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眼与雷达探测器频段大揭密目前

合集下载

mimo雷达常用频段 -回复

mimo雷达常用频段 -回复

mimo雷达常用频段-回复雷达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包括军事、航空、海上导航和天气预报等。

在雷达系统中,频段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雷达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雷达常用频段,并详细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雷达频段的概念。

雷达频段是指在雷达系统中使用的特定频率范围。

频率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表示。

雷达系统通常使用不同的频段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例如长距离探测、高分辨率成像和高抗干扰性能。

以下是雷达常用的几种频段:1. S频段(2-4 GHz):S频段是雷达系统中最常用的频段之一。

它具有较低的信噪比要求和较好的穿透性能,适用于地面监视、天气预报和民航监视等应用。

此外,S频段还具有较佳的抗干扰能力,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2. C频段(4-8 GHz):C频段是一种常用的雷达频段,主要用于远程目标探测和跟踪。

由于其较高的频率,C频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好的目标探测能力。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军事雷达、空中监视和导航系统等。

3. X频段(8-12 GHz):X频段在雷达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抗干扰和较好的穿透性能,适用于地面目标探测、空中监视和天气雷达等。

另外,X频段还常用于民航雷达和海上导航系统中,通过高精度测量提供可靠的定位信息。

4. Ku频段(12-18 GHz):Ku频段在雷达系统中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和地球观测等应用。

它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数据。

此外,Ku频段还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通信和观测性能。

5. Ka频段(26.5-40 GHz):Ka频段是一种高频率的雷达频段,主要应用于空间观测、气象监测和航空通信等领域。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图像和数据。

雷达的波段

雷达的波段

雷达的波段
雷达使用的波段包括以下几种:
1. X波段:X波段在8-12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适中的穿
透能力和分辨率,常用于空中监控、天气预报和导航系统等应用。

2. S波段:S波段在2-4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长的波长
和较好的穿透能力,常用于飞机和地面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3. C波段:C波段在4-8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分辨
率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常用于舰船、飞机以及地面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4. Ku波段:Ku波段在12-18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高分辨
率和高精度的特点,常用于地球观测、气象监测和雷达遥感等领域。

5. Ka波段:Ka波段在2
6.5-40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
的分辨率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常用于高精度目标跟踪和卫星通信。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波段外,还有其他波段如L波段、U波段、V波段等,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雷达波段进行使用。

电子眼抓拍大解密,有车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很实用。。(含原理)

电子眼抓拍大解密,有车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很实用。。(含原理)
交警:只要两张照片就行
“被‘电子眼’抓拍的违法车辆,一般只需要两张照片。”昨日下午,郑州市公安局交 警支队科研所民警杨意升解释说,这两张照片所拍的内容不一样。 如果车辆闯红灯了,两 张照片中,一张是能看到车辆闯红灯时的全景照片,另一张则是显示该车后车牌的特写照 片;如果是车辆闯禁行,两张照片中,一张是全景, 另一张是显示车辆前车牌的;而车辆 压黄线的“电子眼”照片,也需要一张全景照片,而特写照片,则根据车辆行驶的方向和电 子眼安装的位置,有的显示前车牌, 有的显示后车牌。
file://E:\360doc_download\2010\12\Article\电子眼抓拍大解密,有车的... 2010-12-20
电子眼抓拍大解密,有车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很实用。。(含原理)耶耶耶
页码,2/18
偶得逃避电子眼的方法,特发给各位同仁。以供参考。祝大家一路平安! 电子眼拍的违章照片是存储在电子眼底下的存储卡里头,3天取一次 。外包给某公司,照片 先送到某公司,检查违章证据是否充足(三张照片齐备才能全证),然后再提交交管局。
提醒:千万莫心存侥幸
“我们在执勤中经常看到,个别司机在路口处为了躲避电子眼,故意往右边绕一大圈, 然后快速拐到正道上。这样做太危险了!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杨意升说。
“对付‘电子眼’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文明驾驶。”杨意升提醒广大司机,千万不要 心存侥幸,为了那几秒钟一旦酿成交通事故,不但自己遭受痛苦,也会祸害别人,悔恨终 身。
file://E:\360doc_download\2010\12\Article\电子眼抓拍大解密,有车的... 2010-12-20
电子眼抓拍大解密,有车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很实用。。(含原理)耶耶耶
页码,4/18
揭秘1 被连拍3张照片才会有违章记录?

