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TE翻译能力模式之反思

合集下载

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_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

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_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

1. 翻译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能力研究一直是过程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

学术界基于不同理论范式、从不同视角对翻译能力这一关键概念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探索,形成了自然观、要素观、最简观和认知观,以期揭示翻译能力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涵,进而为翻译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

1.1 自然观乔姆斯基的语言-行为模型对早期的翻译能力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威尔斯、哈瑞斯、图里等学者从双语视角对翻译能力进行了研究,总体上认为翻译能力衍生于双语能力。

威尔斯指出,双语能力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共同构成翻译能力的基础(Wilss, 1976: 117-137)。

译者必须具备源语文本的分析能力和译语文本的产出能力。

翻译天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语言能力,这一观点与哈瑞斯对翻译能力的早期定位基本相似。

20世纪70年代末期,哈里斯对双语儿童的翻译能力及其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双语者具备运用一种语言翻译另一种语言的认知机制和能力,而且这是就可成为“自然译舍伍德认为,(1)前翻译阶段)自动翻译阶段(将;(3)传通阶段(以(Harris & 双语者拥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李瑞林 西安外国语大学摘 要:本文首先梳理翻译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反思、统合翻译能力自然观、要素观、最简观和认知观的基础上,以译者能力这一概念为切入点探讨翻译教育的目标内涵,提出了以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译者能力动态观和译者素养观。

本文认为,译者素养是译者素质和译者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译者根据翻译情境和目的建构翻译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译者形成专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志,译者素养应是翻译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指向。

关键词:翻译能力;译者能力;高阶思维;译者素养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1) 01-0046-06存的(Toury, 1995: 241-258)。

与哈瑞斯的研究不同的是,图里认为,双语者早期的翻译是自发的,在功能上是冗余的。

翻译反思报告

翻译反思报告

翻译反思报告在现代社会,翻译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职业,扮演着信息传递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角色。

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多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愈发频繁和重要。

然而,翻译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包含许多隐含的挑战和困难。

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我深刻地意识到翻译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这份报告中,我将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翻译技巧和水平。

首先,我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转换。

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完全理解源语言的意思并将其转化为适合目标语言受众理解的形式。

然而,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背后的文化背景常常导致翻译的困难。

在过去的翻译工作中,我经常面临到一些翻译难题,比如某些特定的表达方式在目标语言中无法准确表达,或者某些文化习惯在目标文化中根本不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努力学习和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准确性是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注重的重要方面。

翻译的主要目标是准确地传递源语言的含义,尽可能地还原作者的意图和表达。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之间的细微差异或者词汇的多义性,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含义不清晰或者歧义的情况。

为了提高准确性,我通过对纠正和修订自己翻译的文本进行反思,并学习他人的优秀翻译作品,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技巧。

同时,我还加强了对于领域知识的学习,尽量做到对于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正确翻译。

此外,翻译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

作为翻译者,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地聆听、理解和转化源语言的信息。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查找和核实相关信息。

曾经,我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术语和概念的翻译困难,但我并没有马上放弃,而是耐心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对比,最终找到了符合上下文的准确表达方式。

这样的经历使我明白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耐心、毅力和责任心。

最后,翻译工作也要求我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和反思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和反思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和反思引言翻译是一项需要高度语言技能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工作。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参与一系列翻译实践项目,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翻译能力,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反思。

本报告将总结这些实践经验,并对自身翻译能力进行反思,以期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实践总结在多次翻译实践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关键点对于翻译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1. 熟悉专业知识在多领域的翻译实践中,我发现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遇到专业术语和行业背景知识时,我学会了主动查找相关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并将其准确传达给目标读者。

2. 注重语境和复杂句子处理翻译中,有时会遇到复杂的句子结构或者含糊不清的表达,这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项挑战。

通过实践,我意识到理解语境和句子结构对于翻译准确传达原意至关重要。

在处理复杂句子时,我学会了结合上下文和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和推断,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3. 保持风格一致性翻译的风格一致性对于传达文本的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为了保持风格一致,我学会了在翻译前先阅读整篇文本,了解作者的风格和用词特点,并尽可能保持与原文相似的表达方式。

同时,我还注意到在翻译过程中,合理使用一致的词汇和术语,以确保整个文本的连贯性。

4. 掌握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工具是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使用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Trados和MemoQ。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翻译重复部分,并提供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来保持术语和风格的一致性。

