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通信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毫米波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毫米波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电子领域的技术也不断升级。
毫米波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毫米波技术是利用毫米波,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
1. 毫米波技术的应用领域毫米波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通信、雷达、医药、安全等。
在通信领域,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例如将高清视频信号传输到电视上。
毫米波技术还可以用于雷达探测,可以检测到人体的呼吸和心跳等信息。
医药领域中,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安全领域,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人体安检,可以检测到携带在人体中的金属物品。
2. 毫米波技术的特点毫米波技术具有很多特点。
首先,毫米波技术的频率很高,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其次,毫米波具有穿透深度较浅的特点,可以减少多径衰落现象,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此外,毫米波技术的设备体积小,功耗低,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
3. 毫米波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毫米波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在5G通信中,毫米波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另外,在安全领域中,毫米波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可以实现人体安检、危险品探测等任务。
此外,毫米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无人驾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避障。
4. 毫米波技术的未来未来,毫米波技术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在5G通信中,毫米波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
此外,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高精度定位和高清图像传输,在无人驾驶和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将得到应用。
总之,毫米波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毫米波技术必将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毫米波通信

毫米波通信
标题:毫米波通信的应用与前景
摘要:
本文旨在介绍毫米波通信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毫米波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文章将从毫米波通信的概念与特点、技术挑战、应用领域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章毫米波通信的概念与特点
1.1 毫米波通信的定义
1.2 毫米波通信的特点
1.3 毫米波通信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第二章毫米波通信的技术挑战
2.1 高频衰减与传输损耗
2.2 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3 阻塞与多径效应
2.4 毫米波通信设备的成本与功耗
第三章毫米波通信的应用领域
3.1 移动通信
3.2 网络传输
3.3 无线传感器网络
3.4 高速宽带通信
3.5 智能交通系统
第四章毫米波通信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4.1 5G时代下的毫米波通信
4.2 毫米波通信与物联网的结合
4.3 毫米波通信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4.4 毫米波通信与智能医疗的结合
4.5 毫米波通信标准与规范的发展
结论:
本文通过对毫米波通信的概念与特点、技术挑战、应用领域和前景的分析,可以得出毫米波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智能交通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标准的制定,毫米波通信有望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对毫米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毫米波点对点通信 频段

毫米波点对点通信频段毫米波是指波长在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
毫米波通信是一种利用毫米波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
毫米波通信具有大带宽、高传输速率和低延迟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点对点通信。
一、毫米波通信频段毫米波通信频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频段:1. 30~300GHz频段:这个频段是毫米波通信的主要应用频段,也是最常用的频段之一。
在这个频段中,波长在1毫米到10毫米之间。
这个频段的特点是带宽非常宽,可以实现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2. 57~64GHz频段:这个频段是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频段之一。
在这个频段中,波长在4.6毫米到5.3毫米之间。
这个频段的特点是传输速率高,可以实现几个Gbps的数据传输。
3. 71~76GHz和81~86GHz频段:这两个频段是用于无线电链路的频段之一。
在这两个频段中,波长在3.9毫米到4.2毫米之间。
这两个频段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可以实现几十公里的长距离通信。
二、毫米波通信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线技术:天线是毫米波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决定通信系统的性能。
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天线技术有波束成形技术、多天线技术和自适应调制技术等。
2.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
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相位调制、频率调制和振幅调制等。
3. 多径传播技术:多径传播是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一种信号传播方式。
由于毫米波的波长很短,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导致信号传播路径多样化。
多径传播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多径效应,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三、毫米波通信应用毫米波通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通信:毫米波通信可以实现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适用于无线宽带接入、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应用。
2. 无线电链路:毫米波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电链路通信,适用于城市间的长距离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应用。