雷达频段的划分

雷达频段的划分

经常我们听说P波段雷达、X波段雷达或者其他波段雷达,很多不是从事雷达行业的朋友可能不知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这些字母到底是指哪一个频率范围。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雷达频段的划分。

既然是准科普类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扯远点。

从电磁波的频率划分开始讲起,上一讲中,我们讲到光也是一种电磁波,那么它到底占的是哪一个频段,今天我们就从电磁波频率划分开始讲起。

物理学意义上的电磁波,其频率跨度非常广,从很低的交流电频率到极高的高能射线。

随着电磁波频率(或波长)的数量级变化,其物理学性质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可以将电磁波按照其波长从大到小(相当于频率从低到高)排列,可以依次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其中无线电波就是指我们无线通信、雷达、微波炉等所占的频段,也是我们常说的狭义上的电磁波频段,因为习惯上我们把红外线及以上的电磁波都用专有的名字称呼,比如可见光、X射线等。

但是他们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用表格来列出电磁波谱中的各个频段,如下由此可见,电磁波的频谱范围非常宽。

波长从100km(105m)到0.1nm(10-10m)以下,共跨了15个数量级以上。

但是可见光之占了0.76~0.46um这么一小段,大约只占了一个数量级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我们看得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可见光只占了电磁波频谱的亿亿分之一还少。

说完了电磁波频段的划分,下面我们介绍常见雷达频率的划分方法。

在二战的时候,雷达频率是重要的雷达参数,因此为了保密,将雷达频段用大写字母表示,其波长及频率范围如下表所示。

雷达的频率范围这么宽,在雷达设计时,那我们是根据那些条件来选择雷达系统的频率呢?1)大小。

频率越低,雷达发射机、接收机、天线的硬件尺寸越大,雷达越笨重;2)角度测量精度。

在相同大小天线的情况下,频率越高,波束宽度越窄,雷达指向性、角分辨率以及角精度越高。

3)大气衰减。

总的来说,频率越高,大气衰减越严重,特别是频率达到10GHz 以上,衰减会越来越严重。

毫米波雷达探测原理

毫米波雷达探测原理

毫米波雷达探测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毫米波雷达这个超酷的玩意儿的探测原理。

毫米波雷达呢,它是在毫米波频段进行工作的。

毫米波是啥?简单说呀,就是波长特别特别短的电磁波,在1到10毫米这个范围呢。

这毫米波就像一个个超级小的精灵,它们特别活跃。

毫米波雷达发射出毫米波信号,就像是在黑暗中扔出了好多小信号球。

这些小信号球碰到东西就会被反射回来。

比如说,你面前有个小障碍物,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怪兽站在那儿。

毫米波信号碰到这个小怪兽,就会说“撞墙啦,我得回去”,然后就跑回雷达这边了。

毫米波雷达有个发射机,这个发射机就像一个信号制造小工厂。

它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毫米波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发送出去。

而毫米波雷达还有个接收机,这接收机就像一个专门等待信号回家的小管家。

当发射出去的毫米波信号被反射回来的时候,接收机就赶紧把它们接住。

那毫米波雷达怎么知道这个反射回来的信号代表啥呢?这里面可就有大学问啦。

毫米波雷达会分析反射信号的各种特性。

比如说,信号回来的时间。

如果一个信号很快就回来,那就说明前面的障碍物离得很近。

就像你大喊一声,马上听到回声,那肯定这个反射声音的东西就在跟前嘛。

毫米波雷达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信号回来得特别快,那前面的东西可能就是个近在咫尺的小障碍。

再说说信号的强度。

如果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强度很强,那就说明这个障碍物可能是个比较大的家伙,或者是一个表面很光滑、很容易反射信号的东西。

就像一面大镜子,它能把信号反射得很强。

相反,如果信号强度比较弱,那可能就是个小不点,或者是表面比较粗糙、吸收了一部分信号的东西。

毫米波雷达还能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频率变化来获取更多信息呢。

这就有点像听声音的高低变化来判断情况。

当毫米波信号碰到正在移动的物体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反射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如果频率变高了,就说明这个物体在朝着雷达这边移动,就像一个小宠物欢快地向你跑来。

要是频率变低了,那这个物体就是在远离雷达,就像一个小坏蛋偷偷溜走啦。

电子狗播报的频段是什么意思

电子狗播报的频段是什么意思

电子狗播报的频段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不太懂什么叫K频,什么叫Ka频,这种专业术语并不是所有人都懂的,所以就有很多的车主对于电子狗播报的频段有些疑问。