学会使用这些翻译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翻译质量。

反思与展望通过这些翻译实践,我认识到自己在翻译能力方面的不足,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学习计划:1. 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在遇到某些专业知识薄弱的领域时,我发现自己无法准确理解和传达原文意思。

因此,我计划加强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如法律、科技等。

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期刊和文章,我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领域的翻译挑战。

PACTE翻译能力模式和译本质量评估——以《勇敢的船长》的翻译为例

PACTE翻译能力模式和译本质量评估——以《勇敢的船长》的翻译为例

P A C T E小组的翻译能力模式应 用于小说译本 的质 量评 估 , 特别是其 中典 型误 译的评析之 中, 增强 了误译 评析 的科 学性 , 对译者翻译能力的 习得具有启发作 用。
[ 关键词 ] P A C T E翻译能力模式 ; 翻译 质量评估 ; 《 勇敢的船 长》
[ 中图分类号 ] 1 0 4 6
h a s b e e n t r an s l a t e d i n t o n o l e s s t h an t e n Ch i n e s e v e r s i o n s .Th e c on c e r n o f t h i s p a p e r i s wh e t h e r t h e s e
以《 勇 敢 的船 长》 的翻译 为例
高存 , 张允
( 1 . 天 津商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天津 3 0 0 1 3 4 ; 2 . 天 津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天 津 3 0 0 3 8 7 ;
3 . 北京 外 国语 大学 中国外语教 育研 究 中心 ,北京 1 0 0 0 8 9 )
P ACTE’ S Tr a n s l a t i o n Co mp e t e n c e Mo d e I t o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s e v e r s i o n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e s p e c i a l l y t o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al y s i s o f s o me t y p i c a l mi s t a k e s i n t h e m i n t h e h o p e o f p r o v i d i n g s o me e n l i g h t me n t f o r t h e

翻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翻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翻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本次翻译实验旨在提高翻译能力,探索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经验与教训。

本文将对实验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团队合作和个人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

实践活动总结实践活动是本次翻译实验的核心部分,通过翻译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文本,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翻译技巧。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但同时也获得了很多成果。

良好的团队合作在实践活动中,我所在的团队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讨论问题,通过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提高了整个团队的翻译水平。

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原文,并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翻译技巧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我对翻译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原文的上下文把握其中的语境,理解作者的意图,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对翻译至关重要。

此外,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确保翻译结果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我学会了更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提高了翻译质量。

反思与改进在实践活动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挑战,反思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法,对我提高翻译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重背景知识的积累在翻译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一些领域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这给准确理解和翻译原文造成了一定困难。

因此,我认识到加强背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关键。

我计划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积累领域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

提高审校能力在翻译实践中,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审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快速完成翻译任务的情况下,我可能会忽略一些小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达,这会影响翻译质量。

因此,在以后的翻译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审校环节,仔细检查翻译结果,确保语意准确、表达流畅。

多样化翻译体例在实践活动中,我发现自己有时过于依赖直译,没有灵活运用其他翻译策略。

因此,我认识到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尝试多样化的翻译体例,以便更好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翻译任务总结与反思

翻译任务总结与反思

VS
详细描述
解决语言障碍问题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 言基础,包括对语法、词汇、句型的熟练 掌握。在遇到难以理解或表达的语句时, 译者可以借助词典、语法书或网络资源进 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此外,与同行交流、 参加语言培训和研讨会也是提高语言能力 的有效途径。
文化差异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表现为对原文中文化元素理解不准确或表达 不地道。
详细描述
解决文化差异问题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对历史、风俗、价值观等方 面的了解。在遇到文化差异时,译者应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并寻求专业人士 的帮助。同时,在表达时应注意尊重原文化,避免过度归化或异化,力求保持原文的文
化特色。
时间紧迫问题与解决方案
要点一
总结词
时间紧迫是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表现为无法按时 完成翻译任务。
翻译过程回顾
翻译准备
资料收集
在开始翻译之前,我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以确保对原文的理解更加准确。 我查找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在线资源,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主题和语境。
术语准备
针对专业领域的翻译,我提前准备了相关的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我也参考了行业内的专业词典和翻译指南。
翻译要求
要求译文准确、流畅,符 合中文表达习惯,无语法 错误。
任务目标
完成英文文章的中文 翻译。
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积累翻译经验。
保证译文质量,满足 客户需求。
任务内容
仔细阅读原文,理解文章内容。
使用适当的中文表达,将英文原 文翻译成中文。
对译文进行校对,确保无语法错 误和语义不准确之处。
02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 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 惯,以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翻译的心得体会及反思