毫米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毫米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现代社会对通信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深,而毫米波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其高速、低延迟的特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毫米波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毫米波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基础,是毫米波频段的应用。
毫米波波长的长度在1mm~10mm之间,对应频率在30GHz~300GHz之间。
相比于现有的通信频段,其带宽更宽,传输速率更快,性能更加稳定。
因此,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通信、无线电视、室内定位、雷达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应用1、5G通信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为毫米波频段的大宽带特点,可以更快速地传输数据,从而满足了未来通信的高速性能要求。
同时,在高密度人口区域内,毫米波通信技术还可以解决原有频段使用的拥堵问题。
因此,5G通信技术对于毫米波通信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室内定位毫米波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室内定位。
传统定位技术主要是基于GPS定位,但是在建筑物内部GPS信号会有损,因此无法准确定位。
而毫米波通信技术可以利用其较高的穿透力和反射能力,穿过建筑物并反向传播到发射源,从而准确地定位身处建筑物内部的人、物。
3、雷达毫米波通信技术也可以应用在雷达技术中。
雷达是广泛应用于远程侦查、探测距离、目标识别、导航等领域的检测技术。
传统雷达技术主要是利用超高频频段进行成像,但是其对速度、角度等细节信息的识别能力还有待提升。
而毫米波雷达则可以利用高频信号进行细节的捕捉和分析,从而提高了目标检测和识别的精度和准确度。
三、毫米波通信技术面临的问题毫米波通信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不稳定性。
由于毫米波频段易被障碍物阻挡,因此,当信号遇到物体时,容易发生折射、衍射等现象,使信号传输不稳定。
这也是毫米波通信技术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原因之一。
2、路径损耗。
毫米波信号传播路径相对较短,只能在可视范围内传输,传输距离受到很大限制。
毫米波通信技术及应用

毫米波通信技术及应用随着移动通信、无线电检测和雷达等应用的发展,毫米波通信技术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毫米波通信是指使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频段被定义为30 GHz到300 GHz,处于无线电频谱中的高频段。
随着5G的发展,毫米波通信技术被视为实现高速、高容量、低时延的关键技术之一,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一、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毫米波被用于雷达测距和声呐会话中。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研究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随后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毫米波通信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的重要分支之一。
同时,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毫米波通信技术正成为实现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固定无线接入、室内移动通信、城区微波通信、智能移动终端、车联网等。
因为毫米波通信技术传输的距离较短,可以广泛应用于超高速数据传输、行业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应用。
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特点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可以为5G通信及其它无线通信提供技术支持:1. 高速率:毫米波通信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通常可以达到几十Gbps的速率,相比于传统的通信技术要快得多。
2. 低时延:毫米波通信技术的时延很低,这意味着数据可以更快地传输。
3. 发射功率低:毫米波通信需要的发射功率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减少对电池的消耗,延长设备的电量使用时间。
4. 穿透能力低:毫米波通信技术传输的距离较短,同时具有较低的穿透能力,因此在室内应用和近距离通信等场景中表现更好。
5. 频谱资源丰富:毫米波通信技术利用的频谱资源广泛而丰富,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三、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应用毫米波通信技术因为其高速度、低时延、低发射功率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典型应用:1. 车联网:毫米波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车联网中,以实现载频段的快速传输。
第五代移动通信中的核心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中的核心技术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5G 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快的网速,更是一场全方位的技术变革,为众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要深入理解 5G 技术,就必须了解其核心技术。
毫米波技术是 5G 中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
在过去的移动通信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低频段频谱。
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对通信速度需求的日益提高,低频段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毫米波则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能够提供更宽的带宽,从而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但毫米波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信号传播损耗大、容易被障碍物阻挡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5G 系统采用了波束成形技术,通过调整天线阵列的相位和幅度,将信号集中发送到特定的方向,增强信号的强度和覆盖范围。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是 5G 的重要支柱。
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少量的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而 5G 中的大规模 MIMO 技术则大幅增加了天线的数量。
通过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上配置大量的天线,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增加了更多的车道,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车辆通行,减少了拥堵,提高了交通效率。
超密集组网技术在 5G 中同样不可或缺。
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单纯依靠增加频谱资源和提高频谱效率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超密集组网通过在较小的区域内密集部署大量的小基站,缩短了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信号传输的损耗,从而提高了网络的覆盖质量和系统容量。
