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单机客车转向随动桥的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随动向桥

随动向桥
(1)调整轮距(主要通过调整一桥的横向推力杆,二、三桥的“V”型推 力杆来实现) ; (2)调整轴距(调整轴距时必须以一桥为基准,主要通过调整二、三桥 的纵向推力杆来实现) ; (3)调整车桥自身参数(特别是第三桥前束及锁止缸推杆长度) 。
• 轮胎的偏磨以及过渡磨损。该类故障常常轮距偏差很小,轴距 偏差过大引起的,调整方法同上,按照正确的方法,调整车桥 自身参数偏重于轴距的调整。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桥
进口ZF随动转向桥
进口ZF的随动转向桥,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与我们的随动转向
桥完全一样。只是其中的零件不全相同。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桥的工作原理
• 随动转向不同工作状态下原理:
一、随动转向桥在结构上与转向桥转向结构一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地面摩擦力 作用在轮胎上,通过合理设置车轮定位参数,使车轮具有随动转向的趋势。因此, 在随动转向机构上增加锁止缸、阻尼器等组件,使其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具有 不同的特点。 1、高速行驶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若车速超过系统设定值时(≥30km/h),车辆 控制系统根据安装在车桥轮边的轮速传感器或车速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控 制:系统向车桥锁止缸内通入6-7bar的压缩空气,使锁止缸推杆推出,车轮处于 锁止状态,保证车辆。可有效避免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方向剧烈摆动而无法操控。 2、倒车状态:在倒车的过程中,车辆控制系统同样会根据倒档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 进行控制,使锁止缸处于工作锁止状态而保证车辆沿直线行驶,可避免车辆倒车 时,方向的不确定性。 3、低速行驶时(﹤30km/h):在车辆低速行驶过程中,锁止缸处于自由状态,地 面摩擦力作用在随动桥轮胎上,在整车转弯过程中,产生随动转向,转向角响应 前桥和中桥决定的车辆瞬时中心。从而使转向轮与随动转向轮的转向角趋于协调, 有效的避免轮胎的磨损。同时,安装在左、右横拉杆臂上的转向阻尼器的缓冲作 用,有效避免了低速行驶过程中车轮的摆振。

三轴汽车前后轮转向时的侧向动力学控制

三轴汽车前后轮转向时的侧向动力学控制
词 : 轴 汽 车 ; 型 跟 踪控 御 ; 结 构 控 { 不确 定 性模 型 三 模 芟 } 0
中 图分 类普 6 U4
文献标识鹂 ; A
A p ie M o e — l wi g Co t o o o r W h e te ig Ve i l da t d lFol r o n nrl fF u — e lS e r n h c e
维普资讯
第 2 1卷 第 1期
2 02年 0
1 月
ME HA c c NI A
擂 c 。 G HLY N。
Ju 22 V. N 1 aa 0 n】 0 or 1y 2
文 童 编 号 :0 88 2 ( 0 20 — 0 90 1 0 —7 8 2 0 ) 10 6 —3
O r n n e twh e sa d o t rdit r a c a y o e i t d r n .Th d l o] wig v ra l tu — ff o ta d r s e l n u e s u b n e v r v ra] e a ge mi e mo e— L n a ibe s r c f o
GUAN — ln QU u z e Z Xiq a g, Qi h n, HANG i n wu Ja — ( a h i io o g Un v r iy, h n h i2 0 3 ) Sh ng a a t n ie st S a g a 1 0 0 J
Ab t a t Th p i [se n o t o sr c : e o tma t e i gc n r lawso e rwh es f rt r e a l e il n c mplx t p c lp t r t id r l fr a e l o h e — x ev hc eo o e y ia a h ae sude h d n t e c r an v h ce mod lo l s d—o p c n r 1 a h e ti e il e fco e lo o t o .T h t e i g r s n e fv hil r m p o e h o g e se rn epo s s 0 e c ea ei r v d t r u h

