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心中那盏灯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精读引领课《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主题:人间真情连州镇中心小学邓锦霞【教学内容】语S版三年级下册第18课《心中那盏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三年级·下(40页)《妈妈的手》【教材说明】《心中那盏灯》是小学语文S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为了满足儿子想要一个透亮的灯笼的心愿,在年三十前一天的深夜,忍受着刺骨的冰冷,赤手为儿子打磨、制作冰灯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本文以亲情关爱为主题,富于情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我”要父亲做一个灯笼。
第二部分(5—13自然段),写父亲为“我”做灯笼的过程。
第三部分(14自然段),赞美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笼。
透过这三件事表达了我对父爱伟大、无私的赞美。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为了能让学生感受父亲的伟大,本课时侧重设计第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抓住了父亲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突出父亲做冰灯的不容易和辛苦。
要想让学生能感受到这些必须要学生反复用心品读,通过朗读——圈画——体会——交流——感悟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世间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真情。
根据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学理念,找到学习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作为语用点,以精读课文《心中那盏灯》作为引领,初步运用这种写法完成一个小练笔,再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丛书中的一篇文章《妈妈的手》,反复训练,今后熟练掌握这种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本课还采用谈话法、问题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在读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在深情的朗读中体会儿子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
3.学习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运用这种写法完成小练笔。
18心中那盏灯_生字词学习解析

bō
王字旁
左右结构
玻璃 玻珠
玻璃钢是一种新型材料,使用 范围十分广泛。
拼音 结 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lí
王字旁
左右结构
琉璃 玻璃
小伟不小心把邻居的玻璃打破了, 他立刻上门道歉。
拼音 结 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zhì
厂字旁
半包围结构
木质 质量
大军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 是四块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
拼音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打磨 磨炼
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 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打磨 着。
拼音 结 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dòng
两点水
左右结构
冰冻 冻伤
父亲把冻了一个晚上的冰给我做冰灯。
拼音 结 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kuā
大字头
上下结构
夸奖 夸赞
我提着父亲做的冰灯和小伙伴们玩儿, 他们都夸我的冰灯好。
yì zhǎn xiǎnɡ shòu mí hú shá yànɡ
—盏
享受
迷糊 啥样
bō li zhì liànɡ bīnɡ dònɡ kuā jiǎnɡ
玻璃 质量 冰冻
夸奖
yǐn yuē ɡōu huà
隐约 勾画
xì suì dǎ mó
细碎 打磨
zǒu jiē chuàn xiànɡ
走街串巷
近义词
• 隐约— 模糊 小心—细心 • 疾步— 快步
反义词
• 暖—冷 尴尬— 自然 • 隐约— 清晰
第十八课 心中那盏灯
会认字: 拼音
xi3ng
xi2ng
教学设计2:心中那盏灯(第2课时)

第18课《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动与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品读课文,体会父爱的无私与伟大。
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并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
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
2.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
二、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
2.课件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实行感悟朗读:(1)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
“停”“擦”“捂”: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
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笼。
)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态度,感受爸爸的爱。
(2) 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爸爸当时的心情。
(3) 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此处以读代讲:评议“分明”“真凉”该如何读。
3.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指名读,思考:在这个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2) 小组讨论。
(3) 交流:理解为什么痛快?想象:夸奖什么?(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延伸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心中那盏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8心中那盏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吴建连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温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卡片,小组齐读。
2、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爸爸为“我”做了一盏最美的灯,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爸爸是怎样做出那盏最美的灯的。
(打开书,浏览课文,找到爸爸做冰灯的句子。
)二、细读理解,品读感悟。
(一)品读父亲做冰灯的句子,感受父亲的冷。
出示句子: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着。
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象洗碗。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1、学生找出写父亲做冰灯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划出写父亲动作的词。
(托、打磨、擦擦手、捂)2、品味词语,感受父亲冷。
“托”:换词理解,可以换哪些词?(举、捧、拿)用哪个词最好?为什么?(“托”字能表现父亲的那种小心翼翼。
)父亲手上托着什么?(冰)你们摸过冰吗,是什么感觉?(滑、冷、硬)“擦擦手”:与“擦手”比较,“擦擦手”是擦手的动作很快,说明父亲的手因为长时间打磨冰,很冷。
(可以结合‘跺脚’和‘跺跺脚’来理解。
)“捂”:捂哪?(脖子)为什么要捂脖子,不烤火?教师引读:(1)为了满足孩子小小的愿望,父亲不顾双手刺骨的冰凉,(学生读: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着。
他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象洗碗。
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2)为了满足孩子小小的愿望,父亲一夜都没有合眼,(学生读:同上略)(3)为了满足孩子小小的愿望,父亲不顾白天的疲劳,(学生读:)3、教师小结:由此,可以看出,父亲不仅是用手打磨这盏灯,也是在用爱打磨这盏灯。
语文三年级下册 18 心中那盏灯

心中那盏灯教材分析:《心中那盏灯》是语文S版教科书第六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是作者马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作者用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忍着寒冷为自己做冰灯的事,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的关爱。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写人的方法。
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1、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
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
4、有意识地将书中的导学系统“泡泡图”及课后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一猜,进入文本1、猜谜游戏导入。
你周围有这样一个人。
你小的时候喜欢把你高高举起,你长大些会陪你看电影、玩游戏,他的眼神慈爱又严厉,他的怀抱温暖又有力,他是谁呢?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描写父爱的课文。
[设计意图:以谜底为父亲的猜谜游戏步入文本,一方面自然引出课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忆一忆,走近文本1、齐读课题。
复习字词。
2、回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借鉴老师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开课直接切入重点,让学生重温课文主要内容。
但三年级的孩子直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较难,通过复习词语的环节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18心中那盏灯

