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协议
第3章 SAEJ1939协议

几个基本概念
※报文( Message):指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参数组编号的 CAN 数据帧。 ※包 (Packet):一个单一的CAN 数据帧就是一个包。当 一条报文包含参数组的数据长度小于等于8个字节时,这 样的报文也称为包。 ※多包报文( Multipacket Messages):当具有相同参数组 编号的所有数据需要使用多个CAN 数据帧来传输时使用的 一种J1939报文。每个CAN 数据帧拥有相同的标识符,但 在每个包中数据不同。
8
3.2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主要定义电气接口和物理介质,实现网络中电控单元 (ECU)之间的电连接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 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 意义 实现方式:由半导体厂家以及其他元器件生产厂家提供器件 来实现。
4
CAN的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Bosch的工程人员开始研究用于汽车的串 行总线系统 1986年, Bosch在SAE(汽车工程师协会)大会上提出了 CAN 1987年,INTEL就推出了第一片CAN控制芯片—82526; 随后Philips半导体推出了82C200。 1991年9月BOSCH公司发布了CAN技术规范2.0,该技术 规范包括A和B两部分。 1993年,CAN的国际标准ISO11898公布 1994年,美国SAE以CAN 2.0B通信协议为基础,制定了面 向客车和载重货车的CAN网络通信协议SAE J1939
13
物理层-电气特性
与总线断开的 ECU 的交流参数 参数 位时间 内部延迟时间 内部电容值 差动内部电容值 可用时间 信号上升下降时间 符号 tB tECU Cin Coff tavail tr tf 最小值 3.998 0.0 0 0 2.5 200 50 25 额定值 4.000 最大值 4.002 0.9 100 50 μs 40米的总线长度 40 米的总线长度从信号的 10%到 90%处测得 单位 μs μs 条件 250kbit∕s
第3章 OSI参考模型体系与TCPIP协议

4.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协议,是应用程序访问网 应用层 络下面各层的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可分为3类: (1)依赖于TCP的应用协议,如远程终端协议Telnet,文件 传输型的电子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 输协议HTTP,外部网关协议BGP等。 (2)依赖于UDP的协议,例如单纯文件传输协议TFTP,简单网 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内部网关协议RIP,动态主 机配置协议DHCP和引导程序协议BOOTP等。 (3)依赖于TCP和UDP的协议,如通信用管理信息协议CMOT。 当然,一些没有标准化的建立在TCP/ IP协议簇之上的用户 应用程序(或专用程序)也属于应用层。
3.1 OSI参考模型体系 参考模型体系 3.2 TCP/IP协议的参考模型 协议的参考模型 3.3 网层中的 协议及其他协议 网层中的IP协议及其他协议 3.4 子网划分 3.5 传输控制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3.6 TCP/IP组件的配置 端口与服务 组件的配置(端口与服务 组件的配置 端口与服务) 3.7 TCP/IP网络工具 网络工具