当电子狗接收到雷达波频率的时候就会发出不同的频段,电子狗提示K频、KA频的时候最好减速。

英语提示音是提醒你收到前面雷达波频率,不同的英文叫声代表不同的雷达频率(不过对面的车装有电子狗,也会叫,但是只叫两三声,这是干扰!俗话说:熟人见面,打个招呼。

都是装电子狗的车,比较亲热,当然要招呼下,叫几声了!)电子狗所说的K频段、Ka频段、X频段等,都是对某一特定无线电频率范围的称谓,例如:K频段是指频率在24.105-24.195GHz范围的无线电波。

Ka频段是指频率范围在34.4-35.2GHz范围内的无线电波。

X频段又称10GHz波段,K频段又称24GHz波段,Ka频段又称35GHz 波段。

在中国,这三个波段中的某些频点,被划分给道路交通电子监测系统使用。

包括:车速监测、闯红灯监测……对于道路电子监控系统,常用频点如下:X频段的频点是10.525GHz±25MHz;K频段的频点是24.150GHz±200MHz;Ka频段的频点是34.700GHz±1300MHz。

电子狗主要是监测周围空间是否存在上述三个波段的无线电波,只要存在,就有可能在周围存在无线电道路监测系统,于是电子狗就发出报警。

报警有多种方式,有的是语音报警,有的是声光报警……电子狗就是在报出发现的无线电波波段后,再发出“嘟嘟”的声音报警。

在国内Ku测速没有怎么看到,所以Ku频并不是很重要!主要是K 频及Ka频表现要好!市区内主要是报X频和k频,X频大概是一些银行或自动门发出的干扰信号,k频和ka频主要出现在一些路口和高速路上。

如果电子狗说这些频段,说明附近有流动测速器在工作,这个时候最好减速。

5g雷达频段

5g雷达频段

5g雷达频段
5G雷达频段是指用于5G无线通信中的雷达频段。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定,5G雷达频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频段:
1. mmWave频段:mmWave是指毫米波段,其频段范围在30 GHz 到300 GHz之间。

由于毫米波有较大的带宽和高传输速率的特点,因此在5G通信中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超高速移动通信。

2. Sub-6 GHz频段:Sub-6 GHz是指低于6 GHz的频段,包括了2.4 GHz、5 GHz、
3.5 GHz等频段。

这些频段在5G通信中主要用于提供更广阔的覆盖范围和更好的穿透能力。

3. 24 GHz频段:24 GHz频段是5G雷达频段中的一个重要频段,主要用于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检测和跟踪功能。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低的干扰,适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

总的来说,5G雷达频段主要包括mmWave频段和Sub-6 GHz频段,其中24 GHz频段是在Sub-6 GHz频段中具有特殊用途的一个频段。

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频段来进行5G雷达通信。

雷达频段和对应的频率

雷达频段和对应的频率

雷达频段和对应的频率在许多舰艇的介绍中,总有对舰艇雷达的介绍,总是什么搜索雷达L波段等等说法,令人摸不着头脑,它到底是多少波长和怎样性能的雷达呢?下面就对雷达的波段的分类和种类做介绍:事实上有两种雷达波段的划分系统。

老版本的划分规则是根据波长来划分,在二战时制定的。

它的规则是这样的:最初的搜索雷达使用23厘米的波长。

他就是人们常听说的L-波段(英文Long 的缩写)。

当更短一些的波长雷达出现时(10cm),这种雷达通常被人们叫做S-波段,S是比标准的L波段短的意思(Short)。

当火控雷达雷达出现时(3cm波长),它被人们叫做X-波段雷达,因为生活中X通常用来指定和标示地点。

人们对于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的折衷波长的雷达叫做C-波段(C是英文单词Compromise折衷的意思)。

德国人发展了更短波长的雷达,它的波长是1.5厘米。

德国人叫它K-波段雷达(K是Kurtz,德语中短的意思)。

但不幸的是,由于德国人特有的日尔曼式的严谨,他们选择雷达频率是完全通过水蒸气试验方式求得的,致使K-波段雷达在雨天和雾天时无法使用。

战后人们选定频率略大于K波段的波段为Ka波段(Ka是K-above大于K的意思)和频率略小于K波段的波段为Ku波段(Ku是K-under小于K的意思)。

最后,最早的使用米波长的雷达人们叫它P-波段雷达(P代表英文单词Previous原先的意思)。

但是这个系统十分复杂和繁琐,很难使用。

因此它被合理的系统替代了,新的系统就是按波长的由长到短从A排到K。

老的P-波段=新的A/B波段;老的L-波段=新的C/D波段;老的S-波段=新的E/F 波段;老的C-波段=新的G/H波段;老的X-波段=新的I/J波段;老的K-波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眼与雷达探测器频段大揭密目前,动辄几十万份的交通罚单的确让大多数开车的朋友头疼不已,大多数朋友都想了解了解“电子眼”这三个字背后的东西。

