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南通泰州宿迁四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2013.3

合集下载

201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 综 化 学 试 题

201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 综 化 学 试 题

201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u 64 1 127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S2一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碳—12可表示为12CC.—OH的电子式为D.NaCl的分子式为NaCl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丁烷比异丁烷的沸点高B.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糖、油脂、蛋白质均是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9.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苯易发生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B.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蒸气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D.乙酸能与金属钠能反应,而乙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①漂白粉的水溶液中:Fe2+、Cl—、Ca2+、Na+②滴加石蕊呈红色的溶液:K+、NH+4、Cl—、S2—③能够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Fe3+、Al3+、SO2—4、K+④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⑤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⑤11.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

化学-苏锡常镇四市2013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化学试题

化学-苏锡常镇四市2013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化学试题

2013.5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凡填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交卷只需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B.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放D.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 10OB.Na2S的电子式: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D.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 KNO3溶液:H+、Fe2+、SCN-、SO42-B.c(H+)/ c (OH—)=10-10的溶液:K+、Ba2+、NO3-、Cl-C.pH=0的溶液:Al3+、Ag(NH3)2+、Cl-、SO42-D.c(ClO-)=1.0 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4.实验室可用NaNO2+NH4Cl =NaCl+N2↑+2H2O制备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NO2发生氧化反应B.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B.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C.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FeS2 SO3 H2SO4 ② ③NaCl(aq) Na Na2O2 ④Fe⑤海水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8.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江苏省南师附中等四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江苏省南师附中等四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初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等,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Mg-24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C-12 N-14 O-16 Na-23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H2O2的电子式:B.CO2的比例模型:C. 2-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D.羰基硫(COS)的结构式:3、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2+、Na+、SO42-、NO3-B. c(H+)∶c(OH-)=1∶2的水溶液中:Na+、K+、NO3-、ClO-C. 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中:Na+、Cu2+、Cl-、S2-D. 加入Al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H4+、SO42-、Cl-、ClO-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8.4gNaHCO3固体中含HCO3−数目为0.1N AB.60g 二氧化硅中含Si-O键2N AC.1molN2和3molH2合成氨,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D.1 mol氯气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较多的轻质油和气态烯烃B.Si是一种非金属主族元素,其氧化物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C.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氢氧化物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变性。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卷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卷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12 O—16 Cl—35.5 Na -23 K—39 Ca-40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題,毎小題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韪共13小題,每小題6分。

在毎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分子式为C6H13Cl的有机物分子中,所含的甲基数不可能为A. 2B. 3C. 4D. 58. 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的甜味,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加成反应B. —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 阿斯巴甜属于糖类化合物D. 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两种氨基酸9. 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选项是10. 常温下,将a LpH = 2的盐酸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①的氨水P的氨水③的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均等于7,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A.a = b>c>dB. b>a = d>cC. a=b>d>cD. c>a=d>b11.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CuSO4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此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B. a极是石墨,b极是铜时,b极的电极反应为:C. 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D. a、b两极均是石墨时,若a极产生的气体为56 mL(标准状况),则U形管中溶液的PH为2(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B. FeI2溶液滴人过量溴水:C. 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D向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白色沉淀变黑色:-13. 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样品与某种浓度的盐酸反应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①、②可知:①中的盐酸过量B. 由②、③可知:混合物的质量增加,而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盐酸已经反应完全C. 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 • L-1D. 该混合物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26.(14 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物及硅的氧化物。

2013届高三理综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答案)

2013届高三理综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答案)