三轴转向客车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三轴转向客车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三轴转向客车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讨论三轴转向客车原理,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在现代交通系统中,客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还用于远距离旅行和货运等领域。

而三轴转向客车作为一种创新型车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三轴转向客车原理、解释说明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三轴转向客车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并探讨实现三轴转向的技术手段以及前后轴和中间轴的协调控制方法。

通过对该原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创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三轴转向客车原理:2.1 三轴转向客车的定义与特点:三轴转向客车是指在传统的两轴转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中间轴,通过这三根轴实现整车的转向。

相比于普通两轴转向客车,三轴转向客车具有更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它能够在低速时提供更小的转弯半径以及更好的灵活性,在高速时则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2.2 转向机构的作用与原理:三轴转向客车的转向机构是实现整车转向的核心部件。

它主要由方向盘、传动装置、横拉杆和销杆等组成。

方向盘连接着驾驶员和转向机构,承担着驾驶员对车辆方向控制的作用。

传动装置负责将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施加到整个转向系统上产生力矩,并将力矩传递到横拉杆上。

横拉杆是连接前后轮之间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来自传动装置的力矩通过销杆传递到前后轮上,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销杆则是将横拉杆的力矩通过连接销传递到前后轴上,使得前后轴能够协调进行转动。

2.3 三轴转向客车的应用领域:三轴转向客车主要应用于需要频繁进行大角度转弯操作的场景,比如城市公交、旅游大巴以及工地运输等领域。

由于其具有更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它可以更灵活地应对路况变化,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车辆的安全性。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车桥工作原 理介绍
随动转向桥
概 述
• 随动转向桥是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三轴车的专用 产品(第三桥)。在国外已经很早就开始使用, 宇通公司是我国客车行业开发具有随动转向功能 的三轴车最早的企业之一,目前在市场上的保有 量最多,只有宇通公司能够自己生产随动转向桥。 • 宇通公司生产的随动转向桥具有大落差、随动 转向的优点,转向原理先进、可靠,与普通支撑 桥相比,可以大大减少轮胎磨损,提高车辆的通 过性。 • 随动转向桥与普通前桥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也 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0-1mm 内轮47 ° 0-2mm 内轮12 °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桥的验收技术条件
随动转向桥本身的装配技术要求参见《QSD85随动转向 桥验收技术条件》
随动转向桥
• 在车辆运行中随动转向桥常会出现那些故 障现象? • 出现故障以后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
随动转向桥
随动转向桥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高速甩尾(低速行驶正常或问题不明显)
处理步骤: 1、检测一、二、三轴中心线与车架中心线左右是否对中,一
轴、二轴及三轴的中心线分别与车架的中心线偏≤±4mm 。
超差要调整,前桥,在横向推力杆与支座之间加垫片改变前 桥的左右位置,垫片厚度根据偏差量确定;第二轴的左右位 置通过在V形推力杆与支座之间加垫片调整;第三轴,通过调 整V形推力杆改变第三桥的左右位置。调整到悬架部分)的构造
随动转向桥、悬架组成部分:
工字梁、转向节、轮毂、制动器、横拉杆、转向节 臂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空气弹簧等);高度控制组 件(车身高度调节阀、高度传感器)导向杆件(推 力杆、导向臂);减振器;缓冲限位等部件。 锁止缸:必要的时候限制三轴车轮转向。 阻尼器:避免了低速行驶过程中车轮的摆振。 电磁阀:控制锁止缸。

三轴客车的几种随动桥转向结构

三轴客车的几种随动桥转向结构

三轴客车的几种随动桥转向结构三轴客车的几种随动桥转向结构初探(转载)随着中国汽车新标准的制定,客车总长限制进一步放宽,最长可达到13.7 m,因此,载荷也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双轴客车已很难满足要求,需要采用三轴客车(6×2)。

