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优化训练a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默写。
(1)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韩愈《晚春》一诗中,通过景物描写,反映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默写《逢入京使》:,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场院chǎng 气氛fēn 胡同tóngB.憎恶zēng 哺育pǔ白桦林huáC.胸脯fú校补xiào 疙瘩daD.弄堂lóng 些微xiē潜心贯注qián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长期的努力。
B.游客徜徉于苏州园林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悦耳的鸟语。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夏天来了,曾经踪迹销声匿迹的知了又出现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A. 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删掉介词“经过”,或者删去“才使”)B.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刪掉“不足”和“不当”)C.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去掉“由于”)D.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喜欢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网购的便捷。
(删去“因为”)5.七年级某班学习了《骆驼祥子》后,拟开展相关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7分)1.默写。
(10分)诗言志,文抒怀。
幽居孤寂时,赏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感受明月陪伴的情趣。
离家在外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置身“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画面,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伤春郁闷时,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草木争芳斗艳,感叹时光易逝;颓废萎靡时,回想《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勇赴战场、身经百战,感慨人怎能不实现自己的价值?2.人们常以“花”来比喻女子,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遇见花样女子”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1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疮.()ào()然倔.()强(2)下列词语与“而她自己呢”中“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最美B.但是C.把D.依然(3)请根据文段内容,填写表格。
(3分)(4)阅读了三个文段,小语想到了两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你觉得用它来形容文段中的哪位女子最合适?请结合人物经历说说理由。
(5分)3.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五项管理”中的学生体质管理,光明中学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1)下面是校团委拟写的一份倡议书,请按提示修改。
(6分)倡议书各位家长:【甲】为切实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升学生的体质,我校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活动,特面向全体家长发出如下倡议:1.重视体育锻炼,达成教育共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同学,通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疮.疤(chuāng)憎.恶(zēng)书斋.(zhāi) 镶.嵌(xiāng)B.惶.恐(huāng) 门槛.(kǎn)膝.盖(qī) 霹.雳(pī)C.土匪.(fěi) 头颅.(lú)欺侮.(rǔ) 投掷.(zhèng)D.肿.胀(zhǒng) 粗拙.(zhuó)胸脯.(pú) 涎.水(d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竹竿响午守寡自言自语B.震悚辩子烦锁低眉顺眼C.烦躁门框滞笨微不足道D.取蒂荒僻愧怍大廷广众3.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9分)爱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科学家搞出了“两弹一星”等前沿技术,__①__。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锲而不舍的奋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科研疯子”黄大年、“新太行愚公”李保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育人楷模”张桂梅,他们不仅仰望星空,更能__②__,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身为和平年代的青少年学生,我们更应践行爱国奋斗精神,聚精会神学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伟力。
(1)横线①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除了高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B.除了一种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很重要的是有高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C.因为高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当然就具有一种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D.因为一种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当然就具有高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2)横线②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不足道B.鲜为人知C.当之无愧D.脚踏实地(3)下列对语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疯子”是名词,此处作为褒义词,语境义是“对科研痴迷到疯狂程度的人”,表达对黄大年的赞颂。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测试总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基础知识训练】(19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 荒漻.(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â) 兀.兀穷年(wù)C 彷.徨(páng) 暑.名(shǚ)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D 涉.猎(shâ) 迭.起(diã)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2.分别写出下面两句中“说”的含义。
(2分)⑴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孙权劝学》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2分)(1)(2)4.“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各写出他们的一部代表作。
(4分)福楼拜:歌德:屠格涅夫:左拉: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优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憎.恶(zèng)粗拙.(zhuō)愧怍.(zuò)斜睨.(lì)B.疮.疤(chuāng) 滞.笨(zhì) 诘.问(jí) 守寡.(guǎ)C.哀悼.(diào) 醒.悟(xǐng) 侮.辱(wǔ) 门框.(kuāng)D.门槛.(kǎn) 忿.然(fèn) 晌.午(shǎng) 头颅.(lú)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方框里。
