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word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测试(一)《登幽州台歌》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3.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二)《望岳》一、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2.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3.写出细望之所见,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二、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

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怆然( ________ ) 岱宗( ____________ )决眦( __________ )• • •足鸡豚( ________ )叩门( ___________ )吟鞭( __________ )• • •【答案】(1). (chuang) (2). (dai) (3). (zi) (4). (tun) (5). (kou) (6). (yin)【解析】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怆”不要写成"cang-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造化钟神秀钟:—■(2)口缘身在最高层缘:(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 ______• •(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 •【答案】⑴.聚集(2).因为(3).如果这样(4).形容愁思深广【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钟”这里是“聚集"。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吋夜叩门【答案】B【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
B项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Z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一村【答案】C【解析】c项,正确的划分应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版)同步练习AB卷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第A卷基础篇1.直接默写。
(1)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后不见来者(2)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答案:念天地之悠悠(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阴阳割昏晓(4)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答案:荡胸生曾云(5)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答案:飞来山上千寻塔(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7)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丰年留客足鸡豚(8)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9)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吟鞭东指即天涯(10)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2.理解默写(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 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 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 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四、问题归纳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 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2.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 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线,当然是因为置身在最 高层。现在常用意: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
吓倒。其实,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等各方面,也都需要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溪水曲折,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绿 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现在常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三、课文翻译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 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 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 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教育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学习专用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D.浩荡..离愁白日斜(无限)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6、按要求默写出诗句。
(1),独怆然而涕下。
(2),吟鞭东指即天涯。
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一、填空1、陈子昂是武后时期崭露头角并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的诗人,他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传统。
2、代表陈子昂诗歌创作最杰出成就的诗歌是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即为其中的一首。
3、《登幽州台歌》含有的与本诗主旨表达有关的一个典故是()4、与《登幽州台歌》所含孤独之叹有异曲同工的诗句有()5、《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6、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他起到了振起一代诗风的作用,所以他被后人誉为()7、《登幽州台歌》语言风格是()二、简答1、为什么说《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内涵丰厚?2、《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主旨在封建社会有何普遍意义?三、论述1、试述《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色。
2、学了《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思想得到了丰富,你认为该怎样对待人生的孤独与渺小?3、为什么说《登幽州台歌》的风格是“沉郁悲壮”的?《望岳》练习题一、常识填空1、本诗作者是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自号“”,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卷(3)

(3)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
人,抒发了诗人的
志愿(或“志向”)。
11.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斜”现读 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
(3)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落红不是
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悲欢离合;青梅竹马;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张继;枫桥夜泊;
二、阅读理解
6.
; 7.巍峨;神奇秀丽;祖国山河的热爱;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
第4页(共4页)
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
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歌曲《涛声依旧》中有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
夜晚”。显然,这两首歌的歌词各是依据一首唐诗而创作的,请你写出这两首唐诗的作者
。
5.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第1页(共4页)
(1)古诗中有成语,请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风花雪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各写一句(或一联)吟风和咏月的诗句。
吟风:
咏月:
(3)歌曲《烟花三月》中有歌词“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
2.《望岳》作者是__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3.《己亥杂诗》选自________ ,共350首。
作者________ ,号定庵,________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4.古诗给我们以启迪。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5.《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运用________,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________;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________的情怀。
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________。
二、单选题6.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7.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D.浩荡..离愁白日斜(无限)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6、按要求默写出诗句。
(1),独怆然而涕下。
(2),吟鞭东指即天涯。
(3)箫鼓追随春社近,。
(4)岱宗夫如何,。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答:.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二)读《望岳》一诗,回答后面问题(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读诗歌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
2、.“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答:.3、.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4、.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答:. (三)阅读《登飞来峰》一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答:.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答:.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答:.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5.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实则指。
6.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四)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肉和鱼肉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答:. (五)读《己亥杂诗》,回答后面问题。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
(1分)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答:.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答:. (六)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晴①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答:.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1、B2、A3、D4、C5、C6、(1)念天地之悠悠(2)浩荡离愁白日斜(3)衣冠简朴古风存(4)齐鲁青末了二、阅读理解(一)1、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3、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4、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二)1、(1)巍峨(高大) (2)神奇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3)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2、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3、【示例】山上云雾缭绕,诗人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诗人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这大自然的美景。
4、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既指奸邪小人和当时的保守力量;也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5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6千寻(见日升)铺垫7.D(四)1、D2、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辨难行,只要永不放弃,敢于探索,就会到达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意思对即可)(五)1.龚自珍2.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3.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4.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六)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2、“急纷纷”写出了诗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