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

合集下载

神经学总论脊髓和脊神经优秀课件

神经学总论脊髓和脊神经优秀课件
起源: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
薄束
2)脊髓丘脑束: 包括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起于对侧后角 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 侧束传导痛、温觉冲动。 起源:后角细胞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2、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包括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 (a)功能:它们的功能是传导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的冲动 (b)起源:起于对侧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在延髓的锥体 交叉左右交叉。侧束存在脊髓全长;前束只存在于上胸段 (c)终止:在脊髓内逐渐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四、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和白质
(1)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 色泽灰暗,称为灰质。位于大脑 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大脑皮 质和小脑皮质。
(2)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地方,因多 数轴突具有髓鞘,颜色苍白,称 为白质。轴突被髓鞘包绕称为神 经纤维。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按 位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置 分周围神经系统 Nhomakorabea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分 躯体神经系统:皮肤和运动系


对 象
内脏神经系统: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分 中枢部
脑 脊髓
周围部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一 般 躯 体 感 觉
3、神经纤维和髓鞘 4、突触
轴-树突触 轴-体突触 化学突触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10 神经总论、脊神经

10 神经总论、脊神经

神经元 neuron
结构
神经元 neuron
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 形态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神经元 neuron
分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功能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 neuron
神经纤维
轴突
有髓纤维
髓鞘 神经膜
无髓纤维
轴突
神经膜
神经元 neuron
突触
神经胶质 Neuroglia
阴部神经
五、骶丛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臀中肌 臀小肌 臀大肌
五、骶丛
坐骨神经
大腿后群肌
胫神经
小腿肌
腓总神经
五、骶丛
胫神经
小腿后群肌
损伤后表现
胫神经损伤 钩状足
五、骶丛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小腿前群肌
腓浅神经 小腿外侧群肌
损伤后表现
腓总神经损伤 马蹄内翻足
五、骶丛
阴部神经的分支
肛神经 会阴神经 阴茎(阴蒂)背神经
内脏感觉纤维
内脏、心血管、腺体等
脊神经前支
颈神经
(8)
C1~C4
C5 C6~C8
颈丛cervical plexus
臂丛brachial 节段性分布
plexus
胸神经 (12)
T1 T2~T11 T12
腰神经
(5)
L1~L3
L4
腰骶干
腰丛lumbar plexus
L5 骶神经(5) S1~S5 尾神经(1) Co1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e
神经系统总论 Nervous system
周围神经系统PNS

(优选)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颈丛、臂丛

(优选)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颈丛、臂丛
延髓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31对)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neuron
树突 尼氏体
轴突
胞体
1、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中枢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
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称
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二)反射弧
传出神经
反射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 感受器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概述
周围神经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其一端连于中枢神 经系统的脑或脊髓,另一端借各种末梢装置连于身体各 系统、器官。
二、颈丛cervical plexus
(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C1-4前支
(二)颈丛的分支: 枕小神经 浅皮支: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神经点)
耳大神经
1.枕小神经 (C2)

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 (C2-C3)

耳廓及附近皮肤

锁骨上神经
3.颈横神经 (C2-C3) (颈皮神经)
(四)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成神经节。 1、感觉神经节 2、内脏运动神经节
(五)纤维束: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 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纤维束。

神经总论及脊神经

神经总论及脊神经
生殖股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4)股神经:
走行:腰大肌与髂肌间下行 股动脉外侧股三角
支配:大腿前群肌及大腿前面皮肤、耻骨肌 皮支隐神经小腿及足 内侧皮肤。
股神经
5)闭孔神经 走行:自腰大肌内侧缘穿出。 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内侧皮肤,闭孔外肌。 6)生殖股神经 走行:腰大肌前面穿出,分为生殖支、股支 支配:提睾肌、大腿前内侧皮肤。
(四)腰丛
1、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L 1~3前支 L4前支的一部分。 (L4前支余部 + L5前支 腰骶干 加入骶丛) 2、位置:腰大肌深面。
3、主要分支 1)髂腹下神经 2)髂腹股沟神经 二者平 行走行 腹前壁的下部及阴囊 (大阴唇)的皮肤。
3)股外侧皮神经大腿外侧皮肤。
股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S1~4 同序列椎骨的骶前、后孔 S5,尾神经骶管裂孔
四、脊神经的分支
1、脊膜支: 2、交通支:细小,灰、白两种; 3、后支:细小; 4、前支:粗大(除胸神经) 形成神经丛 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 其中,前支、后支、脊膜支的性质为混合性的。
(一)颈丛
1、组成:C 1~4 的前支。
2、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3、主要分支:
网眼内含神经核.
皮质
髓质
神经核 白质 灰质
纤维束
(二)周围神经系统(PNS) 1、神经节: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处。 2、神经:神经纤维形成的粗细不等的纤维束。 总结
神经元
中枢部
周围部