此时,在儿子心头别 有一番滋味。他想大声地 对父亲说____________!
就是这双手,牵着我走过春夏 秋冬,就是这双手,把我高高举起, 就是这双手撑起了我童年的一片天。
那一年春节,让我骄傲,那一年春 节——引读14自然段。
• 最后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 第一句话“那一年春节”照应了开头哪一句话? 这种写法叫什么?
• 父亲讲完话后,又有什么动作、神态?你 从中体会出什么?
分角色读做灯笼时的第二次对话
• 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儿暖和暖和 吧!”
•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yē)好被子, 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 你……”
• 第二次对话,“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 从中感受到什么?
• 父亲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18、心中 那盏灯
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灯, 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马 德
马德,河北人。《读者》签约作家。 所发文章多次被《读者》《青年文摘》 《青年博览》等文摘类报刊转摘,并 收录到各种选本中,有文入选小学语 文教材及各地中考阅读材料。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 2.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样的? 3.为什么说“心中的灯”? 4.为什么留在了心中?
• 分角色朗读“我”醒来后,和父亲第一次对话, 从父亲的语言描写中,说说你又体会到什么?
• 我说:“爹,你干啥呢?”
• 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 吧。”
• 我又说:“爹,你干啥呢?”
• 父亲把脸扭(niǔ)过来,有点尴(gāngà) 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 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 吧。这不,冰冻(dòng)了一晚上,我正 给你做着呢!”
这盏灯不久就 化了,可是作 者为什么说它 是一盏最美的
心中那盏灯

18.心中那盏灯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出父亲的无私、伟大。
2.朗读课文,根据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3.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体会父亲的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体会出文章的爱。
2.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位平凡的父亲,一盏没过几天就化了的并不华丽贵重的冰灯,却带给一个八岁孩子难得的幸福和快乐。
而这盏灯也成为孩子心中一直不灭的最美的灯。
这该是一个怎样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啊!今天,我们就围绕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爱之情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一)导读1—4自然段,感受父亲爱子之情师:就让我们深入感悟课文,一起体会那份深深的父爱吧!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1—4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我”要灯)师:通过对课文第一部分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师:当我看到大军那个漂亮的灯笼后,也想拥有一个。
但是,我的家境贫困,知道父亲无法满足我拥有一个玻璃灯笼的美好愿望,就要求父亲做一个透亮的、不是纸糊的灯笼,这个要求对父亲过分吗?父亲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说明了什么?师:透过这两个简单的“行”字,我们都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就让我们带着父亲的这份疼爱朗读1—4自然段。
(二)品读5——13自然段,感受爱子情深师:虽然“我”提出的要求对于父亲来说有些为难,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既然答应,就要兑现承诺。
让我们跟随父亲走入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制作冰灯的。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5—13自然段,边读边画,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细细地品读,想想这些句子为什么能打动你。
师:请说说你的答案师:我们从父亲这个细小的动作中,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疼爱。
你来说说,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师:父亲为了能满足儿子的心愿真是用心良苦。
刚才老师看到有很多同学画出了这段话:师: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上的内容,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做冰灯时动作的词语。
《心中的那盏灯》阅读理解

•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 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 子上暖和一会儿。 • 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取暖。
再次阅读“我”和父亲 对话的部分,找出体现父亲 很冷的句子。
• 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 • 我分明感觉到,他的手真凉啊!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作 者的父亲说什么?
对作者的父亲说:您真是一位伟 大的父亲,宁可自己受冻,也要 让孩子开心。
第9段“父亲把脸扭过来, 有点尴尬地说……”父亲为什么 会尴尬呢?
父亲也想给“我”做玻璃 灯笼,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 玻璃,所以尴尬。说什么?
对作者说:你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你的父亲是那么地疼爱你,为了满 足你的愿望,忍受着刺骨的寒冷, 赤手为你打磨冰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 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 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打磨着。我 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 像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 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 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6~12自然段,注意冒 号和引号。抓住重点语句说说你有什 么感受?
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 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 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寻思着给你 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 我正给你做着呢!”
自学提示:
当我听了父亲的话,看到父亲的 神态后,我又有什么表现?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 发红的双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 里滚了出来。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 发红的双手, 的泪珠从我的眼 里滚了出来。
自探提示:
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在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
那一年的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 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儿得很痛快。小 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没过几天, 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 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盏
最美的灯。”
父 爱 儿 女 心 中 最 美 的 灯 -------
你一定也感受到了 这份父爱。拿起笔,写 一写你感受到的父爱吧!
18
心中那盏灯
一盏 勾画
享受 细碎
啥样 打磨
玻璃 冰冻
木质 夸赞
执意
尴尬
炕沿
珍藏
衣襟
扭过来隐隐约约
自学提示:
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文中具 体写父亲为我做冰灯的语句。并找出 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加上点。
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 当我迷迷糊糊地想再睡会儿时,突然 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吸引了过 去。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 托 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 着块东西, 另一只手在里边 着。我发现父亲 打磨 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洗碗。父 擦擦 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 捂 手,再把双手 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 一会儿。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 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 子, 心别冻着你……”
“爹,你干啥呢?”
“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吧。”
“爹,你干啥呢?”
“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 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
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
“爹,你冷不冷?来这暖和暖和吧!” “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