(2分)烦琐辩子震悚塌败取蒂皇恐糟糕烦燥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辛格的言外之意....是,如果金砖国家指望印度负起一些全球性的集体领导责任,他们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B.这次考试没有准备好,所以考试结束后,我老是自言自语....:“哎呀,我会不会考得不好呢?”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
B.《老王》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杨绛先生的作品。
C.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D.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5.仿照画线部分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如果不能成为伟人,那就当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不能成为栋梁,那就当一根出头的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4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A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1.给加粗的字注音。
(4分)黄晕()酝酿()澄清()水藻()贮蓄()清澈()犬吠()寥阔()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3分)花枝()德高()()乐道返老()五彩()小巧()3.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
(4分)(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2)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3)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4)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卧着点雪。
()4.古诗文默写。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北次固山下》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二、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染丝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必通毕,完毕)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的意思(2分)(1)其色亦变()(2)故染不可不慎也()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要意思。
(3分)7.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8.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本文所说明的道理的看法?(5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母亲的手》,回答问题。
母亲的手①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
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语文版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学校 班级 姓名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仿句:3.仿照下面排比句的句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月亮说, 海鸥说,太阳说,我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4.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下面的对联说的是哪个地方: 。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5.下面的元曲中,包含着几个历史人物。
根据你学的历史知识从中找出两个: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澧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南阳 卧龙,使成名把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两个人物是: , 。
6.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依次为。
(2 分)A 如小桥流水B 若大江东去C 似风拂杨柳D 如旭日喷薄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支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水x ie ()不通 hcn ()海豁 ( )然开朗 踽踽()独行 对zh i ()花团锦簇.()涟漪()y ing ()回栖()息 ju c n( ) 顾语言积累及运用: ( 28)2.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永“事物 +否定 +想象”的格式再造一个句子7 •读文答题我抚摸了一下拿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这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文中饱蘸深情的一个动词是:文中极富美感的几个喻体是:说说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的理解。
&下面是一位同学谈他妈妈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与话题中心脱离,请把这句话删掉(在要删的这句话下面画横线)妈妈胆小,家里电视的遥控器从不乱摸,新买的煤气炉足足练习了一个星期才算掌握其“要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A卷 冀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仄起睖睁上朔夙夜B.掯着褡裢小庑天堑C.唗尥起重幔行阵D.胡吣蠡县愉悦有一年2.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是歌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B.《护钟》选自中篇小说《红旗谱》,作者梁斌,当代作家。
C.《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体裁是说明文,作者是同定舫。
D.《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表是古代向帝王言事的一种文体。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节外生活: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
B.不凉不酸:对没有关系到自己的利害得失的事情所采取的一种淡漠态度。
C.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D.夙夜忧叹:总是在夜晚忧叹。
4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以谘陬善道,察纳雅言。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一时气炸了肺。
(夸张)B.不常摸的地方,如同上了一层绿色的釉子,黑油油的。
(夸张)C.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拟人和比喻)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姜萎鹦鹉洲。
(对偶)7.按原文填空(6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3)《渡荆门送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想象力的诗句是,。
(4)《黄鹤楼》中抒发作者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8.右面的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对待国家的不正确态度。
请你根据提示,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对漫画发表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字数不超过50字。
(4分)9.名著链接(3分)除保尔·柯察金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个人物的名字是,保尔身上最能打动你的人格特征是,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了题为《》的中篇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训练(A卷)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彷徨.( ) 宰.割( ) 踌躇.( ) 迥.乎不同( )磐.石( ) 重荷.( ) 深邃.( ) 惹.人注目( )答案:huánɡzǎichújiǒnɡpánhésuìrě2.把下列课内词语补充完整。