皮质
神经核 网状结构
神经节
和树突
轴 突
白 质
髓质 传导束
神经

神经系统总论及脊神经

神经系统总论及脊神经

精选ppt课件
14
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
点穿出,为颈部皮肤麻醉的阻滞 点。
*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 缘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耳大神经——与颈外静脉伴行, 分布于乳突区、腮腺区、耳廓两 面的皮肤。
*颈横神经——横过胸锁乳突肌 浅面,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锁骨上神经——前、中、后三 支,分布于胸前上区、三角肌区、 肩峰及肩后部皮肤。
二、神经系统的分部
1、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2、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又可按分布对象 的不同分为:
1)躯体神经:分布于皮肤和骨骼 肌、骨、关节。
2)内脏神经(植物性神经):分 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和立毛肌。
精选ppt课件
3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
1、组成
后支:主要分布于枕、项、背、腰和臀部,节段性明 显。
脊膜支:细小,为感觉性神经,主要分布于脊髓被膜、 椎骨连接等处。
交通支:为连于
交感干与脊神经
之间的细支。
精选ppt课件
13
(一)颈丛
组成:由1-4颈神经前支构成。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
分支:可分为皮支(即浅支)、 肌支(即深支)(如膈神
经)。
颈袢
精选ppt课件
15
肌支:支配颈深肌
群、舌骨下肌群和 膈。
膈神经:由3-5颈神 经前支组成,位前斜 角肌浅面下行,经锁 骨下动、静脉之间入 胸腔,行于纵隔侧面, 经肺根前方至膈。支 配膈肌的运动和胸膜、 心包、腹膜、肝和胆 等处的感觉。
精选ppt课件
16
(二)臂丛
组成:由5-8颈神经 和第1胸神经前 支组成,分为根、 干、股、束四部 分。

11 神经系总论、脊神经

11 神经系总论、脊神经

腘窝上方
胫神经、腓总神经
胫神经 tibial n
伤:钩状仰趾足外翻
腓总神经
common peroneal nerve
伤:马蹄足内翻
Trust thyself only, and another shall not betray thee.
只有信任你自己,旁人才不出卖你。
1. 组成:腰骶干:L4一部分,L5, S 1~5,Co 2. 位置: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3. 分支分布
⑴臀上神经: ⑵臀下神经: ⑶股后皮神经: ⑷坐骨神经: ⑸阴部神经:
4. 坐骨神经 sciatic nerve
走行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方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
股二头肌深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五.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㈠ 灰质和白质: gray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㈡ 神经纤维 nerve fiber
神经:nerves 传导束 fasciculus tract ㈢ 神经核和神经节:nucleus and ganglion ㈣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白交通支 前支
五.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
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第11对。 肋下神经:1对。
第2胸神经--胸骨角平面 第4胸神经--乳头平面 第6胸神经--剑突平面 第8胸神经--肋弓平面(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 第10胸神经--脐平面 第12胸神经--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二角四乳六剑突,八弓十脐十二中
⑷尺神经ulnar nerve
⑸桡神经 radial nerve
桡神经
㈢腰丛 lumbar plexus

神经系总论及脊髓、脊神经

神经系总论及脊髓、脊神经
白质
灰质
前角
1、脊髓的灰质
后角:为中间神经元
侧角:为交感神经元, 仅见于T1~L3
前角:主要为躯体 运动神经元
脊髓的白质
后索
外侧索
侧角
前索
脊髓的白质上行纤维束
薄束
后索,后正中沟两侧
楔束
后索内,薄束外侧
脊髓全长可见
传导下半身冲动
仅见于第4胸节段以上
传导上半身(头部除外)的冲动
传导是本体觉及精细触学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聚而成 纤维束: 在中枢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一束
纤维
神经: 在周围部,神经纤维聚合为粗细不等的神经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 髓
1、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第1腰椎体下缘 新生儿——第3腰椎
脊髓的白质上行纤维束
脊髓丘脑束 侧束: 位于外侧索的前半部,传导温、痛觉。
前束: 位于前索,传导触、压觉
脊髓的白质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侧束:位于外侧索
前束:位于前索
传导躯干与四肢的随意运动。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脊神经分部:共31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脊神经性质:混合性
感觉:躯体感觉纤维
第十一章
广西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 苏阳
第一节
概述
由脑、脊髓及与其相连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是机体内主要的功 能调节系统,处于主导地位,它控制着其他各系统的活动, 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长期进化发展中,产生了语言和思维。

