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邦英浅谈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合集下载

论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论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论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的关系作者:徐林英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05期[摘要] 课堂应是实行德育的主阵地,应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战场,也是提升人的需要层次的地方。

长期以来,教师总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了学生,就认为这堂课上好了。

殊不知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德育。

那是不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德育如影随形呢?[关键词] 学科教学;德育工作;班主任[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5-0118-01张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资深班主任,有责任心,荣誉感强。

她在语文教学上也很有一套,是区教学能手,所带班级成绩优秀。

今年,她是机电班的班主任。

这个班男生多,学生调皮,经常有学生违规违纪,常规管理工作的压力很大,班集体建设困难重重。

张老师的努力大家看在眼里,学生也知道她的良苦用心,可是,效果并不好。

学生管理部门找学生调查,绝大部分学生看到了张老师的态度,深知她的辛苦,也是心存感激的,但对她的工作方式是不买账的,觉得她太婆婆妈妈,有些大煞风景。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在赏析课文的时候,时不时提及常规,动不动谈及违规违纪,经常占用语文时间来进行德育教育。

一篇小说,情节正酣;一篇散文,意境正美;一首诗歌,诗意正浓的时候,张老师愁眉苦脸地指着黑板右上角的常规记录批评学生昨晚在宿舍讲话了!此情此景,无以言表。

张老师的个案代表了广大班主任在学科教学与教育工作中普遍问题。

一方面是寻求一个相对稳定的班集体,一方面是追求个人教学成绩,教育与教学成果的双向追求萦绕心间,纠缠不清。

在彼此的纠缠中,导致教育和教学的效果都不好,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都会焦头烂额,困难重重。

其实,“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就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德为先、遵循规律、守候成长——小学班主任工作漫谈

以德为先、遵循规律、守候成长——小学班主任工作漫谈

以德为先、遵循规律、守候成长——小学班主任工作漫谈莫琼英(广宁县南街镇新城小学广东·肇庆526300)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爱的工作,以爱为出发点,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守候每一位孩子的成长。

以德为先,教师学高身正、以身作则,以自身的高尚品格引领学生成长。

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原则,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进步。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立德树人成长规律守候成长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走过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之路,如今仍在路上,依旧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就像绵绵的春雨一样洋洋洒洒,面对繁杂的工作就像面对绵绵春雨,班主任应该做一位欣赏者,懂得欣赏春雨的润物无声,而不是埋怨春雨的没完没了。

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教育的方法也数不胜数,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班主任工作,面对工作的千丝万缕,也有千方百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中的案例,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1立德树人,做学生的引路人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

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

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

”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的学高身正,是立德树人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自觉要求自己,处处做到德为先。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

1.1学习法律法规,正直做人与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深刻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在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洗涤思想和心灵,让法律法规为教师指明目标,端正方向。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者:蔡远德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7期孔子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意即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故教育应该以德为本!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

现在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关注度也不断在提高,同时也反应在英语教学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德育首位”的指导思想,做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读书又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英语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呢?现在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立足于教材,贯穿于教学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新编的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内容包括名人传记、文学艺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等。

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并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境界。

通过对重大版英语教材的深入学习探究,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或情感目标教学:1.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 I Have a Dream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马丁.路德金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Olympic History, Beijing Olympics等课文时,可以结合我国第一次打进世界杯以及成功申办奥运,来说明祖国的发展和强大,从而增强学生对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时,先组织学生了解学习一些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从中学习运动健儿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取荣誉的精神,从而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师要忠实履行“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教师要忠实履行“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教师要忠实履行“教书育人,德育为先”-中学数学论文教师要忠实履行“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潘荣界(贵州省三都县交梨民族中学558100)【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推展和深入,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至上的现象屡见不鲜。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两个重点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强调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大根大本。

教师履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是教育的宗旨。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教师学生素质教育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培养当今高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批的尖端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推动和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傅国亮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两个重点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强调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大根大本。

但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偏差,特别是农村素质教育值得教育者深思:一、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德育教育的根本在农村学校很多老师都这样叹息:“现在学生都享受国家的营养餐,学生生活好了,脸上也红润了,个子也长高了,学生也不怕老师了,好吃懒做,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

”虽然是几句平淡的语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值得深思。

德是事业之根,为人之本。

道德品质好比是一棵大树的树根,知识技能、才艺好比花、果、枝、叶。

树根扎不牢不深,营养缺乏,花果必然也就是不好。

我们片面认为一个人的学历高就代表其素质就高,其实也不然。

夫子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实夫子强调教师教书把传道放在前面,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科技、知识,文凭才是末,不能代表素质。

