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
二讲:脊神经-PPT文档资料

脊神经的分支
脊膜支(返支) 交通支: 灰、白交通支 后支 :分布在枕\项\背\腰\ 臀部的皮肤和肌. 前支:形成颈丛,臂丛,腰丛, 骶丛。
脊 • 颈丛
神
经 前
• 臂丛
支
形
• 腰丛
成
的
• 骶丛
四
个
丛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颈丛
一、组成:C1~4前支的全部和C5前支的一部分
二、位置:胸锁乳突肌上段的深面
三、分支及分布
颈丛的分支及分布:皮支和肌支
枕小神经 皮
耳大神经 支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肌支 膈神经
纵 隔 右 侧 面 观
纵 隔 左 侧 面 观
臂丛
一、组成:C5~8前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1前支
二、位置: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斜角肌间隙
三、分支及分布
臂
丛
的
组 5根
成 3干(上中下) 及 6股(前、后) 分 3束 支
二、位置: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三、分支及分布
骶 丛
臀上神经
骶 丛
臀下神经
的 分
阴部神经
支 股后皮神经
坐骨神经
胫腓
神 经
总 神 经
臀下神经 阴部神经 股后皮神经
坐骨神经
臀上神经
胫神经 腓肠内侧皮神经
腓总神经 腓肠外侧皮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请同学们预习:
脑干
后 腋神经 束 分 桡神经 支
胸背神经
胸长神经
肩胛上神经
腋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解剖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与内部结构4.掌握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5.了解脊髓的功能。
6.掌握脑干的外形、结构。
7.理解小脑、间脑的位置、外形与结构。
8.掌握端脑的外形与结构。
9.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
10.理解脑脊液及其循环。
11.理解脑和脊髓的血管。
12.了解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13.理解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14.理解脊神经丛的位置及分支、分布。
15.理解十二对脑神经的分布、性质及其功能。
16.了解内脏神经。
二、内容概要脑中枢神经脊髓1.神经系统脑神经按与中枢关系脊神经周围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躯体神经躯体运动神经按分布范围内脏感觉神经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位置——椎管内2) 2.脊髓 2) 8节 12节 腰髓5 5 1前角——运动神经元 灰质 后角——联络神经元 内部结构 侧角——交感神经元 前索 白质 后索 侧索位置——颅后窝内延髓 腹侧: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背侧:薄束结节,楔束结节,菱形窝 外形 脑桥 背侧:菱形窝 腹侧:基底部,小脑中脚 中脑 腹侧:大脑脚,脚间窝 背侧:上丘,下丘 灰质 脑神经核 内部结构 白质内侧面三面背外侧面下面外侧沟叶间沟中央沟顶枕沟额叶外形顶叶五叶颞叶枕叶岛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6.端脑主要脑回颞横回角回缘上回皮质灰质豆状核基底核尾状核杏仁体内部结构白质连合纤维——胼胝体侧脑室硬脊膜——硬膜外隙硬膜大脑镰硬脑膜小脑幕7.脑和脊髓被膜硬脑膜窦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软膜软脊膜软脑膜——脉络丛8.脑脊液循环(1)产生部位:各脑室脉络丛(2)循环途径:左室间孔中脑水管正中孔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9.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腱、关节、皮肤的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10.躯干和四肢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皮肤的痛、温、触觉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后角固有核交叉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11.头面部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温、触觉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群交叉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下1/3部12.视觉传导通路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杆细胞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枕叶距状沟两侧皮质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13.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延髓锥体锥体交叉大部分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躯干、四肢骨骼肌 小部分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14.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1/3 皮质核束内囊膝 脑干大部分终止双侧的 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头、颈、咽、喉肌15.脊神经器18三、测试题(一) 名词解释1. 灰质2. 白质3. 神经核4. 神经节5. 网状结构6. 内囊7. 纹状体8. 硬膜外隙9. 蛛网膜下隙10. 大脑动脉环11. 牵涉痛12. 上运动神经元13. 下运动神经元14. 交感干(二)填空1.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它掌控着人体的感觉、运动、思考、记忆等方面。
