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管理简介
卫生应急管理培训ppt

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卫生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05
卫生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卫生应急管理案例
2003年SARS事件
2002年至2003年间,广东发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疫情,由于 卫生应急管理不到位,导致疫情扩散,最终全球范围内出现SARS病例。
VS
卫生应急管理特点
卫生应急管理具有突发性、复杂性、严重 性和广泛性等特点,需要政府和卫生部门 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要性及意义
重要性
卫生应急管理是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要职责。有效的卫生应急管理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3
《卫生应急管理培训ppt》
目录
• 卫生应急管理概述 • 卫生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 卫生应急管理流程 • 卫生应急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 卫生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01
卫生应急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卫生应急管理定义
卫生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卫生部门在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发 生后,通过有效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 应急救援等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地保护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意义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可以提高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也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 卫生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历史与发展
历史
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的 历程。2003年SARS疫情后,国家加大了卫生应急管 理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 体应急预案》等法规和预案,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卫生 应急管理体系。
卫生应急管理简介

个体健康,康复
上下结合,模糊和精确结合
向下,追求精确 向下,追求精确
显微镜,眼镜,望远镜
显微镜
显微镜
23
五、卫生应急管理人员
三头
➢智慧之脑 ➢法制之脑 ➢应变之脑
六臂
橡皮肚 丰富知识
处置 决策沟通 信息 培训演练 预警 物资储备
预案 法律 储备 队伍 基地 制度 规范 科技
合作联动 文化
八条腿
24
20
协调性(coordinated)
为事件处置组织各类资源的中心和枢纽:
- 卫生资源 - 政府资源 - 各种社会资源
21
以人为本
Personalized Care Patient - centred Care Whole - person Care
22
四、卫生应急与疾控和医疗的差别
项目
对象 处置场所 状态 时限 技术 设备 资源 结果预见性 社会关注度 执行主体 目标
6
我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卫生应急工作现状
① 突发急性传染病等引起的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②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 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③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不断增加。
④ 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威胁现实存 在。
7
我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存在的薄弱环节 ➢ 面临的形势
1.健全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指 8.推进基层卫生 挥系统。 应急能力建设。
7.建立完善卫生 应急科技支撑系 统。
主要任务
2.强化卫生应急 队伍及其能力建 设。
3.加强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监测预 警系统建设。
5.建立健全全国 紧急医学救援网 络。
卫生应急管理相关词条

卫生应急管理相关词条1 卫生应急管理卫生应急管理是一种防范疾病和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管理方式。
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协调和资源调配,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卫生应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2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指在卫生紧急事件发生后,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来遏制和控制卫生事件的蔓延,减少其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影响。
应急响应包括严密的监测和预警、快速的反应、紧密的协调和信息共享等方面。
3 传染病防控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传染病防控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包括了有效的疫苗接种、卫生常识宣传、个人防护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等多个方面。
4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有效地掌握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科学的措施。
信息共享需要健全的信息采集、分析、评估、传输和处置机制。
5 卫生救援卫生救援是指在卫生紧急事件发生后,派遣医疗队伍前往现场,提供紧急的医疗救援和卫生服务。
卫生救援需要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以确保现场卫生人员的安全和医疗队伍的高效运转。
6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是指在卫生紧急事件发生后,对受伤或生病的人员采取紧急的医疗措施,减少其痛苦和危害。
急救措施包括人员转移、止血、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多个方面,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7 设备和药物储备设备和药物储备是卫生应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包括为应急需求准备足够的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设备和药物储备需要适时地更新和调整,以应对新的卫生威胁和变化。
8 协调与合作协调和合作是卫生应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需要政府、医疗、安全等多个部门紧密协作,以达到快速响应、有效控制和良好的卫生效果。
协调与合作还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讯设施和应急预案等,以保障卫生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
卫生应急管理

卫生应急管理一、背景介绍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卫生部门和相关部门组织并协调各类资源,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前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紧急情况,减轻事态的严重程度。
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卫生应急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卫生应急管理的责任、职权和义务,制定卫生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为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卫生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明确各级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组织协调各类资源。
3.应急预案编制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程序、宣传教育措施、物资储备和分配等内容,确保在事态发展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
4.信息化建设建立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实时监测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发布预警信息,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加强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三、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卫生应急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预测、评估和决策,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综合性原则卫生应急管理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和部门,形成协同合作的态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协调统一管理。
3.规范性原则卫生应急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流程,依法依规进行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及时性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及时调配资源和人员,加强预警和预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四、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卫生应急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宣传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事前准备和应急预案卫生部门需要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工作流程,加强物资储备和分配。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作为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介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包括应急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在应急事件中的应对方法等内容。
二、应急管理的概念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通过组织、协调和调动各方力量,有效防范、应对和处置危机,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恢复正常秩序的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应急管理可以提前进行预案制定和演练,增强应对能力;可以迅速响应和准确决策,及时控制危机;可以有效协调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维护社会稳定。
四、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管理的实施应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1.立足实际,科学决策:根据具体情况对危机进行科学评估,实行科学决策,制定应对方案。
2.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提前预测、预警和预防危机的发生,采取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3.快速响应,精准处置:危机发生后迅速响应、快速处置,确保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4.信息公开,透明治理:及时向社会公开信息,增强社会信任,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五、应急事件的类型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自然灾害、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化学品泄漏等。
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应急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六、应急管理的应对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应急管理部门需要灵活应对,常见的应对方法包括:1.应急预案实施: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协调各方资源,全力应对突发事件。
2.信息发布与通报: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避免谣言传播。
卫生应急管理(王亚东)