锋芒( )露家( )户晓鞠躬尽( ) ( )心沥血( )而不舍潜心( )注一反( )往杂乱无( ) 答案:毕喻瘁呕锲贯既章3.根据你所积累和搜集的资料,判断正误。
(1)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2)司马光是汉代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史记》。
( )(3)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 )(4)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称为长篇小说巨匠。
( )答案:√×√×4.名句积累。
默写《约客》全诗。
答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9问题。
(11分)永恒的骄傲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
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5.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2分)答案:邓稼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对祖国对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民族的骄傲。
6.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答案: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既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又总结了全文。
7.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案:排比。
增强了语势,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一生及其贡献。
8.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答案:B9.怎样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意?(3分)答案:邓稼先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精神换来了自己光荣的一生。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
(21分)琴弦上的世界石惟正每次听音乐会,我大都坐在十排以后。
听音乐嘛,以听为主,很少想过也未注意过那发出悠扬琴音的源头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偏偏有一次出席一个小范围的沙龙音乐会,我竟然坐到了第一排。
是小提琴独奏,那位女乐手就在离我三步至五步的地方演奏。
演奏即将开始时,我的视线中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深褐色的光洁的琴身、黑色的指板,从琴头弦轴上飞出的四条金弦,越过黄色的高高耸起的琴码向琴尾延伸。
这琴似于不是被她的左腮和左肩夹着,倒像是空中悬浮着的一个尤物;一个年轻的乐手侧肩深情地拥抱着它,琴身下是隆起的胸膛,腮托上是一副年轻姣好的面庞。
伴奏响起后,乐手的表情是那样的庄重、安详,一种神圣的美,美得有深度而又潇洒、从容。
琴声起了。
像是这把琴自己唱出的歌声,而双手的动作只不过是和着此音乐的优美的舞蹈而已。
乐手的表情,也随着乐曲进入了另一个境界。
她的双目紧盯着琴板,在慢板的音乐声中,从这弦、码、琴身上,她看出了无限的内蕴、生动的故事和涌流的深情……是她在奏出深沉、悠扬的琴声,还是这琴向她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流露着纯朴的感情?我实在难以分清。
一个渐强的上弓,右臂把弓从弓尖到弓尾徐徐推进,动作是那样柔韧均匀,她的表情却像坐上飞行物穿越云层,上升!上升!激越的音流,圆实饱满,像高速越过千里万里的路程。
碎弓时她的脸上呈现出如看到烟火在空中散开时的喜悦;快弓时在她的脸上看到彩绸飞舞般的生动;顿弓时她像引着我们乘着快艇在高高溅起的水花中穿行……所有这些表情都不是对着观众的,她凝眸之处始终是这琴弦上的世界。
仿佛那里有历史,那里有未来,那里有高山大河,有在草地上狂欢的人们。
在指板上舞着的青年男女是那样酣畅、忘情。
一个彩虹般的华彩段过后,音乐戛然而止。
乐手拎着琴谢幕时,她那面庞上依然现出刚刚游历音乐王国归来的幸福神情。
于是观众和她一起沐浴在掌声的瀑布中。
当你离一个物体远的时候和近的时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次,我也试着把小提琴夹起,从琴尾向琴头看去,当我精神集中忘了周围的一切时,这哪里是一把琴,这就是一架海上大桥,根根琴弦都像斜拉着的桥索,那浅黄色雕花的琴码不就是一座凯旋门么?这宽阔的桥身能容下车水马龙和那万千狂欢的人们,这是个多么精彩的世界啊?!这琴弦上的世界,也是人们内心中一个美好的世界。
音乐的王国和殿堂,它多么诱人,多么令人难以忘怀、不可思议而又引人神往!琴弦上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选自1997年7月21日《人民日报》)10.琴弦上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分)答案:是人们内心的一个美丽的世界。
它是诱人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不可思议的,而又引人神往的。
11.作者是怎样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琴弦上的世界的?(2分)答案: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小提琴手忘情的表演以及她的琴声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感受与体验。
12.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同欣赏者的人生阅历、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的。
对音乐的欣赏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
本文有许多想象,请你将它们摘录在下面,并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3分)答案:略13.你知道什么是琴弦、琴码、琴弓吗?请在下面简要地画出来。
(3分)答案:略14.从本文你了解了小提琴的哪些弓法?(3分)答案:上弓、碎弓、快弓、顿弓。
15.音乐首先打动的是演奏者,只有演奏者全身心地将他(她)对音乐的理解借助他(她)的乐器传达出来,才能真正感染听众,才能将听众带入他(她)的音乐世界里。
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应当像这位演奏者那样,用你的热情,用你对你所从事的学习与工作的理解与关注,将他人引向快乐。
无疑,你也会因此而快乐。
写一个片段,讲述你是怎样带给家人欢笑的,你又有怎样的感受?(4分)答案:略16.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把所听到的内容和感受描述出来,是许多音乐爱好者的理想。
请将你喜欢听的某一首乐曲诉诸笔端,相信你会让自己也感到惊讶——你是一位很棒的音乐欣赏家和评论家呢!(4分)答案:略(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8分,每小题2分)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他。
儿子在父亲的窗前种了许多花。
后来,儿子走了,花却开了。
高尔基看着盛开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其中讲到,你走了,可是你种的花留下来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还有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时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要知道给予远比索取愉快。
17.在文中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答案:在“花却开了”后划开。
18.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
答案:写高尔基教育儿子要时时处处要为他人着想、要有奉献精神。
19.末句“给予”的含义是( )A.把东西送给别人B.给别人栽下鲜花C.对他人作出奉献D.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答案:C20.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A.夹叙夹议B.议论C.记叙D.描写答案:B(四)文学放飞(4分)21.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有一天邀请王安石到他的故乡——四川眉山游玩。
行至途中,苏东坡忽然发现路边一尊倾斜欲倒的石碑,便拉拉王安石的袖子,指给他看:“你瞧,多可惜,想当初安石不正,如今要歪了!”王安石一听,知道这是项庄舞剑,意在“安石”。
他看到碑身是向东斜的,便也借题发挥:“也是啊,你看,至今它还是向(像) 。
”王安石的巧妙回答,实在出乎苏东坡的意料,让苏东坡既有几分尴尬,又从心眼儿里佩服他的才智。
请把王安石的话补充完整。
三、作文(40分)22.题目:给我影响最大的人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答案: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