作为客车第三轴的随动桥,不同于驱动桥,在客车作非直线行驶时,由于三个桥的运动不协调而产生随动桥轮胎的非正常磨损,不仅大大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还对汽车行驶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动桥轮胎的非正常磨损从动力学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离心力等,产生地面对车轮中心沿Y方向的侧向反作用力,当轮胎所受侧向反作用力达到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极限时,车轮发生侧向滑动,造成了轮胎的非正常磨损。

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构参数,克服随动桥的非正常磨损,可参考二轴客车的理想转角形式,以此讨论三轴客车理想的转角关系。

为了得到理想随动桥转角,使其轮胎运动形式由滑动变为滚动,须采用随动转向桥。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客车厂家能开发13.7 m客车,而且大多还处于研制、完善及性能测试等验证阶段,选型的随动桥一般不能转向。

而欧洲13.7 m三轴客车早就采用随动转向桥,较好地解决了由于随动桥不转向而产生的问题。

笔者根据欧洲某知名设计公司设计经验,对随动桥转向的几种结构作初步探讨。

1 随动桥主动转向(Active steering)这种结构国外已有成熟产品,如德国ZF、Neoplan,瑞典Volvo随动桥的转向系统。

这种结构主要有液控和电控两种控制方式。

虽然电控传输准确性、敏捷性好,但由于可靠性不华客车、货车大多采用可靠性好的液压控制方式。

好,目前欧洲豪下面就随动桥液控主动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及特点作简要介绍。

随动桥主动转向系统由前主转向液压缸、后副转向液压缸、储油器、油管及压力开关等组成。

主转向液压缸一端固定在底盘上,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转向器花键轴驱动的摇板上;副转向液压缸一端固定在随动桥工字梁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梯形臂上,主、副转向液压缸均为双向活塞式油缸。

汽车转向桥设计说明书

汽车转向桥设计说明书

转向从动桥设计摘要:本设计为载重汽车的转向桥,此转向桥需要适应不同路况,不同速度下的稳定行驶,因此对前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汽车设计、制造、因此应该本着既能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能实现耐用经济的思想进行方案的选择,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又在结构上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简单.通过设计:1。

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可靠的承受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作用力。

2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以使车轮定位参数不变。

3保证转向轮有正确的定位角度:以使转向轮运动稳定,操纵轻便并减轻轮胎的磨损。

4转向桥的质量应尽可能小:以减少非簧上质量,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通过分析工作原理设计转向节、前轴、主销等零件的尺寸,使各个零部件的强度满足校核,并运用绘图软件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关键词:转向桥;定位参数;转向节;前轴;主销The design of the truck steering axleAbstract:This design is Steering Axle for heavy trucks. The design is need to adapt to different road and under different speeds,so the stability of front axle higher requirements. In car design, manufacture,and should be based on both have enough carrying capacity,and can achieve durable economic thoughts op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structure of situations should as far as possible simple。

随动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机动性分析

随动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机动性分析

随动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机动性分析田晋跃;陈治领;韩顺;王新成【摘要】针对半挂汽车列车低速机动性差和半挂车第三轴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可将半挂车第三轴设计成随动桥.基于对随动桥基本结构和转向原理的分析,在Adams/Car软件中建立了普通半挂汽车列车和随动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整车模型.对建立的两个整车模型进行360°转弯和转向盘角阶跃转向运动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随动桥可减小半挂汽车列车的偏移距和通过宽度,提高半挂车第三轴的轨迹跟随能力,可有效提高半挂汽车列车的转向机动性和减轻半挂车第三轴轮胎的磨损.%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he worse maneuverability and tires wear of semi-trailer, a self-steering axle was designed for the trailer third axle.The basic structure and steering principle of the self-steering axle were introduced.On the basis of Adams/Car software, a common semi-trailer truck model and a self-steering semi-trailer truck model were constructed. The two built models were carried out 360-degree turning test and steering wheel step turning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ff-tracking and swept width can be reduced if assembled a self-steering axle. Meanwhile, path-following performance of trailer third axle will be improved. Thus the vehicle maneuverability is enhanced and the tire wear of trailer third axle is reduced.【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13-15,19)【关键词】半挂汽车列车;转向机动性;随动桥;轮胎磨损;轨迹跟随;偏移距【作者】田晋跃;陈治领;韩顺;王新成【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镇江宝华半挂车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U462.21 引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半挂汽车列车充分发挥甩挂运输、区段运输和滚装运输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公路物流运输的主要形式。

