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09-10(一)08级5-10班语文测试题4

合集下载

2009—2010学年职专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

2009—2010学年职专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

2009—2010学年职专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一:基础知识应用(10分)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qiú()()jǔjǔ臀部( )劲胜券燠热( )独行qūyēyuān qióng liáo ( ) 抽()()篼仓()()寂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清清爽爽敷衍款待惦念嘱咐B、干干净净抚养殷勤好象候车C、不辞辛劳搜索铜活高粱欢渡D、爱屋及屋挣扎筹划安详揉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B、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C、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4、下列各句中,比喻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红柳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B、他唱的歌曲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像大地。

C、红柳的枝叶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D、远方的几个小岛,在行狼的摇篮中像一个个可怜的宝宝。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B、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烂的能力。

C、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斩断。

D、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二、填空(10分)1、《我的母亲》的作者是----------------原名----------。

他的知名作品有-----------、-----------------------、---------------------------。

职业中专《语文》期末试卷

职业中专《语文》期末试卷

职业中专《语⽂》期末试卷新钢职⼤中专部2008~2009学年第⼆学期08级语⽂期末考试试卷⼀.基础知识(20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组是()A.雍容华贵惊世害俗爬⼭涉⽔天南海北B、花团锦簇名声⼤噪纷⾄踏来枝繁叶茂C.落英缤纷倾国倾城惊⼼动魂轰轰烈烈D.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灿烂辉煌秀韵多资2.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项是()A.暴.(突然⽽猛烈)风骤⾬B.差.(不好)强⼈意C.排.(推开)⼭倒海D.层出不穷.(完,尽)3.依次选字填空,答案正确的⼀组是()毕()①竟②尽③竞④净商()①确②榷③却④阕妇()①儒②茹③蠕④孺封()①起②乞③启④企A.①②④③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4.下列有关典制、礼俗的说法有误的⼀项是()A、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总称。

B、⼼素,是书信的别称。

C、六艺,是指琴、棋、书、画。

D、社稷,是指⼟神和⾕神。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读⾳全部正确的⼀项是()A、谋.(māo)求惩.(chéng)罚挟.(xie)私报复B、发难.(nàn)商埠.(fǔ)运筹帷幄.(wò)C、怯.(qiè)弱耀.(yào)眼联袂.(què)演出D、⼲⼽.(gē)证券.(quàn)亘.(gèn)古及今6、对⼩说《项链》结尾理解正确的⼀项是()A、原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却为它付出了⼗年的代价,太不值得了,表达了作者对主⼈公的同情。

B、结尾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表达了作者对⼈物讽刺的意愿。

C、意在突出⼈物贪图享受的性格,强烈地讽刺了她的虚荣⼼。

D、作者意在告诉⼈们,因为玛蒂尔德有极强的虚荣⼼,付出⼗年代价换来了⼀个真实情况,所以对她的惩罚是罪有应得。

7、对下⾯⼀句理解正确的⼀项是()街上⿊沉沉的⼀⽆所有,只有⼀条灰⽩的路,看得分明。

A、通过景物描写,烘托⼈物⼼情,表现了华⽼栓得意忘形的⼼态。

2009——2010学年上学期职教期末语文试卷

2009——2010学年上学期职教期末语文试卷

2009——2010学年上学期职教期末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填空题(10分)1、________是构成戏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2、狭义的新闻只包括________。

3、《语言的演变》的作者________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4、________奠定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5、中国戏剧的奠基人是________。

6、________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

7、《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散文集。

8、方苞是清代________派的创始人之一。

9、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和________合称为“四书”。

10、企业、事业单位或科学研究部门向用户、顾客、观众等介绍产品、经办事项或作品内容的说明文是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雍容华贵摧山拆地逆来顺受蛊惑B.惊世骇俗百无聊赖蔚然成风翰藻C.风烛惨年碎木取火责无旁贷踌躇D.言简意该披枷带锁强弩之末窈陷2.给下列一段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她大约()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是有了什么预感了?()有别的意思,又()发生别的事,()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A.由于然而或者倘所以那么B.因为但是也许若因此则C.因为然而或者倘因此则D.由于但是也许若所以那么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当时统治者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收集来的。

