道堵塞、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三、调研内容1. 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我们对该地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包括灌溉工程、渠道、水泵站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技术评估,我们对设施的完好情况和维护状况进行了评估。

2. 水资源利用情况: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和采访农民,了解了该地农田水利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包括灌溉水量、水质、用水效率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3. 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还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对农田水利的认识和需求。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们得到了一些改进农田水利的有益建议。

四、问题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1. 设施老化和损坏严重: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维护,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严重的老化和损坏现象,导致灌溉效果降低。

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农田水利灌溉方式不科学,存在水量浪费和水质受污染等问题。

同时,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实施较为薄弱。

3. 农民参与度不高:农民对于农田水利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意识。

五、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设施维护和更新: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力度,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施,确保灌溉效果的提高。

2. 引入先进灌溉技术: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雨水集中利用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加强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培训和宣传。

3. 提高农民参与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于农田水利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面,促进良好的农田水利管理。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农田水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1

关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1

关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1关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1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农田水利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计访问了10个村庄,覆盖了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

三、农田水利建设现状1.基础设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先进的水利设施和设备,例如灌溉设施、抽水设备等。

2.水资源利用:农村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灌溉系统不完善,缺乏科学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手段。

3.管理机制: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机制薄弱,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监管,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无序和不规范。

四、存在问题1.资金问题:农村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但农村财政有限,而且很多农民缺乏资金贷款渠道,限制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进行。

2.意识问题:部分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投入的意愿。

3.技术问题:农村地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支持不足,缺乏先进的灌溉、排灌设备和技术人员。

4.管理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缺失,无法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造成浪费和损失。

五、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1.产量增长: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可以提高农田灌溉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民收入: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3.农民工收入: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4.农村景观: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景观,推动农村旅游的发展。

六、建议和措施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2.改善资金渠道:政府应通过搭建信贷平台等方式,提供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贷款渠道,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1. 引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的使用效率和灌溉水的利用率,进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多个农业主要省份作为调研对象,并对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我们还与农村居民和农田水利管理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和问题。

3.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3.1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尽管一些地区已经建设了灌溉渠道和水库,但是水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灌溉设施,导致农田的灌溉困难、水资源的浪费。

3.2 灌溉水管理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灌溉水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农田灌溉水管理普遍存在问题。

例如,许多地区缺乏科学灌溉技术和设备,导致灌溉不均匀,部分地区还存在水资源过量浪费的情况。

3.3 农田排水农田排水是农田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农田排水工程建设不够完善,许多地区存在积水、渍水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 改进建议4.1 加大投入力度为了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

,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4.2 推广科学灌溉技术针对农田灌溉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推广科学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4.3 完善农田排水工程为了解决农田排水问题,应加大排水工程的投入力度,并注重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加强对农田排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农田排水的畅通和效果。

5. 结论经过调研分析,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广科学灌溉技术,完善农田排水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材料十一五以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的治水思路,抢抓机遇,积极开展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咸安区、通山县、赤壁市先后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咸安区还被评为全国2008年度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现将我市水利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1、积极开展项目工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力度,我市抢抓机遇,“十一五”以来,全市共争取水利项目投资14.1823亿元(国家投资7.63亿元,省配套2.3644亿元,地方自筹4.1879亿元)。

争取国家拉动内需项目20个,总投资4941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8195万元,省投资6793万元。

2、201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完成。

为落实2010年中央“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求,我市去冬就召开专题会议对201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明确了2010年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的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洪、抗旱、排涝三大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发挥工程效益,提高抗灾能力,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提供水利支撑。

主要通过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建设、灌区配套、塘堰改造、水土保持、低产田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城市防洪、水利血防、民堤及河堤加固、水毁工程修复等12个方面的工程建设,计划投资64306.69万元,开工各类工程818处,完成标工230.03万个,完成土石方任务746.55万立方米”。

经过全市上下一冬一春的努力,201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3、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我市咸安区、赤壁市纳入国家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范围。

咸安区2009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位于该区东南部的桂花镇及马桥镇。

项目区耕地总面积3.1万亩,农村人口2.44万人,涉及南川、白沙、刘家桥、万寿桥、明星、柏墩、毛坪、高赛等10个行政村。

项目投资1100万元,主要用于改造南川灌区末级渠系5条长16.675km,新建渠系建筑物11处,改造15处。

新建、疏治田间灌溉渠道100.21km,硬化渠道89.01km,配套改造渠系建筑物工程250处。

整治排水沟86.83km;配套改造沟系建筑物工程20处;整治水塘25座,采取加固塘堤、疏深清淤、改造输水管等措施。

改造引水堰9座,采取堰体防渗、破损修补及引水闸改造等措施。

改造刘家桥、高赛、渡船、李家湾、港下雷5座灌溉泵站,装机5台,装机功率5*30kw。

赤壁市2009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区包括黄盖湖镇黄盖咀村、老河村、付家垸村、大湾村、沧湖开发区的汤家咀村和余家桥乡的大岭村,计划工程总投资162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省财政资金200万元,县财政资金2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02万元,主要用于塘堰改造、渠道衬砌、渠系建筑物配套等建设。

目前这两个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正在抓紧实施,进展顺利。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步推进。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根据省里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初步计划解决我市79.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从2004年开始试点以来,省厅共下达我市73.1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共下达投资31709万元(其中中央17075万元、省4780万元、地方配套89853万元),目前已完成73.12万人。