根本不好,花再美再艳,也不过昙花一现。

教育之根就是德,德之根是就是孝道,孝道是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做人的本分。

懂得孝敬父母,就会关心、宽恕别人,知恩才能报恩。

教书先育人育人德为首

教书先育人育人德为首

教书先育人育人德为首教书先要育人,学校的首要工作任务是德育教育工作。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这都是针对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

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和道德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1.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改变过去那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学雷锋活动和文明礼貌活动,定期召开思想品德教育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德育工作教育报告会,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大的发展,在这五个方面的教育中德育是最重要的,学校要把德育工作始终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学校应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植物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当今的紧迫任务,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贯彻教育部的《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的通知》,由于社会的影响,一些不诚实守信的现象感染着中小学生。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以诚相待,待人虚情假意,甚至谎言应付而不以为然。

另一方面是网络的负面影响,虚拟的名称,虚拟的情景,不负责任的聊天,到处充满了假,同学之间也充满了虚情假意,中学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就很难做到诚实守信,所以诚信教育也很紧迫,在“五育”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诚信教育。

在此基础上首先要坚持师生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观念,正式“尊重”的教育。

师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对各项教育师生应平等参与,共同受到教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才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和谐。

其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观念,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体人员“三全”才能每一个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隋邦英浅谈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隋邦英浅谈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浅谈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摘要】班主任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如痴如醉的学问的追求者,在灯火阑珊处找到自己寻求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学会做人增强其学习内驱力,良好的班风保障学生健全人格;殊途同归,多层次、多角度育人;彰显人本精神,“德”迷其中,百年树人。

【关键词】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正文】“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说,上网玩游戏可以让人痴迷,因为其乐无穷,但这是一种使人精神颓废的庸俗情趣;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可以让人痴迷,找到其中的乐趣,这是一种使人充满活力,有益身心的高雅情趣。

班主任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如痴如醉的学问的追求者,在灯火阑珊处找到自己寻求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1.要培养学生成才,必须先使其学会做人。

做人是成才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只有才没有德要做坏事,是害才;当然有德无才只能做小事,是庸才;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做大事,是人才。

2.要让学生个体学习好,必须增强其学习内驱力。

培养学生爱学习,就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自卑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没有方向的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养成良好习惯,做到立志成才,勤奋学习。

3.要提高团队学习成绩,必须有良好班风班纪做保障。

良好班风班纪来自于班主任的引领和教育。

坚持德育立班,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强大的团队,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

4.要让学生有健全人格,必须促进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责任感。

现在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多是娇惯;生活上照顾得太多,思想行为上要求得太少;学习上期望值太高,学生学习压力太大。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性格脆弱、孤僻的较多。

班主任要当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帮助学生战胜脆弱,调整心态,增强自强心和自信心,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要克服孤僻,善于与同学交往,培育合群友爱的健康人格,提高构建和谐关系的能力;中学生还要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正确对待与异性伙伴的交往;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确立职业理想,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这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成绩优秀,更需要学生在品德上做到优秀。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书育人的意义、德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德育的实践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重要性。

一、教书育人的意义教书育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学生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

教书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教书并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一个有着良好品德的人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

正如孔子所说:“当仁不让于师。

”可见在古代,师德是非常受重视的,而今天重视教书育人更是刻不容缓。

教书育人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力和道德品质。

这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良好的师德和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书育人还意味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使命,也是社会的需要。

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德育首先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

一个人应当具有努力奋发、坚忍不拔、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这些品质都是德育应该培养的对象。

德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德育能够塑造学生优良的心灵品质。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困难,而德育的力量可以使他们坚守正道,不偏离正确的道德观。

在面对诱惑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保持心中的“良知”和“爱心”。

这样的学生不仅有着优秀的学业表现,更是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育人”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育人”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育人”作者:何贵林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7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困境陶行知说:“唯有平等,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才会发生人格的互相感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班上的学生既是师生,亦是合作伙伴。

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放下师道尊严,抛弃所谓的权威,与时俱进,了解当今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他们的内在巨大潜能,想方设法加强和学生的各种交流,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若是真正爱护学生,那就首先理解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同他们谈话、同他们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教师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更加有效。

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学困生的问题。

班主任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让学困生看到希望,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学困生,仅有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热心的辅导是不够的,他们极易自暴自弃,尤其是当优生、好生受到表扬,获得荣誉时,他们更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而学困生有他们的特点,他们对于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很珍惜。