翻译的心得体会及反思

翻译的心得体会及反思翻译的心得体会及反思翻译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艺术,更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和专注力的工作。

多年来,我一直在翻译领域里努力探寻,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我在翻译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我对自己的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翻译并非简单的机械转换,而是一项需要深入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艺术。

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我发现只有当我能理解原文的内涵和目的时,我才能将其准确地翻译出来。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原文,我会尽可能地了解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

其次,我学到了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原则。

虽然翻译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自由度,但我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的优化。

此外,我也常常借助工具来提高效率,如翻译记忆库和在线词典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经历了一些失败和挫折。

有时,我会陷入追求完美的困境,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句话上,而忽视了整体的翻译质量。

我深知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合理的时间管理和拿捏好分寸的重要性。

所以,我逐渐学会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除了技巧和技能,我还注意到对自我的持续反思和学习的重要性。

我相信翻译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这个领域能够持续发展。

因此,我会经常参加翻译培训和与其他翻译人员的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翻译既是一项技术活,又是一项艺术。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学到了在翻译过程中深入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合理分配时间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翻译之路并不容易,但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中,我相信我能够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为跨文化交流做出更好的贡献综上所述,翻译过程中的忠实于原文原则是最重要的,而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是目标。

优化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利用工具提高效率,以及合理分配时间是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同时,持续反思和学习是保持专业素养和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

翻译工作总结反思

翻译工作总结反思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翻译工作展望
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
1 2 3
技术驱动的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翻译行业 将更加依赖技术,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全球化与本地化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翻译需求将更加多样化,要 求翻译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
感谢
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提高翻译质量;感谢同事们的建议和帮助,让我在遇到困难时 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致谢
感谢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翻译机会;感谢原著作者,让我能够接触到优秀的作品,提升自己 的素养。
对未来的展望与期许
展望
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从事翻译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
对未来翻译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敏感性