2013届高三理综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答案)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1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吸收过量的SO2:OH-+SO2=HSO3-B.FeSO4溶液被氧气氧化:4Fe2++O2+2H2O=4Fe3++4OH-C.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AlO2-+H++H2O=Al(OH)3↓D.Cl2与稀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1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符合的是A.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B.SO2气体通入溴水中C.pH=1的醋酸与盐酸分别加水稀释D.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2.下列实验或操作合理的是A.制氨气B.蒸发、结晶C.萃取碘D.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23.常温下,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和NaOH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COOH溶液的pH=1B.往醋酸溶液中加水,c(OH—)和c(H+)均增大C.两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D.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可能存在:c(CH3COO—)﹥c(Na+)30、卡托普利E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DE(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卡托普利E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能发生取代反应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中含有SO2c.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d.E的分子式为C9H16NO3S(4)已知:BFGH(高分子化合物),则B→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分子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数学-扬州、南通、泰州、宿迁四市2013届高三3月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2 数学-扬州、南通、泰州、宿迁四市2013届高三3月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扬州、南通、泰州、宿迁四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 2013.3数 学 I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上.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向量AB uur= (2,1),向量AC uuu r = (3,5),则向量BC uu u r 的坐标为 ▲ .【答案】(1,4) 2. 设集合{}{}2223050A x x xB x x x =--=-≤,≥,则()A B =RI ð ▲ .【答案】(]03,3. 设复数z 满足| z | = | z -1 | = 1,则复数z 的实部为 ▲ .【答案】124. 设f (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 0时,f (x)=x + e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ln6f 的值为 ▲ .【答案】1ln 66- 5. 某篮球运动员在7天中进行投篮训练的时间(单位:分钟)用茎叶图表示(如图),图中左列表示训练 时间的十位数,右列表示训练时间的个位数,则该运动员这7天的平均训练时间为 ▲ 分钟.【答案】72 6. 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最后输出的S 的值为 ▲ . 【答案】145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与双曲线2233y x -=共焦点,且经过点()2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答案】228. 若将一个圆锥的侧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其展开图是半径为2 cm 的半圆,则该圆锥的高为 ▲ cm . 【答案】3S←0For I From 1 to 28 Step 3S←S +I End ForPrint S (第66 4 57 7 2 58 0 1 (第59. 将函数π2sin 3y x=的图象上每一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π3倍(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函数()y f x =的图象,则()f x 的一个解析式为 ▲ .【答案】()π2sin 3y x =- 10.函数()(1)sin π1(13)f x x x x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 【答案】 4 11. 设()αβ∈0π,,,且5sin()13αβ+=, 1tan 22α=.则cos β的值为 ▲ . 【答案】1665-12. 设数列{an}满足:()()*3118220()n n n n a a a a a n ++=---=∈N ,,则a1的值大于20的概率为 ▲ .【答案】1413.设实数x1,x2,x3,x4,x5均不小于1,且x1·x2·x3·x4·x5=729,则max{x1x2,x2x3,x3x4,x4x5}的最小值是 ▲ . 