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风险源及其影响因素不断产生、增加、 积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如果我们将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看成是一个社会的 过程,则可将其分为完好期、事件前期、事件期、事件后期 四个阶段。
第二章 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二节 风险管理计划 第三节 风险的识别 第四节 风险的评估 第五节 风险的应对
5、风险概率影响矩阵
• 估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将两者相 乘,得出一个风险的数值,以此来度量项目的风险。
• 风险值=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
• 确定低风险、中风险与高风险的临界值;为每一风险值定
级。
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分析矩阵
可能性 可忽略1 A,几乎肯 定 B,很可能 M散发:感染性 腹泻 M 较小2 S散发:菌痢 中等3 H 后果 较大4 H 严重5 H
各区县,一旦某区出现问题,总损失会减小。 • 买多支股票也是这个道理。 • 减小分子,分母不变。
4、风险分散
• 风险分散是将风险单位增多或扩大。朝阳 区的做法:将承担风险的单位从1个增加 到4个、再增加到16个、71个。分子不变 ,分母增加,分散风险。
5、风险转移
在不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的情况下, 借用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风险损失转移 给项目的第三方 ①职能转移。将职能与风险一起转嫁其他。 ②依据合同将风险转嫁他人。保险
50
2、预案最终会被制度、法规所取代。
只有复杂、多变、不常出现、不熟悉、难以把握的活动才需要
制定预案。 当人们了解了事件的特点,把握了规律,熟悉了过程的活动时 ,逐步都会形成制度和法规,不再需要制定预案。 各级各类预案中,基本的、共识的、行之有效的部分都将逐步 纳入法规体系之中。最后会实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法制管理。 最高境界是什么?
卫生应急职责与制度

卫生应急职责与制度一、卫生应急职责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对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和处置,减轻或者消除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卫生应急职责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职责和任务。
1.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1)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事件相关信息。
(3)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工作。
(4)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级别和应对措施。
(5)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物资、技术等应急准备工作。
(6)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7)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2. 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1)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及时报告事件信息。
(3)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
(4)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5)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物资、技术等应急准备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转运和隔离工作。
(7)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工作。
3. 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1)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
(2)财政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费的保障和管理工作。
(3)公安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治安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
(4)民政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人员的救助和安置工作。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员、物资和设备的运输工作。
卫生健康 应急管理

