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行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负面效应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制度。

它的出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利弊,并且需要通过解决对策来改善。

学生评教制度可以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是一种及时反馈,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评价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样的及时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学生评教制度可以加强师生沟通。

学生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受到一些不客观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评价可能受到个人情绪、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产生偏差。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通常只是对教师进行表面的评价,不能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改善学生评教制度。

应加强学生评教的客观性。

可以通过完善评教表格和评教标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学生评教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教育教孕课程和评教培训,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意识,使学生的评价更具专业性和准确性。

学生评教应该与其他评价体系相结合,形成多维度的评价结果。

学生评教只是教师绩效评价的一个方面,还应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来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让我们谈一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利弊。

利:1. 学生参与:评教制度给予了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利,激发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反映教学质量:学生是课堂上直接的接受者,能够更直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给予了教师及时的改进建议。

3.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生的评价意见,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术水平。

弊:1. 评价不公平:由于学生在评教中缺乏客观性和专业性,很容易受到个人情感、主观因素等影响,评教结果可能会较为片面和不公正。

2. 管理不规范:一些高校评教制度的管理和操作并不规范,评教表现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容易导致评教结果出现偏差。

3. 评教结果利用不当:一些学校和教师将学生评教的结果用来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会导致评教结果的滥用和不当竞争。

对于评教制度的利用,需要学校和教师明确评教结果的用途,不能为了追求高分而降低教学质量,而应该将评教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

需要对评教制度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设计,评价指标要更加全面,评价表要更加细化,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评价,增加量化的评价指标,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学校需要更加注重评教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可以通过学校官网等途径向全体师生公布评教结果,增加评教的公开程度,提高评教的权威性。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评教意见,以便于找准改进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也应该提高评教的客观性和专业性,要善于用理性的态度对待评教,不要受到个人情感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然而也需要深入思考其利弊,以及如何去改进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一定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评教利弊探析

学生评教利弊探析

学生评教利弊探析学生评教是一项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通过学生评教,可以深度了解教学成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职业素养也具有显著的意义。

不过,学生评教并非没有负面效应,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析。

优点一: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往往可以帮助评价教育教学的质量。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从业人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能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学生评教可以了解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

优点二:积极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对于教师职业发展来说,学生评教有助于教师自我了解和修正教育教学的缺点,并且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从学生评教结果中能够定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根据结果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优点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治意识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可以评价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意识。

同时,学生可以透过评教,对教师行为、教学方式进行反映,教育学生表达意见和倡议的自治能力,是培养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宣传和推广民主制度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缺点一:学生评教中存在差异化评价问题在进行学生评教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情感偏向,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同甚至产生很大差异。

更严重的是,某些错误的打分方式或者恶意投票,将会严重影响评教结果的公正性和精准性。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制定专业的评选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缺点二:学生评价存在过多主观情感成分学生评教过程中的评价,往往会存在大量的主观情感成分,评价结果往往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不利于客观的教育教学评价。

同时,学生可能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缺乏全局视角或专业知识准确性,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评价。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指高校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如下:一方面,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具有以下利益。

学生评教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客观评价,能够体现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和需求,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真实意见。

学生评教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评教结果可以为学校和教师的评优评先等评定提供依据,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由于学生评教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晋升和薪资待遇,因此可能存在学生故意恶意评价教师的现象,导致评价不公正。

学生评教过于重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娱乐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

由于学生评教结果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过于重要,可能使教师过分关注分数和评价,而忽视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学校应该建立起科学、公正、公开的学生评教系统,严禁学生恶意评价教师。

应该加大对学生评教结果的解读和评估力度,不仅关注学生总体评价,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增加学生对教师的真实评价,减少评价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

学校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面谈、座谈、听课反馈等,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具有一定的利益,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对策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制度的作用,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

学生评教制度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利弊两方面出发,探讨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学生评教制度的利1. 促进教师教学改进。

学生评教制度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其教学的评价和建议,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增进师生沟通。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得以加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3.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结果可以为学校领导部门提供重要的教学质量反馈,有助于学校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调控和提升。

二、学生评教制度的弊1.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

由于学生评教是一种主观评价,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情绪、偏见等因素的干扰,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存在一定影响。

2.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存在失真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出于私人恩怨、个人情感等因素对教师进行恶意评价,导致评教结果失真,对教师造成不公平评价。

3.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被滥用。

一些学校和教师可能会过度重视学生评教结果,将评教结果作为唯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忽视其他教学考核指标的重要性。