在系统解剖学中,神经系统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下面是神经系统最全的重点: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控制机体感官、自主、神经内分泌等各种活动,是人体神经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1.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组成。
前脑包括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中脑包括中脑腹侧部和中脑背侧部;后脑包括小脑、脑干和延髓。
2.脊髓3.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清澈无色和透明的液体,由脑部和脊髓包膜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脊神经脊神经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神经根和神经干。
神经根将脑脊液从脊髓传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神经干则将身体的信息传达回脊髓。
5.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被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其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战斗或逃跑”的效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进行机体的“休息”反应,主要作用是控制心率降低,肌肉得到放松等。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上皮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三个部分。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周边部分,控制人体四肢和其他器官的活动、传递信息等方面。
1.上皮神经上皮神经主要负责机体内脏的活动,如心脏、肺、肝、胃、肠、膀胱等。
上皮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类型,在上皮神经的控制下,内脏器官可以获得合适的功能。
2.感觉神经感觉神经为人体提供持续、精确的感知和感觉信息,主要有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皮肤感觉神经等。
3.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과周围神经系統连接的桥梁。
它负责控制身体的动作和肌肉的收缩、放松等功能,由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肌接头三个部分组成。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脊 神 经 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 经,由椎间孔出椎管。在后根上有膨 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3、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腰骶膨大( L2--S3 )向下急剧 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称为脊髓圆锥。 终丝 Filum terminale:连于脊髓圆锥下端延续为细丝样结构,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稳定脊髓的作用,已无神经组织。
VIII
前角基底部
IX
X
前角内、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包括灰质联合,由后根纤维终止
(二)白质 White matter
每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前、后和外侧3个索。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联合
脊髓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 短纤维: 固有束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顶盖束 脊髓橄榄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Lateral horn (column)
后角(后柱)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 中间带 灰质联合
前角
中央管
1、前角Anterior horn
内含多极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分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颈、腰骶膨大处发达。
(二)脊髓的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颈髓节段 胸髓节段 腰髓节段 骶髓节段 尾髓节段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习题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习题及答案【单选】1.关于脊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A.所有脊神经的分支均为混合性神经B.脊神经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C.所有胸神经和腰神经均通过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D.胸神经前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E.脊神经的前支一般较后支粗大,且属于混合性分支【单选】2.经骶前、后孔穿出的神经是A.1~5骶神经B.1~4骶神经C.1~3骶神经D.1~2骶神经E.第5骶神经【单选】3.经骶管裂孔穿出的神经是A.1~5骶神经B.1~4骶神经C.尾神经D.第5骶神经E.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单选】4.经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的神经是A.第5颈神经B.第6颈神经C.第7颈神经D.第8颈神经E.第1胸神经【单选】5.颈丛A.由C1~4后支构成B.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浅面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D.