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所受的批评和指责相应的多于表扬和赞美。

如果教师能多给予他们表扬,他们的表现会令人刮目相看。

总之,无论这些学困生的成绩是多么的渺小,或只要他们不惹麻烦事,有一点闪光之处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其作用远远超过苦口婆心的教育和严厉的批评。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的体现,教师要向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摘要】班主任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如痴如醉的学问的追求者,在灯火阑珊处找到自己寻求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学会做人增强其学习内驱力,良好的班风保障学生健全人格;殊途同归,多层次、多角度育人;彰显人本精神,“德”迷其中,百年树人。

【关键词】班主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正文】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说,上网玩游戏可以让人痴迷,因为其乐无穷,但这是一种使人精神颓废的庸俗情趣;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可以让人痴迷,找到其中的乐趣,这是一种使人充满活力,有益身心的高雅情趣。

班主任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如痴如醉的学问的追求者,在灯火阑珊处找到自己寻求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1.要培养学生成才,必须先使其学会做人。

做人是成才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只有才没有德要做坏事,是害才;当然有德无才只能做小事,是庸才;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做大事,是人才。

2.要让学生个体学习好,必须增强其学习内驱力。

培养学生爱学习,就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自卑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没有方向的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养成良好习惯,做到立志成才,勤奋学习。

3.要提高团队学习成绩,必须有良好班风班纪做保障。

良好班风班纪来自于班主任的引领和教育。

坚持德育立班,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强大的团队,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

4.要让学生有健全人格,必须促进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责任感。

现在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多是娇惯;生活上照顾得太多,思想行为上要求得太少;学习上期望值太高,学生学习压力太大。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性格脆弱、孤僻的较多。

班主任要当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帮助学生战胜脆弱,调整心态,增强自强心和自信心,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要克服孤僻,善于与同学交往,培育合群友爱的健康人格,提高构建和谐关系的能力;中学生还要克服
青春期的烦恼,正确对待与异性伙伴的交往;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确立职业理想,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放在班主任工作的首位,抓住这个主旋律不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殊途同归,抓好德育
1.坚持不懈地抓好“四个育人”。

即: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

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认知、明理、激情、导行,其他学科要结合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教书育人;切实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有计划地开展专题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把育人贯穿于活动的筹备、进行和收获的全过程中,做到活动育人;要营造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到环境育人;优化班级管理,在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做到管理育人。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社会发展中,国内外有时出现一些重大事件,牵动着全社会,影响着师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现实教材和良好时机。

我们要培养学生身在学校,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爱国情感。

如结合汶川大地震,我校普遍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献爱心活动;结合北京举办奥运会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庆祝改革开放30年,让学生从家乡到全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全国人民幸福之路。

只有让学生经常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将来才能成为胸怀全局报效祖国的好公民。

3.家校携手,共同育人。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为培养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应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介绍学生在校的情况和老师的期望。

沟通方式:一是家访;二是通话或上网。

尽量不把家长向学校里请,对家长要做到态度诚恳、礼貌相待,对其孩子要关心体贴,表扬为主,减少告状。

即是学生出现问题要冷静对待,决不能向家长动气发火;三是召开家长会。

除向家长汇报班级学生的品德、学习情况,并要宣传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也可让教子得法的家长介绍育子经验。

我在开家长会时,每次一定让家教有方的家长在会上介绍经验,还让其把经验写成材料,在家长中传阅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我校还建立了每周五的家长接待日和
每学期一次的开放日,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让学校广泛听取家长办好学、育好人的意见。

三、彰显人本精神,突出“三个坚持”
1.坚持正面教育。

我经常深入班级、熟悉学生,根据学生差异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在成长阶段有时出现点问题是很正常的,对问题学生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引导,正面教育,打动其心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正如有一个寓言所讲: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先大发威风,狂风呼啸,寒气逼人,结果行人大衣不但没有吹掉,反而裹得更紧;南风缓缓吹拂,和煦暖人,行人主动脱下了大衣。

我们面对学生出现的违规行为,如果动气发火或体罚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感情疏远;只有和风细雨地教育,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

有时,对学生的缺点也可不直接批评,通过彰显别人的优点,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这样,受表扬的高兴,该批评的心领神会。

2.坚持“防”重于“治”。

我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计划、有目的,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念,增强对不良行为的免疫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我经常深入学生之中,抓住问题苗头,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3.坚持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对学生而言,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每天影响着学生。

特别班主任与学生经常相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教育感染作用。

因此,我特别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时时处处当好学生表率,做到以德立德,以行导行。

如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我批改作业就要做到不草率马虎;教育学生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学校或班级安排的集体活动,我都带头参加,身先士卒。

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我就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总之,班主任教书育人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醉”迷其中,就会享“孔颜之乐”;“痴”迷其中,就会物我两忘;“德”迷其中,就会百年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