三、解决对策分析针对上述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利弊,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1. 完善评教细则。

对学生评教的方式、内容、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提高评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学生评教结果出现不公平和失真现象。

2. 强化评教监管。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教监管机制,加强对学生评教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学生评教结果被滥用和歪曲,确保评教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综合考量教学情况。

学校和教师在使用学生评教结果时,应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效果、科研成果、教学态度、师生关系等多方面指标,不宜片面依赖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指标。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评教还可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评教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和不公平性,部分学生可能受到个人情感和观念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评教指标设置不科学、评教环节缺乏监督与公开等问题也制约了评教工作的效果和公信力。

如何建立科学的评教指标体系、加强评教环节的监督与公开,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通过对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真实反馈,有助于高校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深入研究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意义重大,对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2. 正文2.1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利与弊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自身的教学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可以促使教师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和评价。

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加强,学生权益获得更多关注,学生评教制度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

本文将从利弊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制度的利益(1)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评教制度可以从学生本身的角度评估教师的授课质量,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及时反馈到教师身上,帮助教师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授课质量。

(2) 维护大学生权益:通过学生评教,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和对教学体验的不满,有助于维护大学生的教育权益,促进学校的管理向更加人性化、民主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3)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认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也更加关注,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评教的参与度不高: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误区较大,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评价能力。

(2) 学生评教的主观性:学生在评教时,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授课风格、考试难度、学生兴趣爱好等因素,评价结果往往会受到学生主观意愿的左右。

(3) 教师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性:由于不同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目的不同,因此在评价标准方面自然会存在差异性。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问题:(1) 对于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理存在争议:当前存在着大量学生对学校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处理上存在争议,往往会存在学生反映意见未被采纳的问题。

(2) 缺乏学生对教师的全方位评价:当前的学生评教往往仅是针对教师授课的考核成绩进行的,缺乏对教师本身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水平。

(3) 评教结果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由于存在学生个体之间的评价差异,同时也会存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个人关系等问题,导致评教结果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评价结果。

2. 对策:(1) 引入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入学生、同行、毕业生、企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权威性。

学生评教利弊探析

学生评教利弊探析

学生评教利弊探析作为目前在高校教育行业内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估方式,学生评教备受争议。

一方面,学生评教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评教过于依赖学生主观意见,可能导致评估并不公正,产生意见失衡等问题。

本篇文章将探讨学生评教的利弊,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批评观点:学生不具备评价教师的关键指标学生的评教反映了他们对教授的开放性、幽默感、能够处理课堂娱乐和缓和气氛等特质的看法,但并不涉及教学质量。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生不具备评价教师的关键指标。

学生经常被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评教的质量受到了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情感和看法。

如果某个学生与教授有摩擦,则这个学生可能会在评论中表达出个人问题而与实际教学质量无关。

此外,学生所关注的事项也可能受到不同科目之间的差异和学年的影响,这又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评教结果可能受到操纵部分学生可能会将评教当作是前一次课堂里不爽的处置手段,而非评估教学质量的工具。

教授可能会因评论而产生形象上的负担,因此,他们可能会试图操纵学生评教的结果。

例如,他们可能会尝试在评估结束后承诺向仅给他们好评的学生给予学分加分的奖励。

优点观点:促进对话学生评教可以促进教授和学生的交流。

在课堂内,教授可以研究评论并作出回应,以挖掘他们的负反馈,提高他们的交流水平。

此外,在未来的课堂之前,教授也可以展示如何应对反馈,并解释他们的选择和发表意见。

通过对话,教授可以获得更多的获得反馈以提升体验。

鼓励寻求改进学生评教可以帮助教授们寻找改进的机会。

如果教授获得了大量的差评,他们可能会想出改进的办法,以减轻学生的不满意。

这意味着教授们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要求。

教学行业的组织发起学生评教,以评估和提高绩效在课堂内部,不难看到教授关心他们的学术和业务特长。

为了促进教学和评论委员会的增强,学术机构需要进行评估,以探索和提高最优解决方案,以便教授有效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行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负面效应
作者:吴海光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02期
[摘要]由于现行学生评教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漏洞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对评价结果的曲解和误用,致使其应然效用远未达成,还引发了诸如加剧教师心理压力、危害和谐师生关系等负面效应。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负面效应
近年来,“学生评教”作为一种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在一些高校悄然盛行。

诚如某些学者所言,学生评教制度使学生拥有了表达教学意愿的常规渠道,有利于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助于高校调整办学导向,强化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是一件很有教育意义的事情。