注重质量与创新
在追求翻译准确性的同时,注重 创新和个性化表达,满足不同客
户的需求和期望。
培养综合素质
除了语言和专业知识外,还需要 培养良好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 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工作
场景。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总结与致谢
总结翻译工作的得失
收获
通过翻译工作,我提高了语言能力, 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了细致 的工作态度。
不足
在某些复杂句子的翻译上,仍存在理 解不准确、表达不流畅的问题,需要 加强语言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支持与帮助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在 翻译研究 领域 , 学者们对 翻译 能力所 包括
的具体内容认识并不统一 , 也没有一个公认 的、 经由 实证检验有效 的翻译能力模式, 因此 P C E的首要 AT 目 标是研究笔译能力模式。通过对 比研究他们发现 , 翻译能力不是一种双语能力, 而是专业译者所必备的 能力 , 是一种专 业知识系统 , 是翻译 中所 必需 的潜在 知识 和技 能系统 。这 种专 业知 识系 统包 括 陈述 性知
译者能力 习 过程的分析不尽合理 , 得 次能力模 式研 究方 法也 有弊 端。文章从 能力概念 分析入 手, 重新 审视 翻译 能
力模式的构成 , 为翻 译能力是 指译者在 不同的语 境 中使 用合 适 的工具和 方法来解 决翻译 中遇 到 的问题 的素质 , 认
是一种从 低级能力到高级能力的发展 过程 。
作者简介 : 陈维娟 (9 8 ) 女 , 东日照人 , 师, 1r 一 , 山 7 讲 硕士 , 究方向: 研 翻译理论 与翻译教学 ; 苏小兰( 97 ) 女 , 苏无锡人 , 师, 17 一 , 江 讲 硕士 , 究方向: 研 认知语言 学。
7 9
四川教育学 院学报
21 0 2年 7月
关 键 词 :能 力 ; 译 能 力 模 式 ; 能 力 翻 次 d i1 .9 9j1 n 10 5 5 .0 2 0 .7 o :0 36 /.s .0 0— 77 2 1 .7 0 9 s
中图分类号 : 3 5 9 H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05 5 ( 02 0 4090 10 -77 2 1 )7 27 -4
(.曲阜师 范大 学 翻译学院 , 1 山东 日 照 262 ; . 苏信 息职 业技术 学院, 786 2 江 江苏 无锡 245 ) 113
摘 要: A T P C E提 出的翻译能力模型被 某 些译 学研 究 者称 为迄 今 为止 最为 系统 、 最念和 习得规律 的思考 , 笔者认 为 P C E对翻 译能 力的概念仍存 在逻辑 上的模糊 , AT 因此对
间 , 个过 程呈 现 出递 进式 发 展 。 西班 牙 巴塞 罗那 整 自治 大 学 的 P C E( rcs i h cusino A T Poes n teA qit f io Tas tnC m e n eadE a ao ) 组 运 用 实 rnl i o pt c n vl tn 小 ao e ui 证 方 法 , 翻译 能力 的特 征 、 对 翻译 能力 的构成 和 习得 过程 进行 了全 面而 深 入 的 研究 。尽 管 P C E的 研 AT 究较 之 前 的非 实 证 研 究 取 得 了更 多 的进 展 , 被
对 翻译能力 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7 年代 , O 至今仍 是 国内外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伴随翻 译研究从语言学派到功能学派 , 从描述学派再到认
知学派的演变 , 对翻译 能力 的研究也经历 了类似的 发展 过程 , 即从 早期 的 自然 翻译 观过 渡 到 以强 调 转 换能力为特征的要素观 , 再到以分析过程为主的翻 译 能力认知观 。当然 , 翻译能力的研究趋势并非 对 呈直线演进, 翻译 能力 的研究是在 总结 已有成果的 基础上 , 通过多视角探讨 , 将认识从平面式的双语转 换推进到 由译者、 环境 和知识等要 素交互 的多位空
ko l g)后者也被称为操作性知识。 nwe e , d - 3
关 于 翻译 能力 的显 著 特征 ,A T P C E总结 为 以下
・ 收稿 日期 : 0 2( 一4 2 1 _3 D )
基金项 目: 曲阜师范大学校 级研 究项 目“ 孔子 西行——儒 家文化传播 与《 论语 》 翻译研究” X205 ) ( J097
四点 :1 翻译能力是一种专家知识 , () 而非所有双语 者都具 备这 种 能力 ;2 翻译 能 力 基 本 上是 一 种 程 () 序知识 ( 而非表述知识) ( ) ;3 翻译能力由互相关联 的各种不同次能力构成; 4 策 略能力是一种程序 ()
知识 , 因此 非 常重要 ( 1 t sep ̄ k o l g n ( )I i x e nwe ead d n t osse y lbl g a ;( )I ib s aypo o p s sdb l in ul 2 ts ai l r- e a i s c l cd rl nw eg ad n td c rt e ;( )I i eua k o ld e( n o el a v ) 3 t s a i
识 (el av nweg) 过 程 性 知 识 ( rcdr dc rtekolde 和 a i poeua l
Ls yk ez a…称为迄今 为止最为 复杂 的能力模式 , n 但 是, 从能力的实质来分析 ,A T P C E提 出的翻译 能力 之概念存在逻辑上 的模糊 , 因此对 翻译 能力习得过 程的分析不尽合理 , 次能力模式研究方法也有弊端。
笔者借鉴其他学者对翻译 能力的看法 , 尝试探讨翻 译能力的本质 , 在剖析 P C E翻译能力研究成果基 AT 础上 , 对其 次能力 模 式 和 翻译 能 力 习 得过 程 理 论上
之不 足进 行 阐析 。


P C E的翻译 能 力研 究成 果 AT
P C E提出的翻译能力模 型是迄今 为止最 为 AT 系统的一个可视化模型 , 其面向职业译者 的实证研 究方法也得到学术界的肯定 , 有关翻译 能力 习得建 模与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翻译教学研究产生 了 积极影 响 。
第2 卷 8
Vo. 8 12
第7 期
J OUR NAL OF S C I HUAN C L GE OF EDU AT ON OL E C I
四川教育学 院学报
21年 7 02 月
J 12 1 u. 0 2
P C E翻 译 能 力 模 式 之 反 思 AT
陈 维娟 苏小 兰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