我们暂不去讨论道路限速不合理还是车速表与实际车速有误差,单从“电子眼”这三个字说开去,了解了解雷达测速。

大多对科技稍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雷达可以探测金属物体的方位、速度。

实际上,雷达测速就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当目标和雷达之间存在着相对位置运动时,目标回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频率的改变量称为多普勒频移,经过信号处理后即可确定目标的相对径向速度。

那么市场上经常所说的神乎其神的波段概念又是什么呢?实际上,所说的K、Ku、Ka、X,就是测速雷达所使用的雷达波频段,也是用无线电波频率来定义的。

以下附一个频率对照表:X波段:10.500-10.550GHz 9.850-9.950GHz K波段:24.050-24.250GHz Ka波段: 33.400-36.000GHz Ku波段: 13.450-13.500GHz 至于经常所说的L波段,(激光测速),实际上是一组800-1100nm波长的红外线。

以上所说的频段,就是雷达测速产品的“准行业标准”,一般用于交通测速的雷达通常都使用以上频段中的无线电波进行工作。

对于大众来说,这本不是什么秘密,但当市场上某些经销雷达探测器的商家谈到这些诸如“波段”“频率”“波长”“激光”之类字眼时,总是把语调压得低低的,显得十分神秘,仿佛在向你介绍非法产品一般,而实际上,他们甚至并不懂得所说的这些“高科技”字眼到底是什么意思。

了解了以上原理,我们可以再来看看雷达探测器。

雷达探测器则是设计出来探测以上各个波段雷达波的。

只要探测到相应的雷达波信号,雷达探测器就会使用声、光进行提示。

但,不是每款雷达探测器都能探测以上所有的波段。

这也就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鱼龙混杂、经销商拿了不适合中国情况的产品来鱼目混珠、谋取暴利的伎俩。

笔者将从正面介绍关于雷达探测器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和大家一同进步。

很多人误解雷达探测器违法的,而实际上,雷达探测器仅仅是探测雷达波并进行提示的仪器,其并不会干扰任何测速系统的正常工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示司机——前方是测速区域,请控制好车速。

而真正违法的,是另一种雷达波干扰设备——“反测速仪”。

反测速仪能够探测到警方的测速设备所使用的信号波段,并主动发射干扰信号,导致测速雷达不能正常工作。

很多人、甚至警察,并不能分清这两种设备的区别,而且总觉得只要试图知道哪里有测速仪就是违法行为,于是,就混淆了雷达探测器与“反测速仪”的概念。

很重要的一点能够从根本上区分上述两类设备,雷达探测器仅仅提供对车主的声光提醒——前方为测速区域,请控制好您的车速度;而“反测速仪”则直接发射雷达波干扰信号导致测速仪无法工作。

从雷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上看,其工作时的确可能“指示”交通部门安装雷达测速装备的位置,甚至某个仪器所使用的波段,但从实际来说,交通部门设置限速检测的位置正是应当要求驾驶员控制好车速的位置,再加上执法部门应当“公开执法”,那么雷达探测器实际上是在帮助提醒司机控制车速。

了解了“电子眼”与“雷达探测器”的概念之后,我们仍然不要忘了安全行车才是根本,电子设备所能做的仅仅是提醒您不要超速,而油门仍然在您自己脚下。

★★★使用雷达探测器常见问题对于雷达探测器这个产品,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消费者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解。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样的产品只要没有发出对测速用的雷达发出干扰信号就不是违法的设备。

所以消者大可以放心使用。

下面,我总结一些消费者普遍存在的疑虑问题,在此为大家一一做个解释。

车辆安装了雷达测速探测器,闯红灯会不会被拍照实际上在路口的摄像头拍照驾驶员闯红灯可以通过许多种技术实现,在这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完全取决于中标的设计施工单位。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雷达触发拍照、感应线圈触发拍照,或通过图像识别触发拍照的方式。

在使用雷达触发方式时,当红灯亮时,在停车线前形成一个雷达区,当有车通过时启动电子快门照相。

这时雷达测速探测器有可能工作。

在采用感应线圈触发拍照时,在道路施工时,在路面下埋有感应线圈,当有车闯红灯时,感应线圈启动电子快门拍照。

在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时,以地面白线为警戒区,当有车闯红灯时,地面白线被遮挡后触发照相。