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为保障公众的卫生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管理制度。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将从准备工作、应急响应、资源调配和经验总结等方面,探讨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
准备工作是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
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培训应急人员等。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件分类、应急响应程序、资源调配方案等内容,并要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建立应急机制是为了明确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培训应急人员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熟练地操作和处理。
应急响应是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的核心环节。
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紧急通知、现场处置等步骤。
信息收集是指及时搜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包括病情报告、疫情监测、舆情分析等。
风险评估是指对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和传播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紧急通知是指将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和公众,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场处置是指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救治伤员、调配资源等。
资源调配是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
资源调配包括人员调配、物资调配和医疗救援等。
人员调配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将卫生健康部门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以满足突发事件的需求。
物资调配是指根据实际需求,将各种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用品等进行统一调配,以保障现场救援和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疗救援是指派遣卫生健康专业队伍前往灾区或疫情发生地,进行现场搜救和救治工作。
经验总结是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的必要环节。
经验总结包括事后评估、演练总结和科学研究等。
事后评估是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应急工作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应急
• 卫生应急:是指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进行的预防和准备、监测 和预警、处置和救援、恢复和评估等,以及为控 制和消除其它突发公共事件所引发的严重公共卫 生和社会危害而开展的紧急医学救援和卫生学处 理等,一切活动的总称。
• 发展黄金期
• 矛盾凸现期 • 事件多发期 • 应急机制初建期
卫生应急形势复杂、严峻(一)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
• 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造成危害大 • 常见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 流等灾害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卫生应急形势复杂、严峻(二)
• 突发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随时有发生的可能
• 鼠疫等传统烈性传染病仍构成重大威胁 • SARS、禽流感等各种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 病不断出现 • 远距离传播、扩散的风险加大 • 输入性传染病流行风险进一步增大。
卫生应急形势复杂、严峻(三)
•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事件不断增加 • 经济快速发展加之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事故隐 患大量存在,事故高发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 性转变 • 核电设施的建设,以及放射源的广泛应用,带来了 新的安全风险隐患 • 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 化学品种类多,并不断增加,“错位使用” • 国际交往增加,重大国际活动频繁举行 • 重大建设工程不断进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三、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
• 适用范围:各类群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 工作内容: • 管理工作: • 体制、机制、预案、规范建设 • 应急准备和处置的组织协调 • 能力建设:人员队伍、条件、培训、演 练 • 应急处置:诊治、流调、采样检测、卫 生学建议
近年工作进展
• • • • • • • • 建立并完善国家解毒药品储备调用机制(2004--) 组建卫生应急专家委中毒处置组(2006) 开展中毒救治基地建设和管理(2006--) 召开首次全国中毒卫生应急工作会议(2010) 组织中毒卫生应急处置专项培训(2010--) 印发中毒卫生应急专项预案、技术方案(2011) 编印中毒预防健康宣教材料(2011--) 中毒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 • • • • • •
其特点: 时间紧迫性 可供管理者利用的信息资源非常有限 管理的责任重大、关乎大局 涉及面广、任务繁重 受关注程度高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优越性
卫生应急形势分析
• 社会发展形势
•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形势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报告情况
社会发展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 社会转型期
二、我国卫生应急管理进展
• • • • • 卫生应急法律体系 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 卫生应急工作机制 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我国卫生应急法律法规
• 卫生应急基本法律法规 • 突发事件应对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 • 卫生应急相关部门规章
卫生应急工作运行机制
• • • • • • • • • 指挥决策机制 监测预警机制 信息报告机制 应急响应机制 调查处置机制 协调配合机制 区域联防机制 总结评估机制 恢复重建机制
卫生应急预案
• • • • • • • •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卫生部门预案 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 其他部门预案 地方各级预案及医疗卫生单位预案
卫生应急体系
• • • • • • 卫生应急指挥机构 协调联动的临时机构 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卫生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 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卫生应急管理机构
• 2004年3月,卫生部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 现共18人编制,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 • 应急办公室下设4个处:综合协调处,监测预警 处,应急指导处,应急处理处。
卫生应急管理简介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SARS以后,国 家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高度重视,各级政 府和部门都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确定了专门人 员负责辖区的应急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 应急预案,做到了经费、人员到位,各部门职责 明确,机制逐步完善,网络覆盖城乡。国家将应 急处置上升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实践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要求。卫生部门是应急工 作的主力军,做好应急工作,保障群众人身权利 是卫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急工作分为公共 事件应急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南京汤山投毒事件
• 2002年9月,因生意 竞争,陈正平将剧毒 鼠药“毒鼠强”投入 陈宗武面食店的食品 原料内,造成300多人 中毒、42人死亡的特 大事件。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报告情况
• • • • • • • 事件报告起数每年约2000余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明显提高 各级别事件中,约90%为一般事件(IV级) 各类事件中,约70%为传染病暴发 各类事件中,约15%为食物中毒 传染病事件报告中,60%以上为流腮、流感和水痘事 件 • 事件报告死亡病例中,半数为食物中毒,其次为传染 病
主要内容
• 卫生应急概念及形势 • 我国卫生应急管理进展
• 我国中毒卫生应急工作
卫生应急相关概念
• 突发事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卫生应急
突发事件概念
•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 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 事件。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
卫生应急的主要任务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 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
卫生应急的基本特征
• • • • • • • 综合性 协调性 以事件为中心 以政府为主导 以应急响应为重点 以预防为导向 以人为本
卫生应急管理
• 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卫生应急工作的计划、实施与评价活 动的总称。
下一步主要工作
加强中毒救治基地建设和管理 • 基地工作规范 • 基地考评标准 • 基地网络管理办法 加强中毒卫生应急工作网络管理 中毒卫生应急信息网络建设、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的方面
• • • • 法规相关配套制度的细化落实 急处置条件和能力的加强 应急工作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完善 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指导 意见 • 卫生部、发展改革委,2010年6月联合下发 • 十二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 展规划的编制
卫生应急形势复杂、严峻(四)
• 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威胁现实存在。 • 分裂和敌对势力制造社会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客 观存在。 • 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经济社会 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交错,导致影响公共安全 的因素增多。
社会安全事件
• 拉萨“3.14”事件
• 乌鲁木齐“7.5”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条)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突发性、公共性、多样 性、复杂性、高频化、社会危害严重性、国际互 动性。
卫生应急工作原则
• • • • • • 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2,必须坚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 3,必须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 4,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强化能力; 5,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协同应对; 6,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理想目标与重点工作
• 理想目标 • 依法、科学、规范、及时 • 有力、有序、有效、有度
• • • •
重点工作 加强沟通,密切协调 信息报告迅速准确 现场处置和保障能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