发出纯运动性的膈神经E.皮支管理颈侧部和胸壁上部皮肤的感觉【单选】6.对膈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A.膈神经是混合性神经B.沿前斜角肌前面下降C.于锁骨下静脉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D.经过肺根后方下行至膈肌E.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单选】7.臂丛由以下哪些脊神经前支组成A.C4~7前支和T1前支(部分)B.C4~8前支和T1~2前支(部分)C.C5~8前支和T1~2前支(部分)D.C5~8前支和T1前支(部分)E.以上均不正确【单选】8.有关臂丛的描述,错误的是A.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B.臂丛行经斜角肌间隙入腋窝C.在斜角肌间隙中,臂丛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下方D.臂丛经锁骨后下方进入腋窝E.臂丛在锁骨中点后方较集中,常为臂丛阻滞麻醉的部位【单选】9.支配前锯肌的神经是A.胸长神经B.胸背神经C.腋神经D.肌皮神经E.肩胛上神经【单选】10.肩胛下肌、大圆肌瘫痪可能是下列何神经损伤A.肩胛背神经B.肩胛上神经C.胸长神经D.肩胛下神经E.胸背神经【单选】11.穿行四边孔的神经是A.胸长神经B.肩胛背神经C.肩胛上神经D.胸背神经E.腋神经【单选】12.肱骨内上髁骨折,最有可能损伤的神经是A.尺神经B.胸背神经C.腋神经D.肌皮神经E.正中神经【单选】13.出现“猿手”,是何神经损伤所致A.肌皮神经B.尺神经和桡神经C.桡神经D.正中神经E.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单选】14.出现“垂腕”,是何神经损伤所致A.肌皮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正中神经E.腋神经【单选】15.出现“爪形手”,是何神经损伤所致A.肌皮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正中神经E.腋神经【单选】16.肱骨干骨折时,最有可能损伤的神经是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桡神经【单选】17.下列何神经支配肱二头肌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桡神经【单选】18.指深屈肌由以下何神经支配A.腋神经和肌皮神经B.尺神经和桡神经C.正中神经和桡神经D.桡神经和腋神经E.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单选】19.肱桡肌由以下何神经支配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桡神经D.正中神经E.尺神经【单选】20.来自于C8~T1前支的神经是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桡神经【单选】21.有关正中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发自臂丛内、外侧束的内、外侧根合成B.正中神经在臂部一般无分支C.正中神经可支配除拇收肌以外所有的鱼际肌D.正中神经支配所有的蚓状肌E.正中神经的分支位于掌腱膜深面【单选】22.下列何神经损伤导致前臂不能旋前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桡神经【单选】23.下列何神经损伤导致前臂不能旋后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桡神经【单选】24.下列何神经损伤导致拇指不能内收A.正中神经B.桡神经浅支C.桡神经深支D.尺神经的手背支E.尺神经深支【单选】25.以下哪条神经受损后,对拇指的运动和感觉无影响A.正中神经B.桡神经浅支C.桡神经深支D.尺神经的手背支E.尺神经深支【单选】26.乳头平面主要由下列何神经的前支分布A.T2B.T4C.T6D.T8E.T10【单选】27.T10的前支的分布平面相当于A.胸骨角平面B.乳头平面C.剑突平面D.脐平面E.肋弓平面【单选】28.有关肋间神经的描述,何者正确A.肋间神经共12对B.肋间神经走行于肋间血管的上方C.肋间神经的肌支可支配肋间肌和腹肌的前外侧群D.肋间神经由脊神经的前后支共同组成E.以上均不正确【单选】29.腰丛由哪些脊神经前支组成A.L1~5B.L1~5、S1C.T12(部分)、L1~3、L4(部分)D.T12、L1~5E.T10~12、L1~5、S1(部分)【单选】30.股神经来源于A.T12、L1B.L2~4C.L2~3D.L12E.L1~4【单选】31.腹壁前下部的肌肉由下列何神经支配A.肋下神经B.髂腹下神经C.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D.股神经和闭孔神经E.闭孔神经【单选】32.关于股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A.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一个分支B.股神经走行于腹股沟韧带深面,股血管的内侧C.股神经的肌支可支配耻骨肌和大腿前群肌D.最长的皮支为隐神经E.股神经损伤后膝跳反射消失【单选】33.闭孔神经A.由L3~4组成B.起于骶丛C.在腰大肌外侧缘穿出D.肌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E.其前、后支分别位于长收肌前、后方穿出【单选】34.支配提睾肌的神经是A.髂腹下神经B.髂腹股沟神经C.闭孔神经D.生殖股神经E.阴部神经【单选】35.骶丛由下列哪些脊神经的前支组成A.腰骶干、S2~5、C0B.S1~5、COC.L5、S1~5、COD.腰骶干、S1~5、COE.L4、5、S1~5【单选】36.不受闭孔神经支配的肌肉是A.大收肌B.长收肌C.短收肌D.闭孔内肌E.闭孔外肌【单选】37.穿梨状肌上孔的结构是A.臀上神经B.臀下神经C.臀下血管D.阴部神经E.坐骨神经【单选】38.支配肛门外括约肌的神经为A.生殖股神经B.臀下神经C.肛神经D.坐骨神经E.以上均不正确【单选】39.腓骨颈骨折最有可能损伤的神经是A.坐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腓浅神经E.腓深神经【单选】40.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最有可能是何神经损伤所致A.坐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腓深神经E.腓浅神经【单选】41.出现“钩状足”畸形,最有可能是何神经损伤所致A.坐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足底内、外侧神经E.腓肠神经【单选】42.由股神经、闭孔神经同时支配的肌肉是A.闭孔内肌B.闭孔外肌C.