想象一下,在一个繁华的商业区,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小基站,用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网络切片技术则为 5G 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提供了可能。
5G 网络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通用的网络,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如增强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将网络切割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网络,每个网络切片都具有特定的网络特性和功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

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结合了光电子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点,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点。
这种技术的出现,为未来高速、大容量、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提供了新的可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毫米波通信技术。
毫米波是电磁波谱中的一种,其频率范围在30GHz到300GHz之间。
由于其频率高,波长短,因此具有很高的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
毫米波通信技术就是利用毫米波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
然而,毫米波通信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毫米波的传播距离较短,容易被建筑物等障碍物阻挡。
其次,毫米波对大气湿度和温度变化敏感,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
此外,毫米波的穿透力较弱,无法穿透人体皮肤,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光纤网络将毫米波信号传输到远处,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毫米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这样,就可以克服毫米波传播距离短的问题,实现长距离的无线通信。
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由于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因此,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可以有效地避免电磁干扰,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还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由于光信号无法穿透人体皮肤,因此,即使有人试图窃听通信内容,也无法接收到光信号,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不仅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克服毫米波传播距离短的问题,实现长距离的无线通信。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将在未来的无线通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光子辅助的毫米波通信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光电转换器的效率,如何降低光纤传输的成本,如何解决光纤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毫米波通信技术研究-第1篇

毫米波通信器件与模块
▪ 毫米波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毫米波通信模块需要实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功能,同时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毫米波通信模块的设计需要考虑信号处理算法、电路设计、热设计等多个方面。
毫米波通信技术研究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毫米波通信概述 2. 毫米波通信关键技术 3. 毫米波通信系统设计 4. 毫米波通信器件与模块 5. 毫米波通信协议与标准 6. 毫米波通信性能测试 7. 毫米波通信应用场景 8. 毫米波通信未来发展
毫米波通信技术研究
毫米波通信概述
毫米波通信概述
▪ 毫米波通信概述
1.毫米波频谱范围及特性:毫米波是指频率在30GHz-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具有波长短、频带宽、传输速率高等特点,适 合用于高速短距离通信。 2.毫米波通信的应用场景:毫米波通信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 如5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可以满足不同 场景下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3.毫米波通信的研究现状:目前,毫米波通信已成为研究热点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加强研究,不断推动毫米 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毫米波通信概述
毫米波通信面临的挑战
1.传输距离限制:毫米波通信的传输距离较短,受到雨、雾等 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需要解决传输距离的问题。 2.设备成本高:毫米波通信设备需要高精度制造和调试,设备 成本较高,需要降低成本以促进普及。 3.频谱资源分配:毫米波频谱资源有限,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 频谱资源,避免干扰和浪费。 以上是关于毫米波通信技术研究简报PPT中介绍毫米波通信概 述的章节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卫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包括多波 束天线、星上交换、星上处理和高速传输等
21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新一代的毫米波卫星通信系统
系统 运营 时间 2003 卫星 高度 (km) 36000 波段 多址方式 网络 容量 业务
Astrolink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卫星通信
1980至90年代,推出继续用于范围更广、内容 更多的Ka/毫米波实验卫星
美国的ACTS、 意大利的ITALSAT—F1、 欧洲的OLYMPUS、 日本的ECS—II、ETS—VI和COMETS等
1983年发射升空的CS—2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 个实用化的Ka(30/20GHz)波段卫星通信系统。
IP/ATM ISDN
10Gb/s
22
§1.3 毫米波通信在无线电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波通信特点
毫米波通信是视距通信。
毫米波具有光波的某些特性。在空间也是直线传 播的。一般地说,通信双方在视线上无阻挡时, 毫米波线路才能畅通。
毫米波通信可提供高速、宽带和大容量信息传 输服务。
与较低的无线电频段相比,毫米波具有丰富的频 带资源 几个即将投入运行的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可 达4.4Gb/s-10Gb/s。这一特点,正好符合当前和今 后社会对信息传输急剧增长的需要
宽带、扩频、抗干扰通信 保密通信60GHz 光电通信
11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通信发展简况
印度Bose 1890年 60GHz电火花实验 毫米波通信实验研究始于1950年代末,并一直延 续至80年代初。圆波导TE10模传输通信。