B、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C、下月初,《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将在我市举办。

D、请你问问他姓什么?4、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2)“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问?“老了。

”(3)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是: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一叶障目D. 一箭双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种不正之风,必须坚决制止。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很突出,结构也很清晰。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名句。

1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中的名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落,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

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放风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春天。

13.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14. 文章中“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5. 文章中“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放风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春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五、作文题(30分)16. 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09-2010中专二第一学期语文考卷

2009-2010中专二第一学期语文考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专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40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倘(t ǎng )使 兑(du ì)现 数(shu ò)见不鲜B 、 便当(dang ) 勒(l ē)令 没有行(h áng )市C 、钞(ch āo)票 暂(z àn)时 沉重累(l éi)坠D 、编纂(zu ǎn) 铺(p ū)张 万姓胪(l ú)欢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搞好国有企业,对巩固改革成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 、 我的好友终于考上了大学,这真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C 、这种追赶时髦的媚俗作品,要不了多久,就会成明日黄花了。

D 、看今日的中国,与百年前的旧中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岂能再任人欺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无数年轻的一代意气风发地战斗在工作或学习的岗位上。

B 、江风牌收音机的产量由去年的15万台猛增到45万台,增长了三倍。

C 、错误和失败,虽然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各不相同,但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完全避免的。

D 、尽管病情怎样的严重,他还是按时把编程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精神文明的高超。

(2)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他们的奴隶规则的。

(3)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固有文明,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 了。

A 、审察 照顾 赞叹B 、审查 顾及 慨叹C 、审查 照顾 慨叹D 、审察 顾及 赞叹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警惕 欲望 显著 皱缩 傲慢B 、效法 仆人 哀痛 键全 自负C 、瞬间 模铸 热诚 做作 炫耀 C 、生硬 姿态 触犯 矫饰 说谎 6、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B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C.、族(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后人哀之而不鉴(镜子)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

中等职业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结业考试语文试卷

中等职业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结业考试语文试卷

中等职业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结业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可思义星罗棋布按部就班B、美不胜收其乐融融锲而不舍C、富丽堂皇礼上往来孜孜以求D、叹为观止挺而走险语无伦次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厮: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厮认:厮,厮打。

B、纳罕: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

C、草莽:指野草、杂草。

“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D、纨绔: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是()A、这家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很久以来始终未见改进。

B、她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爱她,娘儿俩相濡以沫....,幸福快乐。

C、看到赵本山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凭你现在的实力,参加技术练兵大赛,一定独占鳌头....。

4、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A、《红楼梦》B、《水浒传》C、《三中演义》D、《西游记》5、对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极熊很不高兴,一面跑一面回头张望,嘴里吭哧吭哧,像是在嘟哝着什么,极不情愿地跳进水里。

(拟人)B、“祥林嫂?怎么了?”“老了。

”(讳饰)C、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

(比喻)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6、四书是指()A、《春秋》、《中庸》、《礼》、《书》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诗》、《书》、《礼》、《易》D、《史记》、《论语》、《大学》、《孟子》7、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诞生刚六个月,父亲便故去。

B、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凄切婉转,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关于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

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篇1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A、尴尬(jiān)歼(qiān)灭交卸(yù)骇(hài)B、奔(bèn)丧诘(jié)问地窖(yáo)纳粹(suì)C、蹒(pán)跚差(chāi)使谋(móu杀)荒谬(miù)D、琐屑(xiè)制裁(cái)拂(fó)晓阻遏(jié)2、选出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2分)A、寒噤哀掉锐不可挡转弯抹角B、搀扶鞠躬张皇失错微不足到C、狼籍烦燥大庭广众长途跋涉D、颓唐洗劫响彻云霄谈笑风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C、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5、按要求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