高速3轴转向架技术方案的研究

高速3轴转向架技术方案的研究
电力机车的牵引方式有多种。性能优良的牵引装置 除有效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外, 还必须保证机车在正常 运行时不对转向架和车体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 必须尽 可能降低牵引点的高度, 使机车具有良好的黏着性能[6]。 其中中央推挽式单牵引杆牵引装置, 由于结构简单、性能 可 靠 、可 实 现 较 低 的 牵 引 高 度 而 在 我 国 运 用 的 越 来 越 多 。 这种牵引杆两端一般安装有适当刚度的橡胶关节, 运用 在 3 轴转向架上, 与我国广泛运用的转向架双侧低位平
轨道谱 架悬方案 计算速度 /km·h-1 轮轴横向力 /kN 脱轨系数 轮重减载率 司机室横向平稳性指标
AAR6
弹性对置
200
33.6

0.23
2.59
弹性顺置
200
35.5

0.24
2.64
AAR4
弹性对置 弹性顺置
81.7 81.7
79.6
0.71
0.77
79.7
0.71
0.77
— —
1.2 先进的转向架悬挂技术 现代高速机车车辆均采用两系悬挂系统, 这样机车
位置对其动力学的影响。详细介绍转向架的结构参数方案, 并计算其动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该转向架具有优良的动力学性
能, 能满足 200 km/h 速度的运用要求。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客运电力机车; 机车转向架; 3 轴转向架; 结构参数; 动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U2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1187( 2008) 02- 0001- 04
一个参数的变化不会对另一个参数产生影响, 可以方便 地优化横向和纵向定位刚度。因此, 高速 3 轴转向架也采 用单轴箱拉杆的轮对定位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转 向梯 形 关 系 的确 定 .
所 谓转向梯形机构系指可 改变梯形 的底 角 .长 度 ,臂 长 ,转 向油缸的位置实现 。已知汽 乍的理 沦 转角 .通过 U G软件 ,通过不断地修改转向梯形的长 度L ,底角 仪 ,转 向油缸 K的位置 ,使实际的转 向角
度 与 理 论 角 度 相 近 ( 3 。 先 确定 外 轮 某 一 特 定 角 ) 度 时 ,刚 i 维 摸 拟 内轮 相 对 应 的角 度 ,然 后 ,存
J S e qn i h n ig
Ab t a t T i p p r i t d c s h e tc nq e f t e h e - x s sn l e r s r o a l n u ,i cu i g s r c : h s a e nr u e t e k y e h i u s o h tr e a i ig e v e ev x e o b s n l d n o t e o to f d f n l ,t e sa l h n f se r g r p z i a n k e i g t e se r g n l s o h a d h c n r l o r t g e h e t b i me t o t e n t e od l a d e p n h te n a g e mo t n i a s i a i se d n O o . t a y a d S n Ke r s:I d p n e tS s e so y wo d n e e d n u p n i n;S e r g C l d r t e i y i e ;S e r g Da e n n te i mp r n
时随动 桥的瞬时 中心无法 与前桥和驱 动桥 的瞬 时中
2. 车 辆 转 弯 过 程 分 析 1
当车辆转弯时 ,车辆本身离心力作用 ,在随动桥 车轮与路面的接触点 B处作用一个侧 向反作用力 F , 反力 F对车轮形成绕主销作用 的力矩 F ( 1 ,其 L 图 )
方向正好与前轮转 向方 向相反。在此力作用下 ,实现
2. 车 辆 直 线 行 驶 分 析 2
当客车直线行驶 时 。 ,受 第三桥定 位系