【答案】9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11)A -,,B ,C 是函数1(0)y x x =>图象上的两点,且△ABC为正三角形,则△ABC 的高为 ▲ . 【答案】2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ABC 的内角A 的大小为120°,面积为3. (1)若AB 22=,求△ABC 的另外两条边长;(2)设O 为△ABC 的外心,当21BC =时,求AO BC ⋅uuu r uu u r的值.【解】(1)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于是313sin 24bc A bc==,所以bc=4. ………………………………3分因为22c AB ==,所以2b CA ==.ABCP(第16题)DA BCPDH 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s 428414BC a b c bc A b c ==+-=++=++=.………6分(2)由21BC =得22421b c ++=,即2216170b b +-=,解得1b =或4.……………8分 设BC 的中点为D ,则AO AD DO =+uuu r uuu r uuu r,因为O 为△ABC 的外心,所以0DO BC ⋅=uuu r uu u r,于是()()22122b c AO BC AD BC AB AC AC AB -⋅=⋅=+⋅-=uuu r uu u r uuu r uu u r uu u r uuu r uuu r uu u r .…………………12分 所以当1b =时,4c =,221522b c AO BC -⋅==-uuu r uu u r ; 当4b =时,1c =,221522b c AO BC -⋅==uuu r uu u r .…………………………14分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B ⊥平面ABCD ,BC//平面PAD ,PBC ∠90=,90PBA ∠≠ .求证:(1)//AD 平面PBC ; (2)平面PBC ⊥平面PAB . 【证】(1)因为BC//平面PAD ,而BC ⊂平面ABCD ,平面ABCD I 平面PAD = AD , 所以BC//AD . …………………………………3分 因为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所以//AD 平面PBC .……………………………………………………6分 (2)自P 作PH ⊥AB 于H ,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D ,且平面PAB I 平面ABCD =AB ,所以PH ⊥平面ABCD .………………………9分 因为BC ⊂平面ABCD ,所以BC ⊥PH .因为PBC ∠90=,所以BC ⊥PB ,而90PBA ∠≠,于是点H 与B 不重合,即PB I PH = H .因为PB ,PH ⊂平面PAB ,所以BC ⊥平面PAB .…………12分因为BC ⊂平面PBC ,故平面PBC ⊥平面PAB .…………………… 14分17.(本小题满分14分) 为稳定房价,某地政府决定建造一批保障房供给社会.计划用1 600万元购得一块土地,在该土地上建造10幢楼房的住宅小区,每幢楼的楼层数相同,且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 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建筑费用与楼层有关,第x 层楼房每平方米的建筑费用为(kx+800)元(其中k 为常数) .经测算,若每幢楼为5层,则该小区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为1 270元. (每平方米平均综合费用=购地费用+所有建筑费用所有建筑面积).(1)求k 的值; (2)问要使该小区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最低,应将这10幢楼房建成多少层?此时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为多少元? 【解】(1)如果每幢楼为5层,那么所有建筑面积为10×1 000×5平方米,所有建筑费用为[(k +800)+(2k +800)+(3 k +800)+(4k+800)+(5k +800)]×1 000×10,所以,…………3分 1 270=16 000 000+[(k +800)+(2k +800)+(3k +800)+(4k+800)+(5k +800)]×1 000×1010×1 000×5,解之得:k =50.……………………………………………………6分(2)设小区每幢为n(n ∈N*)层时,每平方米平均综合费用为f (n),由题设可知 f (n) =16 000 000+[(50 +800)+(100 +800)+…+(50n +800)]×1 000×1010×1 000×n=1 600n +25n+825≥2 1 600×25+825=1 225(元). ……………10分当且仅当1 600n =25n ,即n =8时等号成立.………………………12分答:该小区每幢建8层时,每平方米平均综合费用最低,此时每平方米平均综合费用为1 225元.……………………………14分18.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f (x)=(m -3)x3 + 9x.(1)若函数f (x)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求m 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f (x)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4,求m 的值.【解】(1)因为f '(0)=9 > 0,所以f (x)在区间()-∞+∞,上只能是单调增函数. (3)分由f '(x)=3(m -3)x2 + 9≥0在区间(-∞,+∞)上恒成立,所以m ≥3.故m 的取值范围是[3,+∞) . …………………………………………6分(2)当m ≥3时,f (x)在[1,2]上是增函数,所以[f (x)] max =f (2)=8(m -3)+18=4,解得m =54<3,不合题意,舍去. ………………………………………8分当m <3时,f '(x)=3(m -3) x2 + 9=0,得33x m =±-. 所以f (x)的单调区间为:()33m -∞--,单调减,()3333m m ---,单调增,()33m +∞-,单调减.