《野望》(3)迷津欲有问。

《早寒江上有怀》(4)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6崔颢《黄鹤楼》中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景色的句子是:。

职高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B. 胸无点墨(diǎn)C. 振聋发聩(kuì)D. 碌碌无为(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B.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老师对他寄予厚望。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D. 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形容说话或写作时,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实质。

B.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

C. 精卫填海:比喻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D. 青出于蓝:比喻后来居上,超过前辈。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斗。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灵巧B. 精巧C. 憔悴D. 俊俏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满天的星斗,就像无数只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

B. 那条小河,像一条长长的银带,蜿蜒在田野间。

C. 那朵白云,像一只雪白的鸽子,悠然地飘荡在天空中。

D. 那座山峰,像一位巨人,巍然屹立在远方。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谦虚B. 谦卑C. 谦逊D. 谦和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C. 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

D.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老师对他寄予厚望。

9.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行也一直很端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专09-10(一)语文测试题(4)姓名分数
使用班级:08级5-10班(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每个3分,共6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
A.祅.(ǎo)寺摄.(niè)取日晷.(guǐ)
B.纰.(pì)漏毗.(pí)邻枇.(pí)杷
C.诽.(fěi)谤腓.(fēi)尼基魅.(mèi)力
D.慑.(shè)蚍.(pí)蜉自给.(gěi)自足
2.选出下列字形全有错误的一组()
A.赢蔽砒霜泯灭B.生华熏陶归根结蒂
C.溶和糟破风雪迷漫D.震撼坚韧嬴钱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仳离
..(夫妻离散)羸.(获得)蔽 B.日晷.(象太阳形的圆规)热泪盈.(充满)眶
C.泯.(水浇)灭摄.取(摄影) D.介怀
..(介意)升华
..(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4.《崇高的人格美》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影片《焦裕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成功塑造了焦裕禄这个人民之子的艺术形象。

B.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格。

C.焦裕禄这部影片为什么感人。

D.焦裕禄这一形象的现实性和民族性。

5.下列短语的句子的语序已经被打乱,正确顺序是()
①他对别人的慷慨和对自己的苛刻。

②只有中国这块土地才能培育出焦裕禄这样杰出的人物。

③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品德。

④他的质朴和谦逊。

⑤他的诚挚和宽厚。

⑥他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

⑦他的刻苦和坚韧。

A.④⑤⑦①⑥②B.④⑤⑦②①⑥③
C.⑦⑥⑤④③①②D.⑤④③①⑥⑦②
6.关于读后感和观后感下面不是在写作上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谈感想的文体,重点都在“感”上。

B.要以议论为主,叙述为辅。

C.要联系实际
D.都可泛泛而谈,自由灵活,不必拘于中心
7.读下面这首诗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这首诗中能够得出的论点不准确的一项是()
A.看问题从各个角度多方考虑,会有不同结果。

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C.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D.一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容易,所以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拨乱反正
....,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B.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C.他在专业技能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完全是他平时施展雕虫小技
....的结果。

D.洋人的玩意儿好,我们就老老实实地承认人家的好,这也算不得崇洋媚外
....。

9.人们在读书、观剧中总会产生一系列的感受,其中有些感受让人不吐不快,这种非说不可的感受要想表达出来,就要用()
A.新闻B.请示C.报告D.读后感或观后感
10.选出下列修辞中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次()
A.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

B.火箭托举着卫星犹如一条火龙划破夜空,极为壮观。

C.这家伙是个鬼精灵,是个诸葛亮。

D.他对于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11.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焦裕禄》这样的作品感动我们的,却是一个真实人的崇高的人格,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对人民的真诚的热爱。

A.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

B.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C.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焦裕禄》这样的作品感动我们的”。

D.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焦裕禄》这样的作品”。

1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时,从一部电影里看到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家庭或某个人的不幸遭遇,也可能会感动得流泪。