缝匠肌D.耻骨肌E.股四头肌【单选】43.下列何肌不受臀上或臀下神经支配A.臀大肌B.臀中肌C.臀小肌D.阔筋膜张肌E.梨状肌【单选】44.阴部神经支配A.臀大肌B.臀中肌C.臀小肌D.阔筋膜张肌E.肛门外括约肌【单选】45.足不能跖屈,是何神经损伤所致A.胫神经B.腓总神经C.腓深神经D.腓浅神经E.腓肠神经【多选】46.颈丛A.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B.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与肩胛提肌之间C.锁骨上神经为其皮支的一部分,分布于颈侧部、胸上部及肩部皮肤D.膈神经为肌支,只含运动纤维,支配膈肌的运动E.皮(浅)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其穿出部位可做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麻醉点【多选】47.有关膈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颈丛最重要、走行距离最远的个分支B.在颈部经前斜角肌的前面下行经胸廓上口入胸腔C.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D.在胸腔经肺根的后方、纵隔胸膜与心包间下行至膈肌E.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的运动,感觉纤维只管理膈肌的感觉【多选】48.颈丛的皮支包括A.锁骨上神经B.耳大神经C.枕大神经D.枕小神经E.颈横神经【多选】49.胸背神经A.发自臂丛的后束B.伴肩胛下血管及胸背血管沿腋窝后壁下行至前锯肌C.支配背阔肌D.乳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时,易损伤此神经E.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内收、旋内及后伸功能障碍【多选】50.腋神经A.发自臂丛的后束B.伴随旋肩胛血管穿三边孔至三角肌深方C.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小圆肌D.皮支分布于肩部及臂外侧上部皮肤E.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伤及此神经,表现为臂不能外展【多选】51.肌皮神经A.发自臂丛后束B.穿喙肱肌后,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C.肌支支配臂前群肌D.皮支主要分布于前臂的背面和外侧的皮肤,称前臂外侧皮神经E.损伤后,屈肩、屈肘力下降,但以后者为甚【多选】52.正中神经A.以内、外侧根发自臂丛的内、外侧束B.在臂部,伴肱动、静脉走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C.在肘窝,穿旋前圆肌后至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D.在前臂,支配指浅、深屈肌和旋前方肌E.在腕部,经尺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达掌腱膜深面【多选】53.尺神经损伤后可出现A.拇指不能外展B.2、4、5指不能内收C.环指及小指远节指骨不能屈曲D.屈腕力明显减弱或消失E.小鱼际及骨间肌萎缩【多选】54.桡神经A.发自臂丛的后束B.肱骨中段骨折时易伤及此神经C.伴肱深血管走行于桡神经沟内D.浅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E.深支主要支配前臂伸肌群【多选】55.在腋窝处损伤桡神经可出现A.不能伸肘B.不能伸腕C.不能伸指D.前臂不能旋后E.“虎口区”皮肤感觉障碍【多选】56.关于前臂肌神经支配的描述,正确的是A.肱桡肌受桡神经支配B.尺侧腕屈肌受尺神经支配C.指深屈肌受正中神经支配D.前臂后群肌受桡神经深支支配E.旋前圆肌及旋前方肌都受正中神经支配【多选】57.关于手肌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鱼际肌(拇收肌除外)受正中神经支配B.1~4蚓状肌受正中神经支配C.小鱼际肌受尺神经支配D.骨间掌侧肌受尺神经支配E.骨间背侧肌受桡神经支配【多选】58.胸神经前支A.共12对,均为混合性神经B.第2~11对称肋间神经,第12对称肋下神经C.肋间神经走行于肋间隙内,肋间内、外肌之间,肋间血管的下方D.第4胸神经前皮支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的皮肤E.第10胸神经前皮支分布于脐环平面的皮肤【多选】59.参与腰丛组成的神经包括A.第12胸神经的前支的一部分B.第1~3腰神经的前支C.腰骶干D.第5腰神经的前支E.第4腰神经的前支的一部分【多选】60.股神经A.为腰丛中最大的分支B.自腰大肌外侧缘穿出,继经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C.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静脉的内侧下行至大腿前方D.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耻骨肌和长收肌E.皮支分布于大腿及膝关节前面、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多选】61.闭孔神经A.发自腰丛B.由腰大肌的外侧缘穿出后,沿小骨盆侧壁前行,进入闭膜管C.穿闭膜管出小骨盆腔后至股内侧区D.肌支支配除股薄肌以外的所有大腿内收肌和闭孔外肌E.皮支分布于股内侧面皮肤【多选】62.参与骶丛构成的神经有A.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B.第5腰神经前支C.第1~5骶神经前支D.尾神经前支E.第1~3腰神经前支【多选】63.坐骨神经A.为发自骶丛的全身最粗大的混合性神经B.经梨状肌上孔出小骨盆腔C.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股方肌的浅面下行D.在腘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E.在股后部发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和臀大肌【多选】64.胫神经A.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B.在腘窝处,与腘血管伴行C.在小腿后方,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血管走行D.经外踝的后方绕至足底后,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E.其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多选】65.腓总神经A.损伤后可致“钩状足”畸形B.在腘窝外侧,经股二头肌的外侧缘行向外下方C.