[医学]神经总论、脊神经

[医学]神经总论、脊神经

脊神经中含有4种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纤维 2.内脏感觉纤维 3.躯体运动纤维 4.内脏运动纤维
1
43
4
24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及其分布模式图
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臀上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枕下神经
2.后支
1.前支枕:大颈神丛经、臂丛、腰丛、骶丛
3.交通支 白交第通3枕支神经 灰交通支
(详见内脏神经)
4.脊膜支
至腋窝
下干
T1


后束

内侧束


臂丛构成模式图
(二)臂丛的分支
1.锁骨上分支
(1)胸长神经
(2分)布肩:胛前背锯神肌经、乳房 (3损)伤分肩表布胛现:上:神经
前菱锯形肌肌瘫痪,出现 “肩分翼胛布状提:肩肌”体征
冈上肌 冈下肌 肩关节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胸长神经
2.锁骨下分支
(1)肩胛下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概观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构造
胞体
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神经元模式图
2.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突起的数目: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方向: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qifu0821@
概述
脊神经共31对 脊神经由前根、后根
后根
在椎间孔处合成 前根属运动性
脊神经节
后根属感觉性 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
脊神经 前根
膨大的脊神经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神经组织所组成 包括神经元neuron和神经胶质neuroglia 神经元neuron: 又称神经细胞nerve cell 每个神经元都包括胞体和突起2部分 后者又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
神经元的分类
依据神经元突起的多寡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 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 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 依据功能和传导方向分类: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 传入神经元afferent neuron 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 传出神经元efferen neuron 联络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 中间神经元
臂丛 brachial plexus
臂丛发出的长神经: 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C5-C7) 起自:外侧束 走行:穿喙肱肌,在肱二头肌和肱肌之 间下行,至肱二头肌外侧沟 支配:肌支支配喙肱、肱二头肌和肱肌 终支:为皮支,称前臂外侧皮神经:分 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支配: 运动纤维:支配膈 感觉纤维:传导膈的本体觉、膈中央部 的胸膜和腹膜、纵隔胸膜和心包、 右膈神经还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 胆道的浆膜 副膈神经: 多见于一侧,起自颈5 6的支,在 锁骨下静脉的后侧加入膈神经
颈丛Cervical plexus
颈袢ansa cervicalis(舌下神经袢): 组成:由舌下神经降支和颈神经降支在颈 鞘表面合成,由颈袢发出分支支配舌骨下 肌群。 舌下神经降支:第1颈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 维加 入舌下神经。这部分纤维除直接分支 到甲状舌骨肌和颏舌骨肌外,其余的离开 舌下神经构成舌下神经降支 颈神经降支:由第2、3颈神经前支部分纤 维构成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C6~T1): 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 走行:伴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 窝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 肌间 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间下 腕管在掌腱膜的深面至手掌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掌面的肌(肱桡肌、尺 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除 外)鱼际肌(拇收肌除外)、和 第1、2 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 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 皮肤
分支及支配: 臂丛发出的短神经: 胸长神经:沿前锯肌的外侧面下降,支 配此肌。损伤胸长神经可致前锯肌瘫 痪,形成“翼状肩胛”;上臂外展至 水 平位时不能再向上举。 肩胛背神经:支配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下肌。
臂丛 brachial plexus
胸内侧神经和胸外侧神经: 分别支配胸小肌和胸大肌 肩胛下神经: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胸背神经:起自后束,伴同名血管沿肩胛 骨外缘下降至背阔肌,支配此肌
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第5 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 的大部分组成 位置:穿斜角肌间隙,进入腋窝 编排:5支合成3干,每个干再分成前、后 股,共6股,入腋窝后形成3个束自外 面、后面和内面包绕腋动脉,分别称 为外侧束、后束和内侧束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根据连接的中枢部位不同分为: 脑神经cranial nerves与脑相连,共12对 脊神经spinal nerves与脊髓相连,共31对 又可根据分布对象不同分为: 躯体神经 somatic nerves: 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es: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神经胶质neuroglial
分类: 中枢内: 大胶质细胞macroglia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巨噬细胞) 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 参与构成血—脑脊液屏障
神经胶质neuroglial
周围神经:施万细胞(周围神经的髓鞘) 卫星细胞(神经节中) 作用: 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 神经递质的受体和离子通道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纤维nerve fibers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较长突起由髓鞘和 神经膜包被(或仅为二者之一包被),合称 为神经纤维 有髓纤维: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被 无髓纤维:仅为神经膜包被 髓鞘myelin sheath:神经胶质细胞膜环 绕轴突所形成的同心圆板层结构 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是由施万细胞形成 中枢神经纤维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 的突起形成