……………………………………10分①当323m -≥,即934m <≤时,(33[12]33m m ⎤⊆-⎥--⎦,,,所以f (x)在区间[1,2]上单调增,[f (x)] max =f(2)=8(m -3)+18=4,m =54,不满足题设要求.②当3123m <<-,即0<m <94时,[f (x)] max ()3043fm ==≠-舍去.③当313m -≤,即m ≤0时,则(3[12]3m ⎤⊆+∞⎥-⎦,,,所以f (x)在区间[1,2]上单调减,[f (x)] max =f (1)=m + 6=4,m =-2.综上所述:m =-2.……………………………………………16分19.(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x2+y2=r2和直线l :x =a (其中r 和a 均为常数,且0 < r < a ),M 为l 上一动点,A1,A2为圆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直线MA1,MA2与圆C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P 、Q .(1)若r =2,M 点的坐标为(4,2),求直线PQ 方程; (2)求证:直线PQ 过定点,并求定点的坐标. 【解】(1)当r =2,M(4,2),则A1(-2,0),A2(2,0).直线MA1的方程:x -3y+2=0,解224320x y x y ⎧+=⎨-+=⎩,得()8655P ,.…………………2分直线MA2的方程:x -y -2=0,解22420x y x y ⎧+=⎨--=⎩,得()02Q -,. ………………4分由两点式,得直线PQ 方程为:2x -y -2=0. ………………………………6分(2)证法一:由题设得A1(-r ,0),A2(r ,0) .设M(a ,t),直线MA1的方程是:y = t a+r (x+r),直线MA1的方程是:y = ta -r(x -r) .…………8分解222()x y r t y x r a r ⎧+=⎪⎨=+⎪+⎩,得()222222()2()()()r a r rt tr a r P a r t a r t +-+++++,.…………………………10分解222()x y r t y x r a r ⎧+=⎪⎨=-⎪-⎩,得()222222()2()()()rt r a r tr a r Q a r t a r t -----+-+,. ……………………12分于是直线PQ 的斜率kPQ =2ata2-t2-r2,直线PQ 的方程为()2222222222()()2()()tr a r r a r rt at y x a r t a t r a r t ++--=-++--++. …………14分 上式中令y = 0,得x =r2a ,是一个与t 无关的常数.故直线PQ 过定点()20r a ,. …16分证法二:由题设得A1(-r ,0),A2(r ,0) .设M(a ,t),直线MA1的方程是:y=ta+r (x+r),与圆C 的交点P 设为P(x1,y1) . 直线MA2的方程是:y=ta -r(x -r);与圆C 的交点Q 设为Q(x2,y2) .则点P(x1,y1) ,Q(x2,y2)在曲线[(a+r)y -t(x+r)][(a -r)y -t(x -r)]=0上, …10分 化简得 (a2-r2)y2-2ty(ax -r2)+t2(x2-r2)=0. ① 又有P(x1,y1) ,Q(x2,y2)在圆C 上,圆C :x2+y2-r2=0.②-t2×②得 (a2-r2)y2-2ty(ax -r2)-t2(x2-r2) -t2( x2+y2-r2)=0, 化简得:(a2-r2)y -2t(ax -r2) -t2 y =0.所以直线PQ 的方程为(a2-r2)y -2t(ax -r2)-t2 y =0. ③ ……………14分在③中令y = 0得 x = r2a ,故直线PQ 过定点()20r a ,.………………16分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无穷数列{}n a 满足:n *∀∈Ν,1n n a a +<,n a *∈N .记*1()nnn a n a b a c a n +==∈N ,.(1)若*3()n b n n =∈N ,求证:1a =2,并求1c 的值; (2)若{}n c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问{}n a 是否为等差数列,证明你的结论.【解】(1)因为n a *∈N ,所以若11a =,则113a a a ==矛盾,若113a a a =≥,可得113a ≥≥矛盾,所以12a =. …………………………4分 于是123a a a ==,从而121136a a c a a a +====. ……………………………7分(2){}n a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证明如下: …………………………9分12n n a a n +>⇒≥时,1n n a a ->,所以11()n n n m a a a a n m -+⇒+-≥≥, ()m n <11111(1)n n a a n n a a a a ++++⇒++-+≥,………………………………………………13分即11n n n n c c a a ++--≥,由题设,11n n a a +-≥,又11n n a a +-≥,OAEBDFC 所以11n n a a +-=,即{}n a是等差数列.………………………………………16分数学II (附加题)21. (选做题)本大题包括A ,B ,C ,D 共4小题,请从这4题中选做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题目标记.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F 是⊙O 上的两点,OC ⊥AB , 过点F 作⊙O 的切线F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连结CF 交AB 于点E .求证:2DE DB DA =⋅.【证明】连结OF .因为DF 切⊙O 于F ,所以∠OFD=90°. 所以∠OFC+∠CFD=90°.因为OC=OF ,所以∠OCF=∠OFC .因为CO ⊥AB 于O ,所以∠OCF+∠CEO=90°. …………………5分 所以∠CFD=∠CEO=∠DEF ,所以DF=DE . 因为DF 是⊙O 的切线,所以DF2=DB·DA .所以DE2=DB·DA . ………………10分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设曲线22221x xy y ++=在矩阵()001m m n ⎡⎤=>⎢⎥⎣⎦M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为221x y +=,求矩阵M 的逆矩阵1-M .