B.但是我不大满意影片中出现的太多的悲苦和哭泣。

C.据研究比较文化学的人说,凡是最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文化,总是最富有魅力、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D.人类社会告别中世纪,开拓世界主,市场,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以往。

13.下列对读后感和观后感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读后感和观后感都是谈感想的文体。

B.读后感和观后感重点都在“感”字上。

C.读后感和观后感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

D.读后感和观后感在表达方式上都是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

14.从下列一组句子中,选出表达正确的一句()
A.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

B.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

C.他前几年尽管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他也不灰心。

D.前几年他尽管遇到了多么大的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

15.①他不仅受到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教育,②也从人民中受到我们了族美德的熏陶,③因而他的性格具有鲜明而深厚的民族特色。

A.①‖②|③B.①|②‖③
并列因果并列因果
C.①‖②|③D.①|②‖③
递进因果假设因果
16.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各项工作的进行,为提供情况,供领导机关制定方针政策作参考;为互通情报,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更好开展,应使用()
A.写调查报告B.写总结C.写计划D.写简报
17.一部艺术作品是否具有价值和生命力,归根结蒂在于它是否……以及这个形象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容和思想内容。

A.包括B.蕴含C.包含D.包容
18.对于简报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简报的报头必须注明“内部刊物,注意保存”四个字,以示重要。

B.分项列标题或标号这种形式的正文,是在简报涉及多个问题、多种情况、多条体会时采用的。

C.新闻报道式的写法,适合交流情况的简报。

组织材料采用先具体后概括,先次要后主要的方法。

D.有的简报没有报尾。

19.《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福建省晋江地区狠刹乱占耕地建房风的简报》这个标题包括的内容是()
A.编写简报的部门、简报的重心与地区B.编写简报的部门、简报的对象与地区
C.编写简报的部门、简报的内容D.编写简报的部门、简报的内容及地区
20.选出与其它句子所用修辞不同的一句()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个2分,共20分)
1.新闻的标题必须有引题、正题、副题。

()2.读后感和观后感有固定的格式,不能随便写。

()3.读后感和观后感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4.读后感和观后感与一般议论文一样。

( ) 5.读后感和观后感重点都在“感”上。

()
6.新闻的内容可以适当加一些虚构的成分。

()
7.简报是非正式的公文,不具有法律效力。

()8.《读诗有感》是一篇典型的引申式读后感。

()9.简报报尾的“报、送、发”都是一个意思。

()
10.读后感和观后感有引申式、阐发式、评析式三种不同的样式。

( )
三.阅读理解(每个4分,共20分)
有时,我们从一部电影里看到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家庭或某个人的不幸的遭遇,也可能会感动得落泪。

但是,《焦裕禄》这样的作品感动我们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崇高的人格、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对人民的真诚的热爱。

我们所受的感动里,包含着焦裕禄精神品格的敬仰,也包含着在这个崇高精神人格面前的自惭,甚至在内心深处引起的自我谴责。

欣赏这样的作品,我们在审美的感受中经历着自我教育,我们的灵魂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和锤炼,我们的精神境界在艺术的感染中得到了提高。

1.这段文字着重揭示的内容是()
A.思想品德B.精神面貌C.艺术特点D.形象内涵
2.对这段文字表达方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记叙,2、3、4句是议论B.第1、2句是记叙,3、4句是议论
C.第1、2、3句是记叙,第4句是议论D.第1、2句是记叙,第3、4句是抒情
3.“自我谴责”的原因是( )
A.精神品格的低下卑劣B.缺少崇高的精神品格
C.缺少对社会的责任感D.缺少对人民真诚的爱
4.“《焦裕禄》这样的作品感动我们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崇高的人格、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对人民的真诚的热爱。

”一句的主语是()
A.《焦裕禄》B.作品感动我们的C.这样的作品D.我们
5.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A.分析艺术特点B.强调形象意义C.指出美学价值D.点明思想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