颈丛Cervical plexus
分支: 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 主要分支有: 枕小神经lessr occipital nerve 耳大神经great auricular nerve 颈横神经transverse nerve of neck 又称颈皮神经 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 nerves
神经系统总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的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脑 brain(颅腔内) 脊髓 spinal cord(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
神经系统的区分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支配: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 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 第3、4蚓状肌 皮支:掌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 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 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 皮肤(中指和环指的分支只到第1指节 背面,余部由正中神经分布)
在中枢部 灰质gray matter:泛指神经元胞体及其 树突的集聚处(脊髓灰质) 白质white matter:泛指神经纤维的集 聚处(脊髓白质) 皮质cortex: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 (大、小脑皮质)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Terms Used in the Nervous System
髓质medulla:在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nucleus:(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 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一团 纤维束fasciculus:起止、行程和功能基 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脊神经的分支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其短干立即分为前支、后 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后支:较细,为混合性,节段性分布;分布 于项、背、腰、臀部的皮肤和项、背 及腰骶部深层的肌 前支:粗大,为混合性,支配颈、胸、腹 (脊神经后支支配范围以外的)以及四肢的 肌并分布相应区域的皮肤。前支除T2-11外, 其余各支分别组成丛,即颈丛、臂丛、腰丛 和骶丛
神经元的结构
突触synapse 定义: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 效应器之间或感受器细胞与神经细 胞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 神经元通过突触才能把信息传递到另一 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的结构
构成: 化学突触包括3部分 突触前部presynaptic element 突触后部postsynaptic element 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约为30-50nm 电突触:其突触前、后膜之间的间隙很 小,仅为2-3nm
脊神经的分支
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 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的韧带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之间 的细支。其中T1-12和L1-3脊神经 的前支发出白交通支连于交感 干,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 的为灰交通支
颈丛Cervical plexus
组成:由第 1 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起始处的前方
概述
31对脊神经包括: 8对颈神经cervical nerves(C) 12对胸神经thoracic nerves(T) 5对腰神经lumbar nerves(L) 5对骶神经sacral nerves(S) 1 对尾神经coccygeal nerves(Co)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 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 控制腺体的分泌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Active Ways of the Nervous System
反射:神经系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 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感受器 → 感觉神经 → 中枢 → 运动神经 → 效应器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Active Ways of the Nervous System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原纤维:光镜下呈棕色的细丝 电镜下是微丝和微管 对神经元有支持作用 与神经元内物质的运输有关
神经元的结构
轴浆流:轴突内的细胞质称轴浆,除不含尼 氏体外,与胞体相似。神经元的营养中心 是在胞体,它所合成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需自胞体运输到突起。细胞质自胞体向轴 突的缓慢运行称为轴浆流。自胞体向轴突 远端的运输,称为顺行运输(多数)。经 末梢摄取,再经轴突运向胞体,称为逆行 运输。
神经元的分类
依据轴突的长短分类: GolgiⅠ型:长轴突的神经元 GolgiⅡ型:短轴突的神经元 可依据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种 类不同: 胆碱能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细胞质内除含有其它细胞共有的细胞 器外,较为突出的结构是尼氏体Nissl body 和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尼氏体:见于胞体和树突中,轴突中没 有,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颗粒,电 镜下尼氏体成自粗面内质网和核糖 体,核糖体含RNA
颈丛Cervical plexus
膈神经phrenic nerve: 组成:由第3 5颈神经前支组成,为混 合性神经 走行:沿前斜角肌的前面下行,在锁骨下 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 腔。在胸腔中,它与心包膈血管伴 行越过肺根的前方,在纵隔胸膜与 心包间下行至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