【解】设曲线22221x xy y ++=上任一点(,)P x y 在矩阵M 对应的变换下的像是(,)P x y ''', 由01x m x mx n y y nx y '⎡⎤⎡⎤⎡⎤⎡⎤==⎢⎥⎢⎥⎢⎥⎢⎥'+⎣⎦⎣⎦⎣⎦⎣⎦,得x mx y nx y '=⎧⎨'=+⎩,,因为()P x y ''',在圆221x y +=上,所以()()221mx nx y ++=,化简可得2222()21m n x nxy y +++=.………………………………………………3分依题意可得22222m n n +==,,11m n ==,或11m n =-=,而由0m >可得11m n ==,.………6分故1011⎡⎤=⎢⎥⎣⎦M ,11011-⎡⎤=⎢⎥-⎣⎦M .…………………………………………10分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已知圆221:4C x y +=,圆222:(2)4C x y -+=. (1)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求圆12,C C 的极坐标方程及这两个圆的交点的极坐标;(2)求圆12C C 与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解】(1)圆1C 的极坐标方程为=2ρ, 圆2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由24cos ρρθ=⎧⎨=⎩,得π=23ρθ=±,,故圆12C C ,交点坐标为圆()()ππ2233-,,,.…………………5分(2)由(1)得,圆12C C ,交点直角坐标为(13)(13)-,,,, 故圆12C C 与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1(33)x y t t =⎧⎪⎨=-⎪⎩,≤≤. ……………10分注:第(1)小题中交点的极坐标表示不唯一;第(2)小题的结果中,若未注明参数范围,扣2分.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正数a ,b ,c 满足1a b c ++=,求111323232a b c +++++的最小值.【解】因为a ,b ,c 均为正数,且1a b c ++=,所以(32)(32)(32)9a b c +++++=.于是 ()[]111(32)(32)(32)323232a b c a b c ++++++++++33133(32)(32)(32)9(32)(32)(32)a b c a b c ⋅+++=+++≥,当且仅当13a b c ===时,等号成立. …………………………………8分 即1111323232a b c +++++≥,故111323232a b c +++++的最小值为1.…………10分22. 必做题, 本小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 B ABC ⊥平面,AB AC ⊥,且12AB AC A B ===.(第22题)BACA1B1C1(1)求棱1AA 与BC 所成的角的大小;(2)在棱11B C 上确定一点P ,使二面角1P AB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255.【解】(1)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1200020022042C B A B ,,,,,,,,,,,,()1022AA =,, ,()11220BC B C ==-,, .11141cos 288AA BC AA BC AA BC⋅-〈〉===-⋅⋅,,故1AA 与棱BC 所成的角是π3. ………………………4分(2)P 为棱11B C 中点, 设()111220B P B C λλλ==-,,,则()2422P λλ-,,.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1(),,x y z =,()=2422AP λλ-,,,则1103202000AP x y z z x y y AB λ⎧⋅=++==-⎧⎧⎪⇒⇒⎨⎨⎨==⋅=⎩⎩⎪⎩,,,.n n 故n1()10λ=-,,………………………8分而平面1ABA 的法向量是n2=(1,0,0),则1212212125cos ,51λ⋅〈〉===⋅+n n n n n n ,解得12λ=,即P 为棱11B C 中点,其坐标为()132P ,,……………………10分23.必做题, 本小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设b>0,函数2111()(1)ln 2f x ax x bx ab b b =+-+,记()()F x f x '=(()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且当x = 1时,()F x 取得极小值2.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 (2)证明[]()*()()22nn n F x F x n --∈N ≥.【解】(1)由题()11111()()2(1)002F x f x ax a ax x b ab b bx b x '==⋅+⋅-+=+>>,,.BACA1B1C1zxyP于是()211()F'x a b x =-,若0a <,则()0F'x <,与()F x 有极小值矛盾,所以0a >. 令()0F'x =,并考虑到0x >,知仅当1x a =时,()F x 取得极小值. 所以111(1)2a a b ⎧=⎪⎨⎪+=⎩,,解得1a b ==.……………………………………………4分 故1()(0)F x x x x =+>,由()0F x '>,得1x >,所以()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1)+∞,.(2)因为0x >,所以记[][]()()11()()()()()nnnnnnng x F x F x F x F x x x xx =-=-=+-+11223312311111C C C C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 因为11C C 2C (121)r n r n r r n n n n r x x r n x x ---⋅+⋅=-L ≥,,,,所以12312()2(C C C C )2(22)n nn n n ng x -+++⋅⋅⋅⋅⋅⋅+=-≥,故[]()*()()22nn n F x F x n --∈N ≥.………10分。