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所以没有任何一种设备可以完全预报闯红灯拍照。

不同于测速只有采用雷达或激光技术,因此雷达测速探测器可以完全预报测速探测。

明明看到横杆上有摄像头,而雷达测速探测器为什麽不报警?实际上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繁忙,购车用户越来越多,公路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公交管理部门不得不投入更多更先进的设备加大道路疏导能力,所以架设许多摄像头来加强道路监管能力。

并不是每一个摄像头都用来拍照,拍照功能只是整个道路管理系统一小部分功能。

常见的摄像头架设方式和工作原理在国内最常见的雷达测速摄像头通常安装在高速路、环线的上方,叫做单车道雷
达测速抓拍系统。

通常会在所要探测的道路上方架设一个雷达探头,在距离雷达前方的道路上形成一个5米长1.6米宽的警戒区域,为了减少误报(通常要求系统的误报率小于5%),所以雷达的功率不会太强,以免产生误报。

根据当时在路面行使车辆的状况不同,雷达测速探测器的预警距离也会不同。

手持式雷达测速仪的特点是价格便宜,灵活性强,可以移动操作,所以手持式雷达测速器也是警察最常用的设备。

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有效测速距离在300-800米之间,但是由于手持式雷达采用的是模糊瞄准,所以根据道路车辆状况的不同,警察并不会在很远的距离测速,在高速路通常会在150-300米范围测速,在城际公路、国道的测速范围在100-200米左右。

如果警察没有测速不会产生雷达信号,雷达测速探测器也不会报警。

车载式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方便工作更舒适,越来越广泛地装备给警察部队和高速路管理机关。

为了提高抓拍的准确度,雷达会在雷达的前方100米左右形成警戒区,对于超速的驾驶员拍照。

所以使用雷达测速探测器的用户要注意,当行使在空旷地带接受到报警信号时(如国道、环线和高速路),90%是雷达测速。

电子警察固定式P频預警机的警示原理(铺地式S线圈之固定杆侦测原理)所谓的电子警察預警机实际上根本不是什么预警,准确地说只是无线信号接收机,比收音机的原理和成本还简单,却在市面上卖300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对于流动式照相的根本无法预警。

实际上铺地式S线圈不会产生信号,通常厂商會將发射器预先埋设在固定式照相机前300到1000公尺处,只要行经该路段的車上裝有语音型預警机,便可收到预警讯号。

所以,为什么有些商家在销售产品时,必须要说明在哪里适用,实际上也是一种欺骗行为。

第一,不管摄像头是否真正在工作,信号发射机都会发出信号,而对于驾驶员来讲是误报。

第二,由于道路的变化、商业竞争的激烈,厂商彼此破坏对方的发射机,或者发射机电池耗尽,预警机根本不会产生报警,会对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要特别小心这类商品。

另外,在我国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也需要经过无委会的批准,但是P频并没有报批,所以会被无委会的侦测车探测到,随时可以被取缔或干扰。

是不是雷达测速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普遍上认为雷达测速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但是考核雷达测速探测器的指标除了灵敏度外,还要考核雷达测速探测器的误报率。

因为,在我们的周围存在许多电信号,随着灵敏度的提高,误报的比率也会提高。

单纯在高速路行使还好,一旦进入城市就如同草木皆兵,到处都响,而城市的边缘是个模糊的概念,所以使用City模式会变得复杂。

因此,并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足够的预警距离,根据实际使用状况100-400米的范围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从100公里减速到0通常需要60米左右的距离,而超速时并不需要加速到0,只要减速到正常水平有2、3秒时间就足够了,所以驾驶员也需要不断地提高使用技巧。

关于雷达测速在使用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固定式和手持式,固定式通常和摄像机联合使用构成抓拍系统。

固定式在使用时会持续地产生探测电波,可是由于摄像机的要求和避免误报,雷达的触发区域距离会很近,通常在30米左右,但是并不代表探测电波只走30米,由于地面的反射,测速探测器会在更远的距离接收到电波并发出报警。

对于手持式雷达并不持续地产生探测电波,只有在按住按钮时才产生探测电波,可是手持式雷达采用的是模糊瞄准,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

另外,是探测器先接到电波,然后雷达才接到反射回来的电波并开始计算速度,可是测速雷达需要接受到8个连续的反射信号才能算出速度,所以,在你发现被测速并及时调整速度就可以避免罚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