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1)

合集下载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血液与血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医学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作业完成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不求甚解,缺乏钻研精神。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血液与血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出血液与血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管理上,我尽力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课堂纪律的监管不够严格,或者是因为课堂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管,并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血液与血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然而,部分学生在血型鉴定和输血原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1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1 (新版)苏教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三、教学难点:
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1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1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第1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第1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第1节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二、能力: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2、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和细胞的呼吸作用这两个过程相联系。

教学过程:引入:请同学们列举人体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学生分组讨论)师:对讨论结果不过多评价,因初一学生没有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知识。

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如运动、学习、思考问题等需要能量,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

问题: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燃烧过程需要什么条件?会产生什么物质?生:燃烧需要氧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重点:
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难点:
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ppt
教学程序和内容
【含导入、新授、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设计、知识要点等,根据学科特点】
个性修改
(二次复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X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
个性修改
(二次复备)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展示几X化验单,分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
讲解什么是发炎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
巡回演示比较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0第1节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1)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0第1节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1)

血液和血型【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目标达成:1、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佳的减肥方法()A 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B 到药店买减肥药C 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 D适量的锻炼加合理膳食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每日三餐按时进食,晚饭不能吃得太饱B 已变质的食物必须在锅内蒸煮后,才能食用C 饭后不能立即进行体育锻炼D 新鲜的蘑菇一般含有毒的物质较多3.下列不符合饮食习惯的是()A.食物多样性,不挑食B.不暴饮暴食,按时进餐C.饭后加强运动,以帮助消化D.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创境激趣】【自学导航】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阅读教材38—39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2. 白细胞有什么功能?3. 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4.什么叫贫血?5.红细胞的组成?6.血小板的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合作探究】1、血液的功能学生阅读教材39—40页,观察血涂片,血常规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血液的功能及异常情况。

2、血液的成分【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分析诊断结果,哪项异常,提出合理化建议。

患者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诊断结果A 红细胞计数(R BC) 3.0×1012/LB 白细胞计数(WBC)15×109/LC 血小板计数(PLT)0.5×1011/LD 血红蛋白(HB)90 g/L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强化训练】1、各种血细胞的作用、数量、功能等2、教材课后习题1、2、3【归纳总结】1、指出重点2、归纳整理【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三、教学难点:
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