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可编辑电子稿

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可编辑电子稿

2012~ 2013 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 )化 学 2013.2本试卷分第 Ⅰ 卷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O —16100 分,考试时间 Mg — 24 Al — 2775 分钟。

Cl — 35.5Ca — 40Fe — 56Ag —108第 Ⅰ 卷(选择题共 69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2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9 分。

在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 现代生活中出现了 “铁强化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 元素B. 分子C. 单质D. 氧化物2.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 “Na 2SiO 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B. 电解质C. 钠盐D. 碱性氧化物3. 核反应可以提供很高能量,2352359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含量很低。

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 说法正确的是 ( )A. 235 238B. 235 23892U 与 92U 互为同位素92U 与 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C. 235D. 235 143 个电子92U 原子核中含有 92 个中子 92U 原子核外有 4. 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 ( )5. 要使蛋白质从胶体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应加入的试剂是 ()A. 乙醇B. 福尔马林C. (NH 4)2 SO 4 浓溶液D. CuSO 4 溶液6.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碳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2 周期Ⅵ A 族 B. HF 的电子式:C. 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CH 4 分子的比例模型: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Si 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B. Na 2O 2 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 Fe 2O 3 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和涂料D.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8.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灼热的炭与 CO 2 反应B. 铝与稀盐酸反应C. Ba(OH) 2· 8H2O 与 NH 4Cl 反应D. 甲烷与9.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O2的燃烧反应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C.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瓶中10.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1)(1分)(1分)(2)(分)(3)(分)26.(10分) (1)防止H2O2分解(2分)(2)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2分) (3)15~20(2分) (4) 2MnO4— ~ 5H2O2 (分) n(H2O2)=0.2000×30.00×10—3 ×5/2=0.0150mol(1分) ~ n()=0.000×50.00×10—3=0.0100mol(1分) Na2CO3·3H2O2. (1分) : : 结晶、抽滤、干燥 稳定剂 Na2CO3溶液 aNa2CO3·bH2O2 反应容器 H2O2溶液 白色沉淀 澄清石灰水 G + F E D C B B A
的是 A.实际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是a/22.4 mol
B.混合气体中NO2体积一定大于(等于)NO体积
C.溶液中NaNO3物质的量一定小于(等于)NaNO2物质的量
D.若生成的NaNO2与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为31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 )>r(Y) >r(Z) >r(W)
23.硝酸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NO、NO2被溶液吸收的主要反应:2NO2 +
2NaOH=NaNO2+NaNO3+H2O,NO2+NO+2NaOH=2NaNO2+H2O标准状况NO和NO2混合气体a L足量溶液,气体残余下列说法不正确
C.0.3 mol 氯气中含有Cl原子0.3NA
D.0.2 mol /L CaCl2溶液中含有Clˉ离子0.4NA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 + OH-=Cl- + ClO- + 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南通、泰州、宿迁四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2013.3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80分)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位号、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K 39 Ca 40 Fe 56 Cu 64 I 127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勉励江苏代表为“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做贡献。

下列做法均正确的是①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②全面关停化工企业③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④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次氯酸的电子式:D.亚硫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B.A12O3熔点高,。

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D.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4.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澄清透明溶液中:B、与铝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C、滴加酚酞显红色有溶液中:D、由水电离的5.右下图为与水相关的部分转化关系(水作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右图所示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比较镁、铁与水的反应条件,可知铁的金属性比镁弱C.工业上常用NO2与水的反应原理制取硝酸D.实验室中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2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气体中的少量C12B.用图2所示装置检验加热时产生的乙烯C.用图3所示装置在铁制品表面镀铜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溴的四氯化碳溶液7.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0.17g NH3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 L pH=1的稀H2SO4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C12与足量稀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D.10 g由CaCO3与K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 A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铅蓄电池充电时.标有“一”的电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温度保持不变.向水中加入钠盐对水的电离一定没有影响D.向醋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I可表示N2+3H22NH3的速率时间图像,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B.图Ⅱ可表示用0.1 000 mol/L醋酸滴定40.00 mL0.1000 mol/LNaOH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Ⅲ可表示N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H<0、P1<P2D.图Ⅳ可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的pH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氨水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甲酸香叶酯是一种食品香料.可以由香叶醇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 ll H l8OB.香叶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C.1 mol甲酸香叶酯可以与2 molH2发生加成反应D.甲酸香叶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12.短周期元素T、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T与Z属于同一主族,X、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且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原子序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 T>r X>r Y B.T与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等C.室温下,单质Y不能与浓硫酸反应D.用电解法可制得T、X、Y的单质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4.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mol/LCH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000 mol/L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5.T℃,向5.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SO3气体,发生反应:2SO3(g) 2SO2(g)+O2(g) △H=+196 kJ/mol,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此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了19.6 kJ的热量。