在膝关节外下方,绕腓骨颈并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分为腓浅、腓深神经D.腓浅神经为纯感觉性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及趾背的皮肤E.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及足背肌、并管理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的感觉【多选】66.坐骨神经损伤后可出现A.伸髋功能减弱B.屈膝功能障碍C.踝关节不能背屈和跖屈D.足趾不能屈和伸E.足部皮肤完全丧失感觉【多选】67.有关下述结构出入小骨盆腔的叙述,正确的是A.臀上血管及臀上神经穿梨状肌上孔出入盆腔B.臀下血管及臀下神经穿梨状肌下孔出入盆腔C.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D.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坐骨小孔出盆腔E.闭孔动、静脉及神经经闭膜管出入盆腔【简答】68.脊神经含几种纤维成分?机能如何?【简答】69.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的神经有哪些?各支配何肌?【简答】70.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有何不同?【简答】71.脊髓半横断后,哪些重要的传导束被损伤?出现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其原因如何?1.A2.B3.E4.D5.C6.D7.D8.C9.A 10.D 11.E 12.A 13.E 14.C 15.B 16.E 17.B 18.E 19.C 20 .D 21.D 22.C 23.E 24.E 25.D 26.B 27.D 28.C 2 9.C 30.B 31.C 32.B 33.D 34.D 35.D 36.D 37.A 38.C 39.C 40.C 41.B 42.D 43.E 44.E 45.A 46.A BCE 47.ABC 48.ABDE 49.ACDE 50.ACDE 51.BCE 52.ABC 53.BCE 54.ABCDE 55.ABCDE 56.ABDE 57.ACD 58.ACE 59.ABE 60.ABE 61.ABE 62.ABCD 6 3.ACD 64.ABCE 65.CE 66.ABCD 67.ABCE68. 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1)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肌、腱和关节,将皮肤浅感觉和肌、腱、关节的深感觉冲动传入中枢;2)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来自这些器官结构的内脏感觉性冲动;3)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4)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脊神经解剖与功能,我们找解剖老师整理好了!

脊神经解剖与功能,我们找解剖老师整理好了!掌握脊神经的解剖与功能是脊柱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
为此,我们邀请到郑州大学人体解剖学系的徐高磊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些经验干货。
本文作者:脊神经组成与分支脊神经是指与脊髓相连的外周神经,共有 31 对,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窦椎神经)和交通支,含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和自主神经纤维。
1、前支前支是脊神经干发出的最粗大的分支,为混合性,其功能涉及胸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及皮肤。
人类胸神经前支仍然保留着进化早期原有的节段性特点,第1~12 对胸神经前支按照肋骨和胸椎的节段分布,称为肋间神经(其中第12 胸神经前支称为肋下神经),其余脊神经前支互相联系,组成 4 个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2、后支后支是脊神经干发出的向躯干背部走行,分布于项部、背部和腰骶部的分支,亦为混合性神经支。
后支较前支细小,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大部分脊神经后支均可分为肌支和皮支两大类:•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和臀部的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和臀部的皮肤。
脊神经后支旳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特点。
某些脊神经后支形成较粗大的神经干,如:•第 1 颈神经后支又称为枕下神经;•第 2 颈神经后支称为枕大神经;•第 3 颈神经后支的內侧支称为第 3 枕神经;•第 1~3 腰神经后支组成臀上皮神经;•第 1~3 骶神经后支的皮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3、交通支交通支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可分为两类:•白交通支由发自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的有髓神经纤维构成,其纤维成分属于内脏运动纤维,源于脊髓灰质侧角的神经元;•灰交通支为发自交感干的无髓神经纤维,由起于交感干的节后神经纤维构成。
2、脊膜支脊膜支也称窦椎神经,为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发出的一条返回椎管的细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极状或椭圆形,直径约20~60μm,突起可多个,胞体多有一个亮的偏位的细胞核,也可见到双核或多核的细胞。胞质内含细而分散的尼氏体。神经元胞体与大量无髓和少量有髓神经纤维混合在一起。
3. 躯体运动纤维 发自脊髓前角,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 内脏运动纤维 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或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
制腺体的分泌。
2.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详见内脏神经)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脊膜支(meningeal branch),也称窦椎神经 (sinuvertebral nerves)。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份:
1.躯体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进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觉等)和肌、腱、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系统解剖学 脊髓

2.中间带(侧角):前、后角之间(内脏感觉与运动)
中间外侧核:T1-L2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 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内脏运动) 中间内侧核:中间带内侧贯穿脊髓全长。 (内脏感觉)
3.前角(运动)
短宽,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特别发达。 内侧群(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固有肌、脊髓全长; 外侧群(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节段:C1-4椎体 C5-8、T1-4节段:-1椎体 T5-8节段:-2椎体 T9-12节段:-3椎体 L1-5节段:10-12胸椎体 S1-5、C0:12胸椎体至第1腰椎体
临床腰椎穿刺部位:
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二、内部结构
灰质 白质
中央管
终丝:脊髓圆锥向下伸 出一条细丝,终于尾骨 背面。固定脊髓作用
马尾:腰、骶和尾 神经根几乎垂直下 行,围绕在终丝周 围形成马尾
终丝 马尾
脊髓表面6条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后根 脊神经
前根
前正中裂
(二)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 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共 31个节段,包括:C1-8、T1-12、 L1-5、S1-5、Co1
后中间沟
后正中沟
薄 楔束 束
后索 后外侧沟
外侧索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前索
前索: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之间。 后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
颈髓和胸髓上段后索又被后中间沟分为内侧的薄束,外侧的楔束。 外侧索:前、后外侧沟之间
网状结构
白质前连合 白质前连合: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的白质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邻两条皮神经的分支分布区域有相互重叠现象,当一条 皮神经受损伤时,仅出现皮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迟钝;而当两 条以上相邻的皮神经损伤时,才出现分布区的感觉完全消失.
A
A
B
B
C 脊髓节段 脊神经根
神经干
C
皮肤神经的 节段性分布
4.尺神经 内侧束
尺神经
腋动脉
内侧束
尺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沟
尺动脉 指深屈肌 尺侧腕屈肌
尺神经
手背尺侧半背面皮肤, 小指、环指、及中指尺 侧半背面皮肤
手背支:
小鱼际 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皮肤
浅支:
深支:
小鱼际肌、 拇收肌、 骨间肌、 3—4蚓状肌
尺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屈腕力减弱 小指和环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内收 骨间肌萎缩 各掌指关节过伸 各指不能相互靠拢
L5的前支
S的前支 尾神经的前支
臀小肌
臀上神经 梨状肌上孔
臀下神经 臀大肌
股后皮神经
臀中肌 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自L4-S3前支 人体最粗大的N 梨状肌下孔
大转子 坐骨结节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 半膜肌 半腱肌
腘窝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胫神经
小腿三头肌 内踝后方
胫骨后肌
胫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拇长屈肌
腹股沟韧带深方
股神经
股三角 隐神经
耻骨肌
股四头肌 缝匠肌
股神经损伤
屈髋力弱 坐位时不能伸小腿 行走困难 膝跳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
大腿前面 小腿内侧面
大腿和膝关节前面
隐神经
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
闭孔神经
闭孔神经 盆腔侧壁 短收肌
大收肌 长收肌 股薄肌
闭膜管
六、骶丛
腰骶干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L4的前支一部分
足底外侧神经
趾长屈肌
胫神经损伤 “钩状足”
足不能跖屈 内翻力弱 不能以足尖站立 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
5.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腓浅神经
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腓总神经损伤
“马蹄”内翻足 足不能背屈 足下垂内翻 趾不能伸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和足背明显
脊神经分布的节段性规律
皮神经分布的重叠性
本体感觉
触觉
躯体运动 内脏感觉
痛觉
内脏运动
4.脊神经干的分支
脊膜支 椎管 脊髓被膜、韧带
交通支 分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内脏、腺体、立毛肌
后支
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
前支
后支 交通支 前支
脊膜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枕大神经
颈丛 臂丛 胸神经
腰丛 骶丛
二、颈丛
(一)组成: C1—4 的前支和C5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