5、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富有成效。

1998年以来,我市先后对9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总投资2.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亿元。

2007年,中央提出用三年时间,要求所有病险水库全部脱险。

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进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水库共有64座,占全省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一),总投资5.5亿元,其中国家及省补助 4.16亿元。

目前,国家及省已下达我市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共下达投资计划54974万元。

其中2008年底前下达的39座水库,已有33座完工,6座正在抓紧施工,共完成投资22632万元。

2009年下达的25座水库已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主汛前可完成主体工程。

6、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加快。

我市抢抓国家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的机遇,争取将余码头泵站、老河排区泵站列入了国家计划,总投资额14031万元,其中:余码头泵站10140万元,老河排区3891万元。

余码头泵站一期投资计划于2006年下达,在2008年底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余码头排区泵站二期投资计划于2008年第四季度已下达,2010年主汛前可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老河排区泵站投资计划已于2007年下达,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80%,在2010年主汛前可完成全部计划任务。

7、水利结合灭螺工程建设积极开展。

我市属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之一,2004年以来,上级共下达我市水利血防项目5个,总投资计划为16233万元(国家6087万元、省2214万元、地方配套7932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治理河道12.28公里,灌溉渠道硬化5条共16.22公里,解决4.4万疫区人饮安全。

其中陆水下游水利血防工程于2005年动工建设,总投资为6530万元(国家投资1959万元、省配套150万元、地方配套4421万元),目前已完成21.1公里的堤段护坡,疏挖河道1.3公里,建涵闸沉螺池5座,清淤渠道9.2公里,完成环境改造工程16处,改水11处,改厕26座。

咸安区南川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已经完成渠道清淤和护坡工程建设。

8、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市狠抓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2005年以来国家和省先后安排我市三湖连江、陆水、青山、南川、石雨塘、云阁龙6个灌区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21916万元,截止2008年底共到位国家补助及省配套资金10094万元,其中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资1800万元。

目前各灌区的续建配套工程正在实施,年底工程建设可基本完工。

9、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开展。

2004年以来,全市各地相继完成一批“民办公助”小农水项目,还兴建和改造塘堰6415处,新建水池、井等小型水源工程1561处,新增蓄水能力2329万立方米。

2007年度,下达我市“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1229万元(其中,中央、省投资628万元),该项目已于2008年5月份全部完成,经省组织验收全部优良。

2008年度,下达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2750(其中,中央、省投资1375万元),截止2009年4月底,工程全部完成。

10、坚持建管并重,促进良性运行。

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积极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全市45家水管单位共定编700人,落实人员经费1132.6万元,落实工程养护经费793.4万元,基本完成了全市水管体制改革任务。

同时,积极推进“四个落实”,即落实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主体,落实工程安全责任、防汛抗旱责任和维修养护责任,落实管理标准,落实监管措施。

特别是近年来,在小型水库的管理方面各县市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市所有小型水库均落实了专管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改变了小型水库过去存在的“蓄水无人管、放水无人关、坝坡柴杂无人砍、水库无人看”的现象,既加强了小水库的防汛保安,又发挥了小水库的灌溉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1、基层水利机构薄弱,人才缺乏,与水利建设发展极不适应。

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乡镇水利站都被撤销,少数县市按流域设有水利服务中心。

乡镇一级基层水利没有专门机构。

加之基层水管单位经费困难,水利技术人员待遇普遍偏低,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水利工程项目多,资金多,工程建设方案的勘测、设计、招投标、施工组织等工作繁重,而基层水利机构和人员都十分薄弱,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难度,与水利建设的发展极不适应。

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加强基层水利机构的设置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基层水利技术人才队伍的引进、激励机制,以利于基层能留住人才,保证基层水利工作的正常开展。

2、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投资渠道。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了水利投入,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大江大河治理、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泵站和大型灌区等大中型水工程,以及集中在粮食主产区,而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的一些沟、渠、塘堰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没有投入,依靠农村“一事一议”和群众投劳根本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在加强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考虑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问题,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

3、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仍有欠帐。

2004年以来,国家共解决我市农村安全饮水人口91.54万人(其中2010年18.42万人),根据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安排,我市2009年重新对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规划,我市实际还有12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建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4、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还没有纳入投资规划。

我市现有水库466座,根据水库安全普查的结果,一类坝只有56座,占水库座数的12%,二类坝125座,占水库座数的27%,三类坝有285座,占水库总数的61%。

前几年我市利用国家资金加固了9座大中型水库,目前有64座大中型和重点小(1)型水库列入国家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并正在组织实施。

另外还有17座小(1)型水库和204座小(2)型水库存在病险隐患,急需除险加固,这些水库都是悬在我市人民头上的一把把利剑。

因此,建议将这部分病险水库的整治纳入国家投资规划。

5、水利项目配套资金难落实。

从当前国家水利项目投资政策看,水利建设项目都按一定比例,要求地方配套,但从多年实际情况看,由于我市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财力困难,一直以来,配套资金根本无法得到落实,致使许多工程不得不减少建设项目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减少水利工程项目配套比例。

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

从目前水利工程养护情况看,除了大中型水利工程有少量资金进行日常的养护管理外,广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处于无人管护状态,自然损毁严重,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不少小型工程无法正常运用。

建议国家考虑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投入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