涉及:毫米波传输波导,有、无源器件、收发信机和天 线的研制,毫米波传播实验,毫米波通信实验系统,等。
5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微波毫米波波段划分
表 1.1 部分厘米波和毫米波波段的具体划分(IEEE标准) ——————————————————————— 波(频)段名称 频 率 范 围(GHz) ——————————————————————— S 2-4 C 4-8 X 8-12 Ku 12-18 K 18-26.5 Ka 26.5-40 Q 36-46 V 46-56 W 56-100 ———————————————————————
毫米波无线电地面通信系统
1990年代 ,全球信息化浪潮。
因特网,交互多媒体业务、高宽带视频业务以及 专用网络和无线电通信业务量急剧增长,都对传 输速率、带宽和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用户对宽带接入的要求日益强烈,推动了各种宽 带接入网络和设备的研发。利用毫米波的无线宽 带接入应运而生。
代表性系统: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 的特点,可提供交互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28GHz 毫米波室内无线局域网络(WLAN)。20 ~ 60GHz。 小尺寸天线,宽的带宽。 17
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可用度受天气(特别是降雨) 等)环境条件制约,有通信窗口。
23
§1.3 毫米波通信在无线电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波通信的应用场合
无线高速、宽带通信; 宽带接入网(解决多媒体服务到家“最后1英 里”连接问题); 卫星个人通信; 星际间通信或中继; 利用大气吸收峰毫米波频段的保密通信; 交互式大容量电视广播(VOD); 信息互动(智能交互课堂)等等。 更多新颖的毫米波通信方式与应用。。。。。。
7
Hale Waihona Puke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毫米波特点
波长短、准光特性,绝对频带宽、器件体积小
波长:10mm-1mm,频率:30GHz以上 相同的相对带宽下,绝对带宽大,光波段更大 波束窄、空间EMC性能好 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功率容量受限
S波段BJ32 72.14 x 34.04mm
Ka波段BJ320 7.112 x 3.556mm
8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毫米波特点
能穿透电离层:空间电离层 D、E、F1、F2层等, 空间电离层的特征频率<30MHz
图1.4
9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毫米波特点
大气、雨衰影响大
10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毫米波特点
大气、雨衰影响大(续)
若干毫米波大气窗口(阻带)的资用带宽
带宽要求不断增大、载频不断提高 mmw拥有更宽的频带 具有潜在大容量服务能力
4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电磁频谱
llustr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Image is taken from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s Web site. Via MIT Open CourseWare)
90年代10年间发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多达200颗。 其中C波段的最多,Ku波段的次之。 频谱拥挤、轨道拥挤的问题日益突出。 18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卫星通信
1970年代初,开始毫米波卫星通信实验研究。
1970年至1974年间只有两颗工作于18 ~40GHz频 段卫星送入对地静止轨道,而到1975 ~ 1984年间 发射的这种卫星则达10多颗。 1971年,美国NASA利用应用技术卫星(ATS-5) 率先进行 15.3/31.5GHz卫星通信实验。 1974年,美国又发射了ATS-6进行了30/20GHz的 电波和通信实验。 1976年,林肯同步轨道实验卫星(LES-8/9)演示 了37GHz星际链路通信,利用星上波束宽度为1.2 度的可控天线和0.5W固态IMPATT放大器,演示 了跨越40,000km、100kb/s的链路工作情况。 19
研发厂家
01
参考线路长度(km) 工作频率(GHz) 波导模式 波导尺寸(内径,mm) 传输损耗(dB/km) 传输速率(Mb/s) 编码及调制方式 转发器间隔(km) 误码性能
14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无线电地面通信系统
解决通信频道拥挤,较低风险 选用较低的毫米波频段
1969年,日本20GHz的数字无线电实验系统 1976年,实现了20GHz频段400Mb/s系统的实用化 1976 20GHz 400Mb/s 该系统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甚高的水平。 降雨备余量 45 ~ 55 dB 误码率 <10 -7(每信道) 应指出,其设计的参考线路长2,500km,而单跳 距离为2.5 ~ 5km。这样一来,为能进行远程大容 量通信,将以大量的中继站为代价。 15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无线电地面通信系统
更高频段的中、低容量短程毫米波通信设备也 相继出台。 1978年,美国战术通信用小型毫米波通信设备
全双工,38/60-70GHz 功率:100mW 波束:2-4度 速率:5-25Mbps
双筒望远镜式结构毫米波通信机
16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卫星通信
日本,毫米波卫星通信实验始于1977年,利用 技术试验卫星(ETS-II)进行
星上装有34.5GHz的无线电信标。
1977年12月,日本将中容量通信实验卫星 (CS-1)射入对地静止轨道。
卫星的基本任务是检验星载设备的工作,并用 100Mb/s的速率进行电话通信、传送彩色电视及 数字信号的实验。 卫星在轨重360kg。 卫星有6部转发器工作于30/20GHz,2部转发器工 作于6/4GHz。 20
24
§1.3 毫米波通信在无线电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波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的关系
“天生我才必有用”。从完善人类通信手段的观点看, 毫米波通信是其他通信手段的扩展,有互补性。
毫米波--光纤--毫米波--? 例子:2001年2月9日,海底光缆阻断,卫星应急通信,当 时卫星线路容量有限。说明建立能提供大容量的毫米波卫 星通信系统的必要性。
Cyberstar
2001
3 GEO
36000
Ka
9.6Gb/s
Spaceway
2002
16GEO 20MEO 80LEO (Walker)
36000 10352 1469
Ka
ISDN 4.4Gb/s 20M用 户以上
SkyBridge
2001
Ku
Teledesic
2002
288LEO
1375
Ka, 60 GHz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写下了崭新的一页,成为现代化的通 信手段之一。 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
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 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联接; 通信容量大,能传送的业务类型多; 可以自发自收进行监测,等等。
1970/ 80年代,同步轨道GEO卫星通信)。 1990以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大发展。
9 GEO
Ka
FDMA TDMA FDMA TDMA FDMA TDMA CDMA FDMA TDMA MFTDMA ATDMA
IP/ATM ISDN IP/ATM 帧中继 IP/ATM 帧中继 IP/ATM
6.5Gb/s
高速率多媒 体 因特网接入 VoD业务 高速因特网 BoD,多媒体 高速因特网 交互多媒体 服务 空中因特网 高质话音/数 据/图像
2
第一章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通信 概述
§1.1 电磁频谱与毫米波特点 §1.2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简况 1.2.1 毫米波波导通信系统 1.2.2 毫米波无线电地面通信系统 1.2.3 毫米波卫星通信 §1.3 毫米波通信在无线电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