T8 肋弓平面
T10 脐平面
T12 脐与耻骨联合上缘 连线中点平面
五、腰丛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T12的前支 一部分
L1的前支
L2的前支 L3的前支
L4的前支 一部分
腰大肌深面
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外侧束 肌皮神经
喙肱肌 肌皮神经 臂肌前群
3.正中神经
外侧束
正中神经
内侧束 外侧束
正中神经
内侧束
腋动脉
肱动脉 正中神经 旋前圆肌
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 桡侧腕屈肌腱 掌长肌腱
腕管
正中神经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指浅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指深屈肌
桡侧半
拇短展肌 小指展肌
拇对掌肌 拇短屈肌
拇收肌
387 18-1
脊神经被膜
脊神经节
卫星细胞核 神经节细胞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述
神经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运动神 经纤维
前根 躯体运动纤维
感觉神 经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后根
躯体感觉纤维
共31对
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 1对尾神经
1.构成
共31对
颈神经8对(C1—8) 胸神经12对(T1—12) 脊神经节 腰神经5对(L1—5) 骶神经5对(S1—5) 尾神经1对(Co1)
脊神经 后根 前根
2.穿出部位
C1-7颈神经 同序数颈椎上方椎间孔穿出
C8颈神经 第7颈椎下方椎间孔穿出
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 同序数椎骨下方椎间孔穿出
1-4骶神经前后支 同序数骶前后孔穿出
5骶神经、尾神经 骶管裂孔穿出
3.纤维成分
躯体传入(感觉)纤维 内脏传入(感觉)纤维 躯体传出(运动)纤维 内脏传出(运动)纤维
“爪形手”
感觉障碍:
手内侧缘皮肤感觉丧失
5.桡神经
桡神经
肌支
桡神经沟 肱桡肌
肱动脉 桡侧腕长伸肌
肱三头肌
后束 腋动脉 桡神经
肱肌 肱桡肌
浅支: 手背桡侧半 桡侧二个半手指 近节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
深支: 前臂伸肌
桡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 前臂伸肌瘫痪, “垂腕”
感觉障碍: 1—2掌骨间隙背 面皮肤最为明显
手皮肤的神经分布
桡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 垂腕症
尺神经损伤 爪形手
正中神经余尺神经损伤 猿掌
四、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
(T1~11对)
肋下神经
(T12前支)
肌支
肋间肌 腹肌的前外侧群
外侧皮支 胸侧壁 肩胛区皮肤
胸腹壁皮肤 前皮支
胸腹膜的壁层
胸神经节段性分布
T2 胸骨角平面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小指对掌肌
⑴外侧群:鱼 际肌
⑵内侧群:小 鱼际肌
⑶中间群:蚓 状肌和 骨间肌
小指短屈肌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掌心 1、2蚓状肌
鱼际 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
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 中、远节手指的背面
指掌侧总神经 指掌侧固有神经
返支 掌浅支
正中神经损伤
腕管综合症 鱼际萎缩 手掌平坦 拇、示、中指掌面、桡侧半 手掌感觉障碍 出现“猿掌”
(二)主要分支及分布 1、皮支:均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 此处称神经点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包括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膈神经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分布于耳背、枕部、 颈部及肩部皮肤
C1的前支 C2的前支 C3的前支 C4的前支
膈神经 支配膈肌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概述
脑神经 周围神经 脊神经
内脏神经周围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分布于身体皮肤和骨骼肌的周围神经部分则称为躯体神经。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周围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主要由分布于全身的神经、神经节、神经丛和 神经终末装置等构成。
神经节 (一)脑神经节 (二)脊神经节(背根神经节) (三)内脏运动神经节
锁骨上神经
运动纤维
膈神经:混合性神经
支配膈肌 感觉纤维
膈神经
分布于胸膜、心包、膈下面腹 膜,右膈神经还发支到肝、胆 囊、肝外胆道。
损伤表现:
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 消失,甚至有窒息感,受刺激可 发生膈逆
三、臂丛
组成:
C5—8的前支和T1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
干
斜角肌间隙→锁骨中点后方→腋腔
股
束
根 C5
C6 C7 C8 T1
臂丛
斜角肌间隙
锁骨下动脉
腋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后束 外侧束
内侧束
C5的前支 C6的前支 C7的前支 C8的前支 T1的前支 部分
上干
中干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尺神经
下干
胸长神经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肌皮神经 腋神经 正中神经
胸外侧神经 胸内侧神经
尺神经
胸长神经 胸背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1.腋神经
腋神经 旋肱后动脉
四边孔
腋神经
后束
三角肌 小圆肌
外科颈
腋神经损伤:
肱骨外科颈骨折 腋杖压迫 肩关节脱位
腋神经 四边孔 臂外侧上皮神经
肩不能外展 三角肌瘫痪 肩部臂外上部皮肤感觉障碍 方肩
2.肌皮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