当温度度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非选择题(共80分)16.(1 2分)工业上以碳酸锰矿为主要原料生产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请问答下列问题:(1)酸浸前将碳酸锰矿粉碎的作用是。

(2)酸浸后的溶液中含有Mn2+、SO42-,另含有少量Fe2+、Fe3+.A13+、Cu2+、Pb2+等,其除杂过程如下:①加入MnO2将Fe2+氧化,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加入CaO将溶液的pH调到5.2~6.0,其主要目的是。

③加入BaS,除去Cu2~、Pb2+后,再加入NaF溶液,除去。

(3)从溶液A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该物质常用作化肥。

(4)MnO2粗品中含有少量Mn3O4,可以用稀硫酸处理,将其转化为MnSO4和MnO2,,然后再用氧化剂将Mn2+转化为MnO2,制得优质MnO2。

写出Mn3O4与稀硫酸反应韵化学方程式:。

17.(1 5分)化合物F(匹伐他汀)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其合成路线如下:(1)化合物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和酯基。

(2)A→B的反应类型是(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I.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Ⅱ.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Ⅲ.不含一O—O一。

(4)实现D→E的转化中,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19H15NFBr,写出其结构简式:。

(5)已知:化合物E 在CF 3COO H 催化作用下先转化为,再转化为F 。

你认为合成路线中设计步骤②的目的是 . (6)上述合成路线中,步骤③的产物除D 外还生成,该反应原理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应用。

试写出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 3CH 2OHCH 2=CH 2CH 3CH 318.(1 4分)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KI 、K1O 3曾先后用于加碘盐中。

(1)工业上可以通过铁屑法生产KI ,其工艺流程如下:①反应I 生成铁与碘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则加入足量碳酸钾时,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操作A 包括 ;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 。

(2)KIO 3可以通过H 2O 2氧化I 2先制得HIO 3,然后再用KOH 中和的方法进行生产。

①烹饪时,含KIO 3的食盐常在出锅前加入,其原因是 ,②若制得1284 kg KIO 3固体,理论上至少需消耗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H 2 催化剂/△浓H 2SO 4 170℃kg 。

③KIO 3还可通过右图所示原理进行制备。

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阴极区的pH 与电解前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15分)过氧化镁(MgO 2)易溶于稀酸,溶于酸后产生过氧化氢,在医学上可作为解酸剂等。

过氧化镁产品中常会混有少量MgO ,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1)某研究小组拟用右图装置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①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FeCl 3溶液的作用是 。

②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

③实验终了时,待恢复至室温,先 ,再平视刻度线读数。

(2)实验室还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方案I :取a g 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NaOH 溶液至Mg 2+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b g 固体。

方案Ⅱ:称取0.1 g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5 mL0.6 mol/LKI 溶液和足量盐酸,摇匀后在暗处静置5 min ,然后用0.1 mol/L Na 2S 2O 3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时共消耗VmL Na 2S 2O 3溶液。

(已知:I 2+2Na 2S 2O 3= Na 2S 4O 6+2NaI)①已知常温下Ksp[Mg(OH)2]=l ×10-11。

为使方案I 中Mg 2+完全沉淀[即溶液中c(Mg 2+)≤l ×10-5mol/L],溶液的pH 至少应调至 。

方案I 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 、b 的表达式表示)。

②方案Ⅱ中滴定前需加入少量 作指示剂;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V 的表达式表示)。

20.(12分)在高温高压下CO 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单质或化合物反应。

(1)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C(s)+H 2O(g) CO(g)+H 2(g),则可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

(填字母)a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b .容器中H 2浓度与CO 浓度相等c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CO 的生成速率与H 2的生成速率相等(2)CO 一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 2O 3的ZrO 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 2。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一定条件下,CO 与H 2可合成甲烷,反应方程式为:CO(g)+3H 2(g) CH 4(g)+ H 2O (g)①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②已知H 2(g)、CO(g)和 CH 4(g)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 ·mol -1、283.0 kJ ·mol -1和890,0 kJ ·mo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