3.3.1 IP数据包 数据包
• IP数据包的基本结构: P142 F7-4 IP数据包头 IP负载
1. IP数据包头:包含传输该数据包所需的全部信息,如 发送主机的源地址,接收主机的目的地址,IP数据包 总长等.
IP数据包头的基本格式:
版本 首部长度 服务类型 16位标识 寿命 上层协议 32位IP源地址 32位目的地址 选项
1. 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参考模型
F3-4
2. OSI模型中的重要概念
• 实体和对等实体:每一层中,用于实现层功能的活动元 素称为实体(Entity). 不同机器位于同一层次,完成相同 功能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Peer Entity). • 对等层和对等协议:不同主机位于相同层次,称为对等 层(Peer).对等实体之间通信时必须遵循的规则称为对 等协议(Peer Protocol) (Peer • 服务与接口:每一层实体为相邻的上一层实体提供的 通信功能称为服务.N层提供服务给N+1的服务访问点 SAP(Service Access Poit)称接口,它是上下层实体 之间的逻辑传输通道. • 数据单元: 1.服务数据单元 SDU 2.协议数据单元 PDU 3.接口数据单元 IDU
第3章 TCPIP协议

3.2 TCP/IP参考模型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用于Internet中的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文件传输协议FTP
实现主机之间的文件传送;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本地主机作为仿真终端,登录到远程主机上运行应用程序;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实现对主机的地址分配和配置工作。
给主机使用。
地址类型 网络地址 广播地址 网络号 主机号 网络号 全0 全1 全1 用途 标识一个网络 举例 202.117.179.0
在本地网络广播 255.255.255.255 在特定网络广播 202.117.179.255
直接广播地址 网络号 全1
本地网络地址 全0
环回地址 127
全0
任意
系统启动时使用 0.0.0.0
3.2 TCP/IP参考模型
2.网络互连层
网际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寻址和路由,并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 个网络。 向上一层提供统一的IP数据报,屏蔽低层各物理数据帧的差 异性。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分配给一台主机可使用的有效C类IP地址范围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92. 0. 1. 1 223. 255. 255. 254
3.3 IP地址
二、 IP地址类型
IP地址的分类图
第三章远期价格与远期协议

第三章远期价格与远期协议教学目的学习远期价格的确定,并且,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初步掌握金融学中的一种重要定价方法——套利定价。
掌握远期利率协议的运作机制及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
了解远期换汇协议。
教学内容远期价格远期利率协议(FRA)基本概念交割额的计算利用FRA进行套期保值FRA的定价远期换汇协议(FXA)远期汇率FXA的基本概念交割额的计算远期价格远期合约:交易双方就未来某一时刻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或商品)而签订的合约,属于柜台交易。
本节我们讨论资产的远期价格。
假设: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没有交易成本;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各种净交易利润的税率相同;所有市场参与者能够以无风险利率进行借贷;本节的通用记号列举如下:远期价格如果标的资产在远期合约到期之前不提供任何现金流,那么,如果已知标的资产提供的收入,它在合约到期之前产生的收入的现值记作I,那么,如果已知标的资产提供的红利率,连续复合的红利率为q,那么,交割价格为的远期合约多头的价值为(31>.1)(3.2)(3.3)(3.4)远期利率协议(FRA)——基本概念FRA是交易双方为规避未来利率风险或利用未来利率波动进行投机而约定的一份协议,是在某一固定利率下的远期对远期名义贷款,但不交割贷款本金,只交割协议利率与参考利率的利差部分。
FRA包含的基本概念买方和卖方:买方是名义上承诺借款的一方,卖方是名义上提供贷款的一方。
协议金额:名义上借贷本金的数量。
标价货币或协议货币:协议金额的面值货币。
协议利率:FRA中规定的借贷固定利率。
参考利率:市场决定的利率,用以计算交割额。
参考利率通常是被市场普遍接受的利率,如LIBOR。
远期利率协议(FRA)——基本概念FRA涉及的几个时间概念交易日:FRA交易的执行日。
即期日:在交易日两天之后,是递延期限的起始时间。
交割日:名义贷款的开始日,在这一天交易的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经过贴现的利息差。
基准日:确定参考利率的日子,再交割日之前两天。
第3章-MAC协议

3.1.3.通信模式 传感器网络是与应用高度相关的。不同的网络结构、不同的应用场 景和目的,其业务特征呈现多样性,需要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式,以更 有效地交换业务。基于不同的业务特征,MAC协议对不同通信模式的 支持,可以有效减少节点能耗。所以对不同通信模式的支持与否,也 是衡量MAC协议能量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种帧间间隔