然而,由于现行学生评教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漏洞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对评价结果的曲解和误用,致使其应然效用远未达成,还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诸如加剧教师心理压力、危害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负面效应。

参与评价的强制性,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在许多高校有关学生评教的通知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表述: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全部课程进行网上评教后,才能查阅所学课程的成绩;先评教后选课,评教是选课的前提等。

也就是说,学生评教已被部分学校规定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义务”,不完成这一“义务”就没有选课权和成绩查询权。

在这种“逼迫”下,学生只得“乖乖就范”。

被动参与,疲于应付,其可信度自不必说,单就这一规定,就不免让人疑窦顿生:既然是以生为本,为了彰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首先就应该拥有评教的选择权,亦即学生既有评的自由,也有不评的自由。

而事实上,目前的学生评教看似民主,但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由管理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学生在评教中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

有学生坦陈:“学生参与教师评价,虽然是民主的体现,但是一部分学生没有充分正确地行使好这个民主权,敷衍了事或功利性的选择不乏其人。

大部分学生对此积极性不高,每次好像都是用硬性规定强逼学生去评,令人不爽,使得权利变成了义务,造成了很多评价的非理性现象的存在。


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众所周知,由于学科差异,不同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素质的不同方面,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对不同科目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判。

譬如,很难将专业外语教师与理论数学教师进行详细对比,因为前者侧重应用,后者更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而目前一些高校不管院系差异,不顾课程性质皆无一例外地用同一张学生评教表来评价所有科目的教师,这显然有失客观和公正。

其次,从评价内容来看,有些评价指标过于僵硬冷冰,缺乏温情,诸如“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是否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是否规范”之类“非此即彼”式的单一选择题,既无法准确评断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也容易误诱学生走向极端,学生没有多少充分思考的余地,更没有自由发挥的可能。

同时很多评价内容并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其中不少概念含混笼统、指向不明,如“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方法恰当”等,这类笼统的描述恐怕连被评价者——教师都难以把握其确切内涵,更遑论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了。

评价体系单一固定,学生对评价内容似懂非懂,凡此种种,势必使“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大打折扣。

评教制度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教师的“缺席”,容易引发教师的抵触情绪,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和谐
美国学者E.枯巴和Y.S林肯在《第四代教育评价》中认为,评价应当是参与评价的所有人特别是评价者与其对象交互作用、共同构建统一观点的过程。

因此,在学生评教评估指标设计时,理应让作为被评价主体的教师参与其中。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无论是教师评价量表的制定还是学生评教过程的执行,作为被评价者的教师都几乎处于“缺席”状态。

首先,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价量表的设定上,往往是由管理部门自行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只向部分领导、专家征求了意见,而全然置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呼声于不顾。

其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是不得不回避的,甚至连评教时间、地点都知之不详。

由于高校不合理地剥夺了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上的话语权,教师的合理诉求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于是本应是高校主人翁的教师已沦为高校的弱势群体、“沉默的大多数”。

此外,有个别学生会因为教师要求严格或者不能理解教师的某些正当做法而与教师作对,故意在评教过程中压低分数,甚至无中生有地贬抑教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危害了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评价结果的曲解和误用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挫伤了教师的工作干劲与热情
一般来说,学生评教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使教师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便于学校管理者激励、督促教师弥补自身不足,推动教师自身素养提升。

但在现实中,不少高校却违背了这一初衷,有些学校全部公开或部分公开学生评教的结果;还有的学校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以排名说优劣,以分数论英雄,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聘任、奖惩、晋职晋升的直接或主要依凭,这都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结果反馈方面,学校对学生评价较差的教师采用最多的是批评、惩罚的方法,而很少进行帮助和激励。

这样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真正负责的老师遭殃、马虎的老师反而得意”,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干劲和热情,使教师困顿迷茫、无所适从。

由于学生评教的结果,对教师而言可谓关乎重大,不仅事关名利甚至还攸关生计,因此有些教师在学生评教的压力下,不惜放弃原则,或施以“小恩小惠”与学生搞好关系,或一味迎合学生的趣味和需要,降低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不管,以求在学生评教时得到较好的评价,这样缩手缩脚地工作,影响教学效果自不必说,长此以往,也危害到教师的精神健康。

其实,就当今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论,真正堪忧的,正是广大一线教师的精神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专业倦怠情绪。

现行学生评教的异化,决定了它不会给教师心理减负松绑,而是不断地给教师施加压力,这无异于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明乎此,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学生与教师的认可和欢迎,在理论探讨中也饱受非议、广遭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