力作 用而稍有偏转 ,此 时转 向阻尼 器对随动桥车 轮
31 ・
21 0 《 公凝交遇》 RN 02 2 城市 UA B
“o s
2。 车辆 高速 行 驶 或 倒 车 分 析 3
L i 客车 高速行驶或倒 车时 ,车轮转 速传感 器检
测 剑的信 传输 给 E U,经过运算并发 指令 ,通 C 过控制 电磁 柬 制锁止油缸 ,使 随动轮不能转 向 ,
确 客 方 M稳 定性
向力矩小 ,不能克服摩擦阻力绕主销轴线产生的反方 向力矩 ,而造成随动桥转 向迟滞 ,如果后倾 角过大 ,
1 转 向 随动 基 本 原 理
车辆转弯时 ,转 向随动桥 ( 第三轴 )会 有一个 背离车辆运 动方 向的运动趋势 ,地面就会产 生一个
转向力矩大而造成随动桥方 向回正 困难 。
量 由原来 的 1 0 0 g 8 0 K 增加到 2 0 0 g。在这种车长 50K
2 转 向 随动 桥 工作 过 程 分 析
和总质 量 的情况下 ,双 轴客车 已很难 满足要求 ,需 要采用 三轴客车 。三轴 客车即在原双轴 客车 的基础 上 ,增加了一个转向随动桥。 转 向随动桥 在满足承载能力 的同时 ,还需确保 能 随动转 向。若无 随动 转 向功能 ,客 车在弯道行驶

了随动桥的被动转 向。该转向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力臂
0 0 ◆
心相 重合 ,将会 导致 随动 桥车轮 出现非 正 常磨损 。 这不仅 降低 了轮胎 的使用 寿命 ,而且对 汽车行驶性
能产生不利影响。
的数值 ,而力臂又取决于后倾角的大小 ,因此 ,随动
桥主销后倾角的大小要合适 ,如果后倾角过小 ,则转
数 的影 响 ,此 摩擦力形成一个使第 三轴轮胎绕其 主
5I 昂
销旋转 的力 矩 ,在此力矩 的作用下 ,第三轴就产生
了随动转 向。
新实施 的 《 道路车辆外廓 尺寸 、轴荷及质量 限
值》 国家标准 ( B 1 8 - 0 4 ,将客车车长最大限 G 5920 ) 值从原来 的 l 2米增大 到了 1 . ,最大允许 总质 3 7米
中图 分 类 号 :U4 91 6. 3 文献 标 志 码 :A
Ke Te hnqu s f t e y c i e o h Thr e xs i g e e —a i S n l Ve r Se v Axe n e ro l o Bus
Au o P rs R s a c n t u e o u g n Gr u t a t e e rh I si t f Yo n Ma o p t
轴 汽车 转 向示 意

图 1 随 动 桥 主 销 后 倾 角 不 意 图
图 2
三 轴 汽 车 转 向 不 惹 图
形成绕 。销轴线 作 的力 ,其方向止好与车 轮偏 j
转方 向卡反 , 此 矩 作用下 ,将使 争轮 回复到原 I I
来的中问位 ,从i 证了客乍稳定的直线行驶 。
U A P L AS R 《 R N U IT N OT 瓣市公我交通》2 1. 2 B BC R P 0 0 2
季慎 卿 ( 青年 汽 车集 团部件 研 究 院 金 华 3 11 ) 2 0 6
摘 要 :介绍 了三轴单机客车转向随动桥 的关键技 术,偏角的控制、转向梯形关系的确立、保障转向平稳等。 关 键 词 :独立悬架 ;转向油缸 、转 向阻尼 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