当信道空闲时间大于 DIFS时使用信道
DIFS
信道忙
DIFS PIFS SIFS
竞争窗口
退避窗口 时间槽
下一帧 时间
推迟发送
CSMA/CA的基本访问机制
二进制随机退避机制
随机退机制
3.3.2 S-MAC协议
(4)消息传递(分片传输机制)
如果在发送长信息时由于几个比特错误造成重传,则会造成 较大的延时和能量损耗,如果简单地将长包分段,则又会由 于RTS/CTS的使用形成过多的控制开销。基于此,SMAC提 出了“消息传递”机制。将长的信息包分成若干个DATA, 并将它们一次传递,但是只使用一个RTS/CTS控制分组作为 交互。节点为整个传输预留信道,当一个分段没有收到ACK 响应时,节点便自动将信道预留向后延长一个分段传输时间 ,并重传该分段,整个传输过程中DATA和ACK都带有通信 剩余时间信息,邻居节点可以根据此时间信息避免串扰。
传统网络的MAC协议不适用于WSN。
3.1.2 MAC协议设计面临的问题
①空闲监听:
因为节点不知道邻居节点的数据何时到来,所以必须始终保持自己 的射频部分处于接收模式,形成空闲监听,造成了不必要的能量损 耗;
②冲突(碰撞):
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发送,并相互产生干扰,则它们的传输都将失败 ,发送包被丢弃。此时用于发送这些数据包所消耗的能量就浪费掉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3)常见的流量控制方案有:XON/XOFF方案和窗口机制。 ①XON/XOFF方案使用一对控制字符来实现流量控制,当接收方过载时, 可向发送方发送字符XOFF(DC3)暂停,待接收方处理完数据后,再向发送方发送 字符XON(DC1),使之恢复发送数据; ②窗口机制:其本质是在收到一个确定帧之前,对发送方可发送帧的数目加 以限制,这是由发送方调整保留在重发表中的待确认帧来实现的,如接收方来不及 处理,则接收方停止发送确认信息,发送表的重发表就增长,当达到重发表的限度 时,发送方就不再发送新帧直到收到确认信息为止。 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可以不同,但接收窗口的尺寸不能大于发送窗口, 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窗口尺寸不得大于信号范围的一半。发送窗口指发送方已发送但 尚未确认的帧序号队列的界,上下界分别称上下沿,上沿、下沿的间距称为窗口尺 寸。发送方每发一帧,待确认帧的数目加1,收到一个确认帧时,待确认帧的数目减 1.当重发表的计数值(待确认帧的数目)等于发送窗口尺寸时,停止发送新帧。 以滑动窗口的观点来统一看待空闲的RQ、Go-Back-N和选择重发,则①空闲 RQ: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②Go-Back-N: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③选择 重发: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七、发送进程发送给接收进程中的数据, 实际上是经过发送方各层从上到下传送 到物理媒体,通过物理媒体传输到接收 方后,再经过从下到上各层的传递,最 后到达接收进程。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八、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它是指 在物理媒体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 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它不是指具体 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 媒体,物理层的1建议是于1976年制定的DTE 如何与数字化的DCE交换信号的数字接 口标准。机械特性:采用15芯标准连接 器,定义了八条接口线;电气特性:类 似于RS-422的平衡接口;功能特性:按 同步传输的全双工或半双工方式运行。
计算机网络第3章 传输层协议与进程通信

„
点—点链路
„
点—点链路
„
„
点—点链路
网络层协议通过多段点—点链路组成的路径实现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分组传输
3.1.2 传输层与应用层、网络层之间的关系
传输地址 主机A 应用层 应用层/传输层 接口 主机B 应用层
传输实体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 (TPDU)
传输实体
网络地址
网络层
传输层/网络层 接口
网络层
10011001 00010010 00001000 01101001 10101011 00000010 00001110 00001010 00000000 00010001 00000000 00001111 00000100 00111111 00000000 00001101 00000000 00001111 00000000 00000000 01010100 01000101 01010011 01010100 01001001 01001110 01000111 00000000 10010110 11101011 01101001 00010100 153.18 8.105 171.2 14.10 0,17 15 1087 13 15 0(校验和) T,E S,T I,N G,0(填充) 和 校验和
SYN
ACK
FIN RST URG PSH
TCP 连接 互联网
3.4.3 TCP连接建立、释放
1)(经历3次握手) 2)报文传输(双向传输)
客户端 CLOSE SYN SYN -SEND SYN +ACK ACK ESTABLISHED
服务器端 LISTEN
SYN -RCVD
连接建立阶段 : 三次握手
98613-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第三章 PPTP协议

用于建立和配置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控制协议 簇(NCP)。
一、PPP协议
1.5 PPP协议的帧格式
先发送
首部
IP 数据报
尾部
FAC 7E FF 03
字节 1 1 1
协议 2
信息部分
不超过 1500 字节 PPP 帧
FCS
F 7E
2
2.2 隧道协议
隧道协议的层次结构
乘客协议
隧道协议 承载协议
承承载载协协议议 隧隧道道协协议议 乘乘客客协协议议 ((如如IIPP)) ((如如IIPPsseecc)) ((如如UUDDPP、、TTCCPP))
低层传输协议
承载协议:把隧道协议当作自己的数据来传输 隧道协议:把乘客协议当作自己的数据来传输
一些选项 建立
鉴别
失败
静止
失败
鉴别成功 网络
载波 停止
终止
通信 结束
打开
NCP 配置
释放连接:NCP 释放网络层连接,收回原来分配出去的 IP
地址。接着,LCP 释放数据链路层连接。最后释放的是物理 层的连接。
一、PPP协议
1.7 PPP中的安全机制--认证机制 PPP协议没有对数据和报头使用任何加密算 法,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可以采用认证协 议,来对身份进行验证。PPP主要支持PAP 和CHAP两种认证协议。
PPP是为在同等实体之间传输数据包的链路设计的数据链 路层协议,这种链路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按照顺序传递数 据包;
PPP协议中提供了一整套方案来解决链路建立、维护、拆 除、上层协议协商、认证等问题。
一、PPP协议
1.4 PPP协议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现实问题: 一个现实问题: 各个协议都根据各自的需求,定义自己的PDU首部,格式不统一 首部, 各个协议都根据各自的需求,定义自己的 首部 因此,若不知道PDU是何种协议,就无法获知首部的格式 是何种协议, 因此,若不知道 是何种协议 掌握PDU是何种协议,是掌握首部格式的基本条件 是何种协议, 掌握 是何种协议
协议实现
可变多域、 可变多域、可变长报文 请求—响应 请求 响应 有定时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tag>keyword:……</tag>
14
Typical Protocol –MAC(以太网 以太网) 以太网
Objectives
总线形组网环境下各站点间的相互帧传输
Functions
无连接通信, 无连接通信,适应任意站点间灵活传输 高性能的总线信道利用率
试发送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Typical Protocol – PPP
Objectives 为多种网络协议在点对点信道传输提供有效支持 Functions 信道质量测试 信道速率、 信道速率、PDU长度协商 长度协商 ① 链路协商 支持上层协议参数协商 单向认证、 单向认证、双向认证协商 Algorithms 认证协商 ② 协商会话 协商过程控制 协议实现 ③ 上层协商 一种报文格式、多个子协议(过程 过程) 一种报文格式、多个子协议 过程 有交互过程约束 有时间约束 ④ 上层通信 Peer-to-Peer or Master-Slaves
首部
DU
SAP功能域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7
PDU首部功能域 首部功能域
PDU类型功能域 类型功能域
若协议有多种含义的PDU,首部将出现区分PDU类型 ,首部将出现区分 若协议有多种含义的 类型 功能域
如Data_PDU, ACK_PDU, Req_PDU, Rsp_PDU等 等
若协议只有一种类型的PDU,首部中将没有PDU类型 ,首部中将没有 若协议只有一种类型的 类型 功能域
如IP 协议、以太网协议 协议、
ARP 协议类型域定义: 类型=1 :ARP Request 类型=2:ARP Response 类型=3:RARP Request 类型=4:RARP Response
首部
DU
ARP_Req ARP_Resp
PDU类型功能域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8
PDU首部功能域 首部功能域
地址域
无连接通信的协议通常首部都有地址域 点对点信道除外 连接模式的协议通常首部没有地址域
连接标识域
是用于标识通信方向的功能域 不是地址), 是用于标识通信方向的功能域(不是地址 ,该域是连接模式协 不是地址 议的特征(网络层及以上层 网络层及以上层) 议的特征 网络层及以上层 参见: 协议—逻辑信道号 参见:X.25协议 逻辑信道号 协议 连接模式的链路层协议可以没有连接标识域
Full Cooperative
任意协议实体都是对等实体 任一实体与任意其它实体成对等实体
Protocol (Peer) Protocol (Peer) Protocol (Peer) Protocol (D)
Indirect Cooperative
多个实体间、 多个实体间、间接合作的协议
Protocol (B) Protocol (A) Protocol (C)
Algorithms
文本/图像的格式化描述 文本 图像的格式化描述(HTTP) 图像的格式化描述 <tag>keyword:……</tag> 多媒体信息的格式化描述(XML) 多媒体信息的格式化描述 可重复嵌套 信息处理扩展的格式化描述(java script) 信息处理扩展的格式化描述 Peer-to-Peer Protocol
协议仅涉及两个实体
Protocol (Peer) Protocol (Peer)
Master-Slaves
协议在一对多的实体间 Slave之间不是对等实体 可间接合作 之间不是对等实体(可间接合作 之间不是对等实体 可间接合作)
Protocol (Master) Protocol (slave) Protocol (slave)
Objectives Functions
在网状网环境中,提供并发、可靠的端 端通信 在网状网环境中,提供并发、可靠的端—端通信 并行支持多个应用独立、 并行支持多个应用独立、可靠字节流通信 网络性能、 网络性能、延迟的自适应速率调节 连接模式的通信 字节流排序与分段重组 网络拥塞感知 可变窗口的速率控制 Full Cooperative Protocol 一种报文、 种含义 一种报文、6种含义 有交互约束 有定时要求
下一报文
Algorithms
CSMA/CD信道访问算法 信道访问算法 平面地址 Full Cooperative Protocol
侦听 成功 失败 源地址、目的地址 MAC首部 14字节 Type:区分不同上层协议
15
协议实现
一种PDU格式 格式 一种 直接发送, 直接发送,无应答 有时间、 有时间、重试发送限制
TCP首部 20字节 源Port:源SAP 目的Port:目的SAP 序号:首字节序号
Algorithms
其它:syn、ack、rst、push、fin 标志发送窗口、接收窗口 区分不同上层实体方法: 由sIP、dIP、sPort、dPort联合确定 syn syn+ack ack data ack
IP分组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1
Typical Protocol –UDP
Objectives
在网状网环境中,提供并发、灵活的端 端通信 在网状网环境中,提供并发、灵活的端—端通信
Functions
并行支持多个应用独立、 并行支持多个应用独立、灵活通信
Algorithms
提供大量的并行通信、多对多映射的 提供大量的并行通信、多对多映射的SAP 采用无连接通信方式
PPP首部 2字节 Prot:区分不同上层协议 交互过程
16
网络协议 ④ 网络控制 ③ 子协议 PPP 链路控制 子协议 ① 认证 子协议 ②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Typical Protocol – HDLC
Objectives Functions
Peer Entities Protocol
Exchange PDUs
Protocol Entity Semantics
Protocol Entity
① ②
Syn Syn+Ack Ack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Timing
Syntax
③
2
Protocol Overview(2/4)
Under three criterion conditions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6
PDU首部功能域 首部功能域
协议典型功能与PDU首部域的关系 首部域的关系 协议典型功能与 SAP功能域 功能域
功能域名称定义没有统一规范 根据协议对各个域的功能定义, 根据协议对各个域的功能定义,推断协议的典型功能 首部中将出现支持区分多个上层实体的功能域 IP协议的什么功能域支持不同的上层协议? 协议的什么功能域支持不同的上层协议? 协议的什么功能域支持不同的上层协议 以太网帧的什么功能域支持不同的上层协议? 以太网帧的什么功能域支持不同的上层协议? UDP的SAP功能域是什么? 功能域是什么? 的 功能域是什么 支持不同上层协议的功能域是“SAP功能域” 支持不同上层协议的功能域是“ 功能域” 功能域 若协议不支持多个上层实体, 若协议不支持多个上层实体,首部将不出现该域 如HDLC协议首部 协议首部
10
Typical Protocol –IP
Objectives 将多种网络互联起来, 将多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网状网的互联互通 Functions 编址寻址技术 Indirect Cooperative Protocol 适应不同网络的通信技术 IP 提供多个并行、 提供多个并行、独立通信服务 单播、广播、 单播、广播、多播通信 IP IP Algorithms IP 基于子网的组网结构、 基于子网的组网结构、编址方式 无连接通信(用 地址寻址 地址寻址), 无连接通信 用IP地址寻址 ,降低对不同网络的依赖度 分段重组技术, 分段重组技术,以适应不同网络的长度制约 提供多个独立服务访问点 Protocol:标识上层协议 协议实现 源IP、目的IP地址 语义:一种PDU格式 语义:一种 格式 其它:版本、ID,分 IP首部 组长度、分段控制等 语法:直接发送、 语法:直接发送、无应答 20字节 定时: 定时:无定时约束
13
协议实现
交互过程示意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Typical Protocol –HTTP
Objectives
为对端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格式化文本/图形显示 为对端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格式化文本 图形显示
Functions
文本、 文本、图像的格式化生成和显示 多类型、 多类型、多样化显示扩展
文本型PDU http报文 段落1 段落2…段落n
Chapter 3
Protocol principle
1
Protocol Overview(1/4) (
Basic Definitions
Rules for exchanging PDUs between peer entities
Key elements
Semantics:定义PDU种类,每种 :定义 种类, 种类 每种PDU的语义和功效 的语义和功效 Syntax:定义协议实体间信息交互 交换 交换PDU)过程 :定义协议实体间信息交互(交换 过程 